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和橡胶套;
所述辊筒包括筒体和支撑轴,所述筒体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筒体与所述支撑轴之间安装有轴承;
所述橡胶套包括两第一橡胶管和若干第二橡胶管,两所述第一橡胶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两端,若干所述第二橡胶管间隔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橡胶管之间的所述筒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管的壁厚和所述第二橡胶管的壁厚相同,所述第一橡胶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橡胶管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包括第一安装段和两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设置在两所述第二安装段之间,所述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段为扁圆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橡胶套位置的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起块,所述凸起块固定在所述橡胶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管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橡胶管的长度的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的厚度为所述筒体的筒径的1/4?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橡胶管与所述筒体的两端面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厚度范围为
1?3mm。
说明书: 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背景技术[0002] 带式输送机是当前运输物料的常用运输机械,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关键组成元件,直接影响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稳定以及使用寿命。[0003] 现有带式输送机上的托辊在运行中直接与皮带接触,导致托辊磨损严重,并且皮带在回程时,粘附在皮带上的物料会加剧皮带与托辊之间磨损,加快了对托辊的损耗,缩短了托辊的使用寿命,对带式输送机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可以有效地降低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对托辊的磨损,延长托辊的使用寿命,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稳定性,降低带式输送机的维修和运行成本。[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包括辊筒和橡胶套;[0006] 所述辊筒包括筒体和支撑轴,所述筒体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筒体与所述支撑轴之间安装有轴承;[0007] 所述橡胶套包括两第一橡胶管和若干第二橡胶管,两所述第一橡胶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两端,若干所述第二橡胶管间隔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橡胶管之间的所述筒体上。[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橡胶管的壁厚和所述第二橡胶管的壁厚相同,所述第一橡胶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橡胶管的长度。[0009]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轴包括第一安装段和两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设置在两所述第二安装段之间,所述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段上。[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段为扁圆轴。[0011]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橡胶套位置的限位结构。[0012]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起块,所述凸起块固定在所述橡胶套内。[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橡胶管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橡胶管的长度的1/10。[0014]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套的厚度为所述筒体的筒径的1/4?1/2。[0015] 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一橡胶管与所述筒体的两端面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0mm。[0016]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厚度范围为1?3mm。[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包括辊筒和橡胶套;所述辊筒包括筒体和支撑轴,所述筒体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筒体与所述支撑轴之间安装有轴承;所述橡胶套包括两第一橡胶管和若干第二橡胶管,两所述第一橡胶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两端,若干所述第二橡胶管间隔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橡胶管之间的所述筒体上;[0019] 本实用新型在筒体上设计了橡胶套,利用橡胶套支撑皮带,避免皮带与筒体直接接触,降低了对筒体的磨损,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同时将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分别间隔设置,减少了橡胶套与皮带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皮带上的物料与橡胶套之间的摩擦,减小了托辊的运行阻力,避免了对托辊的加剧磨损,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稳定性,降低带式输送机的维修和运行成本;并且,间隔设置的橡胶套能够减少粘附在皮带上的物料发生脱落,减少损耗。附图说明[0020]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1]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扁圆轴的断面的结构示意图。[0022] 附图标记:1?第一安装段;2?第二安装段;3?筒体;4?第一橡胶管;5?第二橡胶管;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0024] 实施例[002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包括辊筒和橡胶套;辊筒包括筒体3和支撑轴,筒体3套设在支撑轴上,筒体3与支撑轴之间安装有轴承6;橡胶套包括两第一橡胶管4和若干第二橡胶管5,两第一橡胶管4分别固定在筒体3的两端,若干第二橡胶管5间隔固定在两第一橡胶管4之间的筒体3上。