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中广核云南麻栗坡100MW/200MWh新型共享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

中广核云南麻栗坡100MW/200MWh新型共享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

2025-05-07 09:59:07 来源:中广核新能源
144        0
简介:2025年4月30日,中广核新能源云南麻栗坡县100兆瓦/200兆瓦时新型共享储能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储能方案和构网型技术路线,是云南省第一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项目投运后,年放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5万吨。这一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中广核新能源在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构网型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储能技术作为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的关键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5年4月30日,中广核新能源云南麻栗坡县100兆瓦/200兆瓦时新型共享储能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广核新能源在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构网型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广核新能源云南麻栗坡县100兆瓦/200兆瓦时新型共享储能项目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是云南省第一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项目采用“磷酸铁+全钒液流”混合储能方案和构网型技术路线,旨在通过多种储能技术的组合,提升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项目投运后,年放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5万吨。这一项目的成功并网,不仅为云南省的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全国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该项目采用的“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储能方案,结合了磷酸铁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全钒液流电池的长寿命、高安全性特点。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系统中主要用于快速充放电和高频次循环,而全钒液流电池则用于长时储能和系统稳定性保障。这种混合储能方案能够有效平衡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此外,项目还采用了构网型技术路线。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智能控制和协同调度,能够更好地适应电网的动态变化,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还为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广核新能源云南麻栗坡县100兆瓦/200兆瓦时新型共享储能项目的成功并网,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该项目作为云南省第一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为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提升电网稳定性和灵活性:通过混合储能方案和构网型技术的应用,项目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项目的投运将显著提升当地电网的调峰调频能力,促进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推动云南省的绿色低碳发展。

环境效益显著:项目投运后,年放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5万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一步,中广核新能源云南分公司将持续发挥技术创新优势,进一步优化风光储协同运行模式,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效率,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功运营,中广核新能源将在新型储能领域树立新的标杆,为全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中广核新能源云南麻栗坡县100兆瓦/200兆瓦时新型共享储能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广核新能源在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构网型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储能方案和构网型技术路线,投运后年放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5万吨。这一项目的成功并网,不仅为云南省的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全国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