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左侧边杆,其具有一段左中心直线;
右侧边杆,其具有一段右中心直线,所述的左中心直线与所述的右中心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滑动件,所述的滑动件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左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或/和,所述的滑动件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右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
上连杆,所述的上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滑动件通过第一转轴相枢轴连接;
下连杆,所述的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侧边杆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侧边杆也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
站座板,所述的上连杆上或/和所述的下连杆上连接有站座板,所述的站座板具有一个承载表面;
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具有下列三个工作状态中的至少两个工作状态:
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上连接的站座板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
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上连接的站座板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
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及所述的下连杆都靠拢到所述的左侧边杆和所述的右侧边杆;所述站座板机构还包括锁定机构或/和限位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的锁定机构用于在锁定状态下将所述的站座板机构锁定在相应的工作状态,在解锁状态下,所述的站座板机构能够在各工作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在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或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的滑动件或所述的上连杆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中心直线与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包括左滑动件和右滑动件,所述的上连杆包括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所述的下连杆包括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所述的第一转轴包括第一左转轴和第一右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包括第二左转轴和第二右转轴;所述的第三转轴包括第三左转轴和第三右转轴;
所述的左滑动件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左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右滑动件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右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
所述的左上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左滑动件通过所述的第一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上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右滑动件通过所述的第一右转轴相枢轴连接;
所述的左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二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侧边杆通过所述的第三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二右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侧边杆通过所述的第三右转轴相枢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滑动件和所述的右滑动件为滑套,分别套设于所述的左侧边杆和所述的右侧边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连杆和所述的右上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左下连杆和所述的右下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左上连杆和所述的右上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左下连杆和所述的右下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滑动件与左侧边杆之间,或/和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滑动件与右侧边杆之间;
所述的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左侧边杆的中部且位于所述的滑动件的下方,或/和所述的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右侧边杆的中部且位于所述的滑动件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与所述的承载表面相平行,所述的下连杆垂直于所述的上连杆;
在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与所述的承载表面相平行,所述的下连杆垂直于所述的上连杆;
在所述的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与所述的上连杆都平行于所述的左侧边杆或/和右侧边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上连杆可拆卸地连接,或/和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下连杆可拆卸地连接。
10.一种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左侧边杆,其具有一段左中心直线;
右侧边杆,其具有一段右中心直线,所述的左中心直线与所述的右中心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上连杆,所述的上连杆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左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或/和,所述的上连杆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右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
下连杆,所述的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侧边杆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侧边杆也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
站座板,所述的上连杆上或/和所述的下连杆上连接有站座板,所述的站座板具有一个承载表面;
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具有下列三个工作状态中的至少两个工作状态:
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上连接的站座板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
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上连接的站座板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
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及所述的下连杆都靠拢到所述的左侧边杆和右侧边杆;
