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包括底架(1)和防护机构,所述底架(1)的顶部设置有顶架(10),所述顶架(10)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2),所述顶架(10)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输送带(2)输送的电机(5),所述电机(5)上设置有连接线,所述顶架(10)的前表面安装有调速器(7)和急停按钮(11),且急停按钮(11)位于调速器(7)的同侧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3)、防护框(4)、夹板(12)、调节杆(13)、伸缩板(14),所述防护框(4)设置于顶架(10)的前表面,且防护框(4)位于调速器(7)和急停按钮(11)的外侧,所述防护框(4)的前表面固定有防护板(3),所述伸缩板(14)的一端嵌入防护板(3),另一端伸出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的表面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穿孔(16),所述调节杆(13)贯穿穿孔(16),并连接有夹板(12),所述夹板(12)和伸缩板(14)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的开口处安装有第一挡块(15),所述伸缩板(14)的嵌入端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挡块(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3)为“T”型结构,所述夹板(12)为长方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4)的侧表面设置有连接件(6),且连接件(6)和顶架(10)紧固,所述连接件(6)为“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9),所述底架(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底架(1)的内侧设置有水平杆(8),所述底架(1)的内侧面设置有存放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机构包括缠线座(19)、存放盒(20)、端盖(21),所述底架(1)的内侧面设置有供连接线缠绕的缠线座(19),所述缠线座(19)的端部固定有端盖(21),所述底架(1)的内侧面位于缠线座(19)的一侧设置有供连接线插头插入的存放盒(20),所述存放盒(20)上设置有挡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座(19)为“T”型结构,且缠线座(19)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凸耳(18),所述凸耳(18)和底架(1)通过螺栓固定。
说明书: 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具有输送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能方便地实行程序化控制和自动化操作;其运行高速、平稳,噪音低。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具有移动便利的特点,现有的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在使用时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
1.增加对调速器以及急停按钮的防护方面存在着不足;
2.连接线不使用时,连接线插头进行放置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增加对调速器以及急停按钮的防护方面存在着不足;连接线不使用时,连接线插头进行放置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包括底架和防护机构,所述底架的顶部设置有顶架,所述顶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所述顶架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输送带输送的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连接线,所述顶架的前表面安装有调速器和急停按钮,且急停按钮位于调速器的同侧上方,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防护框、夹板、调节杆、伸缩板,所述防护框设置于顶架的前表面,且防护框位于调速器和急停按钮的外侧,所述防护框的前表面固定有防护板,所述伸缩板的一端嵌入防护板,另一端伸出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穿孔,所述调节杆贯穿穿孔,并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和伸缩板相抵。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开口处安装有第一挡块,所述伸缩板的嵌入端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挡块。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为“T”型结构,所述夹板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侧表面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和顶架紧固,所述连接件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架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底架的内侧设置有水平杆,所述底架的内侧面设置有存放机构。
优选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缠线座、存放盒、端盖,所述底架的内侧面设置有供连接线缠绕的缠线座,所述缠线座的端部固定有端盖,所述底架的内侧面位于缠线座的一侧设置有供连接线插头插入的存放盒,所述存放盒上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缠线座为“T”型结构,且缠线座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凸耳,所述凸耳和底架通过螺栓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防护机构,利用防护板、防护框、夹板、调节杆、伸缩板的搭配,增加对调速器以及急停按钮的防护,解决了传统中的调速器以及急停按钮防护不便的问题;
(2)防护板的开口处安装有第一挡块,伸缩板的嵌入端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挡块,有助于限制伸缩板的活动,避免伸缩板从防护板内脱离;
(3)通过设计的存放机构,当连接线不使用时,可将连接线缠绕在“T”型缠线座上,并使得连接线插头置于存放盒内,通过挡板对连接线插头进行限位,使得连接线插头不使用时,存放更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框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放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输送带;3、防护板;4、防护框;5、电机;6、连接件;7、调速器;8、水平杆;9、万向轮;10、顶架;11、急停按钮;12、夹板;13、调节杆;14、伸缩板;15、第一挡块;16、穿孔;17、第二挡块;18、凸耳;19、缠线座;20、存放盒;21、端盖;2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带式输送机,包括底架1和防护机构,底架1的顶部设置有顶架10,顶架10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2,顶架10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输送带2输送的电机5,电机5上设置有连接线,顶架10的前表面安装有调速器7和急停按钮11,且急停按钮11位于调速器7的同侧上方,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3、防护框4、夹板12、调节杆13、伸缩板14,防护框4设置于顶架10的前表面,且防护框4位于调速器7和急停按钮11的外侧,防护框4的前表面固定有防护板3,伸缩板14的一端嵌入防护板3,另一端伸出防护板3,防护板3的表面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穿孔16,调节杆13贯穿穿孔16,并连接有夹板12,夹板12和伸缩板14相抵,使用时,转动调节杆13,并使得调节杆13上的夹板12从伸缩板14上脱离,伸缩板14向外抽拉,转动调节杆13,并使得调节杆13上的夹板12抵牢在伸缩板14上,利用防护板3、防护框4、夹板12、调节杆13、伸缩板14的搭配,增加对调速器7以及急停按钮11的防护,解决了传统中的调速器7以及急停按钮11防护不便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板3的开口处安装有第一挡块15,伸缩板14的嵌入端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挡块17,有助于限制伸缩板14的活动,避免伸缩板14从防护板3内脱离。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杆13为“T”型结构,转动“T”型调节杆13更便利,夹板12为长方体结构,通过长方体夹板12将伸缩板14夹持稳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框4的侧表面设置有连接件6,且连接件6和顶架10紧固,连接件6为“L”型结构,通过“L”型连接件6,实现了防护框4和顶架10的拆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架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9,通过万向轮9移动输送机更便利,底架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底架1的内侧设置有水平杆8,底架1的内侧面设置有存放机构,存放机构包括缠线座19、存放盒20、端盖21,底架1的内侧面设置有供连接线缠绕的缠线座19,缠线座19的端部固定有端盖21,底架1的内侧面位于缠线座19的一侧设置有供连接线插头插入的存放盒20,存放盒20上设置有挡板22,缠线座19为“T”型结构,且缠线座19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凸耳18,凸耳18和底架1通过螺栓固定,当连接线不使用时,可将连接线缠绕在“T”型缠线座19上,并使得连接线插头置于存放盒20内,通过挡板22对连接线插头进行限位,使得连接线插头不使用时,存放更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转动调节杆13,并使得调节杆13上的夹板12从伸缩板14上脱离,伸缩板14向外抽拉,转动调节杆13,并使得调节杆13上的夹板12抵牢在伸缩板14上,利用防护板3、防护框4、夹板12、调节杆13、伸缩板14的搭配,增加对调速器7以及急停按钮11的防护;
当连接线不使用时,可将连接线缠绕在“T”型缠线座19上,并使得连接线插头置于存放盒20内,通过挡板22对连接线插头进行限位,使得连接线插头不使用时,存放更便利;
使用时,将带式输送机移动到作业区域,接通电源,操作带式输送机使得带式输送机作业,并将置于输送带2上的物料进行输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移动式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