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

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

821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安徽天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4-02-27 14:46:4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包括纠偏底座(1),该纠偏底座(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中部水平设置有两组转动辊(3),所述支撑架(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纠偏辊(4);

其中,所述纠偏底座(1)的两端外部对称套设有楔形套(5),所述楔形套(5)与所述纠偏底座(1)之间均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楔形套(5)的底部卡接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两组楔形块(6),所述楔形块(6)的底部设置有机架(7),所述机架(7)的顶端中部与所述纠偏底座(1)的底端中部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8);

所述机架(7)一侧的两组所述楔形块(6)的底部均贯穿设置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的中部套设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的底端与所述机架(7)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螺纹杆(9)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机架(7)的正面顶部横向卡接设置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的两侧外部均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1)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3),所述转动轴(12)的一端套设有调节旋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稳定式皮带机纠偏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3)及所述纠偏辊(4)的圆周外侧均开设有防滑槽,且所述纠偏辊(4)整体呈圆台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套(5)的底部两侧斜面均固定设置有T形限位块(15),所述T形限位块(15)的两侧内部均镶嵌设置有若干滚珠(16),且所述楔形块(6)的斜切面内部开设有与所述T形限位块(15)相扣合的T形限位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的两侧外部开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所述楔形块(6)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9)相配合的内螺纹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6)的底端设置有梯形限位块(19),且所述机架(7)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梯形限位块(19)相配合的梯形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8)包括与所述机架(7)顶端固定连接的两组固定块(801),两组所述固定块(801)之间横向固定设置有滑杆(802),所述滑杆(802)的两侧均套设有弹簧(803),两组所述弹簧(803)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滑杆(802)的外侧均设置有滑块(804),两组所述滑块(804)的顶部均通过转动杆(805)连接设置有固定板(806),所述固定板(806)的顶端与所述纠偏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机纠偏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矿用带式输送机运行时皮带跑偏是最常见的故障,而皮带跑偏会造成皮带迅速磨损,并发生撕裂或断带,极端情况下甚至会产生火灾。若皮带经常跑偏,不但会增加工作人

员的工作量,降低生产效率,严重时还会发生停机事故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因此,在实

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带式输送机加装纠偏装置,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0003] 然而,现有的纠偏装置多由螺栓连接纠偏底座和皮带机支架,从而导致纠偏底座为固定设置,高度不易调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面对不同工况细微差别,有时需要改支架,

有时需要增加垫片钢板等进行垫高以适应不同的工况,这种调节方式不仅操作繁琐,而且

稳定性较差,从而不利于实际生产的需要。

[0004]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0007] 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包括纠偏底座,该纠偏底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中部水平设置有两组转动辊,支撑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纠偏辊;其中,纠

偏底座的两端外部对称套设有楔形套,楔形套与纠偏底座之间均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

接,楔形套的底部卡接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两组楔形块,楔形块的底部设置有机架,机架的

顶端中部与纠偏底座的底端中部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机架一侧的两组楔形块的底部均贯

穿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中部套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端与机架的顶端固定连接,且螺

纹杆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机架的正面顶部横向卡接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侧外

部均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轴的一端套设有调节旋钮,转动辊及

纠偏辊的圆周外侧均开设有防滑槽,且纠偏辊整体呈圆台形结构。

[0008]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楔形套与楔形块的同步移动,并保证楔形套顺畅的滑动,楔形套的底部两侧斜面均固定设置有T形限位块,T形限位块的两侧内部均镶嵌设置有若干滚

珠,且楔形块的斜切面内部开设有与T形限位块相扣合的T形限位孔。

[0009]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螺纹杆带动楔形块进行水平移动,螺纹杆的两侧外部开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楔形块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孔,楔形块的底

端设置有梯形限位块,且机架的顶部开设有与梯形限位块相配合的梯形导槽。

[0010]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稳定的缓冲功能,缓冲装置包括与机架顶端固定连接的两组固定块,两组固定块之间横向固定设置有滑杆,滑杆的两侧均套设有弹簧,两组弹簧相互靠

近的一侧且位于滑杆的外侧均设置有滑块,两组滑块的顶部均通过转动杆连接设置有固定

板,固定板的顶端与纠偏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0012] (1)、通过在纠偏底座的两侧套设楔形套,并利用两组楔形块对楔形套的底部进行夹持,从而可利用转动螺纹杆实现楔形套的升降,进而达到对整个纠偏装置的高度进行调

节以适应不同的工况;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可以对两组转动辊及纠偏辊进行减震,从而提高

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3] (2)、通过设置转动轴及调节旋钮,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旋钮带动转动轴转动,并利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相互啮合,实现了两组螺纹杆的同步转动,从而对纠偏底座

两侧的高度进行同步调节,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14] (3)、通过在楔形套的两侧设置T形限位块,并在楔形块的内部开设T形限位孔,从而保证楔形套与楔形块的同步移动,且通过在T形限位块的两侧镶嵌滚珠,可以保证楔形套

