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菌检测设备,包括标记室、进样室、收集室、滤纸、检测室、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探头、薄膜、过滤膜、隔板、荧光染料和活动盖,通过设置标记室,并在标记室和进样室之间设置过滤膜,标记室中的荧光染料能够对细菌进行标记,然后通过检测过滤膜上的荧光量,能够初步估算出样品中的细菌数量;再在进样室和收集室之间设置薄膜,能够使细菌分泌的物质通过,然后通过各种传感器初步检测细菌的种类,并快速的判断出该食品质量检测是否合格;再在收集室内设置滤纸,能够将收集室中的细菌取出,然后进一步的培养,准确的了解食品中的细菌数量和种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联邦学习的电力行业起重作业违章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联邦学习C,对A节点和B节点使用本地数据进行训练并得到模型;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模型输入强化学习模块,使用强化学习DQN进行模型融合,调整A节点和B节点模型的权值;S3、强化学习模块通过强化学习,生成强化融合模型;S4、联邦学习C中心节点使用强化融合模型采用加权平均来对A节点和B节点的模型进行模型融合;S5、将融合后的模型下发到A节点和B节点;S6、重复步骤S1到S5,直至模型训练完成。有益效果:使用强化学习保证联邦学习共同建模效果,选择优质节点共同建立模型,降低异构性问题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干扰性强的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由体积比为240:65的组分1和组分2组成。通过在组分1中加入抗坏血酸氧化酶,有效地增强了试剂盒的抗干扰性,减小了丙酮酸等干扰物质对试剂盒检测的影响,从而增强了试剂检测的准确性,与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达到极高的一致性,比常规的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试剂的市场推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硫化氢的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可以用于检测溶液、细胞中硫氢根离子或硫离子。本发明所述的荧光探针可经化学合成获得,合成工艺简单易行,原料廉价易得,制备成本低,易于推广。本发明所述的荧光探针具有溶酶体靶向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荧光发射光谱特性(415‑600 nm),可通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细胞溶酶体内H2S的定量测定,实现对细胞溶酶体内H2S快速准确检测的目的。本发明所述荧光探针具有高特异性,在进行相应H2S检测过程中不易受其他组分的干扰,可用于活细胞溶酶体内H2S的实时测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电极检测四环素的方法,该方法步骤为(1)制备氧化石墨烯电极,(2)对氧化石墨烯电极进行电化学修饰,(3)绘制四环素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值的标准曲线,(4)测定待测液的循环伏安图,将读取的氧化峰电流值带入标准曲线中,得到溶液中四环素的浓度。本发明方法对四环素的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在0.1mg/L的低浓度下仍能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并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检测范围大,检测范围为0.1~160mg/L。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的dCas9修饰蛋白及其在检测核酸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dCas9基础上修饰得到两种功能化蛋白dCas9‑biotin和dCas9‑AP,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新型的检测核酸的化学发光方法;其中,通过固相修饰的dCas9‑biotin对DNA进行特异性捕获,通过碱性磷酸酶标记的dCas9进行定量检测,可实现体系中0.42fmol核酸(3.6kbp)的检出;dCas9‑biotin和dCas9‑AP的夹心识别更提高检测体系的特异性,为进一步降低核酸检测假阳/假阴结果提供有效手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高含水率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检测速率的方法,包括:对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将所述土壤样品与硅藻土搅拌均匀,加入替代物和萃取剂进行萃取处理,得到样品提取液;对所述样品提取液进行脱水处理;对脱水处理后的所述样品提取液进行二次脱水处理和净化处理;对所述样品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得到包含多环芳烃的待测样品溶液;向所述待测样品溶液中加入内标物,检测多环芳烃的含量。能够测定含水率大于15%的土壤样品,不需冻干24h,既能节约能源,还能提高检测速率;通过物理和化学除水方法,降低无水硫酸钠的使用量,预防无水硫酸钠被水相穿透板结,减轻多环芳烃洗脱压力,提升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检测的合格率与检测速率。