所述的站座板机构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的锁定机构用于在锁定状态下将所述的站座板机构锁定在相应的工作状态,在解锁状态下,所述的站座板机构能够在各工作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在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或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中心直线与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相互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包括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所述的下连杆包括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所述的第二转轴包括第二左转轴和第二右转轴;所述的第三转轴包括第三左转轴和第三右转轴;
所述的左上连杆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左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右上连杆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右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
所述的左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侧边杆通过第三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右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侧边杆通过第三右转轴相枢轴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边杆上开有左导向槽,所述的左导向槽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的左上连杆的一端部设有左导销,所述的左导销插在所述的左导向槽内;所述的右侧边杆上开有右导向槽,所述的右导向槽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的右上连杆的一端部设有右导销,所述的右导销插在所述的右导向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连杆和所述的右上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左下连杆和所述的右下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左上连杆和所述的右上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左下连杆和所述的右下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与所述的承载表面相平行,所述的下连杆垂直于所述的上连杆;
在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与所述的承载表面相平行,所述的下连杆垂直于所述的上连杆;
在所述的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与所述的上连杆都平行于所述的左侧边杆或/和右侧边杆。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上连杆可拆卸地连接,或/和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下连杆可拆卸地连接。
19.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的车架上的座位、设置于车架前部下方的前车轮、设置于车架后部下方的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座板机构,或,所述的车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站座板机构,所述的左侧边杆和右侧边杆为所述的车架上的杆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左前支腿、右前支腿、左后支腿、右后支腿,所述的左前支腿和右前支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前车轮,所述的左后支腿和右后支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后车轮,所述的左后支腿、右后支腿分别为所述的左侧边杆和右侧边杆。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左前支腿、右前支腿、左后支腿、右后支腿,所述的左前支腿和右前支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前车轮,所述的左后支腿和右后支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后车轮,所述的左前支腿、右前支腿分别为所述的左侧边杆和右侧边杆。
说明书: 一种站座板机构及儿童推车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站座板机构及儿童推车。背景技术[0002]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通常包括推车车架、设于推车车架且用于承载儿童的座兜组件,这类的推车一般只能承载一个儿童,且儿童只能坐或躺在座兜组件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两个儿童,家长需要同时带两个儿童出行时,这类的推车无法承载两个儿童,给家长造成不便。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站座板机构及儿童推车。[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一种站座板机构,其包括:左侧边杆,其具有一段左中心直线;右侧边杆,其具有一段右中心直线,所述的左中心直线与所述的右中心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滑动件,所述的滑动件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左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或/和,所述的滑动件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右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上连杆,所述的上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滑动件通过第一转轴相枢轴连接;下连杆,所述的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侧边杆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侧边杆也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站座板,所述的上连杆上或/和所述的下连杆上连接有站座板,所述的站座板具有一个承载表面;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具有下列三个工作状态中的至少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上连接的站座板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上连接的站座板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及所述的下连杆都靠拢到所述的左侧边杆和所述的右侧边杆;所述站座板机构还包括锁定机构或/和限位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的锁定机构用于在锁定状态下将所述的站座板机构锁定在相应的工作状态,在解锁状态下,所述的站座板机构能够在各工作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在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或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的滑动件或所述的上连杆进行限位。
