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皮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平托辊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托辊组件,所述托辊组件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托辊组件呈对称设置,所述托辊组件包括平托辊支架、侧托辊支架、架设于所述平托辊支架和所述侧托辊支架之间的侧托辊以及与所述侧托辊支架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平托辊支架的顶端与所述底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侧托辊支架的顶端与所述底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两组所述托辊组件的平托辊支架呈相邻设置,所述平托辊架设于两组所述托辊组件的平托辊支架之间,所述平托辊的轴线与所述侧托辊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其中,所述平托辊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侧托辊支架铰接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侧托辊支架相对所述底座的转动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沿所述侧托辊的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分别用于与所述底座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在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侧托辊靠近所述侧托辊支架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托辊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柱通过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支柱固定连接,所述侧托辊支架包括第三支柱,所述第三支柱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三支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
其中,所述平托辊支架的第一连接柱以及与所述平托辊支架相邻的所述侧托辊支架的第二连接柱相互平行,所述侧托辊的两端分别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铰链,所述侧托辊支架的第三支柱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底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在15°~4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夹角的角度为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托辊和所述侧托辊均呈圆柱型结构。
10.一种可逆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以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皮带防跑偏装置的两组托辊组件的侧托辊相接触。
说明书: 一种皮带防跑偏装置及可逆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皮带防跑偏装置及可逆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可逆带式输送机是输送大宗散料的重要设备,广泛用于港口、码头、铁路、车站、煤炭、粮食、冶金、矿山、电力、化工等行业。可逆带式输送机包括一定宽度且闭合成圈的输送带、对输送带支撑和定位的多组上托辊和下托辊、驱动动力滚筒和输送带运动的动力装置以及支架等,其中,可逆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可以进行正转或反转。
由于输送的距离较远,所承载的物料不均匀,非常容易引起输送带的跑偏,有些可逆带式输送机因输送带的偏移难以控制,给运输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甚至会因为输送带的跑偏导致输送带被撕裂或撕断,损失极为惨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防跑偏装置及可逆带式输送机,能够防止可逆带式输送机发生输送带跑偏现象,从而保证可逆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皮带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平托辊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托辊组件,所述托辊组件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托辊组件呈对称设置,所述托辊组件包括平托辊支架、侧托辊支架、架设于所述平托辊支架和所述侧托辊支架之间的侧托辊以及与所述侧托辊支架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平托辊支架的顶端与所述底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侧托辊支架的顶端与所述底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两组所述托辊组件的平托辊支架呈相邻设置,所述平托辊架设于两组所述托辊组件的平托辊支架之间,所述平托辊的轴线与所述侧托辊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其中,所述平托辊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侧托辊支架铰接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侧托辊支架相对所述底座的转动限位。该皮带防跑偏装置能够防止可逆带式输送机发生输送带跑偏现象,从而保证可逆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沿所述侧托辊的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支撑腿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一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支撑腿分别用于与所述底座抵持。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在1°~2°之间。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侧托辊靠近所述侧托辊支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平托辊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柱通过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支柱固定连接,所述侧托辊支架包括第三支柱,所述第三支柱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三支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其中,所述平托辊支架的第一连接柱以及与所述平托辊支架相邻的所述侧托辊支架的第二连接柱相互平行,所述侧托辊的两端分别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上。
可选地,还包括两个铰链,所述侧托辊支架的第三支柱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底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夹角的取值范围在15°~45°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夹角的角度为35°。
