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公开了一种制备超低金属离子浓度乙醇的方法。以木薯粉发酵生产的无水乙醇为原料用加热回流法,将乙醇液体在亚沸状态时蒸出,从而除去乙醇中的金属离子。提纯后的乙醇中含有金属离子的浓度超低,利用Perkin Elmer–PinAAcle 900T型原子吸收仪进行测试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了一种经过简单设备提高了乙醇的纯度的方法及设备,加速了化学品发展,尤其是对推进电子级乙醇的生产及推广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活化的剑麻炭纤维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将剑麻纤维进行去屑、水洗和烘干预处理,然后直接进行炭化,炭化后所得的剑麻炭纤维经过水热活化处理后即可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锂片为正极材料、以水热处理制得的剑麻活性炭纤维样品经研磨后做为负极材料组装成锂离子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经过水热活化处理后的剑麻炭纤维相比于未经处理的剑麻炭纤维和市售活性炭有着更加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碘化银/碳酸根自掺杂碳酸氧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1)将五水合硝酸铋、尿素和柠檬酸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后将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取沉淀,经洗涤,干燥,研磨得到产物CO32‑‑Bi2O2CO3;(2)将CO32‑‑Bi2O2CO3溶解于超纯水中,超声后加入AgNO3溶液,搅拌,再加入KI溶液,搅拌,经离心收集沉淀,洗涤,干燥,研磨后得到光催化剂AgI/CO32‑‑Bi2O2CO3。用氙灯作为光源,通过滤波片将低波长的光滤去(λ<420nm),对AgI/CO32‑‑Bi2O2CO3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用2‑羟基‑1,4‑萘醌、左氧氟沙星的降解率来表征AgI/CO32‑‑Bi2O2CO3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该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光吸收能力较强、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ano线型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折射率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接的基底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中部设有贯穿金属层的带间隙主波导,在带间隙主波导的一侧设有呈非对称十字架形状的谐振腔,谐振腔贯穿金属层,谐振腔与带间隙主波导不相连,谐振腔的一个凸出的边正对带间隙主波导的间隙,带间隙主波导、谐振腔组成的耦合结构,在带间隙主波导、谐振腔中填充待测介质。这种折射率传感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在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纳米等级传感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制作方法。将传统冶金用廉价天然锌精矿粉碎,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按(50‑90)﹕(30‑7)﹕(20‑3)质量比分别称取锌精矿负极活性材料、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以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调浆并混合均匀,然后将浆料均匀涂敷于铝箔集电极上,置于真空干燥箱内于80‑120℃下干燥12小时以上,裁片,称重,继续烘干至恒重,得到实验电极片;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内,以金属钠作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以PP/PE/PP复合多孔膜作为隔膜,以1mol/L NaPF6的EC/DEC/DME溶液为电解液,组装电池。测试结果表明,锌精矿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储钠性能,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本发明为钠离子电池安全、低成本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一种火麻仁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及其制备方法,该抑制肽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方法步骤为: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火麻仁蛋白进行虚拟酶解,评价多肽的生物活性,得到火麻仁多肽库;分子对接评价多肽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方式,得到候选火麻仁多肽序列;化学合成所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并测定其抑制活性;利用对应的蛋白酶酶解火麻仁蛋白并鉴定得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该抑制肽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水溶性较好的特点,能够持续稳定地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在预防和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以及患者的长期治疗保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对黄叶病、疮痂病、茎腐病、茎枯病、溃疡病、软腐病、炭疽病、蚜虫和蜗牛的防治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病虫害大爆发,同时利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人为改变果园生境因子、利用信息素和天敌防控害虫,达到生产优质无公害高档水果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钴镍氧化物/碳球纳米复合材料的惰性气氛合成方法。