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探矿技术

> 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与流程

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与流程

48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2023-09-27 11:18:53


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矿产勘查技术领域、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和地质灾害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碎裂岩化相广泛发育于地壳浅层的脆性构造变形域中,碎裂岩化相形成于地壳改造过程中,具有裂隙-流体强烈耦合作用特点,与人民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地质勘查领域内裂缝、节理、面理、线理等小型构造是有利的矿液运移通道和储矿空间,也是碎裂岩化相的重要组成内容,有效识别碎裂岩化相及其组成是找矿预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领域研究中,精确圈定碎裂岩化相的分布范围对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评估、工程边坡稳定评价、地下水分布及地下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今生产和研究中多注重于采用物探方法对碎裂岩体的探测,不能满足碎裂岩化相识别要求,缺乏针对碎裂岩化相全面、系统、精细的识别与确定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野外构造岩相学踏勘,选取探矿工程及构造岩相学剖面进行构造测量;

2)野外宏观构造测量,划分碎裂岩化相强度、级别;

3)测量统计各强度、级别碎裂岩化相裂隙产状,并完成相应定量参数测量和统计;

4)系统采集各类标本,为室内微观识别奠定基础;

5)制作各类薄片、光片及探针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岩相学和矿相学鉴定;

6)在矿相学、岩相学鉴定基础上,开展显微裂隙测量和统计;

7)显微裂隙岩相学及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

8)圈定碎裂岩化相,开展找矿预测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应用分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划分碎裂岩化相强度、级别包括裂隙性质和类型划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所述定量参数包括裂隙密度、裂隙开度、裂隙率、裂隙充填物及充填程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7)中显微裂隙岩相学及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偏光显微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涵盖了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各个领域,具有应用的普适性,本发明碎裂岩化相的确定是涵盖结构学与物质学的全面系统描述与确定,通过裂隙密度、裂隙开度、裂隙充填物及充填强度、裂隙孔隙度、裂隙渗透率等定量参数的测定,实现了碎裂岩化相特征及分类分级的定量描述,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相结合。本发明碎裂岩化相的确定不仅为找矿预测、水文地质水的分布和水循环、环境地质灾害评估、工程地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基本参数,同时为裂隙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分析成岩成矿机理及构造与流体的耦合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野外构造岩相学踏勘,选取探矿工程及构造岩相学剖面进行构造测量;

2)野外宏观构造测量,划分碎裂岩化相强度、级别;

3)测量统计各强度、级别碎裂岩化相裂隙产状,并完成相应定量参数测量和统计;

4)系统采集各类标本,为室内微观识别奠定基础;

5)制作各类薄片、光片及探针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岩相学和矿相学鉴定;

6)在矿相学、岩相学鉴定基础上,开展显微裂隙测量和统计;

7)显微裂隙岩相学及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

8)圈定碎裂岩化相,开展找矿预测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应用分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划分碎裂岩化相强度、级别包括裂隙性质和类型划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所述定量参数包括裂隙密度、裂隙开度、裂隙率、裂隙充填物及充填程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7)中显微裂隙岩相学及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偏光显微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应用本发明,对新疆萨热克铜矿床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通过对新疆萨热克铜矿紫红色铁质砂砾岩中碎裂岩化相识别,确定了碎裂岩化相与铜成矿之间有密切关系。宏观上厘定出,强碎裂岩化杂砾岩(裂隙密度大于每米5条),为强碎裂岩化相,一般多为富矿体和黑色强沥青化发育部位;中碎裂岩化杂砾岩(裂隙密度为每米1~5条),为中碎裂岩化相,一般为铜矿体和灰黑色中沥青化-褪色化蚀变相;弱碎裂岩化杂砾岩(裂隙密度低于每米1条),为弱碎裂岩化相,一般为褪色化杂砾岩和斑杂色杂砾岩,多为铜矿化体;紫红色铁质杂砾岩(无碎裂岩化,裂隙密度低于每米0.01条),为正常未蚀变紫红色铁质杂砾岩。碎裂岩化相(裂隙破碎带)为良好的储矿构造,在库孜贡苏组5个岩性层和微相体中,强碎裂岩化相和强富烃还原性盆地流体(沥青化-褪色化-铁锰碳酸盐化)耦合是形成铜多金属工业矿体的关键因素。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与含铜氧化相紫红色砂砾岩类发生了强烈的氧化-还原地球化学岩相学作用而导致矿质最终大规模沉淀。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涵盖了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各个领域,具有应用的普适性,本发明碎裂岩化相的确定是涵盖结构学与物质学的全面系统描述与确定,通过裂隙密度、裂隙开度、裂隙充填物及充填强度、裂隙孔隙度、裂隙渗透率等定量参数的测定,实现了碎裂岩化相特征及分类分级的定量描述,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相结合。本发明碎裂岩化相的确定不仅为找矿预测、水文地质水的分布和水循环、环境地质灾害评估、工程地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基本参数,同时为裂隙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分析成岩成矿机理及构造与流体的耦合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设计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野外构造岩相学踏勘;2)野外宏观构造测量;3)测量统计各强度、级别碎裂岩化相裂隙产状;4)系统采集各类标本;5)制作各类薄片、光片及探针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岩相学和矿相学鉴定;6)在矿相学、岩相学鉴定基础上,开展显微裂隙测量和统计;7)显微裂隙岩相学及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8)圈定碎裂岩化相。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实现了碎裂岩化相特征及分类分级的定量描述,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相结合,为分析成岩成矿机理及构造与流体的耦合机制和找矿预测、水文地质学水的分布规律与循环、工程地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环境地质灾害评估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方维萱;郭玉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3.15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声明:
“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