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选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应用腐殖酸钠的高硫铜锌矿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高硫含少量锌铜矿石选矿生产普遍采用石灰调浆,在髙碱度条件下添加硫化矿捕收剂黄药、起泡剂松醇油进行铜、锌与硫的分离浮选,由于锌含量低不具有价值回收,但富集于铜精矿中影响铜精矿品位的提高,作为铜精矿杂质除去。但该工艺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在髙碱(ph》10)条件下铜、锌矿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铜、锌回收率较低。在单体解离的前提下,自然ph条件下的硫化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均为易浮矿物,但在髙碱(ph》10)条件下,由于黄铜矿表面受到oh-的侵蚀,形成亲水性的氢氧化铁薄膜,可浮性变差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铜回收率较低;(2)采用石灰作黄铁矿抑制剂在髙碱度条件下进行铜、锌与硫的分离,存在石灰用量大,管道易结钙堵塞,腐蚀设备、矿山废水污染严重等问题;(3)单独采用丁基黄药作高硫含锌铜矿石捕收剂捕收力较强,选择性较差,铜硫分离的难度较大,使抑制剂的消耗量增加。
3.所以基于此类高硫含锌铜矿石的特性,如何通过简单易行的选别方法实现其有效回收,以获得合格的铜精矿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对于目前一些矿石中黄铜矿粒度分布不均匀,部分黄铜矿与其他硫化矿及脉石嵌布关系复杂,矿石中回收的目的矿物是黄铜矿,需要抑制的硫化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这些矿物难以完全通过石灰来抑制,单独采用石灰做抑制剂由于抑制效果不理想,精矿含杂较高导致铜精矿品位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腐殖酸钠的高硫铜锌矿选矿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应用腐殖酸钠的高硫铜锌矿选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磨矿,将原矿破碎、磨矿,使硫化铜矿物、锌矿物、黄铁矿充分单体解离,磨矿时加入矿浆ph调整剂和黄铁矿抑制剂,所述矿浆ph调整剂为石灰,所述黄铁矿抑制剂为腐殖酸钠,按每吨原矿计,石灰添加量为2000~3000g/t、腐殖酸钠添加量为100~150g/t,加水调浆至重量浓度为30~40%,控制矿浆的ph值为9~9.5;
9.(2)通过一次粗选获得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对粗选尾矿进行一次扫选,对粗选精矿进行一次精选、二次精选、三次精选,扫选中矿和精选中矿顺序返回形
声明:
“应用腐殖酸钠的高硫铜锌矿选矿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