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轮;
第二风轮,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一风轮的下游;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的转速比为0.8~1.25,所述第一风轮沿其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为L1,所述第二风轮沿其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为L2,所述第一风轮与所述第二风轮之间的间距L0满足关系式:0.2(L1+L2)≤L0≤1.5(L1+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的转速比为0.9~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风轮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风轮旋转;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风轮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风轮旋转;
电机支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在所述电机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与所述第一风轮相连,所述第二电机轴与所述第二风轮相连;
电机支架,所述双轴电机设在所述电机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导风圈,每个所述导风圈内均限定出导风空间,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对应的所述导风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外套于所述第一风轮且与所述第一风轮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风轮的直径为D1,所述导风圈与所述第一风轮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01D1~0.03D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外套于所述第二风轮且与所述第二风轮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风轮的直径为D2,所述导风圈与所述第二风轮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01D2~0.03D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的进风端设有第一扩口部,沿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所述第一扩口部朝向靠近所述导风圈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的出风端设有第二扩口部,沿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所述第二扩口部朝向远离所述导风圈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风圈形成为一体成型件。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风圈间隔设置,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风道安装板,至少一个所述导风圈设在所述风道安装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风圈与所述风道安装板形成为一体成型件。
13.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沿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所述室外换热器位于所述风机组件的上游且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风轮正对设置。
说明书: 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0002]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外机内设有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可以引导室外的空气气流流通以使室外空气与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但是,风机组件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较大,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具有送风效率高、产生的噪音低的优
点。
[0004]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风机组件的空调室外机。[000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轮;第二风轮,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一风轮的下游;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旋转;其中,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的转速比为0.8~1.25。
[000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通过设置在空气气流流通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可以起到提升送风效率和减少能耗的双重作用,可以提升
风机组件的实用性能。通过控制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之间的转速比为0.8~1.25,可以大大降低风机组件产生的噪声,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的转速比为0.9~1.1。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风轮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风轮旋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风轮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风轮旋转;电机支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在所述电机支架上。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具有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与所述第一风轮相连,所述第二电机轴与所述第二风轮相连;电机支架,所述双轴电机设在所述电机支架上。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两个导风圈,每个所述导风圈内均限定出导风空间,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对应的所述导风空间内。
[00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外套于所述第一风轮且与所述第一风轮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风轮的直径为D1,所述导风圈与所述第一风轮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01D1~
0.03D1。
[00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外套于所述第二风轮且与所述第二风轮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风轮的直径为D2,所述导风圈与所述第二风轮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01D2~
0.03D2。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的进风端设有第一扩口部,沿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所述第一扩口部朝向靠近所述导风圈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圈的出风端设有第二扩口部,沿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所述第二扩口部朝向远离所述导风圈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00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导风圈形成为一体成型件。[001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导风圈间隔设置,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风道安装板,至少一个所述导风圈设在所述风道安装板上。[0017]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导风圈与所述风道安装板形成为一体成型件。
