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

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

66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河北天择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2023-11-21 15:11:00
权利要求书: 1.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由导轨(5)、缓冲托辊(2)、缓冲床(6)、螺旋滚筒(13)和机尾调向机构(14)组成,螺旋滚筒(13)通过机尾滚筒座安装在导轨(5)的尾端,机尾调向机构(14)与机尾滚筒座连接,在导轨(5)的前端安装有用于与输送机中间纵梁连接的机尾托管座(1),在导轨(5)上安装有用于承载胶带和减轻煤炭下落冲击的缓冲托辊(2)和缓冲床(6),其特征在于,在导轨(5)的前端下部安装有前提升支座(3),通过前提升支座(3)安装有前提升机构(4-1),在导轨(5)的尾端下部安装有后提升支座(12),通过后提升支座(12)安装有后提升机构(4-2),前提升机构(4-1)和后提升机构(4-2)与轨道(8)可移动连接,在轨道(8)的上中部固定有推移座,在前提升支座(3)上铰接有推移千斤顶(7),推移千斤顶(7)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推移座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在导轨(5)的下部安装有犁式清扫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在前提升支座(3)和后提升支座(12)上安装有平托辊(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在导轨(5)的下部安装有液压操纵阀组(10), 前提升机构(4-1)、后提升机构(4-2)和推移千斤顶(7)通过液压操纵阀组(10)与液压站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提升机构(4-1)和后提升机构(4-2)均为杠杆提升机构,杠杆提升机构由尾端铰接式千斤顶(41)、提升旋转臂(43)和两块吊板(47)构成,尾端铰接式千斤顶(41)的尾端铰接孔通过铰接轴与前提升支座(3)或后提升支座(12)铰接, 提升旋转臂(43)上有三个铰接孔,中部的铰接孔用整体式镶嵌轴承(44)与前提升支座(3)或后提升支座(12)铰接,前部的铰接孔通过连接销(42)与尾端铰接式千斤顶(41)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后部的铰接孔通过轮轴(46)设置有轮(48)并通过轮轴(46)与两块吊板(47)铰接,在两块吊板(47)之间设有连接杆(49),在两个吊板(47)上通过耳轴铰接有一对卡轨轮(410),卡轨轮(410)卡在轨道(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其特征在于,在轮轴(46)的端部有卡槽,轮轴(46)通过卡板(45)旋转固定在提升旋转臂(43)上。

说明书: 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尤其是一种既可用于回采也可用于掘进的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为井下原煤运输的主要设备,工作中,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或回退,用于承接转载机或掘进二运皮带煤流(矸石等)的机尾需要不断移动位置。传统机尾移动主要靠绞车拖拽、人工辅助的方式,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既可用于回采也可用于掘进的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用于回采也可用于掘进的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由导轨、缓冲托辊、缓冲床、螺旋滚筒和机尾调向机构组成,螺旋滚筒通过机尾滚筒座安装在导轨的尾端,机尾调向机构与机尾滚筒座连接,在导轨的前端安装有用于与输送机中间纵梁连接的机尾托管座,在导轨上安装有用于承载胶带和减轻煤炭下落冲击的缓冲托辊和缓冲床,在导轨的前端下部安装有前提升支座,通过前提升支座安装有前提升机构,在导轨的尾端下部安装有后提升支座,通过后提升支座安装有后提升机构,前提升机构和后提升机构与轨道可移动连接,在轨道的上中部固定有推移座,在前提升支座上铰接有推移千斤顶,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推移座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导轨的下部安装有犁式清扫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前提升支座和后提升支座上安装有平托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导轨的下部安装有液压操纵阀组, 前提升机构、后提升机构和推移千斤顶通过液压操纵阀组与液压站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前提升机构和后提升机构均为杠杆提升机构,杠杆提升机构由尾端铰接式千斤顶、提升旋转臂和两块吊板构成,尾端铰接式千斤顶的尾端铰接孔通过铰接轴与前提升支座或后提升支座铰接, 提升旋转臂上有三个铰接孔,中部的铰接孔用整体式镶嵌轴承与前提升支座或后提升支座铰接,前部的铰接孔通过连接销与尾端铰接式千斤顶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后部的铰接孔通过轮轴设置有轮并通过轮轴与两块吊板铰接,在两块吊板之间设有连接杆,在两个吊板上通过耳轴铰接有一对卡轨轮,卡轨轮卡在轨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轮轴的端部有卡槽,轮轴通过卡板旋转固定在提升旋转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转载机位于机尾搭接处极限时,此时机尾需要向顺槽机头方向移动,此时前提升机构和后提升机构的上千斤顶伸出推动各自的旋转臂转动将机身抬离底板,将轨道落于底板上,推移千斤顶伸出推动机尾主体在轨道上前行一个步距;前提升机构和后提升机构的上千斤顶活塞杆收缩,机身落到底板,道轨被抬离地面,推移千斤顶收缩,拉动道轨向机头侧前移一个步距,这样实现一个移动步距。