可选地,所述平托辊和所述侧托辊均呈圆柱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可逆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以及上述的皮带防跑偏装置,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皮带防跑偏装置的两组托辊组件的侧托辊相接触。该皮带防跑偏装置能够防止可逆带式输送机发生输送带跑偏现象,从而保证可逆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皮带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平托辊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托辊组件,托辊组件包括两组,两组托辊组件呈对称设置,托辊组件包括平托辊支架、侧托辊支架、架设于平托辊支架和侧托辊支架之间的侧托辊以及与侧托辊支架固定连接的限位件,平托辊支架的顶端与底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侧托辊支架的顶端与底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两组托辊组件的平托辊支架呈相邻设置,平托辊架设于两组托辊组件的平托辊支架之间,平托辊的轴线与侧托辊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其中,平托辊支架固定设置于底座上,侧托辊支架铰接设置于底座上,限位件用于对侧托辊支架相对底座的转动限位,以避免侧托辊支架相对底座的转动角度过大,从而导致输送带的运行阻力较大,影响可逆带式运输机的正常工作。具体地,由于侧托辊支架铰接设置于底座上,因此,侧托辊支架可相对底座进行转动,以使两个侧托辊均可以朝向输送带运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当两个侧托辊均朝向输送带运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两个侧托辊将分别产生能够使得输送带朝向输送机的中心线进行横向移动的横向分力,当横向分力相等时,输送带的中心线与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重合,当横向分力不相等时,输送带具有朝向输送机的中心线进行横向移动的运动趋势,以使输送带的中心线与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逐渐重合,从而能够防止可逆带式输送机发生输送带跑偏现象,从而保证可逆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防跑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防跑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防跑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防跑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防跑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皮带防跑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标:100-皮带防跑偏装置;10-底座;20-平托辊;30-托辊组件;31-平托辊支架;311-第一支柱;312-第二支柱;313-第一连接柱;32-侧托辊支架;321-第三支柱;322-第二连接柱;33-侧托辊;34-限位件;341-第一支撑臂;342-第二支撑臂;343-第一支撑腿;344-第二支撑腿;35-铰链;α-第一预设夹角;β-第二预设夹角;a、b-输送带运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带式运输机运行过程中,输送带受各种偏心力作用,导致输送带的中心线离开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而偏向一侧,这种现象称为输送带跑偏现象。目前,输送带跑偏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行,给运输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纠偏装置对带式运输机的输送带跑偏现象进行纠正,但是,一般的纠偏装置仅适用于输送带运行方向不变的带式运输机,并不能适用于输送带可以进行正转或反转的可逆带式运输机。
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逆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以及皮带防跑偏装置100,输送带的两端分别与皮带防跑偏装置100的两组托辊组件30的侧托辊33相接触,以防止可逆带式输送机发生输送带跑偏现象,从而保证可逆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其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该皮带防跑偏装置100包括底座10、平托辊20以及设置于底座10上的托辊组件30,托辊组件30包括两组,两组托辊组件30呈对称设置,托辊组件30包括平托辊支架31、侧托辊支架32、架设于平托辊支架31和侧托辊支架32之间的侧托辊33以及与侧托辊支架32固定连接的限位件34,平托辊支架31的顶端与底座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侧托辊支架32的顶端与底座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两组托辊组件30的平托辊支架31呈相邻设置,平托辊20架设于两组托辊组件30的平托辊支架31之间,平托辊20的轴线与侧托辊33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α;其中,平托辊支架31固定设置于底座10上,侧托辊支架32铰接设置于底座10上,限位件34用于对侧托辊支架32相对底座10的转动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由于侧托辊支架32铰接设置于底座10上,即侧托辊支架32与底座10铰接,侧托辊支架32可相对底座10进行转动,因此,如图2所示,当可逆带式输送机不工作时,平托辊20的轴线和两组托辊组件30的侧托辊33的轴线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平托辊20的轴线和两组托辊组件30的侧托辊33的轴线均与输送带的中心线垂直,如图3至图6所示,当可逆带式输送机工作时,平托辊20的轴线和两组托辊组件30的侧托辊33的轴线可以位于不同平面内,且平托辊20的轴线与输送带的中心线垂直,两组托辊组件30的侧托辊33的轴线均与输送带的中心线不再垂直。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当可逆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运行方向a为正向时,侧托辊支架32能够相对底座10朝向正向摆动;如图5和图6所示,当可逆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运行方向b为反向时,侧托辊支架32能够相对底座10朝向反向摆动,以使两个侧托辊33的轴线均与输送带的中心线不再垂直,而是朝向输送带运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
如图3和图5所示,当两个侧托辊33均朝向输送带运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两个侧托辊33将分别产生能够使得输送带朝向输送机的中心线进行横向移动的横向分力,从而能够防止可逆带式输送机发生输送带跑偏现象,进而保证可逆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具体地,当输送带正常工作时,两组托辊组件30的侧托辊33与输送带接触的长度相等,输送带与两个侧托辊33之间的摩擦力相等,因此,输送带与两个侧托辊33之间的能够使得输送带进行横向移动的横向分力也相等,此时,输送带的中心线与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重合,即输送带能够在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位置保持平衡,而不会朝向一侧发生跑偏。
当输送带不能够在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位置保持平衡,而朝向一侧发生跑偏时,即输送带的中心线与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不再重合,此时,两组托辊组件30的侧托辊33与输送带接触的长度不再相等,输送带与两个侧托辊33之间的摩擦力不再相等,因此,输送带与两个侧托辊33之间的能够使得输送带进行横向移动的横向分力也不再相等,从而能够使得输送带具有朝向输送机的中心线进行横向移动的运动趋势。