[001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风
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
[001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设置上述风机组件,风机组件不仅送风效率高、功率消耗低,而且风机组件产生的工作噪音小,由此不仅可以降低空调室外机的能量消耗,还可以降到空调室外机的工作噪声,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0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沿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所述室外换热器位于所述风机组件的上游且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风轮正对设置。
[0021]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0022]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主视图;[0024]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的配合状态示意图;[0025]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组件与室外换热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0026]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圈与第一风轮或第二风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0027]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0028] 图6是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0029] 图7是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0030]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在不同风量下产生的噪音量随着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之间的间隙L0的变化坐标图;
[0031]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在有无导风圈的情况下对风机组件的风量影响的坐标图;
[0032]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在有无导风圈的情况下对风机组件的噪音影响的坐标图。
[0033] 附图标记:[0034] 空调室外机100,[0035] 机壳1,进风口1a,出风口1b,[0036] 风机组件2,第一风轮21,第一叶片211,第二风轮22,第二叶片221,[0037] 驱动组件3,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电机支架33,支撑板331,第一安装槽331a,第二安装槽331b,[0038] 导风圈4,第一扩口部41,第二扩口部42,直筒段43,[0039] 风道安装板5,[0040] 室外换热器6。具体实施方式[0041]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2]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的风机组件2。[0043]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的风机组件2,包括:第一风轮21、第二风轮22和驱动组件3。
[0044] 其中,第一风轮21包括多个在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叶片211,第二风轮22包括多个在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二叶片221。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第二风轮22可以位于第一风轮21的下游且第二风轮22可以与第一风轮21间隔设置。驱动组件3可以分
别与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配合以驱动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旋转。
[0045] 具体而言,由于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在气流流通的方向上可以相对设置,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可以组成对旋风轮,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均可以为轴流风轮。
当风机组件2工作时,驱动组件3可以分别驱动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旋转,第一风轮21
和第二风轮22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反。由此,多个第一叶片211的叶片出口的气流圆周切向速度与多个第二叶片221的叶片出口的气流圆周切向速度相反并可以部分或全部相互抵消,
由此可以得到近似纯“轴向”的平直气流,即大部分甚至全部空气气流可以沿风机组件2的轴向方向吹出,由此可以增大风机组件2的送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而可以提升风机组件2的
送风效率。
[0046] 可以理解的是,较之于单一的贯流风轮、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对旋风轮中的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可以同时旋转,由此可以在驱动组件3消耗相同的功率前提下,对旋风轮的送风量最大、送风效率最高。因此,在满足相同的送风量要求的前提下,对旋风轮的耗电量也最低。因此,本发明中的风机组件2具有能耗低的优点,大大提升了风机组件2的实用性能。[0047] 其中,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比可以为0.8~1.25。具体而言,当风机组件2内设有对旋风轮时,风机组件2产生的工作噪音主要取决于产生噪音最大的风轮。
而且,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大小与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的转速为正相关关系。当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比为0.8~1.25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
差较小,此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产生的噪声均很小,此时风机组件2的工作噪声为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产生的噪声和。反之,当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比小
于0.8或大于1.25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差较大,此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中的转速较大的风轮会成为主要的噪音源并产生很大的噪声,此时风机组件2产生
的噪声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要噪音源产生的噪声。因此,在风机组件2产生相同的风量的前提下,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差较大时产生的噪音远远大于第一风轮21和第二
风轮22转速差较小时产生的噪音。由此,通过控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比
为0.8~1.25,可以大大降低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声,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004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的风机组件2,通过设置在空气气流流通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可以提升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从而可以减少能耗,大大提升了风机组件2的实用性能。通过控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比为
0.8~1.25,可以大大降低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声,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0049]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比可以为0.9~1.1,由此可以进一步缩小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差,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声。可选地,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比可以为1.0,即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的转速相同,由此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可以保持同速转动,可以大
