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扩压装置、风机及吸尘器

扩压装置、风机及吸尘器

107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2024-05-27 15:34:37
权利要求书: 1.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多个静叶片,多个所述静叶片沿所述基座的轴向依次设置呈多排,且各排静叶片中所述静叶片数量为多个,各排静叶片中多个所述静叶片沿所述基座周向设置,所述基座的横截面呈圆形;多排所述静叶片中至少一排静叶片中的各所述静叶片的厚度由该静叶片的头部至尾部呈非恒定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厚度非恒定设置的各所述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厚度由该静叶片的头部至尾部呈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厚度非恒定设置的各所述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厚度最大处的位置弦长为该静叶片弦长的30%~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排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中线上各点对应的厚度满足如下关系:

各所述静叶片头部的厚度范围为0.1-0.8mm;

各所述静叶片位置弦长为该静叶片弦长的40%处的厚度范围为1.1-1.4mm;

各所述静叶片尾部的厚度范围为0.1-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排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中线上各点对应厚度Hb满足如下公式:

T2≤Hb≤T1;

T1=0.82+0.68L1b-0.17L1b2+0.011L1b3;

T2=0.68L1b-0.17L1b2+0.011L1b3;

其中,L1b为所述静叶片中线上对应点到该静叶片头部的距离,L1b2为L1b的平方,L1b3为L1b的3次方,T1为所述静叶片中线上对应点处的最大厚度关系式,T2为所述静叶片中线上对应点处的最小厚度关系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排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中线上各点对应厚度Hb满足如下公式:

Hb=0.32+0.68L1b-0.17L1b2+0.011L1b3。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厚度非恒定设置的各所述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中线上任意位置对应叶根与叶尖厚度分别为H1和H2,H1≥H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0≤H1-H2≤0.5mm。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排所述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前缘线倾斜于所述基座的径向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所述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前缘线与所述基座径向面的倾斜角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5度。

11.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排所述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后缘线倾斜于所述基座的径向面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所述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前缘线与所述基座径向面的倾斜角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30度。

13.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所述静叶片中:上一排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弦长大于或等于下一排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弦长。

14.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所述静叶片中:下一排静叶片中静叶片的数量为上一排静叶片中静叶片数量的1.5~3倍。

15.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所述静叶片中:上一排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包角大于或等于下一排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包角。

16.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所述静叶片中:上一排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尾部与邻近的下一排相应所述静叶片的头部对齐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所述静叶片中:上一排静叶片中各所述静叶片的尾部沿所述基座的周向偏离邻近的下一排相应所述静叶片的头部角度小于或等于20度。

1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静叶片上各处的安装角由该静叶片的头部至尾部呈逐渐增大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静叶片的入口安放角沿所述基座的径向变化幅度小于或等于10度,且各所述静叶片叶根处的入口安放角大于或等于该静叶片叶尖处的入口安放角。

2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装置还包括机壳,所述基座置于所述机壳中,各所述静叶片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机壳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扩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静叶片的顶面至少80%的区域与所述机壳的内表面相接触。

22.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叶轮、风罩、马达和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扩压装置;所述扩压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中,所述叶轮设于所述扩压装置的前端,所述风罩罩于所述叶轮上,且所述风罩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机架中,所述马达与所述叶轮相连。

23.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风机。

说明书: 扩压装置、风机及吸尘器技术领域[0001] 本申请属于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扩压装置、使用该扩压装置的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0002] 目前手持式吸尘器等设备使用的风机,具有体积小、转速高(一般在6万~15万rpm之间)的特点。这些风机的马达带动叶轮旋转,气流从风罩的入口吸入,经叶轮获得较大的

动能后,沿叶轮径向,从叶轮边缘流入轴向扩压器扩压,再经机壳流出,并在风罩入口形成

较大的真空度。气流由叶轮流经扩压器时,扩压器前端干涉区和扩压器内部产生较大噪声

及较大的能量损失。

发明内容[0003]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压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风机叶轮产生的气流在扩压器中易产生较大噪声及较大的能量损失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扩压装置,包括基座和多个静叶片,多个所述静叶片沿所述基座的轴向依次设置呈多排,且各排静叶片中所述

静叶片数量为多个,各排静叶片中多个所述静叶片沿所述基座周向设置,所述基座的横截

面呈圆形;多排所述静叶片中至少一排静叶片中的各所述静叶片的厚度由该静叶片的头部

至尾部呈非恒定设置。

[0005]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包括机架、叶轮、风罩、马达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扩压装置;所述扩压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中,所述叶轮设于所述扩压装

