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应用于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动力除尘装置,所述无动力除尘装置包括导料槽、尾箱、裙边密封橡胶和抑尘帘组件;
所述导料槽用于罩住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表面共同形成两端开口的导料腔,所述导料槽的靠近入口处的顶壁设有第一扩口,所述第一扩口对应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落料点;
所述导料槽通过所述尾箱和所述裙边密封橡胶将导料槽与皮带之间的缝隙密封,所述抑尘帘组件对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落料点产生的诱导风进行降速;
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靠近出口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多个静电
除尘器单元,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竖向并联布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与所述导料腔之间相连有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的底部与所述导料腔相通,上部与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的底部进风口相通,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的顶部设有开放的出风口;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轮流间歇地静电吸附,以使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吸附的粉尘颗粒回落到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包括引风机和静电集尘组件,所述引风机和所述静电集尘组件上下连通布置,所述引风机能够引导形成自下至上的气流,使所述气流经过所述静电集尘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的静电集尘组件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的静电集尘组件轮流交互间歇断电运行;
当所述静电集尘组件通电时,所述静电集尘组件中通过静电场的作用吸附粉尘颗粒;
当所述静电集尘组件断电时,所述静电集尘组件通过振打作用将所吸附的粉尘颗粒直接排到所述
皮带输送机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的靠近出口处的顶壁设有多个第二扩口,多个第二扩口与静电除尘器单元的底部进风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扩口布置于对应的静电除尘器单元的底部进风口的下方,所述过风通道的底部还包括过风通道进风口;
所述过风通道进风口与所述导料腔相通,所述过风通道用于供气流向上进入所述静电除尘装置;
所述多个第二扩口与所述导料腔相通,所述多个第二扩口用于供气流向上进入所述静电除尘装置,以及,在所述静电集尘组件断电时,粉尘颗粒从所述底部进风口经过对应的第二扩口回落到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口的口径大于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的进风口的口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的底部进风口和出风口为两端开放,中间无密闭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沿着所述导料槽的长度方向依次紧靠布置,位于靠近所述导料槽的出口处的静电除尘器单元与所述导料槽的出口之间的间距值小于等于2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尘帘组件包括多个抑尘半帘,所述多个抑尘半帘沿所述导料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于所述导料槽的内部,并布置于从所述落料点到所述静电除尘装置的一段,所述导料槽和多个抑尘半帘共同形成沿所述导料槽的长度方向的S型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尘半帘包括:
抑尘半帘本体;
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抑尘半帘本体的上侧相连,所述转轴用于转动安装于所述导料槽的顶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尘半帘本体为橡胶软帘。
说明书: 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的转载点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溜槽引入输送机的输送带上面。由于物料在溜槽下落过程中会产生诱导风。同时物料从溜槽中落到输送带上的过程中因冲击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在诱导风的作用下会在转载点附近形成大量扬尘。这些扬尘对生产车间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同时粉尘对运转的设备造成损伤、对现场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目前,常见的缓解带式输送机转载点扬尘现象的方法包括在加长导料槽内、在导料槽内喷淋除尘以及在扬尘部位加装导风管布袋除尘器等。然而,加长导料槽方式无法将导料槽内的风速降至零速,在导料槽出口出必然有粉尘溢出,所以很难根除导料槽出口的扬尘问题。在导料槽内加装水喷淋除尘的除尘方式需要大量的水,且喷水嘴对水质要求高,后期运行何维护成本非常高且难度大。