滑动的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的轴测图;[0017]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的侧视图;[0018]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中楔形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中楔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0022] 1、纠偏底座;2、支撑架;3、转动辊;4、纠偏辊;5、楔形套;6、楔形块;7、机架;8、缓冲装置;801、固定块;802、滑杆;803、弹簧;804、滑块;805、转动杆;806、固定板;9、螺纹杆;10、

固定座;11、第一锥齿轮;12、转动轴;13、第二锥齿轮;14、调节旋钮;15、T形限位块;16、滚

珠;17、T形限位孔;18、内螺纹孔;19、梯形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

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

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0025]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包括纠偏底座1,该纠偏底座1的顶端固定设置

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中部水平设置有两组转动辊3,支撑架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纠偏辊4;

其中,纠偏底座1的两端外部对称套设有楔形套5,楔形套5与纠偏底座1之间均通过内六角

螺栓固定连接,楔形套5的底部卡接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两组楔形块6,楔形块6的底部设置

有机架7,机架7的顶端中部与纠偏底座1的底端中部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8;机架7一侧的两

组楔形块6的底部均贯穿设置有螺纹杆9,螺纹杆9的中部套设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的底端

与机架7的顶端固定连接,且螺纹杆9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1,机架7的正面顶部横向卡

接设置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两侧外部均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11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13,转动轴12的一端套设有调节旋钮14,转动辊3及纠偏辊4的圆周外侧均开设有防滑槽,且

纠偏辊4整体呈圆台形结构。

[0026] 借助于上述方案,通过在纠偏底座1的两侧套设楔形套5,并利用两组楔形块6对楔形套5的底部进行夹持,从而可利用转动螺纹杆9实现楔形套5的升降,进而达到对整个纠偏

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况;通过设置缓冲装置8,可以对两组转动辊3及纠偏

辊4进行减震,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7] 在一个实施例中,楔形套5的底部两侧斜面均固定设置有T形限位块15,T形限位块15的两侧内部均镶嵌设置有若干滚珠16,且楔形块6的斜切面内部开设有与T形限位块15相

扣合的T形限位孔17,且楔形套5与纠偏底座1通过顶丝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保证楔形套

5与楔形块6的同步移动,且滚珠16可以保证楔形套5滑动的更加顺畅。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纹杆9的两侧外部开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楔形块6的底部贯穿开设有与螺纹杆9相配合的内螺纹孔18,楔形块6的底端设置有梯形限位块19,且机

架7的顶部开设有与梯形限位块19相配合的梯形导槽,这样可以实现螺纹杆9带动楔形块6

进行水平移动。

[0029]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装置8包括与机架7顶端固定连接的两组固定块801,两组固定块801之间横向固定设置有滑杆802,滑杆802的两侧均套设有弹簧803,两组弹簧803相互

靠近的一侧且位于滑杆802的外侧均设置有滑块804,两组滑块804的顶部均通过转动杆805

连接设置有固定板806,固定板806的顶端与纠偏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稳定的缓

冲功能。

[0030]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1] 在实际应用时,利用机架7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定在带式输送机上,皮带通过支撑架2顶部的转动辊3进行传动,当发生偏移时利用纠偏辊4进行纠偏;当需要对纠偏装置的高

度进行调节时,只需转动调节旋钮14,调节旋钮14带动转动轴12转动,转动轴12带动两组第

一锥齿轮11转动,从而第一锥齿轮11带动第二锥齿轮13转动,第二锥齿轮13带动螺纹杆9转

动,此时螺纹杆9带动两组楔形块6顺着梯形槽中相互靠近(或远离),利用两组楔形块6的挤

压时楔形套5上升,从而楔形套5带动纠偏底座1上升,进而完成对整个纠偏装置高度的调

节;缓冲装置8可以对纠偏底座1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楔形套5及楔形块6的使用寿命。

[0032]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纠偏底座1的两侧套设楔形套5,并利用两组楔形块6对楔形套5的底部进行夹持,从而可利用转动螺纹杆9实现楔形套5

的升降,进而达到对整个纠偏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况;通过设置缓冲装置

8,可以对两组转动辊3及纠偏辊4进行减震,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33] 此外,通过设置转动轴12及调节旋钮14,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旋钮14带动转动轴12转动,并利用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3的相互啮合,实现了两组螺纹杆9的同步转动,

从而对纠偏底座1两侧的高度进行同步调节,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34] 此外,通过在楔形套5的两侧设置T形限位块15,并在楔形块6的内部开设T形限位孔17,从而保证楔形套5与楔形块6的同步移动,且通过在T形限位块15的两侧镶嵌滚珠16,

可以保证楔形套5滑动的更加顺畅。

[003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可调式输送带支撑纠偏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