置的前端,所述风罩罩于所述叶轮上,且所述风罩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

机架中,所述马达与所述叶轮相连。

[0006]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风机。[0007]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000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压装置,通过在基座的周向设置多排静叶片,通过多排静叶片逐步引导气流,降低气流的绝对速度,以提升增压效果;并至少一排静叶片中各静叶片

的厚度由该静叶片的头部至尾部呈非恒定设置,则气流进入该排静叶片中相邻两静叶片间

流道时,可以改善流动分离,减小流动分离损失;而在气流流经该排静叶片中静叶片间流道

时,可以改善涡流,调控叶根处流动分离;而气流流出该排静叶片中静叶片间流道时,可以

减小气流不均匀性,提升扩压效果,降低气动噪音。

[000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机,通过使用上述实施例的扩压装置,可以减小能量损失,降低噪音,从而在相同功率下,可以产生更大的吸力。

[00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使用了上述风机,不仅功率大,效率高,而且噪音小。附图说明[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范性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扩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3] 图2为图1的扩压装置的叶栅平面示意图。[0014] 图3为图1的扩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0015] 图4为图3的扩压装置中基座及第二排静叶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16] 图5为图3的扩压装置中基座及第二排静叶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0017] 图6为沿图3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8]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扩压装置中基座及一排静叶片沿基座径向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扩压装置中一个静叶片于子午投影面的示意图。[0020]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扩压装置沿穿过基座轴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1]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风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2]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风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3]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0024] 100-风机;[0025] 10-扩压装置;11-基座;[0026] 21-静叶片;210-流道;211-叶尖;212-叶根;213-中线;214-前缘线;215-后缘线;22-型面;221-吸力面;222-压力面;23-前额线;24-后额线;

[0027] 30-机架;31-叶轮;32-风罩;33-马达;34-传动轴;35-轴承。具体实施方式[0028]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

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9]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

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

的限定。

[0030]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厚度”、“上”、“下”、“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1]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2]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

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0033] 请参阅图1和图2,现对本申请提供的扩压装置10进行说明。所述扩压装置10,包括基座11和多个静叶片21,多个静叶片21分成多排设置,多排静叶片20沿基座11的轴向设置,

每排静叶片20中静叶片21数量为多个,每排静叶片20中的多个静叶片21沿基座11周向设

置;从而相邻两个静叶片21之间可以形成导引气流流动的流道210。气流经基座11周侧的相

邻两个静叶片21之间流道210时,会被静叶片21引导流动,而使气流流动更为平稳,减小涡

流,降低能量损失。基座11的横截面呈圆形,使气流由偏向基座11径向转动沿基座11轴向流

动时,流动到基座11周侧各处距离相近,使其受到阻力也相近,从而使气流更平稳流动到基

座11周侧,降低能量损失。而将多个静叶片21沿基座11轴向设置呈多排,可以通过多排静叶

片20逐步引导气流流动,降低能量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034] 为方便描述,定义:气流流过该扩压装置10时,气流入口的方向为上、前或头,气流出口的方向为下、后或尾。

[0035] 为方便描述,定义:多个静叶片21沿基座11的轴向分成两排,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排静叶片20a和第二排静叶片20b,即第一排静叶片20a为第二排静叶片20b的上一排,第二

排静叶片20b为第一排静叶片20a的下一排。多个静叶片21沿基座11的轴向分成三排,由上

至下依次为第一排静叶片、第二排静叶片和第三排静叶片。多个静叶片21沿基座11的轴向

分成四排或更多排,则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排静叶片、第二排静叶片、第三排静叶片……。

即多个静叶片21沿基座11轴向设置呈N(N为正整数,N≥2)排时,由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排、

第二排……第N排;其中,第M-1排静叶片为第M排静叶片的上一排静叶片,第M排静叶片为第

M-1排静叶片的下一排静叶片,(M为正整数,M≤N)。

[0036] 请一并参阅图6,静叶片21的型面22指该静叶片21叶根212与叶尖211之间的两个侧面;静叶片21叶根212与叶尖211之间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吸力面221与压力面222,吸力面

221与压力面222统称为型面22;而静叶片21的叶根212指静叶片21高度上靠近基座11的根

部位置;静叶片21的叶尖211指静叶片21高度上远离基座11的顶部位置;静叶片21的头部指

沿气流流动方向位于静叶片21前端的部位,即静叶片21上开始接触气流的部位;静叶片21

的尾部指沿气流流动方向位于静叶片21后端的部位,即气流离开静叶片21时对应的静叶片

21上的部位。

[0037] 请参阅图1,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吸力面221a与压力面222a,吸力面221a与压力面222a统称为该静叶片21a的型面22a;相邻两个静叶片21a之

