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静压沉管成孔重锤夯实挤密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素土挤密桩是黄土地区经常使用的桩型,素土挤密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成桩。成桩时,通过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素土(黏性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
3.相比于锤击沉管成孔、振动沉管成孔以及冲击成孔等传统挤密桩施工方法,静压挤密桩施工成孔深度大。静压挤密桩机是静压桩机经改制而成,在坚硬的粘质黄土(局部含有姜石)地层中,成孔深度能达到15m(15m桩长挤密桩为目前国内设计之最);而锤击沉管、振动沉管以及冲击成孔挤密桩机在本地层无法成此深孔,但湿陷性黄土地区孔隙水真空负压作用和管身侧壁的竖向摩擦力,容易造成缩径、塌孔、夹管、拔困难等现象。
4.综上,针对目前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施工存在的问题,亟待一种静压沉管成孔重锤夯实挤密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静压沉管成孔重锤夯实挤密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静压沉管成孔重锤夯实挤密桩施工结构,包括静压桩管、位于静压桩管底端的桩管端头上的扩大桩尖、部分设于该静压桩管内的精确注水增湿装置、用于快速掏除桩孔底部回落土的掏土机、回填土称重沉放设备、用于对静压桩管进行加固的一体式加固护筒以及孔底孤石破碎钻机;静压桩管中间段设有多组均匀间隔设置的分离式腰带,且每个分离式腰带的外径与扩大桩尖的外径相同;精确注水增湿装置用于对静压桩管底端周围加湿;回填土称重沉放设备用于对静压桩管的桩孔内沉放定量填料,从而能够对静压桩管进行夯实。
7.进一步地,扩大桩尖包括位于上端的固定扩大头和位于下端的活动圆锥,活动圆锥通过圆柱钢轴和钢圆板与固定扩大头连接固定,且钢圆板位于固定扩大头顶部,圆柱钢轴顶部连接钢圆板,底部连接活动圆锥。
8.进一步地,钢圆板与固定扩大头之间设有多组弹簧,以保持活动圆锥与固定扩大头之间的相对位置。
9.进一步地,每个分离式腰带包括圆形抱箍和多个定位肋条,圆形抱箍紧贴静压桩管的桩管外壁,多个定位肋条沿静压桩管的桩管均匀间隔设置,且每个定位肋条通过螺丝与圆形抱箍上的预留凹槽固定连接。
声明:
“静压沉管成孔重锤夯实挤密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