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

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

467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4-01-05 13:28:2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辊门架(4)、滑道(5)、调节底座(6)、滑动轴承座(7)、轴承(8)、升降螺杆(9),支撑辊门架(4)为N形钢结构框架,两个支撑辊门架(4)分别位于皮带输送机(1)两侧的机架内侧,两个支撑辊门架(4)平面平行相对,支撑辊门架(4)的上端通过槽钢与皮带输送机(1)的机架焊接连接,两个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的内侧分别有滑道(5),滑道(5)为两个对称布置的矩形钢条,滑道(5)与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焊接牢固,两个滑动轴承座(7)的两侧分布与两个支撑辊门架(4)两侧的滑道(5)相连接,滑动轴承座(7)的两侧与滑道(5)为滑动配合,滑动轴承座(7)中安装有轴承(8),支撑辊(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辊门架(4)的滑动轴承座(7)中的轴承(8)配合装配,调节底座(6)为水平的长条形钢板,调节底座(6)位于滑动轴承座(7)的下方,调节底座(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相连接,调节底座(6)的板面中间有垂直的螺孔(10),升降螺杆(9)的螺纹与调节底座(6)的螺孔(10)相匹配,升降螺杆(9)穿过调节底座(6)的螺孔(10),升降螺杆(9)的上端与滑动轴承座(7)为可转动连接,升降螺杆(9)的下端连接有转动把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座(7)的两侧分别有矩形凹槽(12),矩形凹槽(12)与支撑辊门架(4)两侧立柱的滑道(5)相匹配,滑动轴承座(7)通过两侧矩形凹槽(12)安装在支撑辊门架(4)两侧立柱的滑道(5)之间,滑动轴承座(7)的矩形凹槽(12)与滑道(5)为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的下部分别有2?3个固定孔(13),2?3个固定孔(13)在立柱的长度方向上顺序排列,调节底座(6)的钢板两端分别有连接孔(14)与固定孔(13)相对,固定螺栓(15)通过支撑辊门架(4)立柱的一个固定孔(13)和调节底座(6)的连接孔(14)将调节底座(6)与支撑辊门架(4)立柱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座(7)的下部居中位置有贯穿滑动轴承座(7)的水平的矩形孔(16),矩形孔(16)的下端连接有垂直的圆形通孔(17),升降螺杆(9)的上端通过圆形通孔(17)伸入到滑动轴承座(7)的矩形孔(16)中,圆形通孔(17)与升降螺杆(9)为间隙配合,升降螺杆(9)的上端连接有推拉块(18),推拉块(18)为扁圆柱体,推拉块(18)位于滑动轴承座(7)的矩形孔(16)中,推拉块(18)与矩形孔(16)为可转动配合,滑动轴承座(7)为垂直剖分式结构,滑动轴承座(7)由前、后两半组成,推拉块(18)放入滑动轴承座(7)的下部的矩形孔(16)内,滑动轴承座(7)的前、后两半合并后焊接连接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底座(6)的螺孔(10)下方的升降螺杆(9)上套装有定位螺母(19),定位螺母(19)与升降螺杆(9)的螺纹相匹配,定位螺母(19)顶紧在调节底座(6)的螺孔(10)下方将升降螺杆(9)锁定。

说明书: 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有效调节皮带输送机回程皮带的装置,属于皮带输送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0002] 皮带跑偏是皮带输送机最常见的故障,皮带长时间地跑偏运行不仅使皮带边缘严重磨损,而且会出现皮带撕裂、刮损等突发性事故,因此及时准确地处理皮带跑偏是保证皮

带输送机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

[0003] 导致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跑偏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要根据不同的跑偏现象和原因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跑偏可归纳为三种情况:第一

种是皮带机在输送过程中,如果前后滚筒中心线不平行,造成胶带两侧的松紧程度不一样,

则胶带向皮带松的一侧跑偏,即“跑松不跑紧”规律;第二种是支撑托辊不在皮带运行方向

平行的同一个水平位置上,而是一头高一头低,则皮带就会向高的一端跑偏,即“跑高不跑

低”规律;第三种是托辊不在与皮带运行方向垂直的截面上,而是一端前,一端后,则皮带

就会向后的一端跑偏,即“跑后不跑前”规律。

[0004] 针对上述皮带跑偏规律,皮带跑偏调整的应对措施也有很多种,如:调偏托辊法、重力调偏法、立辊调偏法、垫高调偏法、调整张紧装置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