本发明属于药品原辅料快速检测与放行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持式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样品红外光谱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样品红外光谱数据进行波段选择,得到待检测样品红外光谱数据;基于待检测样品红外光谱数据自动进行建立近红外定性检验模型;采用多级放行策略对近红外定性检验模型进行判定,判定所述近红外定性检验模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根据所述近红外定性检验模型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存入物料数据库;如果错误,则不将样品存入物料数据库,并对该样品进行化学检测;本发明采用自动多级放行策略规避了单一方法放行判断失误的风险,解决了传统建模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去采集多种样品光谱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红素溶液浓度的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检测领域。本发明使用硫胺素代替鲁米诺,成本低且较为环保,荧光信号较为稳定,提高了检测结果的重现性,青蒿素在血红素存在时,分解产生超氧自由基,硫胺素本身没有荧光,在超氧自由基存在时,氧化生成有荧光性质的硫色素,利用荧光光谱法检测血红素浓度,相比化学发光法检测,重现性较好。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对300nmol/L的血红素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6.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青蒿素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玻碳电极用纳米多孔碳修饰,溶胶-凝胶印迹技术、纳米铂粒子、层层自组装法和电聚合法相结合,在纳米多孔碳修饰玻碳电极表面成功地研制了一种具有特异选择性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制备的青蒿素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响应大大提高。该印迹传感器对青蒿素表现出较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该青蒿素分子印迹传感器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构成能够专一模板分子识别传感器。本发明制得的传感器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可反复使用。
本发明属免疫化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借助胶体金标记显色的免疫层析反应,用以快速半定量检测环境水样中2,4-D残留量的试纸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所依据的原理是通过待检样品中的2,4-D与精确定量金标抗体反应,然后与呈横条状分布于免疫层析膜上的2,4-D-OVA发生竞争性的结合,通过显示于免疫层析膜上的条纹数量,来判定待检样品中2,4-D的含量,条纹数越多,待检样品中2,4-D的含量越高,对2,4-D的最小检出量为21UG/L,可在10分钟内完成,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着进步,改变了传统的农药残留多步繁琐检测问题,实现一步法快速半定量检测2,4-D残留的方法。该试纸条由底板、吸水滤纸、硝酸纤维膜、抗2,4-D抗体的金标垫、样品吸收垫组成,底板中部为作为实验反应区的硝酸纤维素膜,其上有含4条检测线和一条质控线,最左侧为样品区,底板另一端头为吸水滤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半胱氨酸的荧光探针,其化学结构式为:。可通过9,10‑菲醌、6‑羟基‑2‑萘甲醛和乙酸铵的反应产物与丙烯酰氯反应后制得。该探针能够实现了半胱氨酸探针的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可作为显示水溶液中和生物细胞内半胱氨酸变化的指示剂,可进行实时定性及定量的目视比色法检测。本发明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半胱氨酸特异性检测试剂,在生物分子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疫检测试剂盒,包括下盒体、与所述下盒体固定连接的上盒体,依次开设于上盒体的上表面的加样孔与第一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用于放置干燥剂包的第一槽体、用于放置化学试纸的第二槽体以及用于放置免疫检测卡的第三槽体,所述上盒体的上表面的第一观察窗的上部设置有放大镜,所述放大镜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上盒体的上表面。所述放大镜具有对所述免疫检测卡的检测线以及质控线放大观察的技术效果,以免生产过程中因所述免疫检测卡的变色情况观察不清楚导致对检测结果产生误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胶体金法的检测试剂盒,包括下盒体、与所述下盒体固定连接的上盒体,依次开设于上盒体的上表面的加样孔与第一观察窗,所述下盒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第一槽体、用于放置化学试纸的第二槽体以及用于放置免疫检测卡的第三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槽体与第三槽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朝向所述第三槽体延伸有与所述第二隔板一体成型的斜坡。本实用新型所述斜面上贴有粘结层,所述免疫检测卡的底部的PVC板粘结固定在所述斜面上,由于所述免疫检测卡在所述第三槽体内部倾斜放置,能够促进检测液体(如人体血液等)加快层析,进而提高胶体金层析法的检测速率。 1
