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评定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矿山修复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并持续开展。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针对矿山的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方法,导致矿山生态修复后的效果难以评估评价,从而导致无法有效的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目前以单项效果或单项评分累加或加权累加的方式方法对矿山生态修复进行评价,但此类方法对于因条件限制而无法获取某些项单项指标的矿山生态修复情况无法进行评价;同时,此类方法的生态修复综合评价依赖于综合总分,只要提高单项指标评分即可以提高综合总分,从而可提高矿山生态修复评价等级,无法要求评分较差即效果较差的单项指标必须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因此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方法,不仅使用情况和使用范围受限,且对于生态修复改进工作指导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对于因条件限制而无法获取某些项单项指标的矿山生态修复情况无法进行评价的问题,矿山及其区块的生态修复综合效果的改进提高必须依靠对状态或效果不佳的单项指标进行提升改进来实现,从而对矿山生态修复后续改进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指导性,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方法。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方法,包括:矿山生态子系统、矿山环境子系统、人为改造子系统,所述矿山生态子系统包括:土地损毁、水域面积、植被覆盖、生物丰度四项评价指标,所述矿山环境子系统包括: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四项评价指标,所述人为改造子系统包括:土地治理、水体治理、空区修复、固废处理四项评价指标。
5.优选的,所述矿山生态子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6.s1、土地损毁=损毁土地占地面积/矿山总占地面积×100%,所述损毁土地占地面积包括:挖损土地、压占土地、污染土地、水毁土地、地质灾害破坏土地;
7.s2、水域面积=生态修复后的水体面积/生态修复前的水体面积×100%,所述水体面积包括:自然水体面积和人工水体面积,所述自然水体面积包括:河流、湖泊、堰塘、沼泽,所述人工水体面积包括:沟渠、水库、人工堰塘、人工湖;
8.s3、植被覆盖
9.ndvis为完全无植被覆盖像元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ndviv为纯植
声明:
“矿山生态修复评价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