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输送转向输送机

输送转向输送机

60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上工富怡智能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2023-11-21 10:44:58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送转向输送机,整机包括:可移动输送带组件、底架组件两大主要组件;所述的可移动输送带组件固定在底架组件的光轴上,且整个组件可前后移动;所述的底架组件提供可移动输送带组件的运行的支撑;可移动输送带组件,包括:盖板组件、小电机组件、传动组件、皮带组件、型材梁、拖链连接板、传感器安装板、皮带张紧板一、皮带张紧板二;底架组件,包括:型材架、拖链槽、拖链、光轴、光轴卡板、传感器感应板、齿条、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组件安装皮带组件的从动锟座及型材上,起到连接皮带组件及支撑被品,防止塌陷的作用;所述的小电机组件安装在型材梁上,为皮带组件提供自身正反转动力;所述的传动组件安装在型材梁上,为皮带组件提供前后运行的动力;所述的皮带组件等间距排列,组件间用皮带张紧板二及联轴器连接固定;所述的型材梁固定在型材上;所述的拖链连接板安装在型材梁的一端;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板、皮带张紧板一、皮带张紧板二安装在皮带组件两侧的型材上,主要用于取放辅料;所述的型材架,搭起了整个设备的框架,支持各个零件的安装固定;所述的台板安装在型材架上,用于支撑皮带组件,美化外观;所述的拖链槽安装在型材架的一侧;所述的拖链一端固定在拖链槽上,另一端固定在拖链连接板上;所述的光轴穿过型材架上的孔洞,用光轴卡板固定在型材架上;所述的传感器感应板安装在型材架的一根竖梁上;所述的齿条固定在型材架的两根横梁底部,齿条与齿轮的相互作用,驱动皮带组件的整体前后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转向输送机,其特征在于: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盖板垫块;所述的盖板垫块用螺钉固定在盖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转向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小机电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一、减速机一、减速机安装座、减速机张紧座、小同步轮、同步带、大同步轮;所述的伺服电机一安装减速机上;所述的减速机一安装在减速机安装座上;所述的减速机安装座固定在减速机张紧座上;所述的小同步轮及大同步轮分别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及主动辊上;所述的同步带位于小同步轮及大同步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转向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二、减速机二、连接座、齿轮固定座、直线轴承座、联轴器、齿轮、传动轴、传感器、轴承座;所述的伺服电机二、减速机二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的齿轮固定座固定在连接座的另一侧;所述的直线轴承座固定连接座的两侧,用联轴器将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连接;所述的齿轮、轴承座套入传动轴上,与连接座固定在一起,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在连接座的底部,当与传感器感应板接触时,输出零位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转向输送机,其特征在于:皮带组件包括:型材、滚轮座、聚氨酯轴承、立式轴承座、从动辊座、输送带、从动辊、主动辊;所述的滚轮座与聚氨酯轴承组成小组件,固定在型材的一侧;所述的主动辊套在立式轴承座中;所述的从动辊套在从动辊座中,两辊之间用输送带相连;所述的输送带具有正反转向功能;所述的立式轴承座及从动辊座同样固定在型材上,主要起到取放辅料的作用。

说明书: 输送转向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纺领域、绗缝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纺织业全自动被品折叠包装机生产线的输送的环节,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转向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或制造业中,自动化的生产线都少不了输送设备,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衔接各工序。因场地或加工工艺等因素限制,有些输送线路,需要转弯、变相。市场上,转弯变相的输送机有很多,例如:皮带转弯输送机、滚筒转弯输送机、麦克纳姆轮输送机、差速输送机等。各有各的优缺点,几乎满足了市场上的所有应用需求。但是对于“被品”转弯变相输送,上述列举的输送机,都不适用。对于如何将被子从宽皮带输送机转移到窄皮带输送机,可以依靠惯性,使被子在宽皮带输送机上,达到一定的速度,当被子脱离宽皮带输送机时,可以滑向窄皮带输送机。但这种输送流程,只适用单一规格的被子。

