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包括支撑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框(1)顶端开设有槽孔,且槽孔内壁对称设置有两组输送辊(2),所述槽孔内壁等距离设置有三组输送传感器(5),所述输送辊(2)外壁中部皆设置有输送滚筒(3),所述输送滚筒(3)的外壁皆通过输送带(4)连接,所述输送滚筒(3)的前后两端通过挤压机构安装在支撑底框(1)顶侧,所述支撑底框(1)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6);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插块(7)、限位固定块(8)、输送杆(9)、电机(10)、第三限位槽(26)、第三弹簧(27)、第二滑轨(28)、第三滑块(29)和限位插块(30),所述输送滚筒(3)底端中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26),且第三限位槽(26)内侧中部焊接有第三弹簧(27),所述第三弹簧(27)的前端焊接在限位插块(30)后侧,所述限位插块(30)前端中部插设在支撑底框(1)的内壁上,所述输送滚筒(3)的后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插块(7),且第一固定插块(7)后侧插设在支撑底框(1)上,右侧所述输送滚筒(3)的后侧设置有输送杆(9),且输送杆(9)后侧顶端贯穿支撑底框(1)的外壁与电机(10)前端进行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块(30)两侧皆设置有第三滑块(29),且第三滑块(29)皆滑动在第二滑轨(28)的内侧,所述第二滑轨(28)皆对称开设在输送滚筒(3)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插块(7)后侧中部插设有限位固定块(8),且限位固定块(8)固定设置在支撑底框(1)内壁开设的槽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4)外壁底端贴合设置在刮刀(11)顶端,且刮刀(11)底端固定设置在限位安装板(12)顶端,所述限位安装板(12)底端通过拆装机构与支撑固定杆(15)进行安装,所述支撑固定杆(15)底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固定杆(21)顶端,所述连接固定杆(21)两侧皆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22)内侧中部,所述第二滑块(22)皆滑动在第一滑轨(23)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滑轨(23)皆对称开设在第二限位槽(25)外侧,所述连接固定杆(21)底端中部焊接有第二弹簧(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槽(13)、第二固定插块(14)、支撑固定杆(15)、滑杆(16)、第一滑块(17)、第一弹簧(18)、拉杆(19)和第一限位插杆(20),所述限位安装板(12)底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且第一限位槽(13)外壁皆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壁中部设置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外壁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7),所述第一滑块(17)内壁中部焊接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滑块(17)底端固定设置有拉杆(19),且拉杆(19)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插杆(20),且第一限位插杆(20)顶端插设在支撑固定杆(15)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3)内壁中部等距离安装有第二固定插块(14),且第二固定插块(14)底端皆插设在支撑固定杆(15)外壁上。
说明书: 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0002] 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目前社会上的便于监测
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3] 传统的带式输送机在使用时易出现输送带张紧力异常,滚筒及输送带的接触面浸入泥水、粉尘,托辊损坏、杂物缠绕、物料埋压等引起带式输送机打滑或断带的情况,进而易
造成物料运输效率下降、输送带磨损加剧,甚至会造成输送机的损坏,因此亟需一种便于监
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包括支撑底框,所述支撑底框顶端开设有槽孔,且槽孔内壁对称设置有两组输送辊,所述槽孔内壁等距离设置有三组输送传感器,
所述输送辊外壁中部皆设置有输送滚筒,所述输送滚筒的外壁皆通过输送带连接,所述输
送滚筒的前后两端通过挤压机构安装在支撑底框顶侧,所述支撑底框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
器;
[0007]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插块、限位固定块、输送杆、电机、第三限位槽、第三弹簧、第二滑轨、第三滑块和限位插块,所述输送滚筒底端中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且第三限
位槽内侧中部焊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前端焊接在限位插块后侧,所述限位插块
前端中部插设在支撑底框的内壁上,所述输送滚筒的后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插块,且第
一固定插块后侧插设在支撑底框上,右侧所述输送滚筒的后侧设置有输送杆,且输送杆后
侧顶端贯穿支撑底框的外壁与电机前端进行安装。
[000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插块两侧皆设置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皆滑动在第二滑轨的内侧,所述第二滑轨皆对称开设在输送滚筒的内壁上。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固定插块后侧中部插设有限位固定块,且限位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支撑底框内壁开设的槽孔中。
[0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输送带外壁底端贴合设置在刮刀顶端,且刮刀底端固定设置在限位安装板顶端,所述限位安装板底端通过拆装机构与支撑固定杆进
行安装,所述支撑固定杆底端固定设置在连接固定杆顶端,所述连接固定杆两侧皆固定安
装在第二滑块内侧中部,所述第二滑块皆滑动在第一滑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滑轨皆对称
开设在第二限位槽外侧,所述连接固定杆底端中部焊接有第二弹簧。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拆装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槽、第二固定插块、支撑固定杆、滑杆、第一滑块、第一弹簧、拉杆和第一限位插杆,所述限位安装板底端开设有