间可以形成导引气流流动的流道210a。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两个侧面分别

为吸力面221b与压力面222b,吸力面221b与压力面222b统称为该静叶片21b的型面22b;相

邻两个静叶片21b之间可以形成导引气流流动的流道210b。

[0038]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多个静叶片21沿基座11的轴向分成两排,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排静叶片20a和第二排静叶片20b,即第一排静叶片20a为第二排静叶片20b的上

一排,第二排静叶片20b为第一排静叶片20a的下一排。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静叶片21沿基

座11的轴向分成三排、四排或更多排。

[0039]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在静叶片21高度方向中部截取一个等单位厚度的与基座11形状相同的曲面,该曲面呈圆筒状,该曲面与基座11同轴,将该曲面进行平面展开,

得到各静叶片21的平面叶栅图。平面叶栅图上,各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片21头部对应点的

连接线称为该排静叶片21的前额线23,同时前额线23为该排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头部对

应点的切线;各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片21尾部对应点的连接线称为该排静叶片21的后额线

24,同时后额线24为该排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尾部对应点的切线;各静叶片21厚度H中点

所连成的曲线称为该静叶片21的中线213;中线213在相应静叶片21头部的切线与该静叶片

21头部对应点切线的夹角为入口安放角g,即中线213在静叶片21头部的切线与对应前额线

23的夹角为入口安放角g;中线213在静叶片21尾部的切线与该静叶片21尾部对应点切线的

夹角为出口安放角k,即中线213在静叶片21尾部的切线与相应后额线24的夹角为出口安放

角k;中线213在静叶片21的头部到尾部之间的距离为弦长L,中线213上不同位置到静叶片

21头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为位置弦长L1,即中线213上各点到静叶片21头部之间的直线距离

为该点的位置弦长L1;静叶片21某位置的位置弦长L1具有安装角e,位置弦长L1的安装角e

为该位置与该静叶片21头部同高度处之间线段与相应前额线23的夹角。

[0040] 以第一排静叶片20a为例: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头部对应点的连接线为第一排静叶片20a的前额线23a,同时该前额线23a为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头

部对应点的切线;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尾部对应点的连接线为第一排静叶片

20a的后额线24a,同时该后额线24a为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尾部对应点的切线;

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厚度Ha中点所连成的曲线称为该静叶片21a的中线213a;

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中线213a在该静叶片21a头部的切线与该静叶片21a头

部对应点切线的夹角为入口安放角ga;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中线213a在该静

叶片21a尾部的切线与该静叶片21a尾部对应点切线的夹角为出口安放角ka;第一排静叶片

20a中各静叶片21a的中线213a在该静叶片21a的头部到尾部之间的距离为该静叶片21a的

弦长La,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中线213a上某点到该静叶片21a头部之间的直

线距离为该静叶片21a上相应点的位置弦长L1a;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某位置的

位置弦长L1a具有安装角ea,位置弦长L1a的安装角ea为该位置与该静叶片21a头部同高度

处之间线段与相应前额线23a的夹角。

[0041] 以第二排静叶片20b为例: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头部对应点的连接线为第二排静叶片20b的前额线23b,同时该前额线23b为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头

部对应点的切线;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尾部对应点的连接线为第二排静叶片

20b的后额线24b,同时该后额线24b为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尾部对应点的切线;

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厚度Hb中点所连成的曲线称为该静叶片21b的中线213b;

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中线213b在该静叶片21b头部的切线与该静叶片21b头

部对应点切线的夹角为入口安放角gb;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中线213b在该静

叶片21b尾部的切线与该静叶片21b尾部对应点切线的夹角为出口安放角kb;第二排静叶片

20b中各静叶片21b的中线213b在该静叶片21b的头部到尾部之间的距离为该静叶片21b的

弦长Lb,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中线213b上某点到该静叶片21b头部之间的直

线距离为该静叶片21b上相应点的位置弦长L1b;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某位置的

位置弦长L1b具有安装角eb,位置弦长L1b的安装角eb为该位置与该静叶片21b头部同高度

处之间线段与相应前额线23b的夹角。

[004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多排静叶片20中:至少一排静叶片20中的各静叶片21的厚度H由该静叶片21的头部至尾部呈非恒定设置,从而在气流进入该排静叶片21