的皮带跑偏情况,但是这些方法的共同缺点是对回程皮带跑偏的纠正较差,不能灵活调节,

皮带调偏操作时必须停机才能处理,需要加装调整所需的托辊、垫铁、配重块等零部件,耗

时费力,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停机处理影响正常生产作业。同时在回程皮带托辊支架

变形时无法使用,并且无法解决大倾角爬坡皮带受力较大的位置上回程平行下托辊频繁损

坏,更换困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针对回程皮带进行调节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这种调节装置可以通过调整回程皮带与下平行支撑辊的受力位置,解决输送机回程皮带跑偏

问题,同时可以替代支架变形无法使用的回程皮带托辊,还可以避免回程平行下托辊频繁

损坏。

[0006]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0007] 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它包括支撑辊门架、滑道、调节底座、滑动轴承座、轴承、升降螺杆,支撑辊门架为N形钢结构框架,两个支撑辊门架分别位于皮带输送

机两侧的机架内侧,两个支撑辊门架平面平行相对,支撑辊门架的上端通过槽钢与皮带输

送机的机架焊接连接,两个N形支撑辊门架的两侧立柱的内侧分别有滑道,滑道为两个对称

布置的矩形钢条,滑道与支撑辊门架焊接牢固,两个滑动轴承座的两侧分布与两个支撑辊

门架两侧的滑道相连接,滑动轴承座的两侧与滑道为滑动配合,滑动轴承座中安装有轴承,

支撑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辊门架的滑动轴承座中的轴承配合装配,调节底座为水平的

长条形钢板,调节底座位于滑动轴承座的下方,调节底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辊门架的两侧

立柱相连接,调节底座的板面中间有垂直的螺孔,升降螺杆的螺纹与调节底座的螺孔相匹

配,升降螺杆穿过调节底座的螺孔,升降螺杆的上端与滑动轴承座为可转动连接,升降螺杆

的下端有转动把手。

[0008] 上述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所述滑道轴承座的两侧分别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与支撑辊门架两侧立柱的滑道相匹配,滑动轴承座通过两侧矩形凹槽安装在支撑

辊门架两侧立柱的滑道之间,滑道轴承座的矩形凹槽与滑道为滑动配合。

[0009] 上述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所述支撑辊门架的两侧立柱的下部分别有2?3个固定孔,2?3个固定孔在立柱的长度方向上顺序排列,调节底座的钢板两端分别有连

接孔与固定孔相对,固定螺栓通过支撑辊门架立柱的一个固定孔和调节底座的连接孔将调

节底座与立柱固定连接。

[0010] 上述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所述滑动轴承座的下部居中位置有贯穿滑动轴承座的水平的矩形孔,矩形孔的下端连接有垂直的圆形通孔,升降螺杆的上端通过圆

形通孔伸入到滑动轴承座的矩形孔中,圆形通孔与升降螺杆为间隙配合,升降螺杆的上端

连接有推拉块,推拉块为扁圆柱体,推拉块位于滑动轴承座的矩形孔中,推拉块与矩形孔为

可转动配合,滑动轴承座为垂直剖分式结构,滑动轴承座由前、后两半组成,推拉块放入滑

动轴承座的下部的矩形孔内,滑动轴承座前、后两半合并后焊接连接为一体。

[0011] 上述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所述调节底座的螺孔下方的升降螺杆上套装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与升降螺杆的螺纹相匹配,定位螺母顶紧在调节底座的螺孔下方

将升降螺杆锁定。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支撑辊门架对称放置,可以对皮带机支撑辊进行支撑;[0014] 支撑辊门架上安装有滑道,支撑辊轴承座可以在滑道中上下滑动,以调节支撑辊的上下位置;调节底座固定在支撑辊门架的下部,升降螺杆通过调节底座与支撑辊轴承座

