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液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建材及矿山行业用辊压机、高压辊磨机调节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辊压机(又名高压辊磨机)由两个相向同步转动的挤压辊组成,一个为固定辊,一个为活动辊,物料通过辊压机的固定辊和活动辊之间的间隙,依靠两辊间的压力将物料挤碎。辊压机工作时,为了保证对料的挤压力不变小,需要将辊压机油缸的有杆腔与油箱连接,将有杆腔的油排入油箱中,有杆腔基本无压,油缸中的活塞依靠蓄能器驱动伸出油缸,物料自辊缝中通过,挤压辊子使活塞缩回油缸。当生产来料不均或断料时,挤压辊传动侧和非传动侧的辊缝宽度大小不一,且压力差别较大。从图1中可以看出,b1小于b2(b2为非传动侧的辊缝宽度,b1为传动侧的辊缝宽度),传动侧的来料小,辊缝变化小,p1(p1为传动侧油缸无杆腔的压力)升高的幅度较小;非传动侧的来料大,辊缝变化大,p2(p2为非传动侧油缸无杆腔的压力)升高的幅度较大。这时b1与b2的差距变大,长此以往,两个挤压辊在轴线不平行的状态下旋转挤压物料,会导致轴承受力不均,影响辊压机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
整个生产过程中,有杆腔内始终无油无压,只有在拉辊缝时,油才会进入有杆腔拉开辊缝。在辊压机正常工作时,对辊缝进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如图1所示,一是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提高p2,使非传动侧的辊缝宽度b2变小,但p2在辊缝倾斜时已经大于p1,再提高p2会使得p2与p1压力差更大,过大的压力差会对液压控制系统造成损害,在实际生产中是不被允许的;二是通过液压控制系统降低p1,传动侧的辊缝宽度b1会在物料的挤压下变大,该方法同样会使得p2与p1压力差变大。故靠现有的方法无法达到恒辊缝(b1≈b2)的同时压力基本相等(p1≈p2)。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辊压机调节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辊压机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控,一旦监测到两挤压辊之间的辊缝出现倾斜,控制单元便会控制油泵向传动侧油缸的有杆腔输送油,传动侧液压控制油路的压力p1升高、传动侧的辊缝宽度b1变大,最终确保辊压机始终保持在恒压力及恒辊缝的状态下工作,使得辊压机可以平稳生产,保护了轴承与液压控制油路,可有效延长辊压机的寿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辊压机调节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蓄能器、油缸、油泵和挤压辊,所述油泵连接油缸的有杆腔
声明:
“用于辊压机调节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