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辊组件,所述挡辊组件包括分别布置在胶带(2)左右两侧以调整胶带(2)传输方向的挡辊;
车拉支架(1);
沿所述车拉支架(1)做直线运动的拉紧车,所述拉紧车包括拉紧车架(11)、安装在所述拉紧车架(11)上的拉紧滚筒(12)及安装在所述拉紧车架(11)上的滑轮组(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改向滚筒(16),所述改向滚筒(16)安装在所述车拉支架(1)上;
所述改向滚筒(16)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拉紧滚筒(12)的转动轴线平行,胶带(2)绕在所述改向滚筒(16)两侧,且平行设置后,绕所述拉紧滚筒(12)两侧,且平行设置;所述挡辊组件包括多组,其中两组所述挡辊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拉紧滚筒(12)输入端的第一挡辊组件(13)和设置在所述拉紧滚筒(12)输出端的第二挡辊组件(6),所述第一挡辊组件(13)和所述第二挡辊组件(6)安装在所述拉紧车架(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带小车(8),其中两组所述挡辊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托带小车(8)的第一胶带奔入端上的第三挡辊组件(14)和设置在所述托带小车(8)的第二胶带奔入端上的第四挡辊组件(7),所述第一胶带奔入端和所述第二胶带奔入端为位于所述托带小车(8)相对两侧的胶带奔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辊组件(13)和所述第二挡辊组件(6)通过门型支架安装在所述拉紧车架(11)上,所述门型支架、所述拉紧车架(11)和所述托带小车(8)每侧至少一者设有导向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导向轮和支架,所述导向轮包括导向轮轴(18)、轮套(19)和两个轴承(20),所述支架包括底板(23)和焊接在上述底板(23)上的两个支撑板(17);所述导向轮轴(18)上卡槽卡入所述支撑板(17)卡孔后固定;所述底板(23)栓接在所述拉紧车架(11)和所述托带小车(8)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胶带(2)下方的V型前倾托辊装置(3),所述V型前倾托辊装置(3)安装在所述车拉支架(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胶带(2)传输方向,所述V型前倾托辊装置(3)位于所述改向滚筒(16)的胶带奔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清扫所述胶带(2)上杂质的清扫器(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器(4)包括两个,分别清扫在胶带(2)上进入所述改向滚筒(16)前与所述改向滚筒(16)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及胶带(2)上位于所述改向滚筒(16)和所述拉紧滚筒(12)之间,且用于与所述拉紧滚筒(12)接触的第二接触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辊组件布置在所述胶带(2)左右两侧,每组所述挡辊组件中所述挡辊至少设有两个,同一组所述挡辊组件位于所述胶带(2)同一侧的所述挡辊轴线平行设置。
说明书: 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及短途汽车运输成本与日俱增,短途散料汽车运输均改为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运输;同时随着国内输送机技术的日趋成熟,高带速、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因更具经济性,所以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普通车式拉紧方式,只有防止拉紧车跑偏措施,对于拉紧纠偏装置胶带跑偏均依靠对皮带机整体的调偏措施,无专门的防跑偏措施;在低速胶带基本无太大影响,但是对于高带速和高张力(拉紧力)的车式拉紧,极易造成胶带在拉紧车上跑偏,胶带严重摩擦拉紧车,造成边缘磨损严重,甚至损坏胶带,导致系统事故停机及损坏等重大运行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以提高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包括:
挡辊组件,所述挡辊组件包括分别布置在胶带左右两侧以调整胶带传输方向的挡辊。
可选地,在上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还包括:
车拉支架;
沿所述车拉支架做直线运动的拉紧车,所述拉紧车包括拉紧车架、安装在所述拉紧车架上的拉紧滚筒及安装在所述拉紧车架上的滑轮组;
改向滚筒,所述改向滚筒安装在所述车拉支架上;
