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煤矿巷道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沿空留巷动压区加强支护的支护结构和支护方式,以及监测加强主动支护效果的顶板离层无损智能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沿空留巷是指采煤工作面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为了回收传统采矿方式中留设的保安煤柱。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上一区段的巷道重新支护留给下一个区段使用,一般采用对顶板沿切顶线打眼爆破的方法,使顶板垮落下来,形成巷道的另一帮。采用沿空留巷可以减少巷道掘进量,工作面采掘比可以降低50%,缓解接续紧张,改善矿井通风状况,变通风方式由u型通风变为y型通风,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与超限的问题;去掉区段煤柱,可以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节约煤炭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沿空留巷是我国煤炭绿色、环保、节能及智能开采的重要发展方向。
3.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包括沿空留巷中,最大的隐患就是顶板直接顶(一般为泥岩)和老顶(一般为砂岩)的离层,严重的会发生冒顶事故。为了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目前煤矿上主要采用顶板离层仪来监测,在现场测试中,顶板离层仪是将顶板孔内多个固定装置随岩层变化的值通过测量钢丝绳反映到设在顶板表面的测读数装置上,通过顶板不同层位的位移差,判断出巷道顶板的稳定性和巷道的支护效果。在整个过程中,首先向顶板打眼深度8m以上,而且设备不能回收。
4.工作面超前加强支护是指回采工作面前方两侧20m内的巷道,由于顶板支承压力的作用,巷道顶板压力大,变形比较大,需要在巷道正常支护的基础上,对这至少20m的巷道增加一些支护结构,提供巷道的安全性。
5.正常的巷道支护一般采用锚网支护,常规的超前加强支护是在以上正常支护基础上,在工作面前方20m范围增加单体柱配合π型梁架棚支护,一梁四柱,排距0.8,这种棚式加强支护属于被动支护,因为只有顶板发生下沉后,支护结构才能起到支护作用,但这时顶板已经发生变形,整体性变差了,存在着顶板冒落的隐患。这种加强支护结构,随着工作面不断开采,工作面前方两侧20m内的巷道的棚式支护要不断向前移动,搬家。棚式支架结构不但影响了巷道作业空间,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棚式支护属于被动支护,支护性能差。对于沿空留巷的超前支护,效果更差,由于受采动影响沿空留巷动压承载区矿压显现明显,巷道超前支护区顶板整体下沉、底鼓、巷帮外鼓,造成架棚段出现断梁折柱情况,成巷稳定区加固棚梁无法正常
声明:
“沿空留巷动压区主动支护方法及顶板离层无损监测装置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