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电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换的重力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小口径深井、超深井的重力储能方法。
背景技术:
2.电力储能系统是通过一定介质存储电能,在需要时将所储存能量释放发电。电力储能系统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重要技术途径,目前已有的电力储能技术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以及电化学储能等。
3.现阶段抽水蓄能是最主要的电力储能技术,但是它的能量密度比较低,建造上下水库所需地形较为特殊,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压缩空气储能对地下盐穴的密闭性有很高要求,建设条件苛刻,造腔时间长,地面换热、储热系统结构复杂,储能效率低。电化学储能受限于电池成本和寿命,在以上三种储能方案里面储能成本最高。
4.随着对新能源利用速度加快,对储能的需求更加迫切,涌现出许多利用斜坡、矿山竖井、地面高塔等的重力储能装置。它们之中不是储能密度太低没有实用价值,就是建造成本太高,占地面积巨大,受环境和气候影响大。
5.经调查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盐矿山水溶开采、地热温泉开发等过程产生了大量小口径深井,在资源开采完毕后一般作为废弃井,注水泥塞封闭处理。而合理利用这些废弃深井,对重力储能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小口径深井、超深井的重力储能方法。
7.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用小口径深井、超深井的重力储能方法,所述重力储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井身检测,对于旧废弃井需要结合各井的生产情况、有无异常现象等初步判断井筒的完好性,采用通井手段检验井筒的畅通性、内径和金属套管长度,并采用探伤仪检测井筒有无穿孔、破损以及水泥环胶结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修复措施,如挤封水泥或加衬套等。
9.s2:根据井身检测结果确定用于配重的钢球的规格,并计算钢球的总质量,所述钢球采用国家标准钢球尺寸,所述钢球的直径不大于金属套管内径的2/3倍。
10.s3:根据钢球的总质量确定钢丝吊绳规格,所述钢球设置有贯穿的穿心孔,所述钢丝吊绳的一部分用于穿过钢球穿心孔串联钢球,另一段靠近钢球外侧充当保险绳,便于在串联钢球的钢丝吊绳断裂时,能通过充当保险绳的钢丝吊绳把钢球提升到地面修复。
11.s4:根据卷线筒的最小直径、钢球直径、安全性、便于维修、钢丝绳夹规格和钢丝吊绳长度等特性计算并确定钢球需要
声明:
“利用小口径深井、超深井的重力储能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