所述改向滚筒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拉紧滚筒的转动轴线平行,胶带绕在所述改向滚筒两侧,且平行设置后,绕所述拉紧滚筒两侧,且平行设置;所述挡辊组件包括多组,其中两组所述挡辊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拉紧滚筒输入端的第一挡辊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拉紧滚筒输出端的第二挡辊组件,所述第一挡辊组件和所述第二挡辊组件安装在所述拉紧车架上。
可选地,在上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还包括托带小车,其中两组所述挡辊组件为设置在所述托带小车的第一胶带奔入端上的第三挡辊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托带小车的第二胶带奔入端上的第四挡辊组件,所述第一胶带奔入端和所述第二胶带奔入端为位于所述托带小车相对两侧的胶带奔入端。
可选地,在上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所述第一挡辊组件和所述第二挡辊组件通过门型支架安装在所述拉紧车架上,所述门型支架、所述拉紧车架和所述托带小车每侧至少一者设有导向轮组。
可选地,在上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导向轮和支架,所述导向轮包括导向轮轴、轮套和两个轴承,所述支架包括底板和焊接在上述底板上的两个支撑板;所述导向轮轴上卡槽卡入所述支撑板卡孔后固定;所述底板栓接在所述拉紧车架和所述托带小车两侧。
可选地,在上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还包括设置胶带下方的V型前倾托辊装置,所述V型前倾托辊装置安装在所述车拉支架上。
可选地,在上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沿胶带传输方向,所述V型前倾托辊装置位于所述改向滚筒的胶带奔入端。
可选地,在上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清扫所述胶带上杂质的清扫器。
可选地,在上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所述清扫器包括两个,分别清扫在胶带上进入所述改向滚筒前与所述改向滚筒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及胶带上位于所述改向滚筒和所述拉紧滚筒之间,且用于与所述拉紧滚筒接触的第二接触面。
可选地,在上述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所述挡辊组件布置在所述胶带左右两侧,每组所述挡辊组件中所述挡辊至少设有两个,同一组所述挡辊组件位于所述胶带同一侧的所述挡辊轴线平行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包括挡辊组件;挡辊组件包括分别布置在胶带左右两侧以调整胶带传输方向的挡辊。在本申请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在胶带左右两侧布置挡辊,进而调整胶带方向,当胶带偏离预设位置时通过挡辊阻挡,进而减少胶带跑偏的情况,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安全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的A-A方向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的B-B方向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的C-C方向的放大图;
图5为图4所示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局部侧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的D-D方向的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的E向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向轮组的安装位置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两组导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两组导向轮组的左视图。
其中图1-10中:1-车拉支架、2-胶带、3-V型前倾托辊装置、4-清扫器、5-第一导向轮组、6-第二挡辊组件、7-第四挡辊组件、8-托带小车、9-车轮、10-第二导向轮组、11-拉紧车架、12-拉紧滚筒、13-第一挡辊组件、14-第三挡辊组件、15-第三导向轮组、16-改向滚筒、17-支撑板、18-轴、19-轮套、20-轴承、21-挡辊支架、22-滑轮、2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以提高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0。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包括挡辊组件;挡辊组件包括分别布置在胶带2左右两侧以调整胶带2传输方向的挡辊。优选,挡辊的转动轴线与对应位置胶带2的传输方向垂直设置,位于胶带2左右两侧的挡辊以对应位置胶带2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具体的,挡辊组件为托辊结构,挡辊组件包括轴、轴承、轴承座、筒皮及轴用卡簧及密封结构。挡辊防止胶带2跑偏出对应筒体边缘。