在带式输送机转载点扬尘部位加装导风管的除尘方式需要管道进行输送带有粉尘的气流,长期使用会造成管道堵塞;进一步地,由于气流要流经管道和除尘室的布袋,耗能较高,还要人工定期清除布袋内的积灰,且布袋作为滤尘装置,有过火煤时易发生危险,积尘箱为密闭空间也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将无动力除尘装置和静电除尘装置结合,能够高效除尘,且可靠性好。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包括:无动力除尘装置,所述无动力除尘装置包括导料槽、尾箱、裙边密封橡胶和抑尘帘组件;所述导料槽用于罩住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表面共同形成两端开口的导料腔,所述导料槽的靠近入口处的顶壁设有第一扩口,所述第一扩口对应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落料点;所述导料槽通过所述尾箱和所述裙边密封橡胶将导料槽与皮带之间缝隙密封,所述抑尘帘组件对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落料点产生的诱导风进行降速;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靠近出口处,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竖向并联布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与所述导料腔之间相连有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的底部与所述导料腔相通,上部与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的底部进风口相通,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的顶部设有开放的出风口;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轮流间歇地静电吸附,以使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吸附的粉尘颗粒回落到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上表面。
相对于现有的带式输送机除尘装置,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能够在转载点实现安全、可靠、高效除尘,物料从落料点落至皮带输送机上扬尘严重,至从导料槽出口输出时,基本无扬尘现象。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包括引风机和静电集尘组件,所述引风机和所述静电集尘组件上下连通布置,所述引风机能够引导形成自下至上的气流,使所述气流经过所述静电集尘组件。该种形式的静电除尘器单元中,将引风机布置于静电集尘组件的上侧,从而在静电集尘组件间歇运行时能够容许粉尘颗粒自由回落皮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的静电集尘组件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的静电集尘组件轮流交互间歇断电运行;当所述静电集尘组件通电时,所述静电集尘组件中通过静电场的作用吸附粉尘颗粒;当所述静电集尘组件断电时,所述静电集尘组件通过振打作用将所吸附的粉尘颗粒直接排到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上表面。通过“吸附-释放-再吸附”的动作,并配合振打,粉尘颗粒被吸起后再排放皮带上,省去了收集所吸附粉尘颗粒的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料槽的靠近出口处的顶壁设有多个第二扩口,多个第二扩口与静电除尘器单元的底部进风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二扩口布置于对应的静电除尘器单元的底部进风口的下方,所述过风通道的底部还包括过风通道进风口;所述过风通道进风口与所述导料腔相通,所述过风通道用于供气流向上进入所述静电除尘装置;所述多个第二扩口与所述导料腔相通,所述多个第二扩口用于供气流向上进入所述静电除尘装置,以及,在所述静电集尘组件断电时,粉尘颗粒从所述底部进风口经过对应的第二扩口排放到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上表面。通过布置上下对应的第二扩口和底部进风口,以及过风通道进风口,既能将气流经过风通道导入静电除尘装置,又能收集排放的粉尘颗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扩口的口径大于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的进风口的口径,以利于充分收集粉尘颗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静电除尘器单元的底部进风口和出风口为两端开放,中间无密闭空间。通过该种形式,能够避免尘暴,还使气流顺畅从顶部的出风口出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沿着所述导料槽的长度方向依次紧靠布置,位于靠近所述导料槽的出口处的静电除尘器单元与所述导料槽的出口之间的间距值小于等于2m。通过该种布置形式,多个导风口紧凑布置,能够在负压区形成较强的吸风效果;还能够有效地在导料槽出口形成负压,避免粉尘随着物料的输出从导料槽扩散出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抑尘帘组件包括多个抑尘半帘,所述多个抑尘半帘沿所述导料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于所述导料槽的内部,并布置于从所述落料点到所述静电除尘装置的一段,所述导料槽和多个抑尘半帘共同形成沿所述导料槽的长度方向的S型通道。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降低导料槽内部的气流流速,使气流中的粉尘沉降。