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叠片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3)、输送带滚筒(1)、输送带(2)及输送带托辊(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2)的输送带本体(8)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挡料片(9),每侧的各挡料片(9)沿输送带本体(8)长度方向排列,挡料片(9)的下边沿与输送带本体(8)相接触,相邻挡料片(9)的相邻边相互重叠,在输送带本体(8)长度方向上挡料片(9)与输送带本体(8)相连部位的长度A小于挡料片(9)下边沿的长度B;所述输送带滚筒(1)两端设有挡边(10),该挡边(10)的内侧面的位置与输送带(2)上挡料片(9)外侧在输送带滚筒(1)处的运行轨迹所形成的曲面相对应;位于输送带(2)上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4)为圆柱托辊,位于输送带(2)下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4)包括圆柱部(7),圆柱部(7)的长度与输送带本体(8)的宽度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料片(9)的下边沿设有连接折边(11),挡料片(9)通过该连接折边(11)与输送带本体(8)铆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位于输送带本体(8)两侧的相对应的两所述挡料片(9)的连接折边(11)连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片(9)与输送带本体(8)长度方向之间设有角度α,该角度α为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片(9)与输送带本体(8)宽度方向之间设有角度?,该角度?为90°~1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片(9)的上边沿的长度C大于挡料片(9)的下边沿的长度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滚筒(1)上设有周向沟槽(6),该周向沟槽(6)的数量与位置对应于挡料片(9)上连接折边(11)与输送带本体(8)铆接点的数量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位于输送带(2)上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4)的圆柱面上设有周向沟槽(6),该周向沟槽(6)的数量与位置对应于挡料片(9)上连接折边(11)与输送带本体(8)铆接点的数量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位于输送带(2)下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4)上圆柱部(7)两端设有圆台部(5),圆台部(5)的锥角γ与输送带(2)上挡料片(9)内侧运行轨迹所形成的角度θ相对应。
说明书: 叠片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械。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主要由两个输送带滚筒及紧套其上的闭合输送带组成,在输送带的下侧通常设置有输送带托辊,以免输送带下垂而无法承载输送,一输送带滚筒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输送带依靠输送带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拖动,物料由输送机的喂料端喂入,落在转动的输送带上,依靠输送带摩擦带动运送到卸料端卸出。正常情况下,带式输送机中输送带的物料承载面为平面,在对粉料状物料乃至小颗粒的固体块状物料的输送过程中,为了提高输送量,通常采用在带式输送机上增加输送带托辊来使输送带承载部位变形成槽形,这需要在输送机上使用三排输送带托辊,即在常规的水平输送带托辊的两端分别增加一排向上倾斜的输送带托辊,使输送带在三排托辊的托持下两边高中间低,从而能装载更多的颗粒状或粉状物料。这样的方式所需的输送带托辊数量大,成本高,使用维护工作量也必然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叠片带式输送机,它能无需增加输送带托辊而提高物料输送量,且使用维护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片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输送带滚筒、输送带及输送带托辊,在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挡料片,每侧的各挡料片沿输送带本体长度方向排列,挡料片的下边沿与输送带本体相接触,相邻挡料片的相邻边相互重叠,在输送带本体长度方向上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相连部位的长度A小于挡料片下边沿的长度B;所述输送带滚筒两端设有挡边,该挡边的内侧面的位置与输送带上挡料片外侧在输送带滚筒处的运行轨迹所形成的曲面相对应;位于输送带上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为圆柱托辊,位于输送带下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包括圆柱部,圆柱部的长度与输送带本体的宽度相对应。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挡料片,每侧的各挡料片沿输送带本体长度方向排列,挡料片的下边沿与输送带本体相接触,相邻挡料片的相邻边相互重叠,则所设置的若干挡料片在输送带本体两侧形成围边,输送带本体与两侧由挡料片组成的围边构成一槽形截面的承载输送空间,该承载输送空间的宽与输送带本体的宽度相对应,承载输送空间的最低高度与挡料片的高度相对应,与采用常规的输送面为平面的输送带相比,颗粒状物料及粉状物料的承载增加量与输送带本体宽度和挡料片的高度相对应,提高了物料的承载量,无需输送机增加输送带托辊来使输送带变形为槽形即可提高物料的输送量,相应也减少了增加输送带托辊所带来的高成本与较大的维护工作量,使用维护方便;且挡料片下边沿与输送带本体相接触并不全部相连,使得在输送带滚筒处输送带能不受挡料片的阻碍顺利弯曲,保证输送带的正常运行。
又由于在输送带本体长度方向上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相连部位的长度A小于挡料片下边沿的长度B,则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相连部位的长度较短,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之间的连接部位可以随输送带本体在输送带滚筒处正常弯曲,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能正常运行。
还由于所述输送带滚筒两端设有挡边,该挡边的内侧面的位置与输送带上挡料片外侧在输送带滚筒处的运行轨迹所形成的曲面相对应,则输送带滚筒工作表面的截面形状与输送带及其上的挡料片的截面形状相对应,能对输送带起到轴向定位功能,能很好地带动输送带稳定运行。