中相邻两静叶片21间流道210时,改善流动分离,减小流动分离损失;而在气流流经该排静

叶片21中静叶片21间流道210时可以改善涡流,调控叶根212处流动分离;而气流流出该排

静叶片21中静叶片21间流道210时,可以减小气流不均匀性,提升扩压效果,降低气动噪音。

[0043] 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压装置10,通过在基座11的周向设置多排静叶片20,通过多排静叶片20逐步引导气流,降低气流的绝对速度,以提升增压效果;并至少一排静叶片20中各

静叶片21的厚度H由该静叶片21的头部至尾部呈非恒定设置,则气流进入该排静叶片20中

相邻两静叶片21间流道210时,可以改善流动分离,减小流动分离损失;而在气流流经该排

静叶片20中静叶片21间流道210时,可以改善涡流,调控叶根212处流动分离;而气流流出该

排静叶片20中静叶片21间流道210时,可以减小气流不均匀性,提升扩压效果,降低气动噪

音。

[0044]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静叶片21的长度方向倾斜于基座11的轴向,各静叶片21的长度方向指该静叶片21头部与尾部连接的方向,则气流在流经两静叶片21之间流道210时,可

以逐渐引导气流变向,减小气流能量损失。

[0045]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扩压装置10包括多排静叶片20时,可以将其中一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片21的厚度H由该静叶片21的头部至尾部呈非恒定设置。当然也可以将其中几排

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的厚度H由该静叶片21的头部至尾部呈非恒定设置。还可以将各排

静叶片20中各静叶片21的厚度H由该静叶片21的头部至尾部均呈非恒定设置。

[0046]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厚度H非恒定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的厚度H由该静叶片21的头部至尾部呈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以便气流经静叶片21间流道210时,先

逐步降低气流的周向速度和绝对速度,降低流动分离损失;然后改善涡流,降低气流流出静

叶片21间流道210的不均匀性,降低流动分离损失,提升扩压效果,减小气动噪音。

[0047]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对于厚度H非恒定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厚度H最大处的位置弦长L1为该静叶片21弦长L的30%~45%,即各静叶片21中线上

各点对应的厚度H中,厚度H最大处对应中线上的点的位置弦长L1为该静叶片21弦长L的

30%~45%;以便气流在静叶片21先降低气流的周向速度和绝对速度后,逐步引导气流,提

升气流的流动均匀性,降低流动分离损失,提升扩压效果,减小气动噪音。

[0048] 以第一排静叶片20a为例:当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厚度Ha非恒定设置时,该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中线上各位置对应厚度Ha中,厚度Ha最大处对应的点

的位置弦长L1a为该静叶片21a弦长La的30%~45%。

[0049] 以第二排静叶片20b为例:当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厚度Hb非恒定设置时,该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中线上各位置对应厚度Hb中,厚度Hb最大处对应的点

的位置弦长L1b为该静叶片21b弦长Lb的30%~45%。

[005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对于厚度H非恒定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厚度H最大处的位置弦长L1为该静叶片21弦长L的35%~40%,即各静叶片21中线上

各点对应的厚度H中,厚度H最大处对应中线上的点的位置弦长L1为该静叶片21弦长L的

35%~40%;以降低流动分离损失,改善涡流,提升扩压效果,减小气动噪音。

[005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厚度Hb满足如下关系,即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中线上各点对应的厚度Hb满足如下关系:

[0052] 各静叶片21b头部的厚度范围为0.1-0.8mm;[0053] 各静叶片21b位置弦长L1b为该静叶片21b弦长Lb的40%处的厚度Hb范围为1.1-1.4mm;

[0054] 各静叶片21b尾部的厚度范围为0.1-1mm。[0055] 以更好的降低流动分离损失,改善涡流,提升扩压效果,减小气动噪音。[0056]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厚度Hb满足如下关系,即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中线上各点对应的厚度Hb满足如下关系:

[0057] 各静叶片21b头部的厚度范围为0.1-0.8mm;[0058] 各静叶片21b位置弦长L1b为该静叶片21b弦长Lb的30%处的厚度Hb范围为1-1.3mm;

[0059] 各静叶片21b位置弦长L1b为该静叶片21b弦长Lb的40%处的厚度Hb范围为1.1-1.4mm;

[0060] 各静叶片21b位置弦长L1b为该静叶片21b弦长Lb的50%处的厚度Hb范围为1-1.3mm;

[0061] 各静叶片21b位置弦长L1b为该静叶片21b弦长Lb的60%处的厚度Hb范围为0.9-1.2mm;

