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平行下托辊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安装在下托辊两端,所述吊耳为板状结构,吊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将吊耳分为连接板和承载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开口上侧,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开口下侧,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板,用于安装下托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下托辊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为变形段,所述变形段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朝向所述承载板一侧突出设置,弧形结构上端延伸到所述连接板顶部,弧形结构下端延伸到所述开口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下托辊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的承载槽设置两个,两个承载槽沿开口方向并列设置。
4.一种下托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架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下托辊吊耳,所述吊耳安装在所述中间架下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托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架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单侧开口,所述下托辊两端各设置一中间架,两个中间架的开口对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托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架为槽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托辊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上设置两个承载槽。
8.一种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托辊和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下托辊安装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辊两端设置托辊轴,所述托辊轴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承载槽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辊轴上安装皮带。
说明书: 一种平行下托辊吊耳、下托辊安装结构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托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行下托辊吊耳、下托辊安装结构及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权利要求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带式输送机在冶金领域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具有运输量大、工作环境复杂、承载能力强、以及运输距离较长等特点。托辊作为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它占了一台带式输送机总成本的35%,产生了70%以上的阻力,因此托辊的质量尤为重要。
平行下托辊作为托辊的一种,使用十分广泛。如图1所示的带式输送机,其下托辊1固定安装在吊耳2上,吊耳2可拆卸安装在中间架3上,下托辊与吊耳为一个整体单元,当需要更换托辊时需要将下托辊和吊耳一同从中间架上拆下,然后更换新的下托辊和吊耳单元,托辊更换困难,增加带式输送机的维修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行下托辊吊耳,以解决托辊更换困难的问题,缩短带式输送机的维修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行下托辊吊耳,所述吊耳安装在下托辊两端,所述吊耳为板状结构,吊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将吊耳分为连接板和承载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开口上侧,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开口下侧,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板,用于安装下托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为变形段,所述变形段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朝向所述承载板一侧突出设置,弧形结构上端延伸到所述连接板顶部,弧形结构下端延伸到所述开口侧壁。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的承载槽设置两个,两个承载槽沿开口方向并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托辊安装结构,包括中间架和如上述所述的平行下托辊吊耳,所述吊耳安装在所述中间架下侧。
优选的,所述中间架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单侧开口,所述下托辊两端各设置一中间架,两个中间架的开口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中间架为槽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下托辊和如上述所述的下托辊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托辊两端设置托辊轴,所述托辊轴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承载槽内。
优选的,所述下托辊轴上安装皮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吊耳装卸下托辊时,仅需将下托辊放到承载槽中或从承载槽中取出即可,相比于现有的下托辊安装结构,无需拧螺丝也不用将吊耳拆下,降低了拆卸难度,大大缩短了带式输送机的维修时间。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连接板的下侧面设置成向外凸出的圆弧结构,减轻连接段与皮带的磨损程度,减少带式输送机的维修次数,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通过圆弧结构的设置,增大了开口的空间,更加便于安装下托辊,提高更换下托辊效率。
本实用新型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现有带式输送机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托辊安装结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托辊安装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托辊安装结构正视图;
图中:1、下托辊;11、托辊轴;2、吊耳;21、承载板;22、连接板;23、承载槽;24、变形段;25、开口;3、中间架;4、皮带;
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实用新型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带式输送机平行下托辊安装结构存在更换托辊困难、增加维修保养时间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平行下托辊吊耳。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记载了一种平行下托辊1吊耳2,所述吊耳2安装在下托辊1两端,所述吊耳2为板状结构,吊耳2侧面设有开口25,所述开口25将吊耳2分为连接板22和承载板21,所述连接板22位于所述开口25上侧,所述承载板21位于所述开口25下侧,所述承载板21上开设承载槽23,所述承载槽23开口25朝向所述连接板22,用于安装下托辊1。其中,开口25将吊耳2分为连接板22和承载板21并非指将吊耳2分割成独立的两个部分,如图2、图3所示,开口25沿着吊耳2的横向设置但并未延伸到端部,开口25左侧还具有一侧壁。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吊耳2安装下托辊1时,抬起下托辊1,将下托辊1两端的托辊轴11从吊耳2侧面开口25进入放到承载板21的承载槽23上即可;拆下托辊1时,抬起下托辊1,将下托辊1从承载槽23中取出并沿着侧面开口25拆下下托辊1,相比于现有的下托辊1安装结构,无需拧螺丝也不用将吊耳2拆下,降低了拆卸难度,大大缩短了带式输送机的维修时间。
此外,吊耳2结构在上一个迭代形状中,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吊耳2的上部连接板22为矩形倒挂,在使用中发现,下托辊1上的皮带4跑偏易将吊耳2磨断、皮带4拉坏,造成停机处理的事故多次发生,每年都需要更换大量的吊耳2和近百米的皮带4,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该矩形的连接板22导致开口25高度较小,安装下托辊1时空间狭小,不容易对准开口25。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22朝向所述承载板21的一侧为变形段24,所述变形段24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朝向所述承载板21依次突出设置,弧形结构上端延伸到所述连接板22顶部,弧形结构下端延伸到所述开口25侧壁。其中,所述弧形结构朝向承载板21一侧突出设置是指,圆弧箱开口25侧凸起而非凹陷。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连接板22的下侧面设置成向外凸出的圆弧结构,减轻皮带4跑偏时连接段与皮带4的磨损程度,减少带式输送机的维修次数,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通过圆弧结构的设置,增大了开口25的空间,更加便于安装下托辊1,提高更换下托辊1效率。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承载板21上的承载槽23设置两个,两个承载槽23沿开口25方向并列设置,通过设置两个并列的承载槽23,便于调节下托辊1位置。
基于上述吊耳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下托辊1安装结构,下托辊1安装结构还包括中间架3,所述吊耳2安装在所述中间架3下侧。如图4所示,所述中间架3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单侧开口25,所述下托辊1两端各设置一中间架3,两个中间架3的开口25对向设置,所述中间架3为槽钢。其中对向设置是指中间架3的开口25均朝向中间。
基于上述下托辊1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所述下托辊1两端设置托辊轴11,所述托辊轴11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承载槽23内,所述下托辊1轴上安装皮带4。
该带式输送机中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吊耳2,由于上述吊耳2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采用该吊耳2的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声明:
“平行下托辊吊耳、下托辊安装结构及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