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设置其上的导向辊组(2)、支撑板(3)、传送带(4)、驱动组件(5)和调节组件(6),所述支架(1)包括横梁(11)和固定其上的安装竖板(12),所述导向辊组(2)和所述支撑板(3)均设置在所述横梁(11)上,所述驱动组件(5)和所述调节组件(6)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竖板(12)上;
所述导向辊组(2)包括换向辊(21)、第一导向辊(22)和第二导向辊(23),所述换向辊(21)设置在所述横梁(11)两端,所述第一导向辊(22)和所述第二导向辊(23)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4)内外两侧且均在物料输送方向设置多个;
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辊(51)和动力装置(52),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活动辊(61)、固定辊(62)和气缸(63),所述活动辊(61)和所述固定辊(62)的旋转轴心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辊(51)旋转轴心的两侧,且所述活动辊(61)和所述固定辊(62)设置在所述传送带(4)同侧,所述驱动辊(51)相对所述活动辊(61)设置在所述传送带(4)另一侧,所述气缸(63)与所述活动辊(6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沿物料输送方向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2)在两所述横梁(11)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竖板(12)靠近所述横梁(11)在输送方向尾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在所述传送带(4)内侧设置有多个,且配合多个所述第一导向辊(22)沿物料输送方向相互穿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辊(61)和所述固定辊(62)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在同一平面,且分别通过第一转轴(64)和第二转轴(65)与所述安装竖板(12)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竖板(12)上开设有滑槽(121),所述气缸(63)驱动所述第一转轴(64)沿所述滑槽(121)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51)位于所述固定辊(62)远离所述导向辊组(2)的一侧,所述驱动辊(51)位于所述传送带(4)内侧,所述固定辊(62)和所述活动辊(61)均位于所述传送带(4)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辊(62)位于所述驱动辊(51)远离所述导向辊组(2)的一侧,所述固定辊(62)和所述活动辊(61)均位于所述传送带(4)内侧,所述驱动辊(51)位于所述传送带(4)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21)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且朝向所述固定辊(62)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纵梁(13),所述纵梁(13)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横梁(11)固定连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纵梁(13)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板(3)设置在所述纵梁(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52)包括电机(521)和同步轮(522),所述同步轮(522)分别与所述电机(521)输出轴和驱动辊(51)同轴设置,两所述同步轮(522)通过同步带联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竖板(12)上设置有轴承座(122),所述驱动辊(51)与所述轴承座(122)转动连接。
说明书: 一种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通过辊筒与输送带之间进行连续摩擦驱动实现快速、稳定运输货物的机械设备,是矿产行业常用的运输设施。通过输送带运送货物的过程中,当输送机上货物出现重载或者荷载超出承载上限的情况时,会出现输送带打滑或者跑偏现象,造成货物堆积,影响货物的连续输送状态,导致输送带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其上的导向辊组、支撑板、传送带、驱动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架包括横梁和固定其上的安装竖板,所述导向辊组和所述支撑板均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调节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竖板上;
所述导向辊组包括换向辊、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换向辊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内外两侧且均在物料输送方向设置多个;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辊和动力装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活动辊、固定辊和气缸,所述活动辊和所述固定辊的旋转轴心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辊旋转轴心的两侧,且所述活动辊和所述固定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同侧,所述驱动辊相对所述活动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另一侧,所述气缸与所述活动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沿物料输送方向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竖板在两所述横梁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竖板靠近所述横梁在输送方向尾部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在所述传送带内侧设置有多个,且配合多个所述第一导向辊在物料输送方向相互穿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辊和所述固定辊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在同一平面,且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所述安装竖