众所周知,被子的规格多种多样,有夏凉被、棉被、有单人被、双人被,尺寸各异。因被子的规格不同,就导致了被子的惯量不同,进而影响被子落在窄皮带输送机的位置。惯量大的被子,有可能会飞出窄皮带输送机,惯量小的被子,有可能会落在宽皮带输送机与窄皮带输送机的边上。被子的差异化,导致了被子在窄皮带输送机上落点的差异化,进而影响了后续的输送及加工。那么,在窄皮带输送机的边缘,加上挡板,使被子在宽皮带输送机上具有较大的惯量,当被子脱离宽皮带输送机时,可以撞向窄皮带输送机上的挡板,进而停止运动,同样是不行的。对于质量小的被子,很难使其具有较大的惯量。因为输送带如果速度过快的话,被子会与输送带出现“打滑”的现象;为了防止“打滑”,输送带就不能过快,这就要使被子在输送带上持续加速好长一段时间,来达到较大的惯量。这也就意味着,需要给被子足够大的空间来运动,对于占地空间有要求场所,显示是不可取的。当被子撞击挡板时,被子会发生严重的变形,显然会影响后续的加工,这也是不可取的。综上,依靠惯性的方法,有其局限性,不满足大多数需求。同样依靠转弯输送机,也是不可行的,而且皮带转弯输送机,滚筒转弯输送机,差速输送机,也不适用这种转向情况。麦克纳姆轮输送机同样不行,因为被子是柔性材料,被子会卷入克纳姆轮,会造成设备卡机,被子撕裂等现象。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能解决这种技术问题的设备出现。所以结合传统方式,本发明阐述的一种输送转向输送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输送转向输送机,该机器主要解决了被品转序过程中定位不精确的问题,满足狭长物体转向的需求、柔性材料物体转向的需求,达到转向物体的精准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输送转向输送机,整机包括:可移动输送带组件、底架组件两大主要组件。

所述的可移动输送带组件固定在底架组件的光轴上,且整个组件可前后移动;

所述的底架组件提供可移动输送带组件的运行的支撑。

可移动输送带组件,包括:盖板组件、小电机组件、传动组件、皮带组件、型材梁、拖链连接板、传感器安装板、皮带张紧板一 、皮带张紧板二。

所述的盖板组件安装皮带组件的从动锟座及型材上,起到连接皮带组件及支撑被品,防止塌陷的作用;

所述的小电机组件安装在型材梁上,为皮带组件提供自身正反转动力;

所述的传动组件安装在型材梁上,为皮带组件提供前后运行的动力;

所述的皮带组件等间距排列,组件间用皮带张紧板二及联轴器连接固定;

所述的型材梁固定在型材上;

所述的拖链连接板安装在型材梁的一端;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板、皮带张紧板一、皮带张紧板二安装在皮带组件两侧的型材上,主要用于取放辅料;

其中,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盖板垫块。

所述的盖板垫块用螺钉固定在盖板上。

其中,小机电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一、减速机一、减速机安装座、减速机张紧座、小同步轮、同步带、大同步轮。

所述的伺服电机一安装减速机上;

所述的减速机一安装在减速机安装座上;

所述的减速机安装座固定在减速机张紧座上;

所述的小同步轮及大同步轮分别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及主动辊上;

所述的同步带位于小同步轮及大同步轮之间。

其中:传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二、减速机二、连接座、齿轮固定座、直线轴承座、联轴器、齿轮、传动轴、传感器、轴承座。

所述的伺服电机二、减速机二固定在连接座上;

所述的齿轮固定座固定在连接座的另一侧;

所述的直线轴承座固定连接座的两侧,用联轴器将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连接;

所述的齿轮、轴承座套入传动轴上,与连接座固定在一起,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在连接座的底部,当与传感器感应板接触时,输出零位信号。

其中:皮带组件包括:型材、滚轮座、聚氨酯轴承、立式轴承座、从动辊座、输送带、从动辊、主动辊。

所述的滚轮座与聚氨酯轴承组成小组件,固定在型材的一侧;

所述的主动辊套在立式轴承座中;

所述的从动辊套在从动辊座中,两辊之间用输送带相连;

所述的输送带具有正反转向功能;

所述的立式轴承座及从动辊座同样固定在型材上,主要起到取放辅料的作用。

底架组件,包括:型材架、拖链槽、拖链、光轴、光轴卡板、传感器感应板、齿条、台板。

所述的型材架,搭起了整个设备的框架,支持各个零件的安装固定;

所述的台板安装在型材架上,用于支撑皮带组件,美化外观;

所述的拖链槽安装在型材架的一侧;

所述的拖链一端固定在拖链槽上,另一端固定在拖链连接板上;

所述的光轴穿过型材架上的孔洞,用光轴卡板固定在型材架上;

所述的传感器感应板安装在型材架的一根竖梁上;

所述的齿条固定在型材架的两根横梁底部,齿条与齿轮的相互作用,驱动皮带组件的整体前后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输送机被品转序过程中定位不精确的问题,满足狭长物品转向的需求、柔性材料物品转向的需求,达到转向物品精准定位,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增强了美观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输送转向输送机的总装图;

图2 是可移动输送带组件的装配图;

图3是盖板组件的装配图;

图4是小电机组件的装配图;

图5是传动组件的装配图;

图6是皮带组件的装配图;

