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双向螺旋输送机

双向螺旋输送机

701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上海平强包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3-11-15 11:58:23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箱(1)和位于输送箱(1)底端的两个出料管(2),所述输送箱(1)内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输送轴(3),并配合输送轴(3)设置有第一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轴(3)上对称且反向设置有两组螺旋输送叶片(5),所述输送轴(3)的两端均配合螺旋输送叶片(5)设置有反向螺旋叶片(6),所述出料管(2)位于对应的所述螺旋输送叶片(5)与反向螺旋叶片(6)之间,所述输送箱(1)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7)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管(8),所述下料管(8)底端连通输送箱(1)设置有导料罩(9),所述下料管(8)延伸至导料罩(9)内转动设置有调节板(10),所述下料管(8)的外侧配合调节板(10)设置有第二电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反向螺旋叶片(6)靠近输送箱(1)内侧壁一侧的输送轴(3)上均设置有防护挡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13),所述导料罩(9)安装在顶盖(13)上,所述顶盖(13)与输送箱(1)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3)与输送箱(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15),所述密封垫片(15)的两侧设置有密封凸条(16),所述顶盖(13)和输送箱(1)上配合开设有密封凹槽(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3)上配合出料管(2)开设有处理口(18),所述处理口(18)处设置有密封板(19),所述密封板(19)与顶盖(13)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9)与顶盖(1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腿(22),所述支撑腿(2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脚(23)。

说明书: 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回转,推移物料以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它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

但是现有的螺旋输送轴在使用过过程中大多通过一头进料,另一头输料,只能进行单向输送,对于需要多个输送方向的需求不能满足。

公开号为CN215885163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双向输出螺旋输送机,其中,包括机体,机体内转动设置有转轴,并在转轴上反向设置有两个螺旋叶片,通过进料口位于顶板的中部,使其可以从中间进入,打开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带动转轴和螺旋叶片转动,由于两个螺旋叶片的方向相反,使物料能够向两边推进,使其可以从两侧的出料管流出。

上述方案虽然实现了螺旋输送机一个进料口,两个出料口的设置,但是,上述方案中物料直接从两组螺旋叶片的中间掉落,均匀的向两边输送,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侧需要的量大,另一侧需要的量小的情况,上述方案中无法对通向两侧的物料的量进行过调节,从而影响输送灵活性和精准性。

另外,在通过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的过程中,物料在螺旋叶片的推动作用下,从输送机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并从底端的出料管实现出料,此过程中,物料会堆积在输送箱的尾端,并挤压用于连接输送轴与输送机箱体的支撑轴承,容易造成轴承的损坏与粉料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螺旋输送机输送方向单一,且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箱和位于输送箱底端的两个出料管,所述输送箱内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输送轴,并配合输送轴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输送轴上对称且反向设置有两组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输送轴的两端均配合螺旋输送叶片设置有反向螺旋叶片,所述出料管位于对应的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与反向螺旋叶片之间,所述输送箱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底端连通输送箱设置有导料罩,所述下料管延伸至导料罩内转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下料管的外侧配合调节板设置有第二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反向螺旋叶片靠近输送箱内侧壁一侧的输送轴上均设置有防护挡板,防护板可以防止物料向输送箱两端的侧壁挤压,进一步加强输送轴与输送箱连接处的轴承的防护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箱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导料罩安装在顶盖上,所述顶盖与输送箱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实现顶盖在输送箱上的可拆卸安装,便于内部的检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与输送箱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的两侧设置有密封凸条,所述顶盖和输送箱上配合开设有密封凹槽,通过密封凸条与密封凹槽的配合可以加强顶盖与输送箱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上配合出料管开设有处理口,所述处理口处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实现密封板在处理口处的可拆卸连接,实现处理口的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板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加强密封板与顶盖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箱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固定脚,通过支撑腿和固定脚的配合实现整体的支撑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箱、位于输送箱底端的两个出料管以及位于输送箱上方的进料斗,输送箱内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输送轴,并配合输送轴设置有第一电机,输送轴上对称且反向设置有两组螺旋输送叶片,这样,进料斗内的物料通过下料管以及导料罩进入输送箱之后,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输送轴会带动两组螺旋输送叶片反向转动,从而实现物料在输送箱内两个方形的输送,实现一个进料口,两个出料口的操作,提高使用便捷性和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在输送轴的两端均配合螺旋输送叶片设置有反向螺旋叶片,出料管位于对应的螺旋输送叶片与反向螺旋叶片之间,且反向螺旋叶片靠近输送箱内侧壁一侧的输送轴上均设置有防护挡板,输送轴转动时,同时会带动反向螺旋叶片转动,反向螺旋叶片的转动方向与对应的螺旋输送叶片相反,从而,当物料移动至出料管位置时,可以在反向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将物料向输送来时的方向挤压,两方挤压,可以促使物料下降至下方的出料管内排出,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物料在出料时,挤压输送轴与输送箱之间用于连接的轴承,提高轴承部位的使用寿命,保证输送轴的转动顺畅性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在进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下料管以及导料罩,并在下料管延伸至导料罩内转动设置有调节板,同时在下料管的外侧配合调节板设置有第二电机,在下料的过程中,启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可以驱动调节板转动,实现调节板在进料斗内安装角度的调节,从而可以实现调节板的顶端与下料管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下料管相对于两组螺旋输送叶片进料量的调节,这样可以根据两侧需求量的不同进行下料量的调节,提高使用灵活性和便捷性。