再由于位于输送带上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为圆柱托辊,位于输送带下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包括圆柱部,圆柱部的长度与输送带本体的宽度相对应,则所设置的位于输送带上侧边下方的输送带托辊和位于输送带下侧边下方的输送带托辊能适应带有挡料片的输送带相对应的上侧边及下侧边的托持要求,保证输送带顺利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挡料片的下边沿设有连接折边,挡料片通过该连接折边与输送带本体铆接相连。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便于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之间的连接,制造方便,且连接折边与输送带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输送带本体两侧的相对应的两所述挡料片的连接折边连为一体。采用该实施方式,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之间连接方便可靠,且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长度方向之间设有角度α,该角度α为3°~8°。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便于相邻挡料片的相邻边相互重叠,简化挡料片的结构或避免增加挡料片的规格品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宽度方向之间设有角度?,该角度?为90°~135°。采用该实施方式,通过挡料片所形成的槽形承载截面呈敞口状,便于物料的装卸。
本实用新型另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料片的上边沿的长度C大于挡料片的下边沿的长度B。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使挡料片在输送带滚筒处运行时仍保证相邻挡料片的相邻边相互重叠,避免了挡料片相互间重叠状态的变化可能造成的相互干涉,保证了输送带能顺利运行。
本实用新型又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输送带滚筒上设有周向沟槽,该周向沟槽的数量与位置对应于挡料片上连接折边与输送带本体铆接点的数量和位置。采用该实施方式,所设置的周向沟槽可以避让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之间的连接铆钉,保证输送带滚筒表面与输送带本体内侧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位于输送带上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的圆柱面上设有周向沟槽,该周向沟槽的数量与位置对应于挡料片上连接折边与输送带本体铆接点的数量和位置。采用该实施方式,所设置的周向沟槽可以避让挡料片与输送带本体之间的连接铆钉,保证输送带在输送带托辊处运行平衡无噪音。
本实用新型另一更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位于输送带下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上圆柱部两端设有圆台部,圆台部的锥角γ与输送带上挡料片内侧运行轨迹所形成的角度θ相对应。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使位于输送带下侧边下方的输送带托辊工作表面形状对应于两侧设有挡料片的输送带的截面形状,保证对输送带下侧边形成良好的托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叠片带式输送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叠片带式输送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结构中输送带与输送带滚筒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结构中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图7所示结构中II部位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9是图6所示结构中挡料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滚筒、2-输送带、3-机架、4-输送带托辊、5-圆台部、6-周向沟槽、7-圆柱部、8-输送带本体、9-挡料片、10-挡边、11-连接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叠片带式输送机中,机架3为钢制框架结构件,用以支承输送带滚筒1、驱动电机及输送带托辊4,输送带2套置于两输送带滚筒1上,若干输送带托辊4分别安装在输送带2的上侧边下方及下侧边的下方,用以对输送带2加以托持,保证输送带2能正常运行。
参见图6和图7,输送带2包括输送带本体8,输送带本体8为常规的输送皮带,它可以是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在输送带2的输送带本体8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挡料片9,每侧的各挡料片9沿输送带本体8长度方向排列,相邻挡料片9的相邻边相互重叠,挡料片9的下边沿与输送带本体8相接触,挡料片9与输送带本体8相连的部位大致位于挡料片9下边沿的中部,参见图8,在输送带本体8长度方向上挡料片9与输送带本体8相连部位的长度A小于挡料片9下边沿的长度B。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挡料片9的下边沿设有连接折边11,挡料片9通过该连接折边11与输送带本体8铆接相连,位于输送带本体8两侧的相对应的两挡料片9的连接折边11如图9所示连为一体;参见图8和图9,挡料片9与输送带本体8长度方向之间设有角度α,该角度α为3°~8°,挡料片9与输送带本体8宽度方向之间设有角度?,该角度?为90°~135°,挡料片9的上边沿的长度C大于挡料片9的下边沿的长度B;挡料片9可为塑料制品或金属制品,也可采用在金属制品的挡料片本体外表面喷塑或镀涂制成。
参见图5,在输送带滚筒1的两端设有挡边10,该挡边10的内侧面倾斜设置,其角度位置与输送带2上挡料片9外侧在输送带滚筒1处的运行轨迹所形成的曲面相对应;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输送带滚筒1上设有周向沟槽6,该周向沟槽6的数量与位置对应于挡料片9上连接折边11与输送带本体8铆接点的数量和位置。
参见图3和图4,位于输送带2上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4为圆柱托辊,位于输送带2下侧边下方的所述输送带托辊4包括圆柱部7,圆柱部7的长度与输送带本体8的宽度相对应,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位于输送带2上侧边下方的输送带托辊4的圆柱面上设有周向沟槽6,该周向沟槽6的数量与位置对应于挡料片9上连接折边11与输送带本体8铆接点的数量和位置;在位于输送带2下侧边下方的输送带托辊4上圆柱部7两端设有圆台部5,圆台部5的锥角γ与输送带2上挡料片9内侧运行轨迹所形成的角度θ相对应。
以上仅列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作出许多的改进和变换。如所述挡料片9也可以不是通过连接折边11与输送带本体8铆接连接,而可以是通过连接折边11与输送带本体8胶粘连接;所述位于输送带本体8两侧的相对应的两挡料片9的连接折边11也可以不是连为一体,而可以是输送本体8两侧的挡料片9各自设置连接折边11构成左右对称的构件;在所述位于输送带2下侧边下方的输送带托辊4的圆柱部7也还可以设置轴向沟槽,各轴向沟槽沿圆柱部7周向均布,圆柱部7的直径及所设置的轴向沟槽的数量对应于相邻连接折边11的间距,轴向沟槽的槽宽大于连接折边11的宽度,以使位于输送带2下侧边下方的输送带托辊4的圆柱部7外周与输送带本体8接触,保证输送带2运行更为平稳。如此等等,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基础上所作出的改进与变换,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声明:
“叠片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