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隧道及其拼装系统。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整体拆分为若干个可预制的装配单元,一般是混凝土预制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至建筑地点,由特定的装配工艺拼装、连接形成建筑整体。装配式建筑有利于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提高建筑产品质量,是一种应用前景很好的先进技术。
3.将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结构拆分为若干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现场组装而成的隧道即为装配式隧道。装配式隧道与传统隧道的施工方式差别较大,现有的隧道台车无法适用于装配式隧道的拼装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隧道及其拼装系统,旨在解决拼装式隧道没有合适的机械化设备进行拼装作业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隧道,包括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还包括与所述二次衬砌固定连接的隧底结构,所述隧底结构由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而成,所述隧底结构的两侧设有混凝土现浇结构,所述混凝土现浇结构与所述二次衬砌固定连接且设有开口向上的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随隧道延伸的轨道,所述轨道用于承载作业设备。
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箱梁以及位于所述箱梁两侧的t型梁,所述箱梁和t型梁用于平行于隧道的长度方向放置并靠紧拼合形成平整的上表面,所述箱梁和t型梁与所述二次衬砌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拼装系统,该拼装系统用于拼装上述装配式隧道的隧底结构,该拼装系统包括能够沿所述轨道行走的搬运机和拼装机,所述搬运机用于将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从隧道外转运至隧道内,所述拼装机用于接收所述搬运机上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并进行拼装。
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搬运机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滚轮组;
9.所述第一机架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用于沿所述轨道滚动,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滚轮滚动的第一动力单元;
10.所述第二滚轮组设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二滚轮滚动的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滚轮组用于承托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
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机架上还设有第三滚轮组,所述第三滚轮组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用于滚动接触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两侧面并
约束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使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平行于所述第二滚轮组。
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三滚轮通过第一轮架与所述第一机架连接,所述第一轮架连接有链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滚轮对应的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每个所述第三滚轮列对应设有第四动力单元,所述第四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所述链轮转动,从而切换所述第三滚轮的滚动平面为水平或竖直状态。
1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滚轮组的数量为三个并且所述第二滚轮组平行相邻设置,中间的所述第二滚轮组用于放置所述箱梁,两侧的所述第二滚轮组用于放置所述t型梁。
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拼装机包括第二机架、第五滚轮组和吊装机构;
15.所述第二机架的底部设有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用于沿所述轨道滚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四滚轮滚动的第五动力单元;
16.所述第五滚轮组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并能够沿隧道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五滚轮组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第五滚轮,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五滚轮滚动的第六动力单元,所述第五滚轮组用于与所述第二滚轮组对正并接收从所述第二滚轮组传递而来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
17.所述吊装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吊装机构包括门形架,所述门形架的底端通过第六滚轮与所述第二机架滚动连接,所述门形架能够借助所述第六滚轮沿隧道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门形架上设有至少两组吊绳,所述吊绳用于连接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并将其吊起。