[0006] 优选地,所述的左中心直线与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相互平行。[0007] 优选地,所述的滑动件包括左滑动件和右滑动件,所述的上连杆包括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所述的下连杆包括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所述的第一转轴包括第一左转轴和第一右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包括第二左转轴和第二右转轴;所述的第三转轴包括第三左转轴和第三右转轴;所述的左滑动件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左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右滑动件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右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左上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左滑动件通过所述的第一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上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右滑动件通过所述的第一右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二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侧边杆通过所述的第三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二右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侧边杆通过所述的第三右转轴相枢轴连接。
[000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左滑动件和所述的右滑动件为滑套,分别套设于所述的左侧边杆和所述的右侧边杆上。[0009]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左上连杆和所述的右上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左下连杆和所述的右下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001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左上连杆和所述的右上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左下连杆和所述的右下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0011] 优选地,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滑动件与左侧边杆之间,或/和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滑动件与右侧边杆之间。[0012] 优选地,所述的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左侧边杆的中部且位于所述的滑动件的下方,或/和所述的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右侧边杆的中部且位于所述的滑动件的下方。[001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左限位机构和右限位机构,所述的左限位机构和所述的右限位机构为限位圈,分别套设于所述的左侧边杆和所述的右侧边杆上。[0014] 优选地,在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与所述的承载表面相平行,所述的下连杆垂直于所述的上连杆;在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与所述的承载表面相平行,所述的下连杆垂直于所述的上连杆;在所述的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与所述的上连杆都平行于所述的左侧边杆或/和右侧边杆。[0015] 优选地,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上连杆可拆卸地连接,或/和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下连杆可拆卸地连接。[0016]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站座板机构,其包括左侧边杆,其具有一段左中心直线;右侧边杆,其具有一段右中心直线,所述的左中心直线与所述的右中心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上连杆,所述的上连杆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左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或/和,所述的上连杆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右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下连杆,所述的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侧边杆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侧边杆也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站座板,所述的上连杆上或/和所述的下连杆上连接有站座板,所述的站座板具有一个承载表面;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具有下列三个工作状态中的至少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上连接的站座板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上连接的站座板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及所述的下连杆都靠拢到所述的左侧边杆和右侧边杆;所述的站座板机构还包括锁定机构和/或限位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的锁定机构用于在锁定状态下将所述的站座板机构锁定在相应的工作状态,在解锁状态下,所述的站座板机构能够在各工作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的站座板机构在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或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的上连杆进行限位。[0017] 优选地,所述的左中心直线与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相互平行。[0018] 优选地,所述的上连杆包括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所述的下连杆包括左下连杆和右下连杆;所述的第二转轴包括第二左转轴和第二右转轴;所述的第三转轴包括第三左转轴和第三右转轴;所述的左上连杆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左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右上连杆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所述的右侧边杆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左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左侧边杆通过第三左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下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上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右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右下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侧边杆通过第三右转轴相枢轴连接。
[0019]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左侧边杆上开有左导向槽,所述的左导向槽沿着所述的左中心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的左上连杆的一端部设有左导销,所述的左导销插在所述的左导向槽内;所述的右侧边杆上开有右导向槽,所述的右导向槽沿着所述的右中心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的右上连杆的一端部设有右导销,所述的右导销插在所述的右导向槽内。[002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左上连杆和所述的右上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左下连杆和所述的右下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002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左上连杆和所述的右上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左下连杆和所述的右下连杆钢性连接为一体。[0022] 优选地,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所述的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左侧边杆的中部,或/和所述的限位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右侧边杆的中部。