当掘进机二运皮带位于机尾搭接处极限时,此时机尾需要向掘进纵深方向移动,此时推移千斤顶伸出,将道轨向掘进纵深方向前移一个步距;前提升机构和后提升机构的上千斤顶伸出推动旋转臂转动将机身抬离底板,将轨道落于底板上,推移千斤顶收缩拉动机尾主体在轨道上前行一个步距,前提升机构和后提升机构的千斤顶活塞杆收缩,机身落到底板,道轨被抬离地面,这样实现一个移动步距。

机尾调向机构用于调整机尾行进方向。

与现有机尾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机尾的快速自移,无需绞车拖拽,安全高效,保证顺槽转载或掘进的通畅和衔接,既可与转载机配套使用实现工作面综合机械化采煤,它适用于高产高效工作面;又可与掘进机配套使用,满足巷道快速掘进的需要。同时具有调高、调整机尾横向位置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件4-1和4-2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由导轨5、缓冲托辊2、缓冲床6、螺旋滚筒13和机尾调向机构14组成,螺旋滚筒13通过机尾滚筒座安装在导轨5的尾端,机尾调向机构14与机尾滚筒座连接,在导轨5的前端安装有用于与输送机中间纵梁连接的机尾托管座1,在导轨5上安装有用于承载胶带和减轻煤炭下落冲击的缓冲托辊2和缓冲床6,在导轨5的前端下部安装有前提升支座3,通过前提升支座3安装有前提升机构4-1,在导轨5的尾端下部安装有后提升支座12,通过后提升支座12安装有后提升机构4-2,前提升机构4-1和后提升机构4-2与轨道8可移动连接,在轨道8的上中部固定有推移座,在前提升支座3上铰接有推移千斤顶7,推移千斤顶7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推移座铰接。

在导轨5的下部安装有梨式清扫器9。

在前提升支座3和后提升支座12上安装有平托辊11。

在导轨5的下部安装有液压操纵阀组10, 前提升机构4-1、后提升机构4-2和推移千斤顶7通过液压操纵阀组10与液压站连接。

所述的前提升机构4-1和后提升机构4-2均为杠杆提升机构,杠杆提升机构,由尾端铰接式千斤顶41、提升旋转臂43和两块吊板47构成,尾端铰接式千斤顶41的尾端铰接孔通过铰接轴与前提升支座3或后提升支座12铰接, 提升旋转臂43上有三个铰接孔,中部的铰接孔用整体式镶嵌轴承44与前提升支座3或后提升支座12铰接,前部的铰接孔通过连接销42与尾端铰接式千斤顶41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后部的铰接孔通过轮轴46设置有轮48并通过轮轴46与两块吊板47铰接,在两块吊板47之间设有连接杆49,在两个吊板47上通过耳轴铰接有一对卡轨轮410,卡轨轮410卡在轨道8上。

在轮轴46的端部有卡槽,轮轴46通过卡板45旋转固定在提升旋转臂43上。





声明:
“多功能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