首先,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水热碳化法制备葡萄糖基碳球,然后,以碳球为基底,采用原位合成法将钴镍氢氧化物生长在碳球表面以得到钴镍氢氧化物/碳球复合材料,之后,将上述复合材料置于氩气惰性气氛下300 oC煅烧3小时,最终获得钴镍氧化物/碳球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的钴镍氧化物/碳球复合材料可以很好的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以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葵花籽壳制备高压水系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以食物残渣葵花籽壳为碳源,磷酸、硫酸为活化剂,采用高温碳化法,制备硫/磷掺杂的生物碳材料。此类生物材料硬碳均有堆叠的石墨片结构,该结构可以为离子的嵌入提供适合的反应位置,表现出双层电容的特征,其本身较大的比表面积提供有效活性位点,有利于电解液浸润和载流子在电极材料内部传输和迁移,提高此碳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中,以葵花籽壳基碳材料为电极材料进行组装测试,得到的对称性超级电容器,在水系的中性电解液1 M Na2SO4中,低电流密度下仍能达到1.8 V的超高电压窗口,单电极达219.56 F/g(电流密度为0.5 A/g)。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环形芯光纤SPR传感器。其特征是:它由输入光纤,环形芯光纤,SPR传感纳米膜和输出光纤组成。所述系统中:环形芯光纤经过侧面抛磨或者氢氟酸腐蚀,去除部分包层,在侧面抛磨或者氢氟酸腐蚀区域制备一层SPR传感纳米膜,形成SPR传感区,输入光纤将光束耦合进环形芯内传输,光束传输至SPR传感区时,满足SPR谐振条件的光波发生谐振,实现SPR传感,携带传感信息的输出光耦合进输出光纤输出。本发明可用于液体环境的折射率变化的传感测量,可广泛用于生物化学传感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半胶囊状的磁性碳纳米管,其碳纳米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内部填充Fe3O4,是以二茂铁为原料一步合成“半胶囊状”的Fe3O4磁性碳纳米管(Fe3O4/CNTs),和进一步在混酸(浓硫酸︰浓硝酸=3︰1)中通过简单的化学氧化方法把Fe3O4/CNTs表面氧化而成的磁性氧化碳纳米管(Fe3O4/OCNTs)。萃取三种有机磷和三种芳香胺的实验证实,本发明的半胶囊状的磁性碳纳米管可在固相萃取中应用,用来分离或测定有机磷或芳香胺。特别是由于磁性氧化碳纳米管(Fe3O4/OCNTs)对芳香胺有着更高的萃取效率,因而在环境水样的处理中有着极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钬镱共掺杂钛酸铋复合荧光体粉末,复合荧光体的化学结构式为Bim‑x‑yHoxYbyTinOp,0<x≤m,0<y≤m,其至少包含Bi4Ti3O12和Bi2Ti2O7两种钛酸铋相。该粉末呈现出蜂窝状的微观结构,具有优良的光吸收和高效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可在低功率红外光激发下产生明亮的上转换荧光,在激光介质、防伪标记、红外光探测、荧光显示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据此,发明人还建立了相应制备方法,即为溶胶‑凝胶‑燃烧法,该法包括溶胶合成、凝胶制备和燃烧三个主要步骤,其制备过程简单、高效且节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上的光纤传输探头组件,包括通过光纤传输线相连接的探头本体以及连接器,光纤传输线包括纤芯、石英包层以及紧固层,纤芯为三根,且两两相切;在三根纤芯包裹的中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横截面为每条边带有圆弧形凹陷部的三边形,加强筋的横截面具有三个圆弧形凹陷部,三根纤芯分别与三个圆弧形凹陷部贴合;石英包层包裹在纤芯的外侧,紧固层包裹在石英包层的外侧。通过加强筋设置三个纤芯,使得光纤传输线不易弯折或折断,有利于定位,提高了测量精度;在纤芯外周还包裹有石英包层和紧固层,保证了光纤传输线良好的抗静电、硬度高、透光率好、防水透气、耐化学腐蚀以及抗冲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所述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硝酸钴六水合物和1, 2, 4, 5‑苯四羧酸经超声混合、恒温加热反应、洗涤、干燥步骤制备得到。将所述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经工作电极的制备、电池的装配制成纽扣电池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100 mA g‑1电流密度下,90‑100个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680‑1000 mAh g‑1。因此,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基于三联吡啶类配体的六氟乙酰丙酮单核铕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其荧光。所述该系列铕配合物的化学式为:[Eu(hfac)3(ptpy)](1)、[Eu(hfac)3(ftpy)](2)和[Eu(hfac)3(tpy)](3)。1属单斜晶系,Pn空间群;2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3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紫外激发,三种配合物均在616~618nm处出现5D0→7F2最强发射。荧光测试结果表明:1、2和3的荧光寿命分别为0.819、0.727和0.770ms,固态绝对量子产率分别为59.95、83.14和78.7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C/Bi4O5Br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五水合硝酸铋、BC、溴化钾为原料,乙二醇为反应溶剂,用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室温沉淀法制备出BC/Bi4O5Br2复合光催化材料。