大降低风机组件2的工作噪声。
[0050]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风轮21沿其轴向方向(如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可以为L1,第二风轮22沿其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可以为L2,第一风轮21与第二风轮22之间的间距L0可以满足关系式:0.2(L1+L2)≤L0≤1.5(L1+L2)。具体而言,当风机组件2进行旋转时,第一叶片211和第二叶片221的尾部由于旋转扫风会形成叶顶泄露涡,其中第一叶片211的尾部可以理解为第一叶片211的靠近第二叶片221的部分,第二叶片221
的尾部可以理解为第二叶片221远离第一叶片211的部分。第一叶片211产生的叶顶泄露涡
经过第二风轮22时会与第二叶片221发生碰撞,由此会产生比较大的噪声。
[0051] 可以理解的是,当L0<0.2(L1+L2)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间距较小,叶顶泄露涡产生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流通至第二风轮22,由此作用在第二叶片221上的碰撞力较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当L0>1.5(L1+L2)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间距过大,第一风轮21产生的气流的流通速度损失较大,从而降低了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
率。当0.2(L1+L2)≤L0≤1.5(L1+L2),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间距设置比较合理,第一叶片211产生的叶顶泄露涡的强度在从第一风轮21流通至第二风轮22的过程中会降低,
由此可以减小作用在第二叶片221上的碰撞力,可以降低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而且,此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间距对风机组件2的送风速度影响较小,从而可以确保风
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
[0052] 在图8中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风轮21的沿其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L1=60mm,第二风轮22的沿其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L2=40mm,分别控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
间距大小(L0=20mm、L0=30mm、L0=40mm)并检测在不同间距下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量。从图8中所示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在风机组件2产生相同的风量的前提下,L0=20mm即L0=0.2(L1+L2)时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最大,L0=30mm即L0=0.3(L1+L2)时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相比于L0=0.2(L1+L2)时产生的噪音有大幅度的降低,噪音降低约2.0dB(A)。L0=40mm即L0=0.4(L1+L2)时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最小,L0=0.3(L1+L2)到L0=0.4(L1+L2)之间噪音的降低幅度远远小于L0=0.2(L1+L2)到L0=0.3(L1+L2)之间的噪音降低幅度。
[0053]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3可以包括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和电机支架33,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可以分别设在电机支架33上,第一电机31可以
与第一风轮21相连以驱动第一风轮21旋转,第二电机32可以与第二风轮22相连以驱动第二
风轮22旋转。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分别控制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以控制第一风轮
21和第二风轮22的工作状态(旋转方向、旋转速度等),可以使风机组件2的操作更加方便。
[0054] 可选地,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均可以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具有运行平稳、可以精确控制其旋转方向和旋转转数的优点,可以提升风机组件2的送风稳定性。[0055] 可选地,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第一电机31可以位于第一风轮21的下游,第二电机32可以位于第二风轮22的上游,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可以形成为“背靠背”式的配合结构。可选地,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第一电机31可以位于第一风轮21的上游,第二电机32可以位于第二风轮22的下游,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可以形成为“面对面”式的配合结构。可选地,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第一电机31可以位于第一风轮21的上游,第二电机32也可以位于第二风轮22的上游。可选地,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第一电机31可以位于第一风轮21的下游,第二电机32也可以位于第二风轮22的下游。[0056] 在图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电机支架33可以包括竖直延伸的支撑板331,支撑板331的后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槽331a,支撑板331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槽331b,第一安装槽
331a和第二安装槽331b在前后方向上正对设置。其中,第一电机31可以设在第一安装槽
331a内,第二电机32可以设在第二安装槽331b内。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电机支架33的结构设计形式更加简单,还可以方便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进行固定。
[0057]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3可以包括双轴电机和电机支架33,双轴电机可以设在电机支架33上,双轴电机可以具有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第一电机轴可以与
第一风轮21相连,第二电机轴可以与第二风轮22相连。当驱动组件3工作时,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可以同时旋转,由此双轴电机可以同时驱动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进行旋
转。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驱动组件3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不仅可以提升风机组件2的装配效率,还可以减小驱动组件3占用的装配空间。
[0058] 如图4、图6-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风机组件2还可以包括两个导风圈4,每个导风圈4内均可以限定出导风空间,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
设在对应的导风空间内。也就是说,第一风轮21可以部分设在对应的导风圈4内,第一风轮
21也可以全部设在对应的导风圈4内。第二风轮22可以部分设在对应的导风圈4内,第二风
轮22也可以全部设在对应的导风圈4内。当风机组件2工作时,导风圈4可以起到导风的作
用,可以防止空气气流向四周发散,空气气流可以顺着导风空间进行流通,从而可以提升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而且,由于导风圈4外套在对应的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上,由此可以减小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在旋转时产生的叶顶泄露涡,由此可以降低风机组件2产
生的工作噪音。
[0059] 在图9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选用两个本发明中的风机组件2,其中一个风机组件2具有驱动组件3、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另一个风机组件2包括驱动组件3、第一风轮
