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038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2023-09-26 15:03:46
一种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过选矿作业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称为尾矿,通常以低浓度尾砂浆的形式进行排放。低浓度尾矿浆的排放常常引起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尾矿库溃坝等众多问题。浓密机能够通过絮凝沉降作用将低浓度尾砂一次性浓密成含水率低的高浓度全尾砂膏体,浓密机的底流循环效果直接影响到浓密机的正常运行及底流浓度的调控。

3.浓密机的底流循环通常为:全尾砂底流经浓密机底部放出,由底流泵通过管道将底流重新打入浓密机内部,使底流不断进行循环,避免因膏体底流浓度不均而引起浓密机压耙停机、输送管道堵塞、浓度难以控制等问题。

4.根据公开号为cn104971524b申请的一种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在输送过程中,通过核子浓度计获得底流浓度值,当底流浓度在69%~71%时,调节底流泵转速,使流量计读数为50m3/h~1003/h,关闭阀门二、打开阀门一,使全尾砂底流在均质器中流过,均质化器的管道内径为220mm,通过搅拌叶片,打开阀门三、关闭阀门四,实现底流浓度的低位均质化循环,在这过程中,全尾砂底流需要进过搅拌叶片后流入浓密机内,而搅拌叶片存在一定的阻挡作用,从而使得全尾砂底流的流速降低,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解决了全尾砂底流从搅拌叶片经过会使得流速降低,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目的。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包括:

7.浓密机、集料井、底流泵、核子浓度计、流量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混匀装置;

8.所述底流泵一端与浓密机底部的集料井连接,所述底流泵另一端与所述核子浓度计、所述流量计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与所述流量计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浓密机底部连接,所述混匀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混匀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浓密机顶部连接。

9.优选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外壳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搅拌杆延伸至所述外壳内部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外壳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外壳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槽,两个所述u型槽内壁的两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绕线轮,两个所述绕线轮的外表面均缠绕有钢丝绳。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两个钢丝绳分别均贯穿外壳并且分别与两个固定环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12.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重块。

13.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u型槽并延伸至两个所述u型槽相对的一侧,两个所述转动杆相对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齿轮。

14.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齿轮。

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在输送过程中,当底流浓度在69%~71%时,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使全尾砂底流直接流入到浓密机的内部,实现底流浓度的低位均质化循环,当底流浓度在71%~75%时,通过第一阀门的关闭,第二阀门的打开,使得全尾砂底流流入混匀装置进行搅拌均质化,随后打开第三阀门,使得全尾砂底流流入流入到浓密机的内部,实现底流浓度的高位均质化循环,在进行底流浓度的低位均质化循环的过程中,通过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使得全尾砂底流直接流入到浓密机的内部,不经过混匀装置,从而使得搅拌叶片不会对底流进行阻挡,从而不会降低底流的流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所示的外壳的背面图;

20.图4为图2所示的外壳的俯视图。

21.图中标号:1、浓密机,2、集料井,3、底流泵,4、核子浓度计,5、流量计,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第三阀门,9、混匀装置,10、外壳,11、第一电机,12、搅拌杆,13、搅拌叶,14、移动板,15、u型槽,16、转动杆,17、绕线轮,18、钢丝绳,19、固定环,20、通孔,21、加重块,22、连接杆,23、从齿轮,24、第二电机,25、主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第一实施例

24.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包括:

25.浓密机1、集料井2、底流泵3、核子浓度计4、流量计5、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第三阀门8,混匀装置9;

26.所述底流泵3一端与浓密机1底部的集料井2连接,所述底流泵3另一端与所述核子浓度计4、所述流量计5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与所述流量计5并联连

接,所述第一阀门6与所述浓密机1底部连接,所述混匀装置9连接于所述第二阀门7,所述第三阀门8与所述混匀装置9连接,所述第三阀门8与所述浓密机1顶部连接。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8.在输送过程中,当底流浓度在69%~71%时,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一阀门6,使全尾砂底流直接流入到浓密机1的内部,实现底流浓度的低位均质化循环,当底流浓度在71%~75%时,通过第一阀门6的关闭,第二阀门7的打开,使得全尾砂底流流入混匀装置9进行搅拌均质化,随后打开第三阀门8,使得全尾砂底流流入流入到浓密机1的内部,实现底流浓度的高位均质化循环。

