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
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包括扣合连接的上盖(2)和下盒(3);
电源(4),固定于所述下盒(3)内侧;
主板(5),固定于所述上盖(2)内侧,与所述电源(4)电性连接,顶部分别固定有北斗天线(6)以及通信天线(7);
所述主板(5)设置有处理器(8)、时钟单元(9)、北斗定位模块(10)、通信模块(11)以及6轴传感器(12),所述北斗定位模块(10)与所述北斗天线(6)电性连接,所述通信模块(11)与所述通信天线(7)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处理器(8)通过I/O口分别与所述时钟单元(9)、所述北斗定位模块(10)、所述通信模块(11)以及所述6轴传感器(1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6轴传感器(12)包括3轴陀螺仪(13)以及3轴加速度计(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与所述下盒(3)边角处设置有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11)包括4G物联网卡。
说明书: 一种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区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背景技术[0002] 界桩被设置于矿区范围拐点处,用以帮助采矿权人清楚界定矿区边界,做到守界开采。传统的界桩容易被破坏而管理部门不得而知,造成超层越界开采矿产资源的现象。为了管理好界桩,有些管理部门在传统界桩中安装智能传感器(如陀螺仪等),用以探测界桩的倾斜角度。当倾斜角度超过阈值时,通过传感器提示管理部门。[0003] 但上述传感器仅探测到界桩倾斜,只能说明界桩被干扰,不能确定界桩是否被移动,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准确判定界桩位置的传感器。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目的在于确定界桩的使用状态,保证界桩的正常使用。[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包括:[0006] 盒体,包括扣合连接的上盖和下盒;[0007] 电源,固定于下盒内侧;[0008] 主板,固定于上盖内侧,与电源电性连接,顶部分别固定有北斗天线以及通信天线。[0009] 主板设置有处理器,时钟单元、北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以及6轴传感器,北斗定位模块与北斗天线电性连接,通信模块与通信天线电性连接;[0010] 其中处理器通过I/O口分别与时钟单元、北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以及6轴传感器电性连接。[0011] 可选地,6轴传感器包括3轴陀螺仪以及3轴加速度计。[0012] 可选地,上盖与下盒边角处设置有螺纹孔。[0013] 可选地,通信模块包括4G物联网卡。[00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采矿权采矿界桩的传感器,固定于采矿权界桩内部,通过6轴传感器对界桩的姿态进行监测,利用北斗定位模块对采矿权界桩进行定位,通过通信模块将定位结果及监测结果发送至远程监控终端。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图。[0017] 图中:1、盒体;2、上盖;3、下盒;4、电源;5、主板;6、北斗天线;7、通信天线;8、处理器;9、时钟单元;10、北斗定位模块;11、通信模块;12、6轴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0019] 采矿权界桩存在被移动的风险,现有传感器仅通过探测界桩的倾斜角度难以满足管理要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精确判定界桩位置的装置。[0020] 实施例一[0021]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0022] 盒体1,包括扣合连接的上盖2和下盒3;并且上盖2与下盒3边角处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丝实现可拆卸连接。[0023] 电源4;固定于下盒3内侧;电源4优选采用20000毫安时的可充电电池,保证长时间的供电。[0024] 主板5,固定于上盖2内侧,与电源4电性连接,顶部分别固定有北斗天线6以及通信天线7;并且上述北斗天线6采用陶瓷材质,通信天线7以及盒体1优选采用ABS塑料,用以防止出现雷电击中的情况。[0025] 主板5设置有处理器8,时钟单元9、北斗定位模块10、通信模块11以及6轴传感器12;
[0026] 其中处理器8通过I/O口分别与时钟单元9、北斗定位模块10、通信模块11以及6轴传感器12电性连接,用以供电以及数据的传输。处理器8有优选采用STM32处理器8。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北斗定位模块10优选采用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以及GPS双模定位模块。通过采用具有双模的定位模块,可以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性;对应地,主板5定位固定有北斗天线6和/或GPS天线。[0027] 上述6轴传感器12包括3轴陀螺仪13以及3轴加速度计14。其中3轴陀螺仪13用以测量6个方向的移动轨迹,3轴加速度计14用于测量6个方向的加速度。[0028]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上述时钟单元9用于主板5中处理器8、时钟单元9、北斗定位模块10、通信模块11以及6轴传感器12的供电时间管理。[00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固定于采矿权界桩内部,通过6轴传感器12对界桩的姿态进行监测,利用北斗定位模块10对采矿权界桩进行定位,通过通信模块11将定位结果及监测结果发送至远程监控终端。[0030] 实施例二[0031] 上述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0032] 传感器固定于界桩侧部,并且利用20000毫安时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以保证长时间使用。[0033] 通过时钟单元9对传感器中处理器8、时钟单元9、北斗定位模块10、通信模块11以及6轴传感器12进行供电管理,北斗模块10最多每天定时工作一次,取得准确的定位数据即停止供电。其他模块持续供电。[0034] 3轴陀螺仪13测量6个方向的移动轨迹,3轴加速度计14测量6个方向的加速度。当上述俩模块被触发后,则由处理器8立即指令时钟单元9给北斗模块10供电,开启定位。[0035] 北斗定位模块10、3轴陀螺仪13和3轴加速度计14获得的数据由处理器8指令4G物联网卡传输至后台管理终端。[0036] 后台管理终端收到北斗定位模块10的定位数据后,判断界桩是否被移动,从而实现对界桩位置的监控。[003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采用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相同的技术手段,取得了相同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0038] 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做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0039]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声明:
“用于采矿权界桩的传感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