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

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

581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三樱包装(江苏)有限公司  
2024-02-27 15:02:39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输送线(1)和若干软管定位板(2),所述若干软管定位板(2)沿皮带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在皮带输送线(1)上;

其中,所述软管定位板(2)包括型槽板(21)、若干软管挡板一(22)和若干软管挡板二(23),所述型槽板(21)上设有型槽,所述若干软管挡板一(22)和若干软管挡板二(23)分别设置在型槽板(21)的型两端部上,并且若干软管挡板一(22)和若干软管挡板二(2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软管挡板一(22)和软管挡板二(23)呈“”字形设置,所述软管挡板一(22)和软管挡板二(23)之间设有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槽板(21)延伸出若干软管挡板一(22)和若干软管挡板二(23)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24)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四(25),所述若干软管挡板一(22)、若干软管挡板二(23)、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24)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四(25)呈鱼骨形设置,所述型槽板(21)同侧的软管挡板一(22)、软管挡板二(23)、软管挡板三(24)和软管挡板四(25)之间设有间隙(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24)之间呈“”字形设置,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四(25)“”字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线(1)上设有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所述支架浮管(11)贯穿间隙(26),并且支架浮管(11)位于型槽板(21)的上方,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沿皮带输送线(1)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皮带输送线(1),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上设有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延伸出皮带输送线(1)的起始端的一端为上料部(12),并且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延伸出皮带输送线(1)的末端的一端为支架浮管储管部(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沿皮带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线(1)包括支撑平台(14)、传动轴一(15)、传动轴二(16)、皮带驱动装置(17)和同步带(18),所述传动轴一(15)、传动轴二(16)和皮带驱动装置(17)均设置在支撑平台(14)上,所述皮带驱动装置(17)和传动轴一(15)连接,所述同步带(18)套设在传动轴一(15)和传动轴二(16)上,所述若干软管定位板(2)依次间隔均匀的设置在同步带(1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驱动装置(17)包括伺服电机(171)、传动齿轮一(172)、传动皮带(173)和传动齿轮二(174),所述伺服电机(171)和传动齿轮一(172)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一(172)通过传动皮带(173)和传动齿轮二(174)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二(174)和传动轴一(15)连接。

说明书: 一种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管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

背景技术[0002] 现有软管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光滑的PC材质皮带进行产品的中转,虽然传统皮带光滑、耐磨、易于清洁。但随着自动化的不断推进,传动皮带运送过程中易发生软管在传

动皮带上翻转、打横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生产过程中依靠人工在线理管的方式处理软管

杂乱的问题,但若软管不能以稳定的姿态进入下一工段,自动化项目将无法进行下去,或者

需要在输送皮带的末端增加其他的设备将软管摆正才能保证软管以固定的姿态进入下一

个工序。

[0003] 因此,现代化的软管生产企业亟需一种确保软管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进入下一工段的输送线机构,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滑的输送皮带进行包装软管输送过程中,由于软管和输送皮带之间的摩擦

力较小,造成软管在输送皮带上位置打滑偏移,不能保证以一个固定的位置进入下一个工

序的问题。

[0005]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包括皮带输送线和若干软管定位板,所述若干软管定位板沿皮带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在皮带输送线

上;其中,所述软管定位板包括型槽板、若干软管挡板一和若干软管挡板二,所述型槽板

上设有型槽,所述若干软管挡板一和若干软管挡板二分别设置在型槽板的型两端部上,

并且若干软管挡板一和若干软管挡板二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软管挡板一和软管挡板二呈

“”字形设置,所述软管挡板一和软管挡板二之间设有软管。本实用新型的软管防翻转偏移

定位输送带,解决了传统生产模式下,软管在PC输送带传递的过程中,易发生翻转、打横等

问题,为下一工段自动装箱打下软管稳定姿态的基础,推进传统生产向自动化生产的进程;