本申请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样品中蛋白质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为采用浊度仪来测定;所述样品在酸性5‑磺基水杨酸水溶液中可溶解。该方法以浊度仪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浓度3.351ng/ml、定量限浓度10.16ng/ml),稳定性好(2小时至24小时内稳定),准确度高,可准确的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叶酸检测仪,本实用新型包括光电倍增管、信号放大、甄别、转换装置、计算机、标本载体和暗箱,标本载体置于暗箱内,光电倍增管置于暗箱上方,光电倍增管探头正对暗箱的检测孔,光电倍增管、信号放大、甄别、转换装置和计算机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倍增管采集化学发光法检测中检测孔释放的光子、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可以直接报告出红细胞叶酸含量,填补该项检测的空白。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稳定,易于普及推广。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最主要是没有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乳腺癌细胞MCF‑7特异性检测方法。在电极表面进行PdAu纳米粒子功能化,在其上修饰对巯基苯硼酸能够识别MCF‑7细胞;制备苯硼酸/三联吡啶钌@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探针,其中硼酸基能够特异性捕获细胞,形成一种类夹心结构,能够对MCF‑7细胞特异性识别,在共反应剂三丙胺存在下,产生电化学发光信号,PdAu纳米粒子的存在能够促进电化学发光发生,增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Cu2+的掺杂型TiO2@AuNPs/CdS体系。借助光电化学反应体系,以非金属元素掺杂的TiO2@AuNPs/CdS为光电信号增强模块,实现对溶液中Cu2+的快速检测,通过对溶液中Cu2+的检测并将结果与成熟的实验室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相比较,发现本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耗时少,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该体系能够通过CdS与Cu2+在材料表面生成CuxS促进光生载流子与空穴复合导致信号变化明显,检测限更低,可用于废液中Cu2+快速超敏感检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基灵敏检测miRNA的方法,更确切的说采用特异性双链核酸酶在纸芯片上构建了miRNA的信号放大机制,通过固定在纸芯片上的纳米金电极上的金与亚甲基蓝标签标记巯基修饰的DNA发夹探针SH‑CP‑21上的巯基形成金‑硫键,将此发夹探针自组装在纸芯片上,并用巯基乙醇有在纸芯片上表面阻挡此发夹探针,随后由于目标miRNA和固定在纸芯片上的发夹探针之间的杂交导致RNA / DNA双链体的形成,并且双链特异性核酸酶会切割RNA / DNA双链体中标记的发夹探针,切割后带有标记发夹探针又会与目标miRNA杂交导致RNA / DNA双链体的形成,照此循环,由于标记的发夹探针被切割,再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的电流与没切割之前检测的电流有很大差距,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降低检测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电池为动力的检测兽药残留物的分子印迹电致发光传感器及检测兽药残留物的方法。电极制备方法(示意图见附图),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兽药残留物的MIPs溶胶;制备碳点及按照文献制备石墨烯纳米材料;利用电极表面修饰技术,将石墨烯和碳点及MIPs溶胶修饰到传感器电极表面上。一种检测痕量兽药残留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修饰好的电极连接到电致化学发光仪,以电池为动力,对样品提取液中的兽药残留物进行检测。本发明的电极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达到ng级;完成一个基本检测过程仅需3-5分钟的时间;成本低。电极检测兽药残留物方法,操作快速简单,反应及结果均由仪器自动完成和记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分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控制面板和检测头,控制面板固定连接在检测箱正面的顶部,检测头固定连接在检测箱正面的底部,检测箱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位于控制面板的外侧,滑动架正面的两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防护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架利用滑动槽带动防护膜向下移动对控制面板进行防护工作,解决了现有的成分检测设备对控制面板的防护效果较差,当工作人员手上残留化学试剂或检测物品出现泄漏时,会使控制面板出现腐蚀、不灵敏,甚至损坏的情况,降低检测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和检测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具备了控制面板防护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结构式(Ⅰ)表示的用于HClO检测的新型荧光探针,其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化学合成及荧光检测领域。