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竖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沿所述滑槽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辊位于所述固定辊远离所述导向辊组的一侧,所述驱动辊位于所述传送带内侧,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活动辊均位于所述传送带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辊位于所述驱动辊远离所述导向辊组的一侧,所述固定辊和所述活动辊均位于所述传送带内侧,所述驱动辊位于所述传送带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且朝向所述固定辊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纵梁,所述纵梁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横梁固定连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所述纵梁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纵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带轮组件,所述带轮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和驱动辊同轴设置的同步轮,两所述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联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竖板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驱动辊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申请中,提供输送动力的驱动组件靠近输送机尾端设置,避免输送机前端进料施加在传送带上的重载影响驱动组件性能;传送带依次卷绕通过第一导向辊、驱动辊和第二导向辊,并部分包覆在各辊外圈。
带式输送机是通过辊筒与输送带之间进行连续摩擦驱动实现物料运输,通过气缸驱动活动辊朝向固定辊靠近或者远离,使传送带在驱动辊外圈的包覆角度增大或者减小,实现传送带上驱动力的增大或者减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带式输送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带式输送机及其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横梁;12、安装竖板;121、滑槽;122、轴承座;13、纵梁;2、导向辊组;21、换向辊;22、第一导向辊;23、第二导向辊;3、支撑板;4、传送带;5、驱动组件;51、驱动辊;52、动力装置;521、电机;522、同步轮;6、调节组件;61、活动辊;62、固定辊;63、气缸;64、第一转轴;65、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7所示的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置其上的导向辊组2、支撑板3、传送带4、驱动组件5和调节组件6,支架1包括横梁11和固定其上的安装竖板12,导向辊组2和支撑板3均设置在横梁11上,驱动组件5和调节组件6均设置在安装竖板12上;导向辊组2包括换向辊21、第一导向辊22和第二导向辊23,换向辊21设置在横梁11两端,第一导向辊22和第二导向辊23分别位于传送带4内外两侧且均在物料输送方向设置多个;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辊51和动力装置52,调节组件6包括活动辊61、固定辊62和气缸63,活动辊61和固定辊62的旋转轴心分别位于驱动辊51旋转轴心的两侧,且活动辊61和固定辊62设置在传送带4同侧,驱动辊51相对活动辊61设置在传送带4另一侧,气缸63与活动辊61连接。
在本申请公开的带式输送机结构中,提供输送动力的驱动组件5靠近输送机尾端设置,避免输送机前端进料施加在传送带4上的重载影响驱动组件5性能;具体的,在调节组件6作用的导向辊组2处,传送带4依次卷绕通过第一导向辊22、驱动辊51和第二导向辊23,并部分包覆在各辊外圈。
带式输送机是通过辊筒与输送带之间进行连续摩擦驱动实现物料运输,通过气缸63驱动活动辊61朝向固定辊62靠近或者远离,使传送带4在驱动辊51外圈的包覆角度增大或者减小,实现传送带4上驱动力的增大或者减小。
如图2所示,横梁11沿物料输送方向平行设置有两个,安装竖板12在两横梁11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安装竖板12靠近横梁11在输送方向尾部的一端。支撑板3在传送带4内侧设置有多个,且配合多个第一导向辊22在物料输送方向相互穿插设置。支撑板3能够对传送带4上的物料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配合第一导向辊22在输料方向上间隔设置,不会影响到第一导向辊22对传送带4的导向作用。
如图3和图5所示的调节组件6具体结构示意图,活动辊61和固定辊62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在同一平面,且分别通过第一转轴64和第二转轴65与安装竖板12转动连接,在安装竖板12上开设有滑槽121,气缸63驱动第一转轴64沿滑槽121长度方向移动。
作为上述调节组件6中各辊筒空间位置布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具体参见图6所示,驱动辊51位于固定辊62远离导向辊组2的一侧,驱动辊51位于传送带4内侧,固定辊62和活动辊61均位于传送带4外侧。通过气缸63驱动活动辊61朝向固定辊62靠近或者远离,使传送带4在驱动辊51外圈的包覆角度增大或者减小,实现传送带4上驱动力的增大或者减小。
进一步参见图7所示,作为上述调节组件6中各辊筒空间位置布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固定辊62位于驱动辊51远离导向辊组2的一侧,固定辊62和活动辊61均位于传送带4内侧,驱动辊51位于传送带4外侧。同样能够实现。通过气缸63驱动活动辊61运动,调节传送带4上驱动力大小的技术效果。
在调节组件6中,滑槽121沿物料输送方向设置,且朝向固定辊62设置。使气缸63通过活动辊61调整传送带4对驱动辊51包覆角度的过程更加迅速。
如图6所示,支架1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纵梁13,纵梁13两端分别与两横梁11固定连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纵梁13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设置在纵梁13上。
如图5所示,动力装置52包括电机521和带轮组件,带轮组件包括分别与电机521输出轴和驱动辊51同轴设置的同步轮522,两同步轮522通过同步带联动。在安装竖板12上设置有轴承座122,驱动辊51与轴承座122转动连接。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声明:
“带式输送机尾部驱动力自动调节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