用氙灯作为光源,通过滤波片将低波长的光(λ<420nm)滤去,对BC/Bi4O5Br2复合光催化材料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通过其降解罗丹明B和盐酸四环素,用罗丹明B和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来表征BC/Bi4O5Br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该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电子结构独特、光吸收能力较强等优点,使得它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乙酸钴四水合物和2, 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溶剂热法反应制备而得。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氧化石墨烯在溶剂中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2)将乙酸钴四水合物和2, 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液;(3)将所得混合液和所得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后放入反应釜;(4)在烘箱中恒温加热后,将产物取出,洗涤,干燥后,制得。本发明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经电化学性能测试,当电流密度为100 mA g‑1时,比容量值为520‑600mAh g‑1。本发明材料循环稳定性高,充放电寿命长,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赤泥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首先将赤泥原料进行研磨细化处理,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及稀酸溶液,调节体系pH为1~6,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2~3小时后,将所得悬浊液抽滤(使用快速滤纸),取滤液部分进行离心得沉淀物,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交替洗涤后,于70℃干燥箱中干燥,即得氧化铝尾矿副产赤泥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廉;本发明技术使工业废弃物赤泥变成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充、放电平台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为赤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发明提供一种商品信息推荐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将原始数据集处理成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形式得到知识图谱数据集,并将知识图谱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根据强化学习方法构建探索策略;基于图神经网络对知识图谱和探索策略构建策略网络定义目标商品,并计算目标商品的奖励函数和损失函数。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挖掘出数据间的隐含特性,实现了准确的推荐,还能够在数学上有更好的区分,进而有利于挖掘出图中更多的有效信息,具有一定的泛化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推荐准确性,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实现了冷启动对用户推荐商品并提高了推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蔗渣制备高压水系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以废弃物甘蔗渣为碳源、ZnCl2为活化剂,采用高温碳化一步法,制备掺杂多原子的多孔碳材料。此类孔状结构使掺杂的碳材料具有双层电容的特征,其本身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电解液浸润和载流子在电极材料内部传输和迁移,提高此碳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中,以此碳材料为电极材料进行组装测试,得到的对称性超级电容器,在水系电解液硫酸钠(Na2SO4)中,低电流密度下仍能达到1.8V的超高电压窗口。此外,本发明方法选择了废弃甘蔗渣为原料,不仅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还能有效的降低了电极材料成本;制作流程简单,原料及产物环保,无毒性,易于控制及规模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4O5Br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五水合硝酸铋、溴化钾为原料,乙二醇为反应溶剂,用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室温沉淀法制备出Bi4O5Br2光催化材料。用氙灯作为光源,通过滤波片将低波长的光(λ<420nm)滤去,对Bi4O5Br2光催化材料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通过降解罗丹明B,通过其在反应过程中吸光度值的变化来表征Bi4O5Br2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该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电子结构独特、光吸收能力较高等优点,使得它们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双层智能混合零星云储能对抗调控方法。