使用形槽替代传统输送带平面,承接前工段通过吸嘴抓手吸取过来的软管产品,因形槽

的结构特征,可以使软管在重力的作用下,稳固在形槽中间底部,同时形槽左右两边的挡

板也起到了支撑固定的作用,避免因前后工段速度差、高度差产生的软管跳动导致输送过

程中产品发生翻转和打横。

[0006] 进一步的,上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所述型槽板延伸出若干软管挡板一和若干软管挡板二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

挡板四,所述若干软管挡板一、若干软管挡板二、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和两个对称设

置的软管挡板四呈鱼骨形设置,所述型槽板同侧的软管挡板一、软管挡板二、软管挡板三

和软管挡板四之间设有间隙。软管定位板采取”鱼骨”形结构,除形槽底部为整体连接外,

左右挡板为对称式分布的半隔断形式,与形槽底部连接。具体的软管挡板一和软管挡板二

可采用下半部分为45°斜面,上半部分为竖直面的挡板形状,竖直挡板面可以有效地将前端

工段放置过来的软管向同步带运行方向推送,并放置因不同机构之间速度差、高度差等因

素产生的软管跳动。

[0007] 进一步的,上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之间呈“”字形设置,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四“”字形设置。

[0008] 进一步的,上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所述皮带输送线上设有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所述支架浮管贯穿间隙,并且支架浮管位于型槽板的上方,所述一组平

行设置的支架浮管沿皮带输送线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皮带输送线,所述一组平行设

置的支架浮管上设有软管。”鱼骨”形的软管定位板每个隔断之间均有一根粗细均匀的不锈

钢条贯穿,本专利中具体以7根钢条为例,钢条首尾两端固定在此皮带输送线的支撑板上,

当软管放入形槽后,随着皮带输送线的运转,软管实际是在均匀分布的不锈钢条上随形

槽向前移动,当形槽走至输送带末端时,因同步带两端由圆柱状传动轴撑起,顾在末端形

槽会随同步带向下弯折走入下一圈的循环,此时,在输送带末端,软管会在后续不断输送过

来的软管推动下平稳的移动到不锈钢条连接一端额外伸长的支架浮管储管部上,并在此储

管平台上过渡至后段自动装箱机的上管输送带。

[0009] 进一步的,上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延伸出皮带输送线的起始端的一端为上料部,并且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延伸出皮带输送

线的末端的一端为支架浮管储管部。中浮管支架在输送带主体结构中起到软管平稳输送的

作用,且在形槽行至末端翻转向下走入下一圈循环时提供一端平缓的储料平台,软管定位

板在皮带输送线末端向下翻转时,将软管留在皮带输送线的末端的支架浮管储管部上。

[0010] 进一步的,上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沿皮带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设置。

[0011] 进一步的,上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所述皮带输送线包括支撑平台、传动轴一、传动轴二、皮带驱动装置和同步带,所述传动轴一、传动轴二和皮带驱动装置均设

置在支撑平台上,所述皮带驱动装置和传动轴一连接,所述同步带套设在传动轴一和传动

轴二上,所述若干软管定位板依次间隔均匀的设置在同步带上。

[0012] 进一步的,上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所述皮带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传动齿轮一、传动皮带和传动齿轮二,所述伺服电机和传动齿轮一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一通

过传动皮带和传动齿轮二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二和传动轴一连接。

[0013]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若干软管挡板一、若干软管挡板二、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和

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的设置,能够承接上一工段已完成生产的软管,使得软管避免翻

转、打横;贯穿整个输送带的支架浮管,能够起到软管的支撑输送作用,配合设置的皮带输

送线能够为输送软管提供足够的动力。

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软管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的主视图;[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的俯视图。[0018] 图中:皮带输送线1、支架浮管11、上料部12、支架浮管储管部13、支撑平台14、传动轴一15、传动轴二16、皮带驱动装置17、伺服电机171、传动齿轮一172、传动皮带173、传动齿