[0023] 优选地,在所述的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上连杆与所述的承载表面相平行,所述的下连杆垂直于所述的上连杆;在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与所述的承载表面相平行,所述的下连杆垂直于所述的上连杆;在所述的第三工作状态时,所述的下连杆与所述的上连杆都平行于所述的左侧边杆或/和右侧边杆。[0024] 优选地,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上连杆可拆卸地连接,或/和所述的站座板与所述的下连杆可拆卸地连接。[0025]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的车架上的座位、设置于车架前部下方的前车轮、设置于车架后部下方的后车轮,所述的车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站座板机构,所述的左侧边杆和右侧边杆为所述的车架上的杆件。[0026] 优选地,所述的车架包括左前支腿、右前支腿、左后支腿、右后支腿,所述的左前支腿和右前支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前车轮,所述的左后支腿和右后支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后车轮,所述的左后支腿、右后支腿分别为所述的左侧边杆和右侧边杆。[0027] 优选地,所述的车架包括左前支腿、右前支腿、左后支腿、右后支腿,所述的左前支腿和右前支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前车轮,所述的左后支腿和右后支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后车轮,所述的左前支腿、右前支腿分别为所述的左侧边杆和右侧边杆。[0028]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0029] 本发明的站座板机构可用于承载儿童,其具有能够供儿童站或坐的使用状态,可满足不同儿童的使用需求;[0030] 本发明的儿童推车,通过设置站座板机构可在原来只能带一个儿童的基础上额外再带一个儿童,方便家长同时携带两个儿童出行。附图说明[003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003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的分解图;[003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座位下滑过程中的侧视图;[0034] 图4为图3中B处A?A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003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且座位上滑过程中的侧视图;[0036]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向第一工作状态转换过程中,儿童推车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0037]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且座位下滑过程中的侧视图;[0038]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且座位上滑过程中的侧视图;[0039]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向第二工作状态转换过程中,儿童推车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0040]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儿童推车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0041]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儿童推车折叠时的立体示意图;[0042]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儿童推车部分结构的分解图;[0043]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儿童推车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儿童推车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0044] 其中,1、车架;101、左侧边杆;102、右侧边杆;1021、右导向槽;103、滑动件;1031、左滑动件;1032、右滑动件;104、上连杆;1041、左上连杆;1042、右上连杆;1043、第一横杆;105、下连杆;1051、左下连杆;1052、右下连杆;1053、第二横杆;106、站座板;107、第一转轴;
1071、第一左转轴;1072、第一右转轴;108、第二转轴;1081、第二左转轴;1082、第二右转轴;
109、第三转轴;1091、第三左转轴;1092、第三右转轴;110、锁定机构;1101、弹扣本体;1102、锁舌;111、限位机构;1111、左限位件;1112、右限位件;112、左前支腿;113、右前支腿;114、推把杆;1151、左导销;
[0045] 2、座位;[0046] 3、前车轮;[0047] 4、后车轮;[0048] X、转动中心线。具体实施方式[004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不同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为本行业中的常规条件。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0050]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0051]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面向我们的一侧为“左”,背向我们的一侧为“右”,推把杆所在侧为“上”,车轮所在侧为“下”,座位所在侧为“前”,站座板所在侧为“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0052]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005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中部”包括“中上部”、“中下部”以及“中间部位”。[005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0055]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0056] 实施例1[0057] 一种儿童推车,如图1至11所示,其包括车架1、设置于车架1上的座位2、设置于车架1前部下方的前车轮3、设置于车架1后部下方的后车轮4。[0058] 参见图2和图4,该车架1包括站座板机构,站座板机构包括左侧边杆101、右侧边杆102、滑动件103、上连杆104、下连杆105、站座板106、第一转轴107、第二转轴108、第三转轴
109、锁定机构110及限位机构111,其中:
[0059] 左侧边杆101具有一段左中心直线,右侧边杆102具有一段右中心直线,左中心直线与右中心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进一步地,左中心直线与右中心直线相互平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左中心直线与右中心直线也可以相交于一点。[0060] 参见图1和图10,滑动件103沿着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左侧边杆101相滑动地连接,也沿着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右侧边杆102相滑动地连接。上连杆104的一端部与滑动件103通过第一转轴107相枢轴连接,下连杆105的一端部与上连杆104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108相枢轴连接,下连杆105的另一端部与左侧边杆101通过第三转轴109相枢轴连接,下连杆105的另一端部与右侧边杆102也通过第三转轴109相枢轴连接。上连杆104上或/和下连杆105上连接有站座板106,站座板106具有一个承载表面。该站座板机构具有下列三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时,参见图1、3和5,上连杆104上连接的站座板106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第二工作状态时,参见图7和8,下连杆105上连接的站座板106的承载表面大致上平行于水平面;第三工作状态时,参见图10,上连杆104及所述的下连杆105都靠拢到左侧边杆101和右侧边杆102。锁定机构110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用于在锁定状态下将站座板机构锁定在相应的工作状态,在解锁状态下,站座板机构能够在各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站座板机构在第一工作状态或所述的第二工作状态时,限位机构111用于对滑动件103或上连杆104进行限位。