[002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输送机皮带托辊与使用中的平行托辊直径相同,即在支撑轴上安装筒体3以及在筒体3上筑胶橡胶套后形成的托辊直径与使用中的平行托辊直径相同。本实施例中,支撑轴和筒体3用于提高托辊的结构强度,轴承6用于保证筒体3与支撑轴之间的转动稳定性,橡胶套用于避免皮带与筒体3直接接触,通过第一橡胶管4和第二橡胶管5支撑皮带,减少对托辊的磨损,同时,由于皮带上会粘附少量物料,在皮带回程时粘附的物料与下托辊接触摩擦,加剧对托辊的损耗,而本实施例将第一橡胶管4和第二橡胶管5分别间隔设置在筒体3上,相比于在筒体3上完全敷设橡胶套,将橡胶套间隔设置既能保证橡胶套对皮带的支撑作用,又能相应地减少皮带与橡胶套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粘附在皮带上的物料与橡胶套之间的摩擦,减小了托辊的运行阻力,避免了对托辊的加剧磨损,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同时,皮带在回程时粘附的物料与托辊接触会产生掉落,而将橡胶套间隔设置,减少了托辊与皮带上粘附的物料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少物料脱落。[0027]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提高皮带的运行平稳性,本实施例中,第一橡胶管4的长度大于第二橡胶管5的长度。[002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一橡胶管4的长度设计为大于第二橡胶管5的长度,即单个第一橡胶管4在筒体3上覆盖的长度大于单个第二橡胶管5在筒体3上覆盖的长度。由于,皮带上运输的物料主要集中在皮带的中间部位,皮带的两侧边部几乎没有物料,皮带在回程时,物料主要粘附在皮带的中间部位,而本实施例中,将较窄的第二橡胶管5设置在筒体3的中间部分,即通过较窄的第二橡胶管5与皮带上粘附的物料接触,有利于减小托辊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减少物料对托辊产生的摩擦,降低对托辊的损耗,并且,利用较窄的第二橡胶管5与物料接触,能够减少物料脱落现象,并减少物料对托辊的粘结;同时,皮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在托辊上发生跑偏情况,即皮带在筒体3两端之间来回跑偏,当筒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较宽的第一橡胶管4时,使得皮带两端与橡胶套的接触面积较大,即使得皮带的边缘处离第一橡胶管4和第二橡胶管5之间的缝隙处较远,能够避免皮带的边缘卡入到第一橡胶管4与第二橡胶管5之间的缝隙内,提高皮带的运行稳定性。[0029]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托辊直径均匀,使得橡胶套对皮带支撑稳定,保证皮带的运行平稳性,第一橡胶管4的壁厚和第二橡胶管5的壁厚相同。[0030]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将托辊安装在吊架上,提高托辊的安装稳定性,如图1所示,支撑轴包括第一安装段1和两第二安装段2,第一安装段1设置在两第二安装段2之间,筒体3套设在第一安装段1上。[00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段1用于安装筒体3,第二安装段2用于与吊架连接,为了提高托辊与吊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二安装段2设计为扁圆轴,即第二安装段2的断面形状包括两相对设计的弧形段和用于连接两弧形段的直线腰部。[0032]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橡胶套与筒体3的连接稳定性,防止橡胶套移位,如图1所示,筒体3上设有用于限制橡胶套位置的限位结构。[003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优选将限位结构设计为凸起块,即在筒体3上设计若干间隔的凸起块,在凸起块处分别筑胶相应的橡胶套,使得橡胶套将凸起块包裹在内,并且根据橡胶套的长度,可以选择设计凸起块的数量,例如在较宽的第一橡胶管4安装处,设计多个凸起块,相当于将若干凸起块插入到橡胶套的内部,限制橡胶套移动;当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来说,还可在橡胶套的两侧分别设计限位块,相当于将第一橡胶管4和第二橡胶管5分别限制在不同的凹槽内,防止橡胶套移动。[0034] 进一步地,根据皮带的尺寸规格,为满足橡胶套对皮带的支撑需求和托辊的结构强度,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橡胶套的厚度设计为筒体3筒径的1/4?1/2,优选将第二橡胶管5的长度设计为第一橡胶管4长度的1/10。[0035] 需要说明的是,皮带的使用规格一般以600mm、800mm和1000mm居多,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橡胶套的厚度设计为15mm,将第一橡胶管4的长度设计为150mm,将第二橡胶管5的长度设计为15mm,并且为了便于安装第一橡胶管4,优选在筒体3两端的30mm处分别安装第一橡胶管4;同时,本实施例中,支撑轴的轴径优选使用8mm、12mm、15mm,相应地,将筒体3的筒径匹配为38mm、50mm、57mm或60mm,并且,优选将筒体3的厚度设计为1.5mm、2.0mm、2.5mm、3.0mm,筒体3优选使用铁制材料,其中,第二橡胶管5的数量可以根据皮带的尺寸选取,例如,当使用600mm的皮带时,可以优选在两第一橡胶管4之间设置3个第二橡胶管5,当使用
800mm或1000mm的皮带时,可以优选在两第一橡胶管4之间设置4个第二橡胶管5。
[0036]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筒体3与支撑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防止由于热膨胀引起的预紧增加,延长托辊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筒体3与支撑轴之间采用双轴承6结构。[003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筒体3与支撑轴之间进行单轴承6结构设计也可行,即在支撑轴上第一安装段1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轴承6,并在筒体3的端部设计出用于安装轴承6的凹槽,支撑轴上第一安装段1贯穿筒体3上的凹槽,轴承6安装在支撑轴的第一安装段1上,并且位于筒体3端部的凹槽内,筒体3的凹槽内设有对轴承6进行定位的部件,例如轴承座、挡圈、密封圈、端盖等结构,利用安装单轴承6结构,实现筒体3与支撑轴之间稳定连接;[0038] 而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筒体3与支撑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延长托辊的使用寿命,优选使用双轴承6结构设计,即在支撑轴上第一安装段1的两端分别各安装一对轴承6,在原来每端只有一个轴承6的基础上,再串联一个轴承,使得每端有两个轴承6,其中,支撑轴上第一安装段1两端的两对轴承6可以背对背布置,也可以面对面布置,当使用轴承6为角接触球轴承时,本实施例中优选将两对轴承6背对背布置,并且同一端的两个轴承6串列设置,即将一轴承6的大面与另一轴承6的小面相对设置,避免增加轴向载荷和轴承预紧。[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0040]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输送机皮带托辊”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