[0062] 各静叶片21b位置弦长L1b为该静叶片21b弦长Lb的70%处的厚度Hb范围为0.8-1.1mm;

[0063] 各静叶片21b尾部的厚度范围为0.1-1mm。[0064] 以更好的确定静叶片21b各处厚度,进而降低流动分离损失,改善涡流,提升扩压效果,减小气动噪音。

[006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所述静叶片21b中线上各点对应厚度Hb满足如下公式:

[0066] T2≤Hb≤T1;[0067] T1=0.82+0.68L1b-0.17L1b2+0.011L1b3;[0068] T2=0.68L1b-0.17L1b2+0.011L1b3;[0069] 其中,L1b为所述静叶片21b中线上对应点到该静叶片21b头部的距离,即L1b为静2 3

叶片21b中线上对应点的位置弦长,L1b为L1b的平方,L1b为L1b的3次方,0.68L1b为0.68乘

以L1b,0.17L1b2为0.17乘以L1b2,0.011L1b3为0.011乘以L1b3,T1为所述静叶片21b中线上

对应点处的最大厚度关系式,T2为所述静叶片21b中线上对应点处的最小厚度关系式。

[0070] 通过上述公式确定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中线上各点对应厚度Hb,可以更好的降低流动损失,改善气流的不均匀性,改善涡流,提升扩压效果,减小气动噪音。

[007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各所述静叶片21b中线上各点对应厚度Hb满足如下公式:Hb=0.32+0.68L1b-0.17L1b2+0.011L1b3;其中,L1b为所述静叶片21b中线上对应点到

该静叶片21b头部的距离,即L1b为静叶片21b中线上对应点的位置弦长,L1b2为L1b的平方,

L1b3为L1b的3次方,0.68L1b为0.68乘以L1b,0.17L1b2为0.17乘以L1b2,0.011L1b3为0.011

乘以L1b3。以更好的确定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厚度,更好的降低流动损失,改

善气流的不均匀性,改善涡流,提升扩压效果,减小气动噪音。

[007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基座11的外径范围为35-80mm。从而使静叶片21的厚度H与基座11更好的匹配,保证相邻静叶片21间流道210的大小,减小对气流的

阻力,减小能量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073]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对于厚度H非恒定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中线上任意位置对应叶根212厚度为H1,该位置叶尖211处厚度为H2,H1≥H2,即各静叶片21

中线上任意位置叶根212厚度H1大于或等于该位置叶尖211处厚度H2,以更好的调控叶根

212附近的流动分离,减小流动分离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074]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对于厚度H非恒定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0≤H1-H2≤0.5mm;即各静叶片21任意位置叶根212比叶尖211厚小于或等于0.5mm,从而方便加工制作,

并且保证各静叶片21各位置叶尖211的强度,同时调控叶根212附近的流动分离,减小流动

分离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07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对于厚度H非恒定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中线上各处的厚度H由该静叶片21的叶根212至叶尖211呈逐渐增大设置,以更好的调控叶

根212附近的流动分离,减小流动分离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076] 由于扩压装置10在使用时,气流由动叶轮出口偏径向且高速周向流动,并在风罩极短的距离转为轴向进入扩压装置10,因而动叶轮出口流动分离较严重。

[0077]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静叶片21各处的安装角e由该静叶片21的头部至尾部呈逐渐增大设置,以逐步降低气流的周向速度和绝对速度,提升减速增压效果,同时配合静叶片21

型面22倾斜,可以进一步降低流道210涡流,降低能量损失,提升增压效果。

[0078] 在一个实施例中,静叶片21不同位置弦长L1的安装角e变化为:静叶片21前半段各处的安装角e基本与入口安放角g相等,使得前半段静叶片21间流道210面积均匀增加,达到

均匀降低气流绝对速度和增压效果。静叶片21后半段安装角e由入口安放角g增加到出口安

放角k,以降低气流的周向速度和绝对速度,进一步提高减速增压效果。

[0079]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入口安放角ga的范围为5度~10度。将各静叶片21a的入口安放角ga的范围为5度~10度,可以更好的匹配

静叶片21a入口的具有高周向速度的气流,以均匀降低气流绝对速度,提升增压效果。

[008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入口安放角gb的范围为20度~60度。将各静叶片21b的入口安放角gb的范围为20度~60度,可以更好的匹

配静叶片21b入口的具有高周向速度的气流,以均匀降低气流绝对速度,提升增压效果。

[008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入口安放角ga的范围为5度~10度。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入口安放角gb的范围为20度~60度。可以使气