1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机架为方框型并且包括沿所述隧道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杆和与所述第一横向杆垂直的纵向杆,所述第一横向杆上设有门架轨道,所述第六滚轮沿所述门架轨道滚动;
19.所述第五滚轮组通过第二轮架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二轮架的底部设有第七滚轮,所述第二轮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七滚轮滚动的第七动力单元,所述第二机架上固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横向杆,所述第二横向杆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杆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横向杆平行,所述第二横向杆上设有轮架轨道,所述第七滚轮沿所述轮架轨道滚动。
2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上表面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螺纹孔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隧底结构上的工作构件,所述吊绳的下端设有与所述连接螺纹孔适配的起吊螺栓。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式隧道,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隧道结构中设有用于承载作业设备的轨道;建造时,将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施作完成后,在预设位置沿隧道的延伸方向施作混凝土现浇结构同时形成沟槽,然后在沟槽内铺设轨道,这样,之后进行隧底结构拼装作业时,即可利用沿轨道行走的作业设备实现机械化施工,相比传统的施工方式更加高效快捷。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设有搬运机和拼装机,搬运机和拼装机无论外形尺寸还是功能结构均能够较好的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拼装作业,实现装配式建造,提高建造效率和建筑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隧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左下角部分的放大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隧道中隧底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拼装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拼装系统中搬运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拼装系统中搬运机工作时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图5中部分第三滚轮组的放大视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拼装系统中拼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图8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初期支护;2、二次衬砌;3、隧底结构;31、箱梁;32、t型梁;4、混凝土现浇结构;41、沟槽;5、轨道;6、连接件;7、搬运机;71、第一机架;72、第二滚轮组;721、第二滚轮;73、第一滚轮;74、第三滚轮;75、第一轮架;76、链轮;77、链条;8、拼装机;81、第二机架;82、第四滚轮;83、第五滚轮;84、门形架;85、第六滚轮;86、吊绳;87、门架轨道;88、第二轮架;89、第七滚轮;90、第二横向杆;91、轮架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5.请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式隧道进行说明。拼装式隧道包括初期支护1和二次衬砌2,还包括与二次衬砌2固定连接的隧底结构3,隧底结构3由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而成,隧底结构3的两侧设有混凝土现浇结构4,混凝土现浇结构4与二次衬砌2固定连接且设有开口向上的沟槽41,沟槽41内设有随隧道延伸的轨道5,轨道5用于承载作业设备。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式隧道,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隧道结构中设有用于承载作业设备的轨道5;建造时,将初期支护1和二次衬砌2施作完成后,在预设位置沿隧道的延伸方向施作混凝土现浇结构4同时形成沟槽41,然后在沟槽41内铺设轨道5,这样,之后进行隧底结构3拼装作业时,即可利用沿轨道5行走的作业设备实现机械化施工,相比传统的施工方式更加高效快捷。
37.具体的,沟槽41可以作为电缆沟或者排水沟,隧道施工完成后,轨道5可以拆除,也可以保留,供维护设备沿其行走进行维护作业;初期支护1或二次衬砌2可以是现浇结构,也可以是装配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只用于对隧底结构3进行拼装,当初期支护1或二次衬砌2也是装配式结构时,它们由其余设备完成拼装,例如盾构机等。
3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式隧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混凝土预制
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箱梁31以及位于箱梁31两侧的t型梁32,箱梁31和t型梁32用于平行于隧道的长度方向放置并靠紧拼合形成平整的上表面,箱梁31和t型梁32与二次衬砌2固定连接。