[0061] 具体地,参见图2,滑动件103包括左滑动件1031和右滑动件1032,上连杆104包括左上连杆1041和右上连杆1042,下连杆105包括左下连杆1051和右下连杆1052,第一转轴107包括第一左转轴1071和第一右转轴1072,第二转轴108包括第二左转轴1081和第二右转轴1082,第三转轴109包括第三左转轴1091和第三右转轴1092。
[0062] 左滑动件1031沿着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左侧边杆101相滑动地连接,右滑动件1032沿着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右侧边杆102相滑动地连接。进一步地,左滑动件1031和右滑动件1032为滑套,分别套设于左侧边杆101和右侧边杆102上,左滑动件1031和右滑动件
1032上分别开设有与锁定机构110相配合的孔。
[0063] 左上连杆1041和右上连杆1042钢性连接为一体,左下连杆1051和右下连杆1052钢性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上连杆104还包括第一横杆1043,该第一横杆1043固定连接在左上连杆1041和右上连杆1042之间;下连杆105还包括第二横杆1053,该第二横杆1053固定连接在左下连杆1051和右下连杆1052之间。左上连杆1041的一端部与左滑动件1031通过第一左转轴1071相枢轴连接,右上连杆1042的一端部与右滑动件1032通过第一右转轴1072相枢轴连接;左下连杆1051的一端部与左上连杆1041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左转轴1081相枢轴连接,左下连杆1051的另一端部与左侧边杆101通过第三左转轴1091相枢轴连接;右下连杆1052的一端部与右上连杆1042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右转轴1082相枢轴连接,右下连杆1052的另一端部与右侧边杆102通过第三右转轴1092相枢轴连接。
[0064] 站座板106具有一个或两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站座板106有两个,其中一个站座板106与左上连杆1041和右上连杆1042钢性连接为一体,另一个站座板106与左下连杆1051和右下连杆1052钢性连接为一体。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站座板106可以只有一个,站座板106与上连杆104或与下连杆105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根据站座板机构的实际使用状态将站座板106设置在上连杆104上或者下连杆105上。本实施例中,站座板106仅有一个且与上连杆104或与下连杆105可拆卸地连接。
[0065] 锁定机构110设置于滑动件103与左侧边杆101之间、滑动件103与右侧边杆102之间。[0066] 具体地,锁定机构110包括设置在左侧边杆101上的左锁定件、设置在右侧边杆102上的右锁定件,左锁定件和右锁定件分别具有两个且左锁定件和右锁定件关于左侧边杆101和右侧边杆102的对称中心线对称设置。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左锁定件和右锁定件为弹扣,弹扣具有大致呈形的弹扣本体1101、设置在弹扣本体1101的一端且与弹扣本体1101一体成型的锁舌1102;以左锁定件为例,弹扣本体1101设置于左侧边杆101的杆腔内,锁舌
1102与左侧边杆101活动连接且至少部分外露于左侧边杆101的外表面,外露于左侧边杆
101的外表面的锁舌1102位于左侧边杆101的后侧,以便于使用者按压解锁;其中一个左锁定件设置在左侧边杆101的中部,当站座板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或第二工作状态时,该左锁定件的锁舌1102插入左滑动件1031的孔中,从而将站座板机构锁定于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另一个左锁定件设置在左侧边杆101的上部,当站座板机构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该左锁定件的锁舌1102插入左滑动件1031的孔中,从而将站座板机构锁定于第三工作状态;当需要解锁时,按压锁舌1102,使锁舌1102脱离于左滑动件1031的孔即可。
[0067] 限位机构111固定设置于左侧边杆101的中部和右侧边杆102的中部。[0068]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限位机构111包括左限位件1111和右限位件1112,左限位件1111和右限位件1112为限位圈,分别套设在左侧边杆101上和右侧边杆102上且左限位件1111位于左滑动件1031的下方、右限位件1112位于右滑动件1032的下方。
[0069] 本实施例中的车架1还包括左前支腿112、右前支腿113、左后支腿、右后支腿及推把杆114,左前支腿112和右前支腿113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前车轮3,左后支腿和右后支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后车轮4,左后支腿、右后支腿分别为左侧边杆101和右侧边杆10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左前支腿112、右前支腿113分别为左侧边杆101和右侧边杆102。参见图11,左前支腿112的上部、右前支腿113的上部、左侧边杆101的上部、右侧边杆102的上部及推把杆114的下部可绕着转动中心线X相转动连接,车架1可折叠收拢。[0070] 参见图3、5、7和8,本实施例中的座位2可沿着左前支腿112的延伸方向与左前支腿112相滑动连接,也沿着右前支腿113的延伸方向与右前支腿113相滑动连接,这样,当站座板机构承载儿童时,可根据儿童的身高及体型进行座位2位置的调整,从而可给位于站座板机构上的儿童预留足够的空间,能够给儿童带来舒适的站/座体验。
[0071] 工作原理:[0072] 当站座板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站座板106设置在上连杆104上且站座板106的承载表面与上连杆104相平行,下连杆105垂直于上连杆104,锁定机构110将站座板机构锁定在第一工作状态,儿童可坐在站座板106上。[0073] 当站座板机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站座板106设置在下连杆105上且站座板106的承载表面与下连杆105相平行,下连杆105垂直于上连杆104,锁定机构110将站座板机构锁定在第二工作状态,儿童可站立在站座板106上。[0074] 当不需要使用站座板机构时,将锁定机构110解锁,使左滑动件1031和右滑动件1032分别沿着左中心直线的方向和右中心直线的方向向上滑动,当下连杆105与上连杆104都平行于左侧边杆101和右侧边杆102时,站座板机构处于第三工作状态,锁定机构110将站座板机构锁定于第三工作状态,站座板机构收拢。
[0075] 当站座板机构需要由第一工作状态转换成第二工作状态或由第二工作状态转换成第一工作状态时,将锁定机构110解锁,先将站座板机构转换至第三工作状态,保持锁定机构110处于解锁状态,然后即可将站座板机构转换至相应的工作状态。[0076] 实施例2[007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下面仅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进行描述,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0078] 本实施例的站座板机构不包括滑动件103、第一转轴107以及限位机构111。[0079] 参见图12和图13,该实施例中的上连杆104的一端部沿着左中心直线的方向与左侧边杆101相滑动地连接,也沿着右中心直线的方向与右侧边杆102相滑动地连接。[0080] 具体地,左侧边杆101上开有左导向槽(图中未显示),左导向槽沿着左中心直线方向延伸,左导向槽的一端部位于左侧边杆101的上部,左导向槽的另一端部位于左侧边杆101的中部,左上连杆1041的一端部设有左导销1151,左导销1151插在左导向槽内;右侧边杆102上开有右导向槽1021,右导向槽1021沿着右中心直线方向延伸,右导向槽1021的一端部位于右侧边杆102的上部,右导向槽1021的另一端部位于右侧边杆102的中部,右上连杆
1042的一端部设有右导销(图中未显示),右导销插在右导向槽1021内。
[0081] 该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110(图中未显示)设置于上连杆104与下连杆105之间,其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用于在锁定状态下将站座板机构锁定在相应的工作状态,在解锁状态下,站座板机构能够在各工作状态之间转换,锁定机构110的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0082]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声明:
“站座板机构及儿童推车”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