4、本实用新型在输送箱的顶端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设置有顶盖,并在顶盖上开设有处理口,同时在处理口处通过固定螺栓可拆卸设置有密封板,这样,便于输送箱内部的查看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料斗、下料管、导料罩以及调节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板在下料管内处于调节状态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输送箱;2、出料管;3、输送轴;4、第一电机;5、螺旋输送叶片;6、反向螺旋叶片;7、进料斗;8、下料管;9、导料罩;10、调节板;11、第二电机;12、防护挡板;13、顶盖;14、锁紧螺栓;15、密封垫片;16、密封凸条;17、密封凹槽;18、处理口;19、密封板;20、固定螺栓;21、密封垫圈;22、支撑腿;23、固定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箱1和位于输送箱1底端的两个出料管2,输送箱1内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输送轴3,并配合输送轴3设置有第一电机4,输送轴3上对称且反向设置有两组螺旋输送叶片5,输送轴3的两端均配合螺旋输送叶片5设置有反向螺旋叶片6,出料管2位于对应的螺旋输送叶片5与反向螺旋叶片6之间,输送箱1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斗7,进料斗7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管8,下料管8底端连通输送箱1设置有导料罩9,下料管8延伸至导料罩9内转动设置有调节板10,下料管8的外侧配合调节板10设置有第二电机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反向螺旋叶片6靠近输送箱1内侧壁一侧的输送轴3上均设置有防护挡板12,通过防护挡板12可以进一步限制物料向输送轴3与输送箱1连接处的压紧,避免物料对用于输送轴3安装的轴承的挤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箱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13,导料罩9安装在顶盖13上,顶盖13与输送箱1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14,通过锁紧螺栓14实现顶盖13在输送箱1顶端的可拆卸安装,这样,便于输送箱1内部的检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盖13与输送箱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15,可以加强顶盖13与输送箱1之间的密封性,密封垫片15的两侧设置有密封凸条16,顶盖13和输送箱1上配合开设有密封凹槽17,通过密封凸条16与密封凹槽17的配合可以加强顶盖13与输送箱1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盖13上配合出料管2开设有处理口18,通过处理口18的设置,便于出料管2处出现卡顿等情况时,进行检查等操作,处理口18处设置有密封板19,密封板19与顶盖13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20,通过固定螺栓20实现密封板19在处理口18出的可拆卸安装,密封板19用于实现处理口18出的密封,密封板19与顶盖1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21,实现顶盖13与密封板19之间的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箱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腿22,支撑腿2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脚23,通过支撑腿22和固定脚23的配合可以实现输送箱1的支撑固定。

实施例2:

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螺旋输送机,使用时,物料通过进料斗7下降至下料管8内,通过下料管8与导料罩9进入输送箱1内,并降落在两组螺旋输送叶片5之间,启动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电机4带动输送轴3转动,通过输送轴3带动螺旋输送叶片5转动,通过螺旋输送叶片5将物料分别向两边输送,输送轴3转动时,同时会带动反向螺旋叶片6转动,反向螺旋叶片6的转动方向与对应的螺旋输送叶片5相反,从而,当物料移动至出料管2位置时,可以在反向螺旋叶片6的作用下,将物料向输送来时的方向挤压,两方挤压,可以促使物料下降至下方的出料管2内排出,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物料在出料时,挤压输送轴3与输送箱1之间用于连接的轴承,提高轴承部位的使用寿命,保证输送轴3的转动顺畅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3:

参考图1至图5,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进料斗7的下方设置有相互配合的下料管8以及导料罩9,并在下料管8延伸至导料罩9内转动设置有调节板10,同时在下料管8的外侧配合调节板10设置有第二电机11,在下料的过程中,启动第二电机11,通过第二电机11可以驱动调节板10转动,实现调节板10在进料斗7内安装角度的调节,从而可以实现调节板10的顶端与下料管8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下料管8相对于两组螺旋输送叶片5进料量的调节,这样可以根据两侧需求量的不同进行下料量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中导料罩9优选截面为梯形的,且开口大的一方朝下,这样可以保证下料的顺畅性。

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先考虑焊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双向螺旋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