39.箱梁31和t型梁32均具有一定长度,且二者长度相等,箱梁31和t型梁32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沿隧道的延伸方向首尾相接铺设,最终铺满整个隧道的底部,形成平整的上表面。然后在该表面设置轨枕等工作构件,使隧道具备通行轨道列车的能力,也可以在该表面上层施作混凝土找平面,再设置工作构件。
40.如图2所示,箱梁31和t型梁32通过连接件6与二次衬砌2的底部以及混凝土现浇结构4固定连接,连接件6为现有技术,可以为预留的钢筋或螺栓;二次衬砌2底部设有与箱梁31和t型梁32下端适配的卡槽,方便定位、拼装并提高拼接稳定性。
4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拼装系统,该拼装系统用于拼装上述装配式隧道的隧底结构3,请参阅图4,装配系统包括能够沿轨道5行走的搬运机7和拼装机8,搬运机7用于将混凝土预制构件从隧道外转运至隧道内,拼装机8用于接收搬运机7上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并进行拼装。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设有搬运机7和拼装机8,搬运机7和拼装机8无论外形尺寸还是功能结构均能够较好的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拼装作业,实现装配式建造,提高建造效率和建筑产品质量。
43.具体的,轨道5需要延伸到隧道外;一般在隧道口附近设置预制厂,预制完成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隧道口处堆放,并能够利用龙门吊等吊运工具转移到搬运机7上;而后搬运机7沿轨道5行走,将混凝土预制构件转运至拼装机8处,并由拼装机8完成拼装作业。搬运机7可以利用拼装机8作业的间隙运送下一块混凝土预制构件,从而实现不间断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4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和图6,搬运机7包括第一机架71和第二滚轮组72,第一机架71的底部设有第一滚轮73,第一滚轮73用于沿轨道5滚动,第一机架71上设有驱动第一滚轮73滚动的第一动力单元;第二滚轮组72设于第一机架71上,第二滚轮组72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第二滚轮721,第一机架71上设有驱动第二滚轮721滚动的第二动力单元,第二滚轮组72用于承托混凝土预制构件。
45.具体的,第二滚轮721通过支架设于第一机架71上,第一动力单元和第二动力单元均为电动机,第一滚轮73的数量为四个、六个或八个等偶数个,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第一滚轮73作为主动轮连接有电动机,其余为从动轮;第二滚轮组72也一样,第二滚轮组72中的若干第二滚轮721连接有电动机并作为主动轮,其余为从动轮;第二滚轮721的截面呈凸字形,既能够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承托,还能够从两侧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限位,防止其从搬运机7上意外掉落;第二滚轮721为橡胶材质,既有利于保护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不受伤害,又能够增加摩擦力,从而驱动混凝土预制构件移动。
46.作业时,首先将搬运机7移动至隧道外,利用吊运工具将混凝土预制构件自上而下放置到第二滚轮组72上;载有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搬运机7沿轨道5移动至拼装机8处,然后启动第二滚轮721转动,利用第二滚轮721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摩擦力驱动混凝土预制构件沿第二滚轮组72的长度方向移动,将混凝土预制构件从搬运机7移动至拼装机8,供拼装作业使用。
4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机架71上还设有第三滚轮组,第三滚轮组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第三滚轮74,第三滚轮74用于滚动接触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两侧面并约束混凝土预制构件,使混凝土预制构件平行于第二滚轮组72。
48.具体的,第三滚轮74均为无动力滚轮,只能在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摩擦力的驱动下转动;与箱梁31对应的第三滚轮74由内向外接触箱梁31竖边的内侧壁,与t型梁32对应的第三滚轮74由外向内接触t型梁32中间竖板的外侧壁;第三滚轮74也通过支架设置在第一机架71上,支架底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机架71可调连接,两个第三滚轮列74的间距可调,从而调整第三滚轮74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压紧力,保证压紧力合适;第三滚轮74可以是橡胶实心轮,也可以是充气轮。
4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第三滚轮74通过第一轮架75与第一机架71连接,第一轮架75连接有链轮76,相邻两个第三滚轮74对应的链轮76通过链条77连接,每个第三滚轮列对应设有第四动力单元,第四动力单元用于驱动链轮76转动,从而切换第三滚轮74的滚动平面为水平或竖直状态。
50.将混凝土预制构件自上而下放置至第二滚轮组72时,第三滚轮74切换至滚动平面为竖直状态;第二滚轮721转动,驱动混凝土预制构件离开第二滚轮组72时,第三滚轮74切换至滚动平面为水平状态,这样可以保证第三滚轮74的滚动方向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移动方向相同,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51.具体的,链轮76为双列链轮,第四动力单元为电动机且设置在每个第三滚轮列的端部,与端部的第三滚轮74连接,驱动端部的第三滚轮74转动并同时带动同一第三滚轮列中的其余第三滚轮74转动,实现滚动平面方向的切换。
5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和图6,第二滚轮组72的数量为三个并且第二滚轮组72平行相邻设置,中间的第二滚轮组72用于放置箱梁31,两侧的第二滚轮组72用于放置t型梁32。图5中有三个虚线构成的矩形框,每个矩形框表示一个第二滚轮组72,由于第一机架71尺寸有限,中间的第二滚轮组72与两侧的第二滚轮组72所对应的虚线矩形框有所重叠。