流经第一排静叶片20a到第二排静叶片20b,可以逐渐减小周向速度和绝对速度,减小第一

排静叶片20a尾部的气流的不均匀性,进而减小流动损失,提升增压效果。

[008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出口安放角ka的范围为10度~20度,由于气流从静叶片21a尾部流出时,气流角度分布更为不均匀,将出口安放角ka

的范围为10度~20度,可以进一步抑制静叶片21a尾部出口流动的不均匀性,以降低能量损

失,提升减速增压效果。

[0083]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入口安放角ga的范围为10度~20度。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入口安放角gb的范围为20度~60度。可以使

气流经第一排静叶片20a到第二排静叶片20b,可以逐渐减小周向速度和绝对速度,在气流

流动过程中平缓减小流动损失,提升增压效果。

[0084]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出口安放角kb的范围为50度~90度,由于气流从静叶片21b尾部流出时,气流角度分布更为不均匀,将出口安放角kb

的范围为50度~90度,可以进一步抑制静叶片21b尾部出口流动的不均匀性,以降低能量损

失,提升减速增压效果。

[0085]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入口安放角ga的范围为10度~20度。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入口安放角gb的范围为50度~90度。可以使

气流经第一排静叶片20a到第二排静叶片20b,可以逐渐减小周向速度和绝对速度,减小第

一排静叶片20a尾部的气流的不均匀性,提升增压效果。

[0086]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出口安放角kb的范围为60度~90度,且各静叶片21b的入口安放角ka的范围为25度~50度,以更好的抑制静叶片21b

尾部出口流动的不均匀性,以降低能量损失,提升减速增压效果。

[0087]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静叶片21的入口安放角g沿基座11的径向变化幅度小于或等于10度,即各静叶片21的入口安放角g由叶根212到叶尖211变化幅度小于或等于10度,且各

静叶片21叶根212处的入口安放角g大于或等于该静叶片21叶尖211处的入口安放角g,一方

面可以方便加工制作,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流动分离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088]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相邻两排静叶片20中:下一排静叶片20b中静叶片21b的数量为上一排静叶片20a中静叶片21a数量的1.5~3倍。将上一排静叶片20a中静

叶片21a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下一排静叶片20b中静叶片21b数量设置较多,从而在气流依次

经过各排静叶片20时,可以逐步加强引导气流,对气流减速,提升增压效果。

[0089]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相邻两排静叶片20中:上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尾部沿基座11的周向偏离邻近的下一排相应静叶片21b的头部角度小于或等

于20度。即穿过上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尾部之叶根212与基座11轴线的平面,穿

过下一排相应静叶片21b的头部之叶根212与基座11轴线的平面,该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小

于或等于20度,以减小气流流动的不均匀性,减小流动分离损失,提升增压效果。

[009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相邻两排静叶片20中:上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尾部与邻近的下一排相应所述静叶片21b的头部对齐设置,以减小气流流动的不均匀

性,减小流动分离损失,提升增压效果。

[0091]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在多排静叶片20中:至少一排静叶片20中的各静叶片21的型面22朝向该静叶片21的一侧倾斜设置。将相应静叶片21的型面22朝向该静叶片21的一侧

倾斜,即该静叶片21的型面22高度方向倾斜于基座11径向设置,可以有效改善气流离开静

叶片21时,边界层分离,减少分离损失,改善静叶片21间流道210的涡流,进而降低流动损

失,降低气流能量损失,降低气动噪音。

[0092]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型面22a倾斜设置,从而在气流经过第一排静叶片20a时,降低气流绝对速度的同时,减少分离损失,提升增压效

果。

[0093]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可以将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型面22b倾斜设置,从而在气流经过第二排静叶片20b时,降低气流绝对速度,减少分离损失,

提升增压效果。

[0094]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和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型面22均倾斜设置,以更好的降低气流速度与减小分离损失,降低气流的不

均匀度,提升增压效果。

[0095]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扩压装置10包括多排静叶片20时,可以将其中一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片21的型面22倾斜设置。当然也可以将其中几排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的型面22

倾斜设置。还可以将各排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的型面22均倾斜设置。

[0096]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型面22倾斜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所述静叶片21的型面22朝向该静叶片21的吸力面221的一侧倾斜设置。可以更好的气流边界层分离,改善静叶片21

间流道210的涡流,降低能量损失,降低气动噪音。

[0097]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型面22a倾斜设置时,该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型面22a朝向该静叶片21a的吸力面221a的一侧倾斜设置。