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槽外壁皆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壁中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外
壁皆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壁中部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底端固
定设置有拉杆,且拉杆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插杆,且第一限位插杆顶端插设在支撑固
定杆的外壁上。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壁中部等距离安装有第二固定插块,且第二固定插块底端皆插设在支撑固定杆外壁上。
[0013]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4] 1、本实用新型中,将左侧的输送滚筒向前端进行挤压,使得将限位插块在第三弹簧的弹性势能以及第二滑轨和第三滑块的滑动作用下移动至第三限位槽内侧后,此时将左
侧输送带的后侧顶端的第一固定插块也从支撑底框内壁开设的槽孔中取出后,此时两组输
送滚筒外壁的输送带即可进行拆卸,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相对较为便捷的对输送带进行更
换,同时可以解决传统的带式输送机在使用时易出现输送带张紧力异常,造成物料运输效
率下降、输送带磨损加剧,甚至造成输送机的损坏的情况的产生,提高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
的工作效率;
[0015] 2、本实用新型中,当装置在进行启动使用时,刮刀顶端抵接在输送带外壁底端,在第二滑块和第一滑轨的滑动作用以及第二弹簧的弹性支撑力的作用下使得完成对输送带
底端外壁残留的泥水和粉尘进行清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相对较为便捷的提高装置在使用
过程中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001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结构示意图;[0017]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0018]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0019]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0]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1] 图例说明:[0022] 1、支撑底框;2、输送辊;3、输送滚筒;4、输送带;5、输送传感器;6、控制器;7、第一固定插块;8、限位固定块;9、输送杆;10、电机;11、刮刀;12、限位安装板;13、第一限位槽;
14、第二固定插块;15、支撑固定杆;16、滑杆;17、第一滑块;18、第一弹簧;19、拉杆;20、第一
限位插杆;21、连接固定杆;22、第二滑块;23、第一滑轨;24、第二弹簧;25、第二限位槽;26、
第三限位槽;27、第三弹簧;28、第二滑轨;29、第三滑块;30、限位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包括支撑底框1,支撑底框1顶端开设有槽孔,且槽孔内壁对称设置有两组输送辊2,槽
孔内壁等距离设置有三组输送传感器5,输送辊2外壁中部皆设置有输送滚筒3,输送滚筒3
的外壁皆通过输送带4连接,输送滚筒3的前后两端通过挤压机构安装在支撑底框1顶侧,支
撑底框1左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6;
[0025] 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插块7、限位固定块8、输送杆9、电机10、第三限位槽26、第三弹簧27、第二滑轨28、第三滑块29和限位插块30,输送滚筒3底端中部开设有第三限位槽
26,且第三限位槽26内侧中部焊接有第三弹簧27,第三弹簧27的前端焊接在限位插块30后
侧,限位插块30前端中部插设在支撑底框1的内壁上,输送滚筒3的后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固
定插块7,且第一固定插块7后侧插设在支撑底框1上,右侧输送滚筒3的后侧设置有输送杆
9,且输送杆9后侧顶端贯穿支撑底框1的外壁与电机10前端进行安装,其作用在于可以相对
较为便捷的对输送带4进行更换,同时可以解决传统的带式输送机在使用时易出现输送带
张紧力异常,造成物料运输效率下降、输送带磨损加剧,甚至造成输送机的损坏的情况的产
生,提高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0026] 限位插块30两侧皆设置有第三滑块29,且第三滑块29皆滑动在第二滑轨28的内侧,第二滑轨28皆对称开设在输送滚筒3的内壁上,其作用在于可以在第二滑轨28和第三滑
块29的滑动作用下使得限位插块30能够相对顺滑的移动压缩至第三限位槽26内侧,提高了
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顺滑效果。
[0027] 第一固定插块7后侧中部插设有限位固定块8,且限位固定块8固定设置在支撑底框1内壁开设的槽孔中,其作用在于可以相对稳定的使得左侧输送滚筒3与支撑底框1之间
的安装的稳定性。
[0028] 输送带4外壁底端贴合设置在刮刀11顶端,且刮刀11底端固定设置在限位安装板12顶端,限位安装板12底端通过拆装机构与支撑固定杆15进行安装,支撑固定杆15底端固
定设置在连接固定杆21顶端,连接固定杆21两侧皆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22内侧中部,第二
滑块22皆滑动在第一滑轨23的外壁上,第一滑轨23皆对称开设在第二限位槽25外侧,连接
固定杆21底端中部焊接有第二弹簧24,其作用在于可以相对较为便捷的提高装置在使用过
程中的实用性。
[0029] 拆装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槽13、第二固定插块14、支撑固定杆15、滑杆16、第一滑块17、第一弹簧18、拉杆19和第一限位插杆20,限位安装板12底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且第
一限位槽13外壁皆开设有开槽,开槽内壁中部设置有滑杆16,滑杆16外壁皆滑动连接有第
一滑块17,第一滑块17内壁中部焊接有第一弹簧18,第一滑块17底端固定设置有拉杆19,且
拉杆19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插杆20,且第一限位插杆20顶端插设在支撑固定杆15的外
壁上,其作用在于可以相对较为便捷的使得对刮刀11进行更换,提高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
的工作效率。
[0030] 第一限位槽13内壁中部等距离安装有第二固定插块14,且第二固定插块14底端皆插设在支撑固定杆15外壁上,其作用在于可以提高支撑固定杆15与刮刀11之间安装的稳定
效果。
[0031] 工作原理:将左侧的输送滚筒3向前端进行挤压,使得将限位插块30在第三弹簧27的弹性势能以及第二滑轨28和第三滑块29的滑动作用下移动至第三限位槽26内侧后,此时
将左侧输送带4的后侧顶端的第一固定插块7也从支撑底框1内壁开设的槽孔中取出后,此
时两组输送滚筒3外壁的输送带4即可进行拆卸;
[0032] 当装置在进行启动使用时,刮刀11顶端抵接在输送带4外壁底端,在第二滑块22和第一滑轨23的滑动作用以及第二弹簧24的弹性支撑力的作用下使得完成对输送带4底端外
壁残留的泥水和粉尘进行清除。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声明:
“便于监测速度和打滑的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