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胶带运行方向,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压带滚筒、第一翻转组件、第二翻转组件、第三翻转组件、第四翻转组件、第五翻转组件和第二压带滚筒,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20°~30°,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55°~65°,所述第三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90°,所述第四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115°~125°,所述第五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150°~1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1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15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转组件、所述第三翻转组件和所述第四翻转组件均包括位于所述胶带内侧的鼓型辊组件和位于所述胶带外侧的托辊组件,所述鼓型辊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胶带内侧分布的鼓型辊,所述托辊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胶带外侧分布的托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胶带的内侧分布的鼓型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翻转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胶带的外侧分布的托辊。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型辊的径向尺寸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所述鼓型辊包括辊轴和至少两个辊体,所述辊体间隔转动安装于所述辊轴,沿径向剖切所述鼓型辊,每个所述辊体位于所述辊轴同侧的母线均位于同一个圆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转组件翻转所述胶带为半圆形,半圆的半径为R,所述胶带的宽度为B,B=πR。
说明书: 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具有运输量大、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电力、煤炭、化工、轻工、港口等各个行业,长距离、大带宽、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对于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运送行程长,运送残留的物料就会导致回程托辊和运送带粘料严峻,增加了运送机的运转负担,假如运送粘性较大或自身水分较大的物料,会加快输送带的磨损,缩短输送带的运行寿命,状况会愈加的严峻。另外,在煤炭和冶金等行业双向运输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使用也逐渐增多,以上两种情况的带式输送机均需要翻带装置将工作面翻转到上面。
目前,常见的带式输送机的翻带装置,采用滚筒或托辊,在中间将胶带90°翻转,前后采用45°、135°翻转支架,该种翻带装置结构简单实用,但是翻转过渡不平滑,强制将胶带进行翻转,大大降低了胶带的使用寿命。
另外,该种翻带装置的翻带距离根据标准为22倍的带宽,基本使用于B1600mm(带宽为1600MM)以下带宽的输送机,对于大带宽输送机如B2000mm,如果按照此设计,翻带距离将达到44m,占地空间面积大,增加了投资和维护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带距离短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以减小带式输送机的占地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包括:沿胶带运行方向,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压带滚筒、第一翻转组件、第二翻转组件、第三翻转组件、第四翻转组件、第五翻转组件和第二压带滚筒,所述第一翻带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20°~30°,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55°~65°,所述第三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90°,所述第四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115°~125°,所述第五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150°~160°。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带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25°。
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60°。
优选地,所述第四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120°。
优选地,所述第五翻转组件对所述胶带的翻转角度为155°。
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转组件、所述第三翻转组件和所述第四翻转组件均包括位于所述胶带内侧的鼓型辊组件和位于所述胶带外侧的托辊组件,所述鼓型辊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胶带内侧分布的鼓型辊,所述托辊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胶带外侧分布的托辊。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胶带的内侧分布的鼓型辊。
优选地,所述第五翻转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胶带的外侧分布的托辊。