所述荧光探针的化学和光学稳定性非常好,在生理条件下对HClO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卵巢癌标志物的多通道电极传感器,包括基片、电解池区域、四个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所述电解池区域设置在所述基片上;所述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解池区域内,且分别通过相互绝缘的电极引出线与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电路相连接。本发明的用于检测卵巢癌标志物的多通道电极传感器制作方便、成本低、便于携带、易于微型化和集成化;能够实现四种标志物的同时检测,更加方便快捷,且同步性好,能减小测量误差,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对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溶酶体pH的荧光探针,其化学结构式为:
本公开提供了纳米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与其在检测高尔基体中HNO的应用,纳米荧光探针包括探针分子C‑HNO和牛血清蛋白(BSA),牛血清蛋白包裹探针分子C‑HNO,所述探针分子C‑HNO的化学结构式为: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的石墨烯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分为两部分碳纤维微电极,表面被石墨烯附着的碳纤维电极,碳纤维制备是将一簇碳纤维插入石英毛细管中,然后经过一系列步骤制得,然后把制得的电极进行处理,运用一步电化学法-循环伏安扫描法,制得石墨烯碳纤维电极,石墨烯分散体系浓度为0.25-1mg/ml,扫描圈数为2-10圈。本发明制得的传感器表面有很多褶皱,这种结构增大了该修饰电极的比表面积,从而使催化活性点大量增加,促进了电子的转移速率,提高了色氨酸、谷胱甘肽以及尿酸响应的灵敏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波长检测抗坏血酸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双波长光源、检测池、光阀、三电极体系、暗箱以电化学工作站。检测池内放置光敏电极、参比电极、铂电极和待测溶液,通过在双波长条件下检测回路中的光电流来达到检测抗坏血酸的目的。本发明双波长检测抗坏血酸的装置及方法,在不改变现有的操作条件基础上,分别以254nm和365nm光源为激发光,通过两种不同的电极反应来检测抗坏血酸,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底物、非标记的电催化放大生物传感器检测肺癌细胞中microRNA的方法,采用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为,将双氰胺与亚铁盐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至490~510℃自组装形成前体,将前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至890~910℃,煅烧后获得含铁富氮碳纳米管;将含铁富氮碳纳米管和金纳米颗粒修饰至玻碳电极获得AuNP/FeCN/GCE电极,然后通过金‑硫键将硫醇化的捕获探针固定在AuNP/FeCN/GCE电极,所述捕获探针为能够与目标microRNA杂交的单链DNA。本发明在没有H2O2的情况下,电催化还原引入的大量硫堇,大大增强了电化学信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次氯酸的有机硅小分子荧光探针,化学结构式为:。探针本身处于荧光的状态,发射萘酰亚胺的荧光。加入次氯酸之后,探针中的萘酰亚胺与次氯酸作用而影响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过程,使探针萘酰亚胺部分荧光发生淬灭现象。当加入谷胱甘肽之后,已经淬灭的荧光发生荧光恢复的现象。该探针识别位点新颖、荧光恢复、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由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与5‑甲硫基‑1,8‑萘二甲酸酐于乙醇加热合成,合成原料易得,工艺简单。该探针在激光激发荧光生物标记领域和研究生物样品中次氯酸的生理功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生物细胞内脂滴的荧光探针,其化学结构式为:。该荧光探针是基于生物相容性的聚乙二醇的荧光探针,可以很好地定位细胞中的脂滴,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该荧光探针由聚乙二醇与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在室温下反应制得,该探针合成步骤简单,易提纯。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分析检测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