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基于菱形回采结构的分区卸荷分段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开采盘区设置开采高度为100~150m的中段采场,并沿矿床走向划分宽度为120~150m的分区,将中段采场在高度方向上每隔5~6m划分若干分段采场; S2、将所述中段采场采用菱形回采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回采,两个相邻的所述分段采场组成菱形回采结构的开采单元,所述菱形回采结构通过分步骤间隔开采和边开采边充填的方式进行开采,且所述分区之间的所述菱形回采结构先进行开采,超前正常回采的菱形回采结构1~5个所述分段采场的高度;所述中段采场内的菱形回采结构为上下交错式阵列分布; S3、所述分区之间的菱形回采结构回采完成后,对间隔的一步骤菱形回采结构进行后退式回采,施工炮孔、爆破、落矿、出矿并充填处理,所述一步骤菱形回采结构回采完成,再进行二步骤菱形回采结构的回采,直至将所述开采单元回采完毕,并将所述中段采场自上而下依次回采并充填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菱形回采结构的分区卸荷分段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回采结构的高度与两个所述分段采场的高度相同,为10~12m,宽度为12~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菱形回采结构的分区卸荷分段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菱形回采结构底端皆设置凿岩巷道,相邻两个分段采场内的所述凿岩巷道交错布置,且任意所述凿岩巷道皆处于其相邻分段采场内的两相邻凿岩巷道的中垂线上;所述凿岩巷道在水平方向的间距与所述菱形回采结构的宽度相同,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与所述菱形回采结构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菱形回采结构的分区卸荷分段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凿岩巷道施工上向扇形中深孔进行爆破崩矿,所述上向扇形中深孔的边缘炮孔分别向左右两侧斜向上延伸至与其相邻的分段采场内的两个相邻所述凿岩巷道,所述上向扇形中深孔的中间炮孔向上延伸至与其间隔一个分段采场的凿岩巷道底部,使爆破后形成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菱形回采结构的分区卸荷分段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向扇形中深孔的孔排距为1.2~2.0m,最大孔底距为2~3m,崩矿步距为2.5~4m;在所述菱形回采结构回采时,每回采3~5个崩矿步距的矿石后进行一次充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
声明:
“基于菱形回采结构的分区卸荷分段充填采矿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