优选地,所述鼓型辊的径向尺寸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所述鼓型辊包括辊轴和至少两个辊体,所述辊体间隔转动安装于所述辊轴,沿径向剖切所述鼓型辊,每个所述辊体位于所述辊轴同侧的母线均位于同一个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翻转组件翻转所述胶带为半圆形,半圆的半径为R,所述胶带的宽度为B,B=πR。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沿胶带运行方向,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压带滚筒、第一翻转组件、第二翻转组件、第三翻转组件、第四翻转组件、第五翻转组件和第二压带滚筒。由于相邻的翻转组件对胶带的翻转角度之间差比较小,特别是第三翻转组件对胶带的翻转角度为90°,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翻转距离短,胶带翻转过渡平滑不伤带的好处。
由于鼓型辊的径向尺寸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鼓型辊包括辊轴和至少两个辊体,辊体间隔转动安装于辊轴,沿径向剖切鼓型辊,每个辊体位于辊轴同侧的母线均位于同一个圆上,每个辊体可分别独立旋转,每个辊体的线速度不同,以适应胶带翻转时宽度方向不同位置线速度不一致的状况,减小了鼓型辊对胶带的摩擦,延长了胶带的使用寿命,且鼓型辊可以调节与胶带之间的正压力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D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E-E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鼓型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压带滚筒;2-第一翻转组件;21-第一支架;3-第二翻转组件;31-第二支架;4-第三翻转组件;41-第三支架;5-第四翻转组件;51-第四支架;6-第五翻转组件;61-第五支架;7-第二压带滚筒;8-胶带;9-鼓型辊;91-第一辊体;92-第二辊体;93-第三辊体;94-辊轴;10-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且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包括:沿胶带8运行方向,包括顺次设置的第一压带滚筒1、第一翻转组件2、第二翻转组件3、第三翻转组件4、第四翻转组件5、第五翻转组件6和第二压带滚筒7,第一翻带2组件对胶带8的翻转角度为20°~30°,优选为25°,第二翻转组件3对胶带8的翻转角度为55°~65°,优选为60°,第三翻转组件4对胶带8的翻转角度为90°,第四翻转组件5对胶带8的翻转角度为115°~125°,优选为120°,第五翻转组件6对胶带8的翻转角度为150°~160°,优选为155°。第一压带滚筒1和第二压带滚筒7对胶带8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2所示,第一翻转组件2包括第一支架21和多个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架21的鼓型辊9,多个鼓型辊9沿胶带8的内侧分布。第一翻转组件2对胶带8起到支撑、导向作用。
如图3所示,第二翻转组件3包括第二支架31、多个转动安装于第二支架31的鼓型辊9和多个转动安装于第二支架31的托辊10,多个鼓型辊9沿胶带8的内侧分布,多个托辊10沿胶带8的外侧分布。第二翻转组件3除对胶带8起到导向作用外,主要作用是给胶带8提供向上翻转的作用力。
如图4所示,第三翻转组件4包括第三支架41、多个转动安装于第三支架41的鼓型辊9和多个转动安装于第三支架41的托辊10,多个鼓型辊9沿胶带8的内侧分布,多个托辊10沿胶带8的外侧分布。第三翻转组件4对胶带8的翻转角度为90°,此时,胶带8形状为半圆形或椭圆形,为半圆时,半圆的半径为R,则胶带8的宽度B=πR。第三翻转组件4除对胶带8起到支撑、导向作用外,主要作用是给胶带8提供向上翻转的作用力,使胶带保持半圆形。
如图5所示,第四翻转组件5包括第四支架51、多个转动安装于第四支架51的鼓型辊9和多个转动安装于第四支架51的托辊10,多个鼓型辊9沿胶带8的内侧分布,多个托辊10沿胶带8的外侧分布。第四翻转组件5对胶带8起到支撑、导向作用。
如图6所示,第五翻转组件6包括第五支架61和多个转动安装于第五支架61的托辊10,多个托辊10沿胶带8的外侧分布。第五翻转组件6对胶带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7所示,鼓型辊9呈橄榄型,其径向尺寸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变小,鼓型辊9包括辊轴94和三个辊体,三个辊体分别为第一辊体91、第二辊体92和第三辊体93,三个辊体间隔转动安装于辊轴92,三个辊体可独立旋转,沿径向方向剖切,三个辊体位于辊轴94同侧的母线位于同一个圆上。上述以三个辊体为例解释说明鼓型辊9的结构,实际应用中辊体数目根据需要设置。
以双向运输的带式输送机为例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双向运输的带式输送机不仅上带能够输送货物,下带也可以输送货物,但是胶带8只有一侧表面为工作面,故上带转换为下带时需要翻转装置使胶带8翻转180°,以使下带的工作面朝上。
胶带8翻转时,水平的胶带8经过第一压带滚筒1后,先由第一翻转组件2翻转至25°,再由第二翻转组件3翻转至60°,再由第三翻转组件4翻转至90°,再由第四翻转组件5翻转至120°,再由第五翻转组件6翻转至155°,最后胶带8经过第二压带滚筒7时翻转为水平,此时,下带的工作面朝上,下带可以运输货物。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设置有25°、60°、90°、120°和155°的翻转装置,相邻的翻转角度之间差比较小,特别是中间翻转角度为90°,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翻转距离短,胶带8翻转过渡平滑不伤带的好处。
第二翻转组件3、第三翻转组件4和第四翻转组件5采用鼓型辊9,鼓型辊9由三个辊体组成,三个辊体可分别独立旋转,三个辊体的线速度不同,以适应胶带8翻转时宽度方向不同位置线速度不一致的状况,减小了鼓型辊9对胶带8的摩擦,延长了胶带8的使用寿命,鼓型辊9可以调节与胶带8之间的正压力大小。
上述仅以双向运输的带式输送机为例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还可以应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带式输送机用半圆管式翻带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