在静电除尘装置的作用下,气流经过第一抑尘帘组件的S通道,并形成负压区。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抑尘半帘包括:抑尘半帘本体;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抑尘半帘本体的上侧相连,所述转轴用于转动安装于所述导料槽的顶壁。该种布置形式易于组装,且使用寿命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抑尘半帘本体为橡胶软帘。橡胶软帘表面具有弹性,能够吸收粉尘颗粒流动时的冲量,促进粉尘颗粒的沉降。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中第一抑尘帘组件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中抑尘半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中静电除尘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10-带式输送机;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皮带;1131-皮带上表面;115-机架;116-落料点;117-下料端;120-无动力除尘装置;121-导料槽;1211-导料槽入口;1212-导料槽出口;1213-第一扩口;1214-负压区;1215-第二扩口;122-尾箱;124-抑尘帘组件;1241-抑尘半帘;1242-抑尘半帘本体;1243-转轴;126-导料腔;128-裙边密封橡胶;130-静电除尘装置;131-安装机架;132-静电除尘器单元;1321-引风机;1322-静电集尘组件;1323-进风口;1324-出风口;1325-橡胶软管;134-操作平台;140-过风通道;141-过风通道底部;142-过风通道上部;143-过风通道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00,包括带式输送机110、无动力除尘装置120、静电除尘装置130和控制装置。
带式输送机110沿第一方向行进,带式输送机110的两端分别为落料点116和下料端117。
无动力除尘装置120包括导料槽121、尾箱122、裙边密封橡胶128和抑尘帘组件124(请参照图4)。导料槽121沿着第一方向从落料点116向下料端117延伸,导料槽121用于罩设于带式输送机110的上表面,并与带式输送机110的上表面共同形成两端开口的导料腔126,导料槽121的两端分别为导料槽入口1211和导料槽出口1212。导料槽121的靠近导料槽入口1211处的顶壁设有第一扩口1213,第一扩口1213对应落料点116。导料槽121通过尾箱122和裙边密封橡胶128将导料槽121与皮带113之间的缝隙密封,抑尘帘组件124对落料点116产生的诱导风进行降速。
静电除尘装置130设置在导料槽121的靠近导料槽出口1212处,静电除尘装置130包括控制装置和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132,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竖向并联布置,每个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底部设有进风口1323,顶部设有开放的出风口1324,出风口1324与外界连通。
静电除尘装置130与导料腔126之间相连有过风通道140,过风通道底部141与导料腔126相通,过风通道上部142与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底部进风口1323相通。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静电除尘装置130轮流间歇地静电吸附,以使静电除尘器单元132吸附的粉尘颗粒回落到皮带上表面1131。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00设有无动力除尘装置120和静电除尘装置130,当物料从第一扩口1213落到带式输送机110上后,扬尘现象严重,带式输送机110沿第一方向输送物料,将物料带入导料槽121,导料槽121通过尾箱122、裙边密封橡胶128和抑尘帘组件124初步抑制扬尘现象;进一步地,静电除尘装置130从导料槽121向外抽风并进行静电除尘,不仅将粉尘气流从过风通道底部141吸出导料槽121,还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静电除尘装置130轮流间歇地静电吸附,以使静电除尘器单元132吸附的粉尘颗粒回落到皮带上表面1131。通过该种布置形式,不仅将导料槽入口1211侧带入的粉尘吸出导料槽121并静电除尘,还很好地缓解了导料槽出口1212处的扬尘现象。静电除尘器单元132将粉尘气流吸入并静电除尘后,净化后的空气可从出风口1324自由流出,而不会积累在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除尘室内而带来尘暴风险。控制装置控制静电除尘装置间歇运行,能够实现“吸附-释放-再吸附”的动作,能够将粉尘颗粒收集后统一回落皮带113,省去了额外的收集粉尘颗粒的布袋,还保持了气路畅通。
相对于现有的带式输送机除尘装置,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00,能够在转载点实现安全、可靠、高效除尘,物料从落料点116落至带式输送机110上扬尘严重,至从导料槽出口1212输出时,基本无扬尘现象。
下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00的各部件的结构与相互连接关系。
请参照图1,带式输送机110包括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设有落料点116,第二端112为下料端117,用于与下一工序衔接。
下面示例一种带式输送机110的具体构造形式。
请参照图1,带式输送机110包括机架115、皮带驱动机构和皮带113。皮带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图中没有示出)、主动轴和从动轴(图中没有示出),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转动安装于机架115的前后两端,电机安装于机架115并与主动轴传动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主动轴和从动轴共同带动皮带113沿第一方向行进。
