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包括上传动轮(1)、传动皮带(4)、下传动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轮(1)、下传动轮(11)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上传动轮(1)、下传动轮(11)具有相同的结构,两组所述上传动轮(1)固定在主动轴(3)的两侧,两组所述下传动轮(11)固定在从动轴(10)的两侧,两组所述下传动轮(11)位于两组所述上传动轮(1)的正下方,所述上传动轮(1)、下传动轮(11)的中部设有环形沟槽,所述上传动轮(1)、下传动轮(11)内侧均设有均布的弧形开口槽,所述传动皮带(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传动皮带(4)为环形结构,所述传动皮带(4)的上部绕在上传动轮(1)中部的环形沟槽内,所述传动皮带(4)的下部绕在下传动轮(11)中部的环形沟槽内,两组所述传动皮带(4)之间均布设有多组水平方向的拉杆(6),所述拉杆(6)的两端固定有圆杆形的耐磨端头(5),所述耐磨端头(5)的端部通过固定板(8)固定在传动皮带(4)的侧部,所述耐磨端头(5)与设置在上传动轮(1)、下传动轮(11)内侧的弧形开口槽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的中部固定有料斗(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3)的两侧穿过上轴承箱(2),所述主动轴(3)的端部固定有驱动链轮(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10)的两侧穿过下轴承箱(9)。
说明书: 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斗提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0002] 斗提机是一种竖向提升物料的连续输送机械,广泛应用于矿山物料的输送,如沙、石、矿粉等,大多由驱动机构、机壳、支撑架等部分组成,驱动机构有皮带传动、链传动、钢丝
绳驱动等多种型式,应用于矿山领域的多以链传动和皮带传动为主,此类链传动、皮带传动
斗提机应用在矿山领域时,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发生链跑偏和皮带打滑的问题,稳定性较
差。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传动链、传动皮带进行调整的方式加以解决,这种方式在一定程
度上能够适当解决上述问题,但导致提升机需要经常性的检修,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
[0004] 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包括上传动轮、传动皮带、下传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轮、下传动轮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上传动轮、下传动轮具有相同的结构,
两组所述上传动轮固定在主动轴的两侧,两组所述下传动轮固定在从动轴的两侧,两组所
述下传动轮位于两组所述上传动轮的正下方,所述上传动轮、下传动轮的中部设有环形沟
槽,所述上传动轮、下传动轮内侧均设有均布的弧形开口槽,所述传动皮带的数量为两组,
所述传动皮带为环形结构,所述传动皮带的上部绕在上传动轮中部的环形沟槽内,所述传
动皮带的下部绕在下传动轮中部的环形沟槽内,两组所述传动皮带之间均布设有多组水平
方向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固定有圆杆形的耐磨端头,所述耐磨端头的端部通过固定板
固定在传动皮带的侧部,所述耐磨端头与设置在上传动轮、下传动轮内侧的弧形开口槽相
适配。
[0005] 优选地,所述拉杆的中部固定有料斗。[0006] 优选地,所述主动轴的两侧穿过上轴承箱,所述主动轴的端部固定有驱动链轮。[0007] 优选地,所述从动轴的两侧穿过下轴承箱。[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0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作为矿山斗提机驱动部分,需再设置机壳和支撑架,机壳下部的一侧设入料口,机壳上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下轴承箱、上轴承箱和驱动用减速电机
固定在支撑架上,减速电机驱动驱动链轮转动,上传动轮转动,转动的过程中,传动皮带与
上传动轮上的环形沟槽产生摩擦,另外,耐磨端头插入到上传动轮内侧均的弧形开口槽内,
实现传动皮带和耐磨端头的复合传动,从而保证传动皮带能够循环在上传动轮、下传动轮
之间转动,料斗在入料口位置时盛满物料,当料斗越过上传动轮最顶部后,料斗的开口方向
朝下,从而将物料卸入出料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皮带和耐磨端头的复合传动,避免传动
皮带打滑,耐磨端头还起到定位作用,避免跑偏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0012]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13] 图中,1、上传动轮,2、上轴承箱,3、主动轴,4、传动皮带,5、耐磨端头,6、拉杆,7、料斗,8、固定板,9、下轴承箱,10、从动轴,11、下传动轮,12、驱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0014]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包括上传动轮1、传动皮带4、下传动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轮1、下传动轮11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上传动轮1、
下传动轮11具有相同的结构,两组所述上传动轮1固定在主动轴3的两侧,两组所述下传动
轮11固定在从动轴10的两侧,两组所述下传动轮11位于两组所述上传动轮1的正下方,所述
上传动轮1、下传动轮11的中部设有环形沟槽,所述上传动轮1、下传动轮11内侧均设有均布
的弧形开口槽,所述传动皮带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传动皮带4为环形结构,所述传动皮带4
的上部绕在上传动轮1中部的环形沟槽内,所述传动皮带4的下部绕在下传动轮11中部的环
形沟槽内,两组所述传动皮带4之间均布设有多组水平方向的拉杆6,所述拉杆6的两端固定
有圆杆形的耐磨端头5,所述耐磨端头5的端部通过固定板8固定在传动皮带4的侧部,所述
耐磨端头5与设置在上传动轮1、下传动轮11内侧的弧形开口槽相适配。
[0015] 所述拉杆6的中部固定有料斗7。[0016] 所述主动轴3的两侧穿过上轴承箱2,所述主动轴3的端部固定有驱动链轮12。[0017] 所述从动轴10的两侧穿过下轴承箱9。[00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001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作为矿山斗提机驱动部分,需再设置机壳和支撑架,机壳下部的一侧设入料口,机壳上部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下轴承箱9、上轴承箱2和驱动用减速电
机固定在支撑架上,减速电机驱动驱动链轮12转动,上传动轮1转动,转动的过程中,传动皮
带4与上传动轮1上的环形沟槽产生摩擦,另外,耐磨端头5插入到上传动轮1内侧均的弧形
开口槽内,实现传动皮带4和耐磨端头5的复合传动,从而保证传动皮带4能够循环在上传动
轮1、下传动轮11之间转动,料斗7在入料口位置时盛满物料,当料斗7越过上传动轮1最顶部
后,料斗7的开口方向朝下,从而将物料卸入出料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皮带4和耐磨端头
5的复合传动,避免传动皮带4打滑,耐磨端头5还起到定位作用,避免跑偏问题的发生。
[002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
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
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矿山斗式提升机复合传动机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