21、第二风轮22和两个导风圈4,两个导风圈4一一对应地外套在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
上。控制两个风机组件2产生相同大小的风量,分别检测两个风机组件2消耗的功率。其中,图9中所示的图表中的实线表示未设有导风圈4的风机组件2的功率随着风量的变化曲线,
图9中所示的图表中的虚线表示设有导风圈4的风机组件2的功率随着风量的变化曲线。从
图9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两个风机组件2产生相同的风量时,未设有导风圈4的风机组件2
消耗的功率大于设有导风圈4的风机组件2消耗的功率。由此,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导风圈4可以起到提升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降低风机组件2的功率消耗的作用。
[0060] 在图10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选用两个本发明中的风机组件2,其中一个风机组件2具有驱动组件3、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另一个风机组件2包括驱动组件3、第一风轮
21、第二风轮22和两个导风圈4,两个导风圈4分别一一对应地外套在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
轮22上。控制两个风机组件2产生相同大小的风量,分别检测两个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大
小。其中,图10中所示的图表中的实线表示未设有导风圈4的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随着风
量的变化曲线,图10中所示的图表中的虚线表示设有导风圈4的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随着
风量的变化曲线。从图10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两个风机组件2产生相同的风量时,未设有导风圈4的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大于设有导风圈4的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由此,通过对
比分析可知,导风圈4可以起到降低风机组件2的噪音的作用。
[0061]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圈4可以外套于第一风轮21且与第一风轮21间隔设置,第一风轮21的直径可以为D1,导风圈4与第一风轮21之间的径向间隙d1可以为0.01D1~0.03D1,也就是说,0.01D1≤d1≤0.03D1。可以理解的是,当d1<0.01D1时,第一风轮21与导风圈4之间的径向间隙太小,第一风轮21在旋转时可以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只有很少一部分空气气流可以通过第一风轮21与导风圈4之间的径向间隙进入到导风
圈4内,大部分空气气流与第一风轮21发生碰撞,从而影响了导风圈4的集风效果,降低了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当d1>0.03D1时,第一叶片211产生的叶顶泄露涡的强度增大,从而增大了空气气流作用在第二叶片221上的碰撞力,进而增大了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当
0.01D1≤d1≤0.03D1时,可以在保证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前提下减低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
音,可以大大提升风机组件2的实用性能。
[0062]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圈4可以外套于第二风轮22且与第二风轮22间隔设置,第二风轮22的直径可以为D2,导风圈4与第二风轮22之间的径向间隙d2可以为0.01D2~0.03D2,也就是说,0.01D2≤d2≤0.03D2。可以理解的是,当d2<0.01D2时,第二风轮22与导风圈4之间的径向间隙太小,第二风轮22在旋转时可以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只有很少一部分空气气流可以通过第二风轮22与导风圈4之间的径向间隙内进入到导
风圈4内,大部分空气气流与第二风轮22发生碰撞,从而影响了导风圈4的集风效果,降低了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当d2>0.03D2时,第二叶片221产生的叶顶泄露涡的强度增大,从而增大了空气气流作用在空调室外机100上的出风框上的碰撞力,进而增大了风机组件2产生
的噪音。当0.01D2≤d2≤0.03D2时,可以在保证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前提下减低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可以大大提升风机组件2的实用性能。
[0063] 如图4、图6-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圈4的进风端可以设有第一扩口部41,沿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第一扩口部41可以朝向靠近导风圈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扩口部41可以增大导风圈4的进风端的进风面积,可以减小空气气流的流通阻力,从而可以降低驱动组件3的功率消耗,还可以提升导风圈4的集风效果。
[0064] 可选地,第一扩口部41可以从导风圈4的进风端延伸至导风圈4的出风端。由此,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导风圈4的通风面积逐渐减小,由此可以增大空气气流在导风圈4内的流通速度,进而可以提升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
[0065] 如图4、图6-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圈4的出风端可以设有第二扩口部42,沿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第二扩口部42可以朝向远离导风圈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扩口部42可以增大导风圈4的出风端的出风面积,由此可以减小空气气流的流通阻力,从而可以降低驱动组件3的功率消耗。
[0066] 可选地,第二扩口部42可以从导风圈4的出风端延伸至导风圈4的进风端。由此,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导风圈4的通风面积逐渐增大,由此可以减小空气气流在导风圈4内的流通阻力,进而可以起到降低驱动组件3的功率消耗的作用。
[0067] 在图6-图7中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外套在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上的导风圈4均包括第一扩口部41、第二扩口部42和直筒段43,第一扩口部41和第二扩口部42设在直筒段
43的轴向相连且分别与直筒段43相连。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第一扩口部41朝向靠近
导风圈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二扩口部42朝向远离导风圈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直筒段43的直径与第一扩口部41的最小直径相同且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保持不变。由
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导风圈4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可以使提升导风圈4的集风效果和导风效果。
[006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导风圈4可以形成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简化风机组件2的结构,从而可以提升风机组件2的装配效率。可选地,两个导风圈4可以形成为一体注塑件。
[0069]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导风圈4可以间隔设置,风机组件2还可以包括:风道安装板5,至少一个导风圈4可以设在风道安装板5上。具体而言,两个导风圈
4可以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一个导风圈4可以设在风道安装板5的前侧,另一个导风圈4可以设在风道安装板5的后侧,风道安装板5上可以设有在空气气流的流通
方向上延伸的通风孔,两个导风圈4分别位于通风孔的前后两侧并与通风孔相连通。当风机组件2工作时,空气气流可以依次在位于后侧的导风圈4、通风孔和位于后侧的导风圈4内流通。由此,通过上述设置,风道安装板5可以同时起到固定导风圈4和引导空气气流的作用,还可以使风机组件2的结构设计更加紧凑。
[0070] 可选地,至少一个导风圈4与风道安装板5可以形成为一体成型件,也就是说,可以将外套在第一风轮21上的导风圈4与风道安装板5设置成一体成型件,也可以将外套在第二风轮22上的导风圈4与风道安装板5设置成一体成型件,还可以将两个导风圈4同时与风道
安装板5设置成一体成型件。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简化风机组件2的结构,从而可以提升风机组件2的装配效率。而且,导风圈4与风道安装板5设置成一体成型件还可以使导风圈
