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通用技术

> 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

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

1123   编辑:管理员   来源:北京建工环境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21-11-04 14:11:01

权利要求


1.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于矿山堆体外围周边的排水沟区、透水挡墙区和绿化沟区;

所述排水沟区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透水挡墙区的横截面为正梯形,所述绿化沟区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所述绿化沟区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种植土层、细石透水基层和粗石储水基层;

所述截洪沟的内壁整体包括依次设于原状土表面的HDPE膜和水泥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HDPE膜的上表面与所述水泥砖层之间设有膜上土工布层,所述HDPE膜的下表面与所述原状土之间设有膜下土工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挡墙区包括透水混凝土墙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墙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透水水泥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区的底部、所述透水挡墙区的底部和所述细石透水基层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位于所述透水挡墙区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植有绿化灌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矿山开采产生的废石、选矿产生的尾矿和冶炼废渣经风化淋滤等会使有害元素转移到土壤和水体中,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绿化复垦工程中,经常使用截洪沟作为矿山修复的水利排水系统,由于矿山土壤基质贫瘠,保水能力较差,产生大量雨水地表径流汇聚截洪沟,经过矿山淋滤的水可能存在一定污染而直接排入河道,且在矿山绿化过程中常需要较大用水量,但水分流失严重,用水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该截洪沟包括依次设于矿山堆体外围周边的排水沟区、透水挡墙区和绿化沟区;所述排水沟区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透水挡墙区的横截面为正梯形,所述绿化沟区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绿化沟区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种植土层、细石透水基层和粗石储水基层;所述截洪沟的内壁整体包括依次设于原状土表面的HDPE膜和水泥砖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矿山生态绿化的现实问题和污染风险,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基于该种截洪沟的结构,既可保证截洪沟水利排水的功能,又具有节水功能和绿化生态修复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洪沟设置于矿山堆体的外围周边,依次包括三个功能区域:排水沟区、透水挡墙区和绿化沟区,上述三个功能区毗邻设置。所述排水沟区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透水挡墙区的横截面为正梯形,所述绿化沟区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绿化沟区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种植土层、细石透水基层和粗石储水基层。此外,所述截洪沟的内壁整体包括依次设于原状土表面的HDPE膜和水泥砖层。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矿山土壤基质贫瘠,保水能力较差,矿山堆体可产生大量雨水地表径流,截洪沟内壁整体设有的HDPE膜增加了截洪沟的整体稳定性和隔水储水功能。在水量较大时,利用透水挡墙区将水引流入绿化沟区;绿化沟区的水分一部分进入种植土层为绿化植物提供水源,一部分经由细石透水基层达到并储存于粗石储水基层中。当水量较小时,储存在粗石储水基层中的水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被用于为绿化植物提供水源。同时,绿化沟区中所种植的植物和碎石基层还可以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截洪沟的设计方案,既增加了截洪沟的汇水能力,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流失,并且实现了对矿山堆体周边的生态绿化。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中,所述HDPE膜的上表面与所述水泥砖层之间设有膜上土工布层,所述HDPE膜的下表面与所述原状土之间设有膜下土工布层。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中,所述透水挡墙区包括透水混凝土墙体。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中,所述透水混凝土墙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

更进一步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中,所述保护层为透水水泥层。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中,所述排水沟区的底部、所述透水挡墙区的底部和所述细石透水基层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中,所述种植土层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位于所述透水挡墙区的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下。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中,所述种植土层上植有绿化灌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截洪沟包括依次设于矿山堆体5外围周边的排水沟区1、透水挡墙区2和绿化沟区3。所述排水沟区1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透水挡墙区2的横截面为正梯形,所述绿化沟区3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绿化沟区3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种植土层31、细石透水基层32和粗石储水基层33;种植土层31中植有绿化灌木4。此外,所述截洪沟的内壁整体包括依次设于原状土表面的HDPE膜13和水泥砖层11。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截洪沟设于矿山堆体的外围周边,依次包括三个功能区域:排水沟区1、透水挡墙区2和绿化沟区3,且上述三个功能区毗邻设置,所述排水沟区1和所述绿化沟区3的横截面为倒梯形,所述透水挡墙区2的横截面为正梯形。所述绿化沟区3设有种植绿化植物用的种植土层31、输送水分用的细石透水基层32和储存水分用的粗石储水基层33。此外,所述截洪沟的内壁整体包括HDPE膜13和水泥砖层11。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矿山土壤基质贫瘠,保水能力较差,矿山堆体可产生大量雨水地表径流,截洪沟内壁整体设有的HDPE膜和水泥砖层,增加了截洪沟的整体稳定性和隔水储水功能。在水量较大时,利用透水挡墙区将水引流入绿化沟区。绿化沟区的水分一部分进入种植土层为绿化植物提供水源,另一部分经由细石透水基层达到并储存于粗石储水基层中;当水量较小时,储存在粗石储水基层中的水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被用于为绿化植物提供水源。同时,绿化沟区中所种植的植物和碎石基层还可以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截洪沟的设计方案,既增加了截洪沟汇水能力,又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流失,且实现了对矿山堆体周边的生态绿化。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改进,所述HDPE膜13的上表面与所述水泥砖层11之间设有膜上土工布层12,所述HDPE膜13的下表面与所述原状土之间设有膜下土工布层14。在HDPE膜13的上、下表面分别增设膜上土工布层12和膜下土工布层14,可有效保护HDPE膜13的稳定性和隔水功能,延长HDPE膜13的使用年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透水挡墙区2包括透水混凝土墙体22;进一步地,在所述透水混凝土墙体22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21,所述保护层21为透水水泥层。透水挡墙区2中,在透水混凝土墙体22的外表面设有透水水泥层作为保护层,既可保证透水挡墙区2的透水功能,还能使透水挡墙区2具有坚固平整的外表面,增强透水挡墙区2的稳定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中,所述排水沟区1底部、所述透水挡墙区2底部和所述细石透水基层32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土层31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位于所述透水挡墙区2上表面所在水平面之下。从而保证了粗石储水基层33可被充分利用于储存水分,同时也利于种植土层31向绿化植物提供水分。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声明:
“用于生态绿化矿山的截洪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矿山技术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