图7是底架组件的装配图。

1.可移动输送带组件 2.底架组件 3.盖板组件 4.小电机组件 5.传动组件 6.皮带组件 7.型材梁 8.拖链连接板 9.传感器安装板 10.皮带张紧板一 11.皮带张紧板二 12.盖板 13.盖板垫块 14.伺服电机一 15.减速机一 16.减速机安装座 17.减速机张紧座 18.小同步轮 19.同步带 20.大同步轮 21.伺服电机二 22.减速机二 23.连接座 24.齿轮固定座 25.直线轴承座 26.联轴器 27.齿轮 28.传动轴 29.传感器 30.轴承座 31.型材 32.滚轮座 33.聚氨酯轴承 34.立式轴承座 35.从动辊座 36.输送带 37.从动辊 38.主动辊 39.型材架 40.拖链槽 41.拖链 42.光轴 43.光轴卡板 44.传感器感应板 45.齿条 46.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以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输送转向输送机,整机包括:可移动输送带组件1、底架组件2两大主要组件。

所述的可移动输送带组件1固定在底架组件2的光轴42上,且整个组件可前后移动;

所述的底架组件2提供可移动输送带组件1的运行的支撑。

可移动输送带组件1,包括:盖板组件3、小电机组件4、传动组件5、皮带组件6、型材梁7、拖链连接板8、传感器安装板9、皮带张紧板一 10、皮带张紧板二11。

所述的盖板组件3安装皮带组件6的从动锟座35及型材31上,起到连接皮带组件6及支撑被品,防止塌陷的作用;

所述的小电机组件4安装在型材梁7上,为皮带组件6提供自身正反转动力;

所述的传动组件5安装在型材梁7上,为皮带组件6提供前后运行的动力;

所述的皮带组件6等间距排列,组件间用皮带张紧板二11及联轴器26连接固定;

所述的型材梁7固定在型材31上;

所述的拖链连接板8安装在型材梁7的一端;

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板9、皮带张紧板一10、皮带张紧板二11安装在皮带组件6两侧的型材31上,主要用于取放辅料;

其中,盖板组件3包括:盖板12、盖板垫块13。

所述的盖板垫块13用螺钉固定在盖板上12。

其中,小机电组件4包括:伺服电机一14、减速机一15、减速机安装座16、减速机张紧座17、小同步轮18、同步带19、大同步轮20。

所述的伺服电机一14安装减速机一15上;

所述的减速机一15安装在减速机安装座16上;

所述的减速机安装座16固定在减速机张紧座17上;

所述的小同步轮18及大同步轮20分别固定在减速机15的输出轴及主动辊38上;

所述的同步带19位于小同步轮18及大同步轮20之间。

其中,传动组5包括:伺服电机二21、减速机二22、连接座23、齿轮固定座24、直线轴承座25、联轴器26、齿轮27、传动轴28、传感器29、轴承座30。

所述的伺服电机二21、减速机二22固定在连接座23上;

所述的齿轮固定座24固定在连接座23的另一侧;

所述的直线轴承座25固定连接座23的两侧,用联轴器26将减速机二22的输出轴与传动轴28连接;

所述的齿轮27、轴承座30套入传动轴28上,与连接座23固定在一起,齿轮27与齿条45相互啮合;

所述的传感器29安装在连接座23的底部,当与传感器感应板44接触时,输出零位信号。

其中:皮带组件6包括:型材31、滚轮座32、聚氨酯轴承33、立式轴承座34、从动辊座35、输送带36、从动辊37、主动辊38。

所述的滚轮座32与聚氨酯轴承33组成小组件,固定在型材31的一侧;

所述的主动辊38套在立式轴承座34中;

所述的从动辊37套在从动辊座35中,两辊之间用输送带36相连;

所述的输送36带具有正反转向功能;

所述的立式轴承座34及从动辊座35同样固定在型材31上,主要起到取放辅料的作用。

底架组件2,包括:型材架39、拖链槽40、拖链41、光轴42、光轴卡板43、传感器感应板44、齿条45、台板46。

所述的型材架39,搭起了整个设备的框架,支持各个零件的安装固定;

所述的台板46安装在型材架39上,用于支撑皮带组件,美化外观;

所述的拖链槽40安装在型材架39的一侧;

所述的拖链41一端固定在拖链槽40上,另一端固定在拖链连接板8上;

所述的光轴42穿过型材架39上的孔洞,用光轴卡板43固定在型材架39上;

所述的传感器感应板44安装在型材架39的一根竖梁上;

所述的齿条45固定在型材架39的两根横梁底部,齿条45与齿轮27的相互作用,驱动皮带组件的整体前后运动。

输送转向输送机的皮带组件6,先向前伸出,同时输送带36顺时针运转,等待宽皮带输送机,将被子输送过来。待被子过渡到皮带组件6上,被传感器29检测到后,皮带组件6向后缩回,同时输送带36逆时针运转,将被子稳稳的放在窄皮带输送机上。最后,窄皮带输送机再将被子输送到下一工序。





声明:
“输送转向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