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主体,所述输送带主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基带,所述第一基带的上表面形成有若干平行排列的T型槽,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基带,所述第二基带的下表面形成有若干与所述T型槽相匹配的T型条,所述T型条可插入所述T型槽,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内设有第一金属网层,所述第一金属网层自所述第一基带延伸至所述输送带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带内设有第二金属网层,所述第二金属网层自所述第二基带延伸至所述输送带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基带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的下表面与所述输送带主体的下表面齐平,所述第二基带的上表面与所述输送带主体的上表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槽沿所述第一基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条沿所述第二基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主体的表面设有防滑凸纹。
说明书: 一种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背景技术[0002] 输送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是输送机的核心部件。[0003] 受工作环境以及长时间运转影响,输送带经常会出现撕裂等故障,当输送带发生故障后,需要等待供应商维修或更换,在等待的过程中设备处于停运状态,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此外,在一些需要应急输送物资的场合中,往往需要快速安装输送带,现有的输送带尺寸固定,且无法快速组合安装,因此无法满足上述场景的需求。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快速地组合连接,以形成不同长度的输送带体,从而满足不同场景的应急需求。[0005] 一种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包括输送带主体,所述输送带主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基带,所述第一基带的上表面形成有若干平行排列的T型槽,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基带,所述第二基带的下表面形成有若干与所述T型槽相匹配的T型条,所述T型条可插入所述T型槽,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端能够与第二连接端快速连接,将若干输送带主体首尾相连,即可形成预设长度的输送带,满足各种应急场合的需求,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适用性广。[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带内设有第一金属网层,所述第一金属网层自所述第一基带延伸至所述输送带主体。[000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金属网层能够增强第一基带的强度,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满足输送需求。[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带内设有第二金属网层,所述第二金属网层自所述第二基带延伸至所述输送带主体。[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金属网层能够增强第二基带的强度,进一步加强整体结构的连接强度,满足输送需求。[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带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基带的厚度相等。[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基带与第二基带的厚度相等能够使两者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因受力不均而造成分离或脱出。[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带的下表面与所述输送带主体的下表面齐平,所述第二基带的上表面与所述输送带主体的上表面齐平。[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基带和第二基带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受力分散至输送带主体,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0015] 进一步的,所述T型槽沿所述第一基带的长度方向延伸。[001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条T型槽能够均匀分散与T型条连接后的应力。[0017] 进一步的,所述T型条沿所述第二基带的长度方向延伸。[001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条T型条配合能够均匀分散与T型槽连接后的应力。[0019]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主体的表面设有防滑凸纹。[00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滑凸纹能够增加输送带主体表面的摩擦力,提高输送能力。[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需要预设长度的输送带时,在第一连接端的T型槽内加入粘合剂,将第二连接端的T型条一一对应地插入T型槽内,待粘合剂干固后即可完成连接,将若干输送带主体首尾相连,即可形成预设长度的输送带,满足各种应急场合的需求,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适用性广。附图说明[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的第一连接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的第二连接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26] 附图标号说明:[0027] 输送带主体1、第一连接端11、第一基带111、T型槽112、第一金属网层113、第二连接端12、第二基带121、T型条122、第二金属网层123。具体实施方式[0028]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0029] 如图1至图4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主要包括输送带主体1,示例性的,输送带主体1可采用TPU材料制成,以保证其抗拉性和保形性,有效的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0030] 输送带主体1的两端分别形成为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第一连接端11包括第一基带111,第一基带111的上表面形成有若干平行排列的T型槽112,第二连接端12包括第二基带121,第二基带121的下表面形成有若干与T型槽112相匹配的T型条122,T型条122可插入T型槽112,以连接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
[0031] 示例性的,第一基带111和第二基带121采用与输送带主体1相同材料制成,T型槽112沿第一基带111的长度方向延伸,T型条122沿第二基带121的长度方向延伸,T型槽112和T型条122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分别等距离排列在第一基带111和第二基带121上。通过设置多条平行的T形槽和T型条122,能够分散两者连接后的应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0032] 使用时,通过将T型条122插入T形槽,能够快速连接第一连接端11与第二连接端12,将若干输送带主体1首尾相连,即可快速组装形成预设长度的输送带,满足各种应急场合的需求,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适用性广。
[003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带111内设有第一金属网层113,第二基带121内设有第二金属网层123,第一金属网层113自第一基带111延伸至输送带主体1,第二金属网层123自第二基带121延伸至输送带主体1。第一金属网层113和第二金属网层123优选采用低碳钢丝网,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输送带的柔韧性。上述结构能够分别增强第一基带111和第二基带121的强度,进一步加强整体结构的连接强度,满足输送需求。[003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基带111的厚度与第二基带121的厚度相等,从而使两者在连接后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因受力不均而造成分离或脱出。[003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带111的下表面与输送带主体1的下表面齐平,第二基带121的上表面与输送带主体1的上表面齐平,从而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受力分散至输送带主体1,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003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输送带主体1的表面设有防滑凸纹,防滑凸纹能够增加输送带主体1表面的摩擦力,提高输送能力。[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38]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以下对其连接方式展开描述:当需要预设长度的输送带时,在一应急输送带的第一连接端11的T形槽内加入粘合剂,将另一应急输送带的第二连接端12的T型条122一一对应地插入T形槽,待粘合剂干固后,即可将两条应急输送带稳固连接,通过将若干条应急输送带首尾连接至预设长度,即可完成组装,使用方便,适用性强。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应用时,当若干条应急输送带连接后长度与预设长度存在差值,可通过裁切最后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使得总体长度与预设长度相匹配。[003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0040]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声明:
“可快速连接的应急输送带”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