轮二174、同步带18、软管定位板2、型槽板21、软管挡板一22、软管挡板二23、软管挡板三

24、软管挡板四25、间隙26。

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4] 实施例一[0025] 如图1所示的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包括皮带输送线1和若干软管定位板2,所述若干软管定位板2沿皮带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依次排列在皮带输送线1上。在原皮带输

送线1的外壁上增加平行设置的若干软管定位板2,这样上料工位将软管100放置在若干软

管定位板2上,若干软管定位板2随着皮带输送线1的输送,将软管100从皮带输送线1的起始

端输送至末端设备,在皮带输送线1输送过程中,软管100能够保持在软管定位板2上的位置

不动。

[0026] 其中,如图2所示的软管定位板2包括型槽板21、若干软管挡板一22和若干软管挡板二23,所述型槽板21上设有型槽,所述若干软管挡板一22和若干软管挡板二23分别设

置在型槽板21的型两端部上,并且若干软管挡板一22和若干软管挡板二23一一对应设

置,所述软管挡板一22和软管挡板二23呈“”字形设置,所述软管挡板一22和软管挡板二23

之间设有软管。型槽板21一侧的若干软管挡板一22处于同一平面上,型槽板21另一侧的

若干软管挡板二23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且软管挡板一22和软管挡板二23分别延型槽板21

字形延伸的方向设置,软管100的长度放置与型槽板21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将软管100置

于软管定位板2内,通过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一22和软管挡板二23能够进行软管100的定

位。

[0027] 此外,所述型槽板21延伸出若干软管挡板一22和若干软管挡板二23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24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四25,所述若干软管挡板一

22、若干软管挡板二23、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24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四25呈

鱼骨形设置,所述型槽板21同侧的软管挡板一22、软管挡板二23、软管挡板三24和软管挡

板四25之间设有间隙26。软管100的头部和尾部分别设置在型槽板21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

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24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四25上,在若干软管挡板一22之间设

有间隙26,在若干软管挡板二23之间设有间隙26,在软管挡板一22和软管挡板三24之间设

有间隙26,软管挡板二23和软管挡板三24之间设有间隙26,软管挡板三24和软管挡板四25

之间设有间隙26,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软管挡板三24之间呈“”字形设置,所述两个对称设

置的软管挡板四25“”字形设置。

[0028] 另外,如图3所示的皮带输送线1上设有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所述支架浮管11贯穿间隙26,并且支架浮管11位于型槽板21的上方,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

沿皮带输送线1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皮带输送线1,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

上设有软管。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延伸出皮带输送线1的起始端的一端为上料

部12,并且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延伸出皮带输送线1的末端的一端为支架浮管储管

部13。所述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沿皮带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设置。支架浮管11的水平

位置高于皮带输送线1的输送皮带,这样软管置于软管定位板2内,并且随着皮带输送线1移

动过程中,软管100在一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浮管11上滑动。

[0029] 实施例二[0030] 如图3、4所示的皮带输送线1包括支撑平台14、传动轴一15、传动轴二16、皮带驱动装置17和同步带18,所述传动轴一15、传动轴二16和皮带驱动装置17均设置在支撑平台14

上,所述皮带驱动装置17和传动轴一15连接,所述同步带18套设在传动轴一15和传动轴二

16上,所述若干软管定位板2依次间隔均匀的设置在同步带18上。

[0031] 上述结构中,所述皮带驱动装置17包括伺服电机171、传动齿轮一172、传动皮带173和传动齿轮二174,所述伺服电机171和传动齿轮一172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一172通过传

动皮带173和传动齿轮二174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二174和传动轴一15连接。

[0032] 本实用新型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的工作原理为:[0033] 软管100经前端设备的摆渡机械抓手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定位板2上,若干软管定位板2均匀分布固定在同步带18上,同步带18在伺服电机171的动力牵引下不断向前匀

速运动,将软管带至支架浮管储管部13上,软管100短暂停留在支架浮管储管部13后经后续

产品的不断堆积、推动,进入下一工位自动装箱机的输送带上,完成软管100的中转。

[003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声明:
“软管防翻转偏移定位输送带”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输送带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