具体地,假设输送带朝向左侧发生跑偏,输送带与左侧托辊33的接触长度将增加,摩擦力则将相应减少,横向分力也将相应减少,此时,输送带与右侧托辊33的接触长度将减少,摩擦力则将相应增加,横向分力也将相应增加,从而能够使得输送带朝向右侧进行横向移动至输送带的中心线与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重合为止;假设输送带朝向右侧发生跑偏,输送带与右侧托辊33的接触长度将增加,摩擦力则将相应减少,横向分力也将相应减少,此时,输送带与左侧托辊33的接触长度将减少,摩擦力则将相应增加,横向分力也将相应增加,从而能够使得输送带朝向左侧进行横向移动至输送带的中心线与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重合为止。
如上所述,该皮带防跑偏装置100包括底座10、平托辊20以及设置于底座10上的托辊组件30,托辊组件30包括两组,两组托辊组件30呈对称设置,托辊组件30包括平托辊支架31、侧托辊支架32、架设于平托辊支架31和侧托辊支架32之间的侧托辊33以及与侧托辊支架32固定连接的限位件34,平托辊支架31的顶端与底座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侧托辊支架32的顶端与底座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两组托辊组件30的平托辊支架31呈相邻设置,平托辊20架设于两组托辊组件30的平托辊支架31之间,平托辊20的轴线与侧托辊33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α;其中,平托辊支架31固定设置于底座10上,侧托辊支架32铰接设置于底座10上,限位件34用于对侧托辊支架32相对底座10的转动限位,以避免侧托辊支架32相对底座10的转动角度过大,从而导致输送带的运行阻力较大,影响可逆带式运输机的正常工作。具体地,由于侧托辊支架32铰接设置于底座10上,因此,侧托辊支架32可相对底座10进行转动,以使两个侧托辊33均可以朝向输送带运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当两个侧托辊33均朝向输送带运行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两个侧托辊33将分别产生能够使得输送带朝向输送机的中心线进行横向移动的横向分力,当横向分力相等时,输送带的中心线与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重合,当横向分力不相等时,输送带具有朝向输送机的中心线进行横向移动的运动趋势,以使输送带的中心线与可逆带式输送机的中心线逐渐重合,从而能够防止可逆带式输送机发生输送带跑偏现象,从而保证可逆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4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臂341和第二支撑臂342,第一支撑臂341和第二支撑臂342沿侧托辊33的轴线呈对称设置,第一支撑臂34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腿343,第二支撑臂34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腿344,第一支撑腿34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支撑腿34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β,第一支撑腿343和第二支撑腿344分别用于与底座10抵持。
具体地,当输送带运行方向a如图4所示时,侧托辊支架32会相对底座10朝向输送带运行方向a摆动,直至限位件34的第一支撑腿343与底座10抵持为止;当输送带运行方向b如图6所示时,侧托辊支架32会相对底座10朝向输送带运行方向摆动b,直至限位件34的第二支撑腿344与底座10抵持为止,从而使得限位件34能够起到对侧托辊支架32相对底座10的转动进行限位的作用,进而避免侧托辊支架32相对底座10的转动角度过大,导致输送带的运行阻力较大,影响可逆带式运输机的正常工作。
正是基于此,侧托辊支架32相对底座10的转动角度,应当处于第一支撑腿34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支撑腿344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的第二预设夹角β的取值范围内。
可选地,第二预设夹角β的取值范围在1°~2°之间。关于第二预设夹角β的实际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示例地,第二预设夹角β可以为1°或2°等。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4位于侧托辊33靠近侧托辊支架32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平托辊支架3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柱311和第二支柱312,第一支柱311和第二支柱312均与底座10固定连接,第一支柱311通过第一连接柱313与第二支柱312固定连接,侧托辊支架32包括第三支柱321,第三支柱321与底座10铰接,第三支柱321远离底座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322;其中,平托辊支架31的第一连接柱313以及与平托辊支架31相邻的侧托辊支架32的第二连接柱322相互平行,侧托辊33的两端分别架设于第一连接柱313和第二连接柱322上。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平托辊支架31的顶端与底座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侧托辊支架32的顶端与底座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因此,侧托辊33远离平托辊支架31的一端高于侧托辊33靠近平托辊支架31的一端。又由于侧托辊33的轴线与第一连接柱313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因此,第一支柱311的顶端需要低于第二支柱312的顶端,换句话说,第一支柱311的顶端与底座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支柱312的顶端与底座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以使第一连接柱313能够沿垂直于侧托辊33的轴线的方向倾斜。
具体地,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皮带防跑偏装置100还包括两个铰链35,侧托辊支架32的第三支柱321通过铰链35与底座10连接,以使侧托辊支架32可以相对底座10发生转动,从而防止可逆带式输送机发生输送带跑偏现象,进而保证可逆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第一预设夹角α的取值范围在15°~45°之间。其中,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夹角α的角度为35°。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皮带防跑偏装置100设置的位置距离较近时,输送带发生跑偏的可能性较小,此时,第一预设夹角α的实际角度可以较小,示例地,第一预设夹角α可以为15°或25°等;当该皮带防跑偏装置100设置的位置距离较远时,输送带发生跑偏的可能性较大,此时,第一预设夹角α的实际角度可以较大,示例地,第一预设夹角α可以为35°或45°等。关于第一预设夹角α的实际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平托辊20和侧托辊33均呈圆柱型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圆锥形结构的托辊,圆形柱结构的平托辊20和侧托辊33,首先,其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其次,其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较小,可以尽可能少地增加可逆带式输送机的运行负担,从而尽可能少地增加可逆带式运输机的功率消耗,进而有效保证可逆带式输送机的物料的承载量;再次,其相对转轴的转动,会更加顺滑,不易发生变形、甚至卡死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皮带防跑偏装置及可逆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