2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在输送过程中,当底流浓度在69%~71%时,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一阀门6,使全尾砂底流直接流入到浓密机1的内部,实现底流浓度的低位均质化循环,当底流浓度在71%~75%时,通过第一阀门6的关闭,第二阀门7的打开,使得全尾砂底流流入混匀装置9进行搅拌均质化,随后打开第三阀门8,使得全尾砂底流流入流入到浓密机1的内部,实现底流浓度的高位均质化循环,在进行底流浓度的低位均质化循环的过程中,通过关闭第二阀门7、打开第一阀门6使得全尾砂底流直接流入到浓密机1的内部,不经过混匀装置9,从而使得搅拌叶片不会对底流进行阻挡,从而不会降低底流的流速。

31.第二实施例

32.请结合参阅图2?图4,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3.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2,所述搅拌杆12的底端贯穿所述外壳10并延伸至所述外壳10的内部,所述搅拌杆12延伸至所述外壳10内部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13,所述外壳10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4,所述外壳10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槽15,两个所述u型槽15内壁的两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两个所述转动杆16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绕线轮17,两个所述绕线轮17的外表面均缠绕有钢丝绳18。

34.第一电机11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

35.所述移动板1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9,两个钢丝绳18分别均贯穿外壳10并且分别与两个固定环19固定连接。

36.所述移动板14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0。

37.所述移动板1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重块21。

38.两个所述转动杆16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u型槽15并延伸至两个所述u型槽15相对的一侧,两个所述转动杆16相对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齿轮23。

39.所述外壳1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机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齿轮25。

40.第二电机24通过控制开关与外界电源连接,第二电机24为伺服电机,可以正反转,主齿轮25的外表面与从齿轮23的外表面啮合

41.当全尾砂底流进入外壳10内部,通过第一电机11的启动,第一电机11旋转带动搅拌杆12旋转,搅拌杆12旋转带动搅拌叶13做圆周运动进行搅拌,随后通过第二电机24的启动,第二电机24旋转带动主齿轮25旋转,主齿轮25旋转带动从齿轮23旋转,进而使得连接杆22旋转,连接杆22旋转带动两个转动杆16旋转,两个转动杆16旋转带动两个绕线轮17旋转,两个绕线轮17旋转使得两个钢丝绳18收缩,进而通过固定环19带动移动板14向上运动,第二电机24反向旋转,就会连接使得绕线轮17反向旋转,使得钢丝绳18伸展,移动板14由于自身重力以及加重块21的重力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移动板14上下往复运动就会将底部的全尾砂底流向上进行翻腾,被搅拌叶13进行搅拌均质化,使得搅拌的效果更加的充分,更加的彻底。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技术特征:

1.一种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密机、集料井、底流泵、核子浓度计、流量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混匀装置;所述底流泵一端与浓密机底部的集料井连接,所述底流泵另一端与所述核子浓度计、所述流量计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与所述流量计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浓密机底部连接,所述混匀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混匀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浓密机顶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外壳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搅拌杆延伸至所述外壳内部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外壳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外壳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槽,两个所述u型槽内壁的两侧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绕线轮,两个所述绕线轮的外表面均缠绕有钢丝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两个钢丝绳分别均贯穿外壳并且分别与两个固定环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重块。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u型槽并延伸至两个所述u型槽相对的一侧,两个所述转动杆相对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齿轮。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齿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浓密机、集料井、底流泵、核子浓度计、流量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混匀装置;所述底流泵一端与浓密机底部的集料井连接,所述底流泵另一端与所述核子浓度计、所述流量计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与所述流量计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浓密机底部连接,所述混匀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阀门;该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在进行底流浓度的低位均质化循环的过程中,通过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使得全尾砂底流直接流入到浓密机的内部,不经过混匀装置,从而使得搅拌叶片不会对底流进行阻挡,从而不会降低底流的流速。流速。流速。

技术研发人员:邵京明 王丽 丁雨波 陈学辉 潘贵 迟正峰 朱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6/4

声明:
“酸浸浓密机溢流液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