皮带上表面1131用于输送物料。容易理解的,当皮带113沿第一方向行进时,物料从落料点116落到皮带上表面1131,由皮带113输送至第二端11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物料为煤粉,气流中的粉尘颗粒为煤粉灰尘。
在其他实施例中,物料也可以为砂石、混凝土碎料等其他容易扬尘的粉料。
请参照图1和图2,无动力除尘装置120用于无动力物理降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无动力除尘装置120包括导料槽121、尾箱122和挡帘。
导料槽121罩于带式输送机110的上表面,导料槽121包括导料槽入口1211和导料槽出口1212。导料槽121的靠近导料槽入口1211的顶壁设有第一扩口1213,第一扩口1213对应落料点116,物料在高处落入第一扩口1213,从第一扩口1213落到皮带上表面1131。
导料槽121用于降低物料从落料点116落到皮带上表面1131后沿第一方向输送的过程中的扬尘现象。
可选地,导料槽121包括顶壁和两个侧壁,顶壁、两个侧壁和皮带上表面1131共同形成导料腔126。两个侧壁竖向布置于皮带上表面1131左右两侧。
请参照图4,侧壁与皮带113之间使用裙边密封橡胶128实现密封。
容易理解的,物料从落料点116落入皮带上表面1131后易产生扬尘,随后物料沿第一方向输送并进入导料腔126,导料槽121能够降低物料的扬尘向周围扩散,从而起到初步地降尘除尘作用。
请参照图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料槽121的长度L1=15-20m。通过该种布置形式,既能够缓解物料的扬尘现象,又能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
尾箱122布置于导料槽入口1211处,并密封导料槽入口1211。
容易理解的,当物料从落料点116落到皮带上表面1131时,粉尘颗粒扩散,尾箱122包住导料槽入口1211,能够缓解落料点116的靠近第一端111的扬尘现象。
挡帘布置在导料槽出口1212处,物料沿第一方向输送时会产生沿第一方向的诱导风,从而带动扬尘沿第一方向流动。挡帘能够挡住物料从导料槽121中输出时所带出的粉尘,从而实现降尘作用。
请参照图4,可选地,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00还包括抑尘帘组件124,抑尘帘组件124布置于沿导料槽121长度方向从第一扩口1213到靠近静电除尘装置130的一段。
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对落料点116产生的诱导风进行降速,使气流中的粉尘沉降。
请参照图4,抑尘帘组件124包括多个抑尘半帘1241,多个抑尘半帘1241沿导料槽12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于导料槽121的内部,导料槽121和多个抑尘半帘1241共同形成一段沿导料槽121的长度方向的S型通道。
在静电除尘装置130的作用下,进入过风通道140的气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气流沿第一方向经过抑尘帘组件124的S通道后进入过风通道底部141,另一部分气流从导料槽出口1212一侧沿第一方向的反向进入过风通道底部141,并在靠近导料槽出口1212的区域形成负压区1214。
请参照图5,作为抑尘半帘1241的一种具体构造形式的示例,抑尘半帘1241包括抑尘半帘本体1242和转轴1243,转轴1243与抑尘半帘本体1242的上侧相连,转轴1243用于转动安装于导料槽121的顶壁。例如,顶罩设有插槽,转轴1243侧向插入插槽内,转轴1243的两端固定于导料槽121上,在气流的作用下,气流推动抑尘半帘本体1242绕转轴1243转动张开。该种布置形式易于组装,且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抑尘半帘1241为橡胶软帘。橡胶软帘表面具有弹性,能够吸收粉尘颗粒流动时的冲量,促进粉尘颗粒的沉降。
请参照图1,静电除尘装置130包括安装机架131和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132。
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底部进风口1323和出风口1324为两端开放,中间无密闭空间,避免发生尘暴的可能,且引风所需功率较低。
静电除尘装置130设置在导料槽121的靠近导料槽出口1212处,用于在无动力除尘装置120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导料槽121的顶壁形成一块负压区1214,引导导料腔126内的灰尘向负压区1214流动,并进入静电除尘装置130,经静电除尘装置130处理后出风。
请参照图1和图3,作为“进风口1323与导料槽121连通”的一种具体实施形式,导料槽121的靠近导料槽出口1212处的顶壁设有多个第二扩口1215,第二扩口1215与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底部进风口1323一一对应,第二扩口1215布置于对应的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底部进风口1323的下方,过风通道底部141还包括过风通道进风口143。过风通道进风口143与导料腔126相通,过风通道140用于供气流向上进入静电除尘装置130。
多个第二扩口1215与导料腔126相通,多个第二扩口1215用于供气流向上进入静电除尘装置130;以及,在静电集尘组件1322断电时,供粉尘颗粒从底部进风口1323经过对应的第二扩口1215回落到带式输送机110的皮带上表面1131。
进一步地,每个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底部进风口1323设有整流板,以导向气流均匀进入静电除尘器单元132。