4与风道安装板5之间的配合结构的密封性能更好,进而可以减小风机组件2的工作噪音。
[0071] 如图5-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包括:机壳1、室外换热器6和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风机组件2,其中,机壳1上可以设有进风口1a和出风口1b,室外换热器6和风机组件2分别设在机壳1内。具体而言,当空调室外机100工作时,风机组件2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旋转以在机壳1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口1a进入到机壳1内并与室外换热器6进行换热,风机组件2还可以将换热完成的换热气流通过出风口1b排出。
[007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通过设置上述风机组件2,风机组件2不仅送风效率高、功率消耗低,而且风机组件2产生的工作噪音小,由此不仅可以降低空调室外机
100的能量消耗,还可以降到空调室外机100的工作噪声,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0073] 如图6-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沿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室外换热器6可以位于风机组件2的上游且室外换热器6可以与第一风轮21正对设置,由此可以提升室外换热器6的换热效率。例如,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均可以为轴流风轮,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室外换热器6、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顺序分布,其中室外换热器6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风轮21和进风口1a正对设置,第二风轮22的前侧与出风口1b正对设置。由此,当空调室外机100工作时,风机组件2旋转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空气气流从后往前进行流通,从进风口1a进入到机壳1内的空气气流直接流向室外换热器6并与室外换热器6进行
换热。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大大提升了室外换热器6的换热效率。
[0074] 下面参考附图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室外机100。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75]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包括:机壳1、室外换热器6和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风机组件2。[0076] 其中,机壳1上设有进风口1a和出风口1b,室外换热器6和风机组件2分别设在机壳1内。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室外换热器6可以位于风机组件2的上游且室外换热器6与
第一风轮21正对设置。
[0077] 如图6-图7所示,风机组件2包括:第一风轮21、第二风轮22、驱动组件3、两个导风圈4和风道安装板5,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均为轴流风轮,第一风轮21包括多个在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一叶片211,第二风轮22包括多个在其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第二
叶片221。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第二风轮22可以位于第一风轮21的下游且第二风轮22可以与第一风轮21间隔设置。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风轮21沿其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可以为L1,第二风轮22沿其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可以为L2,第一风轮21与第二风轮22之间的间距L0满足关系式:L0=0.5(L1+L2)。
[0078] 风道安装板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机壳1的内壁相连,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可以分别设在风道安装板5上。第一电机31可以与第一风轮21相连以驱动第一风轮21旋转,第二电机32可以与第二风轮22相连以驱动第二风
轮22旋转。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第一电机31可以位于第一风轮21的下游,第二电机32可以位于第二风轮22的上游,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可以形成为“背靠背”式的配合结
构。分别控制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的转速以使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比
为0.95。
[0079] 两个导风圈4均设在风道安装板5上,每个导风圈4内均可以限定出导风空间,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可以设在对应的导风空间内。外套在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上的导
风圈4均包括第一扩口部41、第二扩口部42和直筒段43,第一扩口部41和第二扩口部42设在直筒段43的轴向相连且分别与直筒段43相连。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第一扩口部41朝
向靠近导风圈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二扩口部42朝向远离导风圈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延伸。直筒段43的直径与第一扩口部41的最小直径相同且在空气气流的流通方向上保持不
变。其中,两个导风圈4中的一个与风道安装板5形成为一体成型件,另一个导风圈4与风道安装板5螺钉连接。
[0080] 外套在第一风轮21上的导风圈4与第一风轮21间隔设置,第一风轮21的直径可以为D1,导风圈4与第一风轮21之间的径向间隙d1=0.03D1,外套在第二风轮22上的导风圈4与第二风轮22间隔设置,第二风轮22的直径可以为D2,导风圈4与第二风轮22之间的径向间隙d2=0.03D2。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保证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前提下减低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可以大大提升风机组件2的实用性能。
[0081] 具体而言,当空调室外机100工作时,驱动组件3可以驱动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旋转以在机壳1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口1a进入到机壳1内
并与室外换热器6进行换热,风机组件2还可以将换热完成的换热气流通过出风口1b排出。
[0082]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控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比为0.95,由此可以缩小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转速差。当风机组件2工作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产生的噪声均很小,此时风机组件2的工作噪声为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产生的噪
声和,从而可以降低风机组件2的工作噪声。
[0083] 由于风机组件2形成为对旋风轮,当风机组件2工作时,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可以同时旋转,由此可以增大风机组件2的送风量。因此,在相同的送风量要求的前提下,对旋风轮的耗电量也最低,从而可以降低空调室外机100的能量消耗。由于L0=0.5(L1+L2),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间距设置比较合理,第一叶片211产生的叶顶泄露涡的强度
在从第一风轮21流通至第二风轮22的过程中会降低,由此可以减小作用在第二叶片221上
的碰撞力,可以降低风机组件2产生的噪音。而且,第一风轮21和第二风轮22之间的间距对风机组件2的送风速度影响较小,从而可以确保风机组件2的送风效率。
[008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8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8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008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