相连接,转动升降螺杆可以通过推拉块调节支撑辊轴承座的上下位置,达到调节支撑辊上

下位置的作用。

[001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通过调整回程皮带与下平行支撑辊的受力位置,解决输送机回程皮带跑偏问题,同时可以替代支架变形无法使用的回程皮带托辊,还

可以避免回程平行下托辊频繁损坏,防止因皮带输送机的皮带跑偏造成皮带边部撕裂,以

及故障扩大化造成整体更换胶带,甚至发生火灾等恶性事故。

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2是支撑辊门架与调节底座的连接示意图;[0018] 图3是支撑辊门架、滑动轴承座、升降螺杆的连接示意图;[0019] 图4是升降螺杆与调节底座的连接示意图;[0020] 图5是调节底座的俯视图;[0021] 图6是升降螺杆与滑动轴承座的俯视图。[0022] 图中标记如下:皮带输送机1、回程皮带2、支撑辊3、支撑辊门架4、滑道5、调节底座6、滑动轴承座7、轴承8、升降螺杆9、螺孔10、转动把手11、矩形凹槽12、固定孔13、连接孔14、

固定螺栓15、矩形孔16、圆形通孔17、推拉块18、定位螺母19。

具体实施方式[0023] 本实用新型由支撑辊门架4、滑道5、调节底座6、滑动轴承座7、轴承8、升降螺杆9组成。

[0024] 图1、2、3显示,支撑辊门架4为N形钢结构框架,两个支撑辊门架4分别位于皮带输送机1两侧的机架内侧,两个支撑辊门架4平面平行相对,两个支撑辊门架4的顶部钢板与皮

带输送机1的机架两侧的槽钢平行,两组支撑辊门架4对称焊接在皮带输送机1槽钢上,与回

程皮带2运行方向垂直。两个N形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的内侧分布连接有滑道5,滑道5为

两个对称布置的矩形钢条,滑道5与支撑辊门架4焊接牢固合为一体,两个滑动轴承座7的两

侧分布与两个支撑辊门架4两侧的滑道5相连接,滑动轴承座7的两侧与滑道5为滑动配合,

滑动轴承座7中安装有轴承8,支撑辊3的两端分布与两个支撑辊门架4的滑动轴承座7中的

轴承8配合装配。

[0025] 图1、2显示,调节底座6为水平的长条形钢板,调节底座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相连接。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的下部分别有2?3个固定孔13,2?3个固定孔

13在立柱的长度方向上顺序排列,调节底座6的钢板两端分别有连接孔14与固定孔13相对,

固定螺栓15通过支撑辊门架4立柱的一个固定孔13和调节底座6的连接孔14将调节底座6与

立柱固定连接。调节底座6可以通过不同的固定孔13确定在初始安装时的安装高度,以适应

不同的调节需要。

[0026] 图1、3、6显示,滑动轴承座7的两侧分别有矩形凹槽12,矩形凹槽12与支撑辊门架4两侧立柱的滑道5相匹配,滑动轴承座7通过两侧矩形凹槽12安装在支撑辊门架4两侧立柱

的滑道5之间,滑道轴承座可7以沿着滑道5上下滑动,以调节支撑辊3的上下位置,防止和纠

正回程皮带2跑偏。

[0027] 图3、4、5显示,调节底座6位于滑动轴承座7的下方,调节底座6的板面中间有垂直的螺孔10,升降螺杆9的螺纹与调节底座6的螺孔10相匹配,升降螺杆9穿过调节底座6的螺

孔10,升降螺杆9的上端与滑动轴承座7为可转动连接,升降螺杆9的下端有转动把手11。

[0028] 图3显示,调节底座6的螺孔10下方的升降螺杆9上套装有定位螺母19,定位螺母19与升降螺杆9的螺纹相匹配,定位螺母19顶紧在调节底座6的螺孔10下方将升降螺杆9锁定。

[0029] 图3、4、5显示,滑动轴承座7的下部居中位置有贯穿滑动轴承座7的水平的矩形孔16,矩形孔16下端连接有垂直的圆形通孔17,升降螺杆9的上端通过圆形通孔17伸入到滑动