通过该种布置形式,不仅能够提高静电除尘效率,在扬尘较小时开启部分静电除尘器单元132运行以减少耗电量,还能够设置一些备用的静电除尘器单元,以增加静电除尘装置130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示例形式,静电除尘器单元132设置有三组,每组包括两个静电除尘器单元132,三组静电除尘器单元132沿第一方向紧靠相邻布置。
静电除尘器单元132支撑于安装机架131,进风口1323处设有橡胶软管1325,橡胶软管1325和第二扩口1215上下相对,不仅便于组装,还能够容许静电除尘器单元132和导料槽121在工作过程中的轻微抖动。
进一步地,第二扩口1215的口径大于进风口1323的口径,以导向粉尘气流进入静电除尘装置130。
可选地,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132沿着导料槽121的长度方向(即第一方向)依次紧靠布置。
通过该种布置形式,多个第二扩口1215沿第一方向紧凑布置,能够在负压区1214形成较强的吸风效果。
请参照图1,进一步地,位于靠近导料槽出口1212处的静电除尘器单元132与导料槽出口1212之间的间距值L3≤2m。
通过该种布置形式,能够有效地在导料槽出口1212形成负压,避免粉尘颗粒随着物料的输出从导料槽121扩散出来。配合挡帘,导料槽出口1212的扬尘现象得到很好的抑制。
下面示例一种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具体构造形式。
请参照图6,静电除尘器单元132包括引风机1321和静电集尘组件1322。引风机1321和静电集尘组件1322上下连通布置,引风机1321能够引导形成自下至上的气流,使气流经过静电集尘组件1322。
具体而言,静电集尘组件1322位于引风机1321的下侧,引风机1321能够形成负压,引导气流从进风口1323向上流动。
优选地,引风机1321为轴流风机,用电量少,在同等风量下能够降低耗电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引风机1321也可以为离心风机。
静电集尘组件1322内包括阴极板和收集极板,收集极板和阴极板之间形成静电除尘室,静电除尘室用于对自下至上经过静电除尘室的气流进行静电除尘,拦截气流中的粉尘颗粒。
例如,静电集尘组件1322为筒型静电集尘滤芯,轴向中心设有自下至上的通道,以使静电除尘器单元132上下贯通。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多个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静电集尘组件1322轮流间歇断电运行。通过“吸附-释放-再吸附”的动作,粉尘颗粒被吸起后再回落皮带113上,省去了收集所吸附粉尘颗粒的装置。
当静电集尘组件1322通电时,静电集尘组件1322通过静电场的作用吸附所述气流中的粉尘颗粒;
当静电集尘组件1322断电时,静电集尘组件1322通过振打作用将所吸附的粉尘颗粒从静电集尘组件1322的收集极板上振落,粉尘颗粒下落并从底部进风口1323进入第二扩口1215,从第二扩口1215直接排到皮带上表面1131。
具体而言,静电集尘组件1322通电时,静电除尘室内形成负电场,粉尘颗粒携带正电荷并被收集于收集板上。静电集尘组件1322断电时,静电除尘室内无电场,粉尘颗粒回落到皮带113上。
除尘后的气流由出风口1324流出静电除尘器单元132并排往外部环境。
请参照图1,作为一种示例形式,落料点116与静电除尘装置130之间的间距L2≥6m。通过该种布置形式,既有足够的空间布置静电除尘装置130,又能在导料腔126内有效形成负压。
可选地,安装机架131上设置有操作平台134,控制装置布置于安装机架131上,便于工人对静电除尘器单元132进行检修维护。
可选地,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00还包括远程控制系统,控制装置为远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元件之一。远程控制系统能够对静电除尘装置130的除尘实时状态以及故障情况进行实施监控和调整。通过远程控制系统,便于工人在无粉尘环境中操作静电除尘装置130的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物料从落料点116经第一扩口1213落到皮带上表面1131,皮带驱动机构驱动皮带113沿第一方向运行,物料沿第一方向进行输送并进入导料槽121;
尾箱122缓解了落料点116的靠近第一端111的扬尘现象;
物料沿第一方向在导料槽121中输送,导料槽121包住物料,第一抑尘帘组件124增加诱导风的风阻,降低诱导风的风速,实现灰尘初步沉降;
引风机1321运行,并在导料槽121形成负压区1214,一方面引导诱导风沿第一方向经过抑尘帘组件124,另一方面诱导气流从导料槽出口1212沿第一方向反向流动,并在导料槽出口1212附近形成负压区1214;
在负压区1214,静电除尘器单元132将气流向上吸出导料槽121,并从出风口1324排往外部环境,形成畅通的气路;
气流持续经过静电集尘组件1322,静电集尘组件1322间歇通断电,反复收集粉尘颗粒灰尘并释放下落到皮带113上;
物料从导料槽出口1212输出,导料槽出口1212负压环境配合挡帘的作用,使输出的物料基本无扬尘现象;
物料从导料槽121的导料槽出口1212出料,并从带式输送机110的下料端117进入下一工序环节。
相对于现有的带式输送机除尘装置,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00,将无动力物理除尘方式和静电除尘方式结合,形成通常的风路,诱导风从导料槽入口1211进入导料槽121,从静电除尘器单元132的出风口1324出流,且在导料槽出口1212保持负压,通过间歇吸附的方式吸附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再将其释放回落至皮带113上,省去了额外的灰尘收集袋。使用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100,能够在转载点实现安全、可靠、高效除尘,物料从落料点116落至带式输送机110上扬尘严重,至从导料槽出口1212输出时,基本无扬尘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带式输送机转载点除尘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