53.设置多个第二滚轮组72能够提高搬运机7的搬运效率。并且,用于承托箱梁31的第二滚轮组72,以及用于承托t型梁32的第二滚轮组72的位置与箱梁31和t型梁32在隧道内的实际位置对应,有利于减少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转移过程中的路径,提高作业效率。具体的,每个第二滚轮组72均对应设有第三滚轮组,以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与第二滚轮组72平行,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能够在第二滚轮721的驱动下顺利沿第二滚轮组72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顺利的转移至拼装机8。
5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拼装机8包括第二机架81、第五滚轮组和吊装机构,第二机架81的底部设有第四滚轮82,第四滚轮82用于沿轨道5滚动,第二机架81上设有驱动第四滚轮82滚动的第五动力单元;第五滚轮组设于第二机架81上并能够沿隧道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五滚轮组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第五滚轮83,第二机架81上设有驱动第五滚轮83滚动的第六动力单元,第五滚轮组用于与第二滚轮组72对正并接收从第二滚轮组72传递而来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机构设于第二机架81上,吊装机构包括门形架84,门形架84的底端通过第六滚轮85与第二机架81滚动连接,门形架84
能够借助第六滚轮85沿隧道的宽度方向移动,门形架84上设有至少两组吊绳86,吊绳86用于连接混凝土预制构件并将其吊起。
55.具体的,第五动力单元和第六动力单元均为电动机,第四滚轮82和第五滚轮83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其中若干为主动轮,其余为从动轮;门形架84上设有驱动第六滚轮85的电动机;吊装机构还包括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为现有技术,电动葫芦设置在门形架84的横梁上,并能够沿横梁移动,吊绳86可通过电动葫芦实现上升下降,从而吊起或放下混凝土预制构件,吊绳86一般设置两组,分别连接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两端;第五滚轮组的结构形式可以与第二滚轮组72一致。
56.拼装机8的工作过程为:搬运机7到来时尽量与拼装机8靠近停放,此时位于搬运机7上的第二滚轮组72与位于拼装机8上的第五滚轮组对正,启动第二滚轮组72和第五滚轮组转动,位于第二滚轮组72上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即可转移至第五滚轮组上;虽然第二滚轮组72与第五滚轮组在长度方向具有间隙,但是混凝土预制构件为梁式结构,具有一定长度,因此可以顺利越过上述间隙;混凝土预制构件转移至第五滚轮组后,门形架84沿隧道宽度方向移动,使吊绳86处于第五滚轮组上方并将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起,门形架84再次沿隧道宽度方向移动,使混凝土预制构件位于待拼装的位置,使吊绳86下降,将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到位即可。
5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和图9,第二机架81为方框型并且包括沿隧道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杆和与第一横向杆垂直的纵向杆,第一横向杆上设有门架轨道87,第六滚轮85沿门架轨道87滚动;第五滚轮组通过第二轮架88设于第二机架81上,第二轮架88的底部设有第七滚轮89,第二轮架88上设有驱动第七滚轮89滚动的第七动力单元,第二机架81上固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横向杆90,第二横向杆90位于第一横向杆的内侧且与第一横向杆平行,第二横向杆90上设有轮架轨道91,第七滚轮89沿轮架轨道91滚动。
58.具体的,第七动力单元为电动机,第五滚轮组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第二轮架88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五滚轮组中第五滚轮列的间隙不同,分别对应于箱梁31和t型梁32,箱梁31和t型梁32的宽度不同;也可以设置一个第五滚轮组,但是需要使第五滚轮列的间隙可调,以便适应箱梁31和t型梁32的不同宽度。第五滚轮组接收混凝土预制构件时需要通过第七滚轮89沿轮架轨道91沿隧道的宽度方向移动,以便能够与搬运机7上的第二滚轮组72对正;混凝土预制构件接收完毕后,两个第五滚轮组避让至待机区,为门形架84让开作业空间,以便门形架84能够通过吊绳86将混凝土预制构件吊装至设计位置。
5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上表面设有连接螺纹孔,连接螺纹孔用于连接设置在隧底结构3上的工作构件,吊绳86的下端设有与连接螺纹孔适配的起吊螺栓。上述工作构件可以为轨枕等构件。通过在吊绳86下端设置起吊螺栓,可巧妙的利用混凝土预制构件上自带的连接螺纹孔对其进行吊装,既免去了不必要的吊装结构,也避免了吊装结构对混凝土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
1.装配式隧道,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二次衬砌固定连接的隧底结构,所述隧底结构由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而成,所述隧底结构的两侧设有混凝土现浇结构,所述混凝土现浇结构与所述二次衬砌固定连接且设有开口向上的沟槽,所述沟槽内设有随隧道延伸的轨道,所述轨道用于承载作业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箱梁以及位于所述箱梁两侧的t型梁,所述箱梁和t型梁用于平行于隧道的长度方向放置并靠紧拼合形成平整的上表面,所述箱梁和t型梁与所述二次衬砌固定连接。3.