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中,在胶带2左右两侧布置挡辊,进而调整胶带2方向,当胶带2偏离预设位置时通过挡辊阻挡,进而减少胶带2跑偏的情况,因此,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安全性提高。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还包括车拉支架1、拉紧车和改向滚筒16,拉紧车包括拉紧车架11、安装在拉紧车架11上的拉紧滚筒12及安装在拉紧车架11上的滑轮组22,如图1所示,胶带2绕过改向滚筒16后,传送方向改变180度,然后经过拉紧滚筒12后,传输方向再次改变180度。体的,拉紧车通过安装在滑轮组22上的钢丝绳拉紧。改向滚筒16的转动轴线与拉紧滚筒12的转动轴线平行,胶带2绕在改向滚筒16两侧,且平行设置后,绕拉紧滚筒12两侧,且平行设置。
如图1所示,拉紧滚筒12安装在拉紧车上,挡辊组件包括多组,其中两组挡辊组件为设置在拉紧滚筒12输入端的第一挡辊组件13和设置在拉紧滚筒12输出端的第二挡辊组件6,第一挡辊组件13和第二挡辊组件6安装在拉紧车架11上。具体的,在拉紧车架11的上方,胶带2的进出端设置门型支架作为挡辊支架21,用于安装挡辊组件。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还包括托带小车8,优选,其中两组挡辊组件为设置在托带小车8的第一胶带奔入端上的第三挡辊组件14和设置在托带小车8的第二胶带奔入端上的第四挡辊组件7,第一胶带奔入端和第二胶带奔入端为位于托带小车8相对两侧的胶带奔入端。具体的,第三挡辊组件14和第四挡辊组件7设置在托带小车8上拖带辊子端部及下拖带辊子端部。
具体的,在拉紧车和托带小车8上设立挡辊组件,做为防止上、下胶带2跑偏的措施——拉紧车的上部分结构形式为:跨胶带2设1个门型支架,支架两侧各布置设2个挡辊组件,来限制上胶带2左右跑偏;下部分结构形式为:在每个车轮9内侧也各布置2个根据跑偏力确定数量挡辊组件,来限制下胶带2面左右跑偏。托带小车8在上部、下部两侧支架侧面各增加1个托辊组件,限制胶带2的跑偏。托辊优选均为胶带2机普通托辊辊子。
第一挡辊组件13和第二挡辊组件6通过门型支架安装在拉紧车架11上,门型支架、拉紧车架11和托带小车8每侧至少一者设有导向轮组,导向轮组的导向轮的轴线胶带2上物料传输方向垂直。具体的,拉紧车上优选设有至少4组导向轮组,导向轮组设置在拉紧车的车轮9下方位置。
导向轮组包括导向轮和支架,导向轮包括导向轮轴18、轮套19和两个轴承20,支架包括底板23和焊接在上述底板23上的两个支撑板17;导向轮轴18上卡槽卡入支撑板17卡孔后固定;底板23栓接在拉紧车架11和托带小车8两侧。门型支架、拉紧车架11和托带小车8与对应的导向轮组的底板23连接。具体的,优选,每个导向轮组设有两个轮套19。拉紧车上设置左右限位用导向轮组-防止拉紧车跑偏。具体的,导向轮组固定采用卡口拆装结构与外界连接。
具体的,设置在托带小车8上的导向轮组为第一导向轮组5,第一导向轮组5为两组,分别布置在托带小车8两侧的车轮中线下方位置。
设置在拉紧车架11上的导向轮组为第二导向轮轮组10,设置在门型支架上的导向轮组为第三导向轮组15。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还包括设置胶带2下方的V型前倾托辊装置3,V型前倾托辊装置3安装在车拉支架1上。沿胶带2传输方向,所述V型前倾托辊装置3位于托带小车8后方。本申请托辊辊子采用与皮带机相同的托辊辊子,将托辊横梁设置为V型前倾结构,利用V型前倾托辊的特点,替代平行托辊拖带,起到纠偏作用。
优选,沿胶带2传输方向,V型前倾托辊装置3位于改向滚筒16的胶带奔入端。本申请,胶带2缠绕多层布置的拉紧布置形式,将原布置在改向滚筒16前的(固定式托带辊子由平行托辊组改为V型前倾托辊装置3能更好的防止胶带2跑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还包括用于清扫胶带2上杂质的清扫器4。具体的,清扫器4采用V型空段清扫器结构形式。
具体的,清扫器4包括两个,分别清扫在胶带2上进入所述改向滚筒16前与所述改向滚筒16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及胶带2上位于所述改向滚筒16和拉紧滚筒12之间,且用于与所述拉紧滚筒12接触的第二接触面。本申请在改向滚筒16前和进入拉紧车行程范围各增加1组清扫器4,以减少物料粘附在托辊表面而引起表面直径变化导致跑偏。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挡辊组件布置在胶带2左右两侧挡辊至少设有两个,同一组挡辊组件位于胶带2同一侧的挡辊轴线平行设置。
本申请的带式输送机具体可广泛应用于带速≥3.15m/s,张力≥200KN的皮带机,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拉紧纠偏装置能有效控制拉紧纠偏装置胶带2的跑偏量,保证运行平稳、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胶带2磨损,提高经济效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声明:
“带式输送机的拉紧纠偏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