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浓密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节能节水要求的提高,因矿业发展而带来的
尾矿处理矛盾日益严峻,所以对实现浓密机高效化,节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设计方法,对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结构创新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3.企业选矿后的尾矿,采用的是国内较为先进的压滤干堆技术,但尾矿浓度仅为13%左右,经旋流器分级后,进入浓密机的溢流尾矿浓度仅有5%,溢流尾矿经浓密池浓缩后,浓度也只有10%上下。该浓度的尾矿,进入压滤机后,不仅影响了压滤机的效率,还延长了工作时间,加大了劳动量,增加了维修成本,使得整个生产流程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4.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浓缩技术有:传统浓密技术、高效浓密技术、深锥浓密技术、尾矿分级浓密技术;及较为先进的浓缩设备有:旋流器、澄清器、深锥 (多锥)浓缩机、倾斜板浓缩机、高密度浓缩机、膏体浓缩机、
脱水筛、沉降槽、沉淀池等设备,多在新型设备及功能优化上下功夫。但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缺乏在当前设备、工艺条件下,提高底流浓度的可行性研究。
5.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既能有效提高底流浓度,还能够缩短工作时间,减少劳动量,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底流浓度,不仅在不影响压滤机的效率下,还能够缩短工作时间,减少劳动量,降低维修成本。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浓密池、底流池、底流泵和压滤机,其中,所述浓密池和底流池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浓度计、电动控制装置和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电动控制装置包括与浓度计连接的plc控制端,以及与plc控制端连接的电动控制阀。
9.优选地,所述管线为陶瓷管或者耐磨衬胶管。
10.优选地,浓密池规格直径18m,深度18m,池底呈漏斗状。
11.优选地,所述底流池与底流泵无管道连接,底流泵呈尖锥状。
12.优选地,所述底流泵为卧式底流泵。
13.优选地,所述压滤机滤板材质为增强聚丙烯或不锈钢。
14.优选地,所述手动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管线上的闸板阀和闸阀。
15.优选地,在电动控制阀后方还设置有液位电动控制装置,所述液位电动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管线上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plc控制端连接,还包括与 plc控制端连接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底流泵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流程改造即可实现,无需投入大型设备或替代现有生产设备。本实用新型设备材料全部采用环保、免检设备,因此改良后的设备对人体几乎无伤害。所述电动控制装置与手动控制装置与管线相连,属于核心装置,控制底流流量的大小,涉及浓密池矿浆沉降速度、底流浓度大小、底流泵池的液位高低、压滤机搅拌桶液位高低等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底流浓度的控制,流程终端的压滤生产就能稳定、有序、向预想方向进展。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浓度上限,可以防止浓密机进料不稳定,易跑浑,底流泵管道堵塞问题;通过控制浓度下限,可以防止压滤机进料浓度得不到提高,压滤生产得不到有效控制,这样既能有效提高底流浓度,还能够缩短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大幅减少,减低维修成本,并且收益可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为:1、浓密池;2、浓度计;3、电动控制装置;4、手动控制装置;5、底流池;6、底流泵;7、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2所示,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浓密池1、底流池5、底流泵6和压滤机7,其中,所述浓密池1和底流池5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浓度计2、电动控制装置3和手动控制装置4,所述电动电动控制装置3包括与浓度计2连接的plc控制端,以及与plc控制端连接的电动控制阀。所述手动控制装置4包括设置在管线上的闸板阀和闸阀。闸板阀是浓密机矿浆出口的总开关,下一个工序需要维修时,关闭闸板阀,矿浆不会流出。闸阀在浓密机底流矿浆的出口端,其作用是控制底流矿浆流量的大小,同时保证通过浓度计的管道中充满矿浆,使浓度计计量更加准确。
23.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在电动控制阀后方还设置有液位电动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管线上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plc控制端连接,还包括与plc控制端连接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底流泵连接。
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管线为陶瓷管或者耐磨衬胶管。
2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浓密池规格直径18m,深度18m,池底呈漏斗状。
2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流池与底流泵无管道连接,底流泵呈尖锥状。
2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流泵为卧式底流泵。
2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滤机滤板材质为增强聚丙烯或不锈钢。
29.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小于10%的低浓度矿浆不断进入浓密池1,此时浓度计 2会根据通过其管道的矿浆计算出底流浓度数值,底流浓度数值反馈给plc控制端。plc控制端根
据生产所需设置的浓度值,调节电动控制装置3工作。例如,现根据现场生产需求,当浓度降到16%以下时,电动控制装置3将矿浆流量逐渐调小,为了保证浓度计2的计量准确,矿浆流量最小值设为80m3/h,保证通过浓度计2矿浆的流动性;当浓度高于20%时,电动控制装置3将矿浆流量逐渐调大,直至矿浆流量达到320m3/h。为了保证通过浓度计2管道内充满矿浆,特安装手动控制装置4。因当浓度高时,电动控制装置3全部打开,不能保证通过浓度计2管道内充满矿浆,安装手动控制装置4后,即使电动控制装置3全部打开,也能控制通过浓度计2的矿浆满管从而保证的浓度计的计量准确。当矿浆进入底流池5后,底流池液位高低数据反馈给plc控制端,plc控制端根据预先程序设置,自动调节底流泵6运行频率(运行频率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输送至压滤机7。通过该套系统的整体作用,使达到压滤机7的矿浆浓度,由原先的10%提高至20%,从而提高了压滤机的工作效率,使6用1 备的7台压滤机,达到了4用3备,大大减少的压滤机的工作台数,进一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范围界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改进和变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技术特征:
1.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浓密池、底流池、底流泵和压滤机,其中,所述浓密池和底流池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浓度计、电动控制装置和手动控制装置,所述电动控制装置包括与浓度计连接的plc控制端,以及与plc控制端连接的电动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为陶瓷管或者耐磨衬胶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浓密池规格直径18m,深度18m,池底呈漏斗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流池与底流泵无管道连接,底流泵呈尖锥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流泵为卧式底流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滤板材质为增强聚丙烯或不锈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管线上的闸板阀和闸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动控制阀后方还设置有液位电动控制装置,所述液位电动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管线上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plc控制端连接,还包括与plc控制端连接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底流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包括浓密池、浓度计、电动控制系统、手动控制系统、底流池、底流泵、压滤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投入大型设备或替代现有生产设备,既能有效提高底流浓度,还能够缩短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大幅减少,减低维修成本,并且收益可观。益可观。益可观。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生 李名水 赵兵 杨学刚 肖磊 陈述 彭国政 李儒华 谌刚 刘敬峰 曹国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7
技术公布日:2021/6/8
声明:
“浓密机底流浓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