拼装系统,用于拼装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隧道的隧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沿所述轨道行走的搬运机和拼装机,所述搬运机用于将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从隧道外转运至隧道内,所述拼装机用于接收所述搬运机上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并进行拼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包括:第一机架,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用于沿所述轨道滚动,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滚轮滚动的第一动力单元;以及第二滚轮组,设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二滚轮滚动的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滚轮组用于承托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上还设有第三滚轮组,所述第三滚轮组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用于滚动接触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两侧面并约束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使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平行于所述第二滚轮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滚轮通过第一轮架与所述第一机架连接,所述第一轮架连接有链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滚轮对应的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每个所述第三滚轮列对应设有第四动力单元,所述第四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所述链轮转动,从而切换所述第三滚轮的滚动平面为水平或竖直状态。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组的数量为三个并且所述第二滚轮组平行相邻设置,中间的所述第二滚轮组用于放置所述箱梁,两侧的所述第二滚轮组用于放置所述t型梁。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机包括:第二机架,底部设有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用于沿所述轨道滚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四滚轮滚动的第五动力单元;第五滚轮组,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并能够沿隧道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五滚轮组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第五滚轮,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五滚轮滚动的第六动力单元,所述第五滚轮组用于与所述第二滚轮组对正并接收从所述第二滚轮组传递而来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以及吊装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吊装机构包括门形架,所述门形架的底端通过第六滚轮与所述第二机架滚动连接,所述门形架能够借助所述第六滚轮沿隧道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门形架上设有至少两组吊绳,所述吊绳用于连接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并将其吊起。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架为方框型并且包括沿所述隧道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杆和与所述第一横向杆垂直的纵向杆,所述第一横向杆上设
有门架轨道,所述第六滚轮沿所述门架轨道滚动;所述第五滚轮组通过第二轮架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二轮架的底部设有第七滚轮,所述第二轮架上设有驱动所述第七滚轮滚动的第七动力单元,所述第二机架上固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横向杆,所述第二横向杆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杆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横向杆平行,所述第二横向杆上设有轮架轨道,所述第七滚轮沿所述轮架轨道滚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上表面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螺纹孔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隧底结构上的工作构件,所述吊绳的下端设有与所述连接螺纹孔适配的起吊螺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隧道及其拼装系统,属于隧道技术领域,上述拼装系统包括能够沿轨道行走的搬运机和拼装机,搬运机用于将混凝土预制构件从隧道外转运至隧道内,拼装机用于接收搬运机上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并进行拼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系统能够解决拼装式隧道没有合适的机械化设备进行拼装作业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丰春 李松达 张奉春 王忠昊 孙军 林昊 李国峰 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铁道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22
技术公布日:2021/4/13
声明:
“装配式隧道及其拼装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