[0098]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型面22b倾斜设置时,该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型面22朝向该静叶片21b的吸力面221b的

一侧倾斜设置。

[0099]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型面22倾斜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所述静叶片21的型面22朝向该静叶片21的压力面222的一侧倾斜设置。可以更好的改善气流的不均匀性,改善静叶

片21间流道210的涡流,降低能量损失,降低气动噪音。

[0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型面22a倾斜设置时,该第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型面22a朝向该静叶片21a的压力面222a的一侧倾斜设置。

[010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型面22b倾斜设置时,该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型面22朝向该静叶片21b的压力面222b的

一侧倾斜设置。

[0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和图6,静叶片21上某点处的型面22倾斜角Q是指:穿过静叶片21上该点的基座11之径向面,静叶片21的型面22与该径向面相交的线段与

穿过静叶片21上该点的径向线的夹角。

[0103]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座11的径向面指垂直于基座11轴向的平面,径向线为基座11的径向线,基座11的径向线指沿基座11径向延伸的直线,穿过静叶片21上该点的径向线指沿

基座11径向延伸并穿过该点的直线。

[0104]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型面22倾斜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的头部型面22倾斜角大于或等于该静叶片21的头部型面22倾斜角。将各静叶片21的尾部型面22倾斜角

设置大于或等于头部型面22倾斜角,可以气流流过静叶片21间流道210时,静叶片21逐步加

强对气流的引导与调整,以改善流道210涡流,降低分离损失,进而降低气流能量损失,降低

噪音。

[0105]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型面22倾斜设置的各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的型面22倾斜角由该静叶片21的头部至尾部呈逐渐增大设置,从而在气流流过该排静叶片21间流道

210时,可以逐渐调整气流,以改善气流分离损失,降低能量损失,降低噪音。

[0106]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头部型面22b倾斜角为Q1,各静叶片21b的尾部型面22b倾斜角为Q2,Q2≥Q1。将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

静叶片21b的尾部型面22b倾斜角Q1设置大于或等于头部型面22b倾斜角Q1,可以气流流过

静叶片21b间流道210b时,静叶片21b逐步加强对气流的引导与调整,以改善流道210b涡流,

降低分离损失,进而降低气流能量损失,降低噪音。

[0107]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第二排静叶片20b中:Q1的取值范围为0度~30度,即各静叶片21b的头部型面22b倾斜角Q1小于或等于30度,可以在气流进入静叶片21b间

流道210b时,避免气流转角调整过大,而导致较大的能量损失。Q2的取值范围为0度~40度,

即各静叶片21b的头部型面22b倾斜角Q2小于或等于40度,可以在气流流过静叶片21b间流

道210b时,避免对气流调整过大,而导致较大的能量损失。

[0108]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第二排静叶片20b中:Q1的取值范围为12度~18度,以在气流进入静叶片21b间流道210b时,可以更好的减少流动分离损失,降低噪音。Q2

的取值范围为20度~35度,且Q2≥Q1。在气流流过静叶片21b间流道210b时,更好的减少流

动分离损失,降低能量损失,减小气动噪音。

[0109]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排静叶片20b中:Q1的取值范围为0度~30度,以在气流进入静叶片21b间流道210b时,避免气流转角调整过大,而导致较大的能量损失。Q2的取值范围

为15度~40度,以在气流流过静叶片21b间流道210b时,避免对气流调整过大,而导致较大

的能量损失。

[011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穿过各静叶片21头部之叶根212与基座11轴线对应的平面和穿过该静叶片21尾部之叶根212与基座11轴线对应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该静叶片

21的包角P。

[0111]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相邻两排静叶片20中:上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包角大于或等于下一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包角。将上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

叶片21a的包角设置较大,可以更好的逐步引导气流流动,减小分离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11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相邻两排静叶片20中:上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叶片21a的弦长La大于或等于下一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弦长Lb;由于气流进入扩压装

置10时,具有较大的周向速度,则在气流流经各排静叶片20时,将上一排静叶片20a中各静

叶片21b的弦长Lb设置较长,可以更好的引导气流,减小气流的周向速度,并通过各排静叶

片20逐步引导,降低分离损失。

[0113]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穿过基座11轴向的平面为该扩压装置10的子午面,各静叶片21沿基座11周向投影到子午面上为该静叶片21的子午投影面。各静叶片21的前缘