轴承座7的矩形孔16中,圆形通孔17与升降螺杆9为间隙配合,升降螺杆9的上端连接有推拉

块18,推拉块18为扁圆柱体,推拉块18位于滑动轴承座7的矩形孔16中,推拉块18与矩形孔

16为可转动配合。

[0030] 升降螺杆9与推拉块18先焊接为一个整体,同时将调节底座6安装在升降螺杆9上,选择合适的初始高度,确保调节底座6的钢板两端的连接孔14与支撑辊门架4立柱固定孔13

相对。

[0031] 滑动轴承座7为垂直剖分式结构,滑动轴承座7拆解分为两半后,将推拉块18放入滑动轴承座7的下部的矩形孔16内,再将滑动轴承座7合装,并在顶部和下部合适位置采用

铸铁焊条焊接确保牢固。

[0032] 使用时,转动升降螺杆9,升降螺杆9上端的推拉块18在滑动轴承座7的矩形孔16内带动滑动轴承座7上下移动,调整滑动轴承座7高度,达到调节回程皮带2的支撑辊3上下位

置的目的。

[0033] 本实用新型可以针对回程皮带2跑偏进行调整,按照回程皮带2跑偏出现的实际问题,将两侧的滑动轴承座7高度进行调节。初始上机安装时可将支撑辊3与回程皮带2的平面

保持平行,起到支撑回程皮带2的作用。当回程皮带2发生跑偏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两侧

支撑门架4的滑动轴承座7的高度,从而改变支撑辊3与回程皮带2平面的接触位置,进而改

变回程皮带2两侧的受力,达到调整回程皮带2跑偏的目的。

[0034] 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下平行长托辊使用,当皮带输送机1的运行工况恶劣,造成机架支腿损坏无法恢复,普通的下平行托辊无法安装,本实用新型可以代替其安装使用。

[003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003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回程皮带2的支撑辊3的两端分别与滑道轴承座7中的轴承8相连接,滑动轴承座7两侧的矩形凹槽12与支撑辊门架4两侧立柱内侧的滑道5配合连接,滑

动轴承座7的下部与升降螺杆9的上端推拉块18相连接,升降螺杆9的下部与调节底座6的螺

孔10相连接。

[0037] 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的下部有2?3个不同高度档位的固定孔13,可根据用户需要设置不同的固定孔13的高度位置,调节底座6的钢板两端分别有连接孔14与固定孔13相

对。在初始安装时,根据皮带输送机1的回程皮带2的实际高度需要,选择合适高度的固定孔

13与调节底座6的连接孔14相对,固定螺栓15将调节底座6与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固定

连接。

[0038] 手动旋转升降螺杆9下端的转动把手11,转动把手11带动升降螺杆9转动,升降螺杆9上端的推拉块18在滑动轴承座7的矩形孔16内带动滑动轴承座7上下移动,滑动轴承座7

沿着支撑辊门架4的两侧立柱的滑道5向上或向下移动,滑动轴承座7带动回程皮2带的支撑

辊3产生向上或向下的位移。

[0039]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回程皮带2的支撑辊3一侧或者两侧轴端的高度,改变回程皮带2的受力,待高度位置调整合适后,拧紧位于调节底座6下方的定位螺母19锁定升降螺杆9,

固定滑动轴承座7的高度,进而达到调节回程皮带2的支撑辊3上下位置的目的。

[004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0041] 支撑辊门架4的高度为340mm,宽度为150mm,两侧立柱的固定孔13的直径为13mm;[0042] 滑道5的不锈钢板的长度为22mm,宽度为15mm,厚度为10mm,两侧矩形凹槽12的宽度为20mm,深度为43mm;

[0043] 调节底座6的长度为122mm,宽度为75mm,厚度为12mm,螺孔10的直径为22mm;[0044] 滑动轴承座7的型号为T208,采用垂直剖分结构,长度为140mm,宽度为112mm,厚度为32mm,矩形孔16的长度为48mm,宽度为18mm,下部圆形通孔17的直径为27mm;

[0045] 轴承8的型号为UC208外球面球轴承;[0046] 升降螺杆9的直径为22mm,长度为180mm,推拉块18的圆柱体直径为44mm,厚度为16mm;

[0047] 固定螺栓15的直径为11mm,长度为57mm;[0048] 定位螺母19的直径为22mm。



声明:
“皮带输送机的回程皮带调节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