线214为该静叶片21头部投影到子午面上的线段。各静叶片21的后缘线215为该静叶片21尾

部投影到子午面上的线段。基座11的径向面与子午投影面的交线为垂直于基座11轴向的线

段。

[0114]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片21的前缘线214倾斜于基座11的径向面设置。即该排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前缘线214于子午投影面上的线段倾斜于基座

11的径向;从而可以减小流动分离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115]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扩压装置10包括多排静叶片20时,可以将其中一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片21的前缘线214倾斜于基座11的径向面设置。当然也可以将其中几排静叶片21

中各静叶片21的前缘线214倾斜于基座11的径向面设置。还可以将各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

片21的前缘线214倾斜于基座11的径向面设置。

[0116]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所述静叶片21b的前缘线214与所述基座11径向面的倾斜角B1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5度。将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

片21b的前缘线214与基座11径向面的倾斜角B1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5度,以更好的减小流

动分离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117]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片21b的前缘线214朝向该静叶片21b的尾部方向倾斜设置,以进一步调控叶根212附近的流动分离,减小流动分离

损失,提升扩压效果。

[0118]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片21的后缘线215倾斜于基座11的径向面设置。即该排静叶片21中各静叶片21后缘线215于子午投影面上的线段倾斜于基座

11的径向;从而可以降低静叶片21出口处气流流动的不均匀性,提升扩压效果。

[0119]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扩压装置10包括多排静叶片20时,可以将其中一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片21的后缘线215倾斜于基座11的径向面设置。当然也可以将其中几排静叶片21

中各静叶片21的后缘线215倾斜于基座11的径向面设置。还可以将各排静叶片20中各静叶

片21的后缘线215倾斜于基座11的径向面设置。

[0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所述静叶片21b的后缘线215与所述基座11径向面的倾斜角B2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30度。将第二排静叶片20b中各静叶

片21b的后缘线215与基座11径向面的倾斜角B2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30度,以更好提升静叶

片21出口处气流流动的均匀性,提升扩压效果。

[012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扩压装置10还包括机壳(图未示),基座11置于机壳中,各静叶片21位于基座11与机壳之间。设置机壳,不仅可以起到保护各静叶片21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基

座11与机壳之间形成通道,以更好的限定气流流动的通道,保证该扩压装置10在不同风机

中使用性能的一致性。

[0122]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静叶片21的顶面至少80%的区域与机壳的内表面相接触,即各静叶片21的叶尖211的至少80%的区域与机壳的内表面相接触,以更好的通过各静叶片

21、基座11与机壳来限定气流流通的流道210,进而更好的引导气流流动,以提升扩压效果。

[0123]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基座11及各静叶片21是一体成型,以保证机壳与各静叶片21良好的连接,同时增加该扩压装置10的强度。

[0124]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壳可以单独制作,再将带有静叶片21的基座11置于机壳中。[0125] 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压装置10不仅可以良好的改善流道210涡流,降低分离损失,减小能量损失,提升增压效果,而且可以降低气动噪音;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压装置10的风

机,不仅可以产生较大的吸力,而且运行噪音较小。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压装置10不仅可以应

用于风机,而且可以应用在吸尘器、抽油烟机、吹风机等电器中。

[0126]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风机100,该风机100包括机架30、叶轮31、风罩32、马达33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扩压装置10;扩压装置10安装于机架30中,叶

轮31设于扩压装置10的前端,风罩32罩于叶轮31上,且风罩32安装于机架30上,马达33安装

于机架30中,马达33与叶轮31相连。该风机100通过使用上述实施例的扩压装置10,可以减

小能量损失,降低运行噪音,从而在相同功率下,可以产生更大的吸力。

[0127]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基座11中安装有轴承35,马达33的传动轴34穿过轴承35与叶轮31相连,以便马达33更灵活地驱动叶轮31转动。

[0128]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叶轮31为闭式离心叶轮31a。在一个实施例中,叶轮31也可以为开式离心叶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叶轮31还可以为混流式叶轮31b。

[0129]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风罩32可以延伸到扩压装置10的尾部,即风罩32同时罩住叶轮31和扩压装置10,以更好的将叶轮31的出口的气流引导到扩压装置10。

[0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架30可以与风罩32一体成型,以保证机架30与风罩32的连接强度。

[0131] 本申请实施例的风机100可以应用在吸尘器、抽油烟机、吹风机、风扇等电器中。[0132] 本申请实施例还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风机100。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尘器,使用了上述风机100,不仅功率大,效率高,而且噪音小。

[0133]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扩压装置、风机及吸尘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风机 吸尘器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2024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