该方法构建了含云储能的电力系统实时调度与控制框架,该方法能够解决当前含云储能的电力系统以“机组组合+经济调度+自定发电控制+机组功率分配/储能充放电功率分配”多时间尺度形式的调度与控制方法中难以协调的问题。本发明使用储能用户的历史数据进行预测以实现云储能的统一调度与控制。本发明利用双层长短时记忆网络与深度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发电功率和储能充放电功率预测;利用强化学习方法建立对抗架构,进而实现含云储能电力系统统一调度与控制。可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本发明涉及电介质储能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高储能高温稳定性的微晶玻璃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微晶玻璃介质材料的化学组分为:x(A4X2Z4Nb10O30)‑y(aP2O5‑bB2O3‑cAl2O3)‑zMmOn;所得的微晶玻璃材料的实测放电储能密度可达7.36J/cm3@1100kV/cm,峰值功率密度可达2282MW/cm3;在400kV/cm的场强下,其场致应变为0,实测放电储能密度1.00‑1.50J/cm3,在25‑100℃的温度区间内实现至少300圈充放电循环,而性能没有劣化;同时玻璃组成中无铅,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简便评价平面结构分子潜在毒性的方法。该方法引入了DNA药物嵌入理论,通过共振光散射技术研究平面结构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根据共振散射光谱测定结果推算出相应的平面结构分子与DNA结合饱和值,进一步通过平面结构分子与DNA结合饱和值作为评价指标评价相应的平面结构分子的潜在毒性大小。本发明可以快速简便的评价出平面分子潜在毒性,可以快速预测和预警具有类似平面结构分子的化学品、药物、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物成分的潜在安全危害,同时也为相关药物成分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为更好地应用具有平面结构分子提供指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4,4‑三氟‑1‑苯基‑1,3‑丁二酮单核铕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其荧光性能。所述单核铕配合物的化学式为:[Eu(btfa)3(tpy)](式中btfa为4,4,4‑三氟‑1‑苯基‑1,3‑丁二酮,tpy为2,2′:6′,2″‑三联吡啶)。该配合物属于正方晶系,空间群为P43,中心金属离子为Eu(III)离子,其最小结构单元包含一个Eu(III)离子、三个4,4,4‑三氟‑1‑苯基‑1,3‑丁二酮阴离子和一个2,2′:6′,2″‑三联吡啶中性配体。紫外激发,配合物在579(5D0→7F0)、592(5D0→7F1)、614(5D0→7F2)、653(5D0→7F3)和697(5D0→7F4)nm处出现铕中心的特征亮红色荧光发射,其CIE值为(0.6819,0.3179)。用614nm处的最强电偶极跃迁测量发光寿命,单指数函数拟合荧光衰减曲线,得其荧光寿命为0.821ms,并测得其固态绝对量子产率为68.8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硫腙‑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金和双硫腙进行络合反应,离心后加入离子液体溶解,采用滴涂法修饰玻碳电极,待膜在电极表面晾干后得到双硫腙‑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将其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中铅、铜离子的含量。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双硫腙‑金复合纳米微粒修饰电极,膜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比较好,同时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测定水中铅、铜离子的电化学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对于重金属污染的防控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同轴双波导光纤的多参量传感器。其特征是:它由宽带光源,光谱仪和多参量光纤传感器组成。该多参量光纤生化传感器是由一段局部扭转的多芯光纤焊接同轴双波导光纤,同轴双波导光纤的环形芯被刻蚀裸露出来,并镀有纳米金膜,形成SPR传感区,用于生化参量的测量;与此同时,在同轴双波导光纤的中间芯写入光纤Bragg光栅,用于温度参量的测量。通过改变多芯螺旋光纤的螺距可以有效地调节谐振波长和灵敏度,实现不同入射角的SPR传感。本发明结构灵活紧凑,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光纤传感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纯铟制备方法,其包括酸浸,原料铟浸入稀硫酸中,除去表面的氧化物;测定,将原料铟从稀硫酸中取出、洗净并干燥,利用光度计测定原料铟中杂质及含量;杂质包括铜、锡、砷、锌、铊、铅、铁、镉、铝;熔炼除杂,将经除杂处理的原料铟熔炼,脱除杂质锡、铊、镉。本发明首先通过熔炼主要除去难以电解的与铟化学电位接近的杂质锡、铊、镉,降低锡、铊、镉的含量,然后通过二次电解进一步降低铜、锡、砷、锌、铊、铅、铁、镉、铝等的含量,使得高纯铟达到5N以上的纯度,满足使用需求;且本发明操作简单,可避免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混合绿藻评价单一三唑类杀菌剂农药毒性的方法。利用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capricornutum)、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三种藻混合培养(混合绿藻)评价三种典型农药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腈菌唑、戊唑醇)污染物的单一毒性。根据在三唑类杀菌剂农药作用下对混合绿藻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评价三唑类杀菌剂农药的单一毒性。该方法考虑到了在自然水体中不存在单一藻种垄断,而是多种水藻共生,因而采用了更接近自然水体环境的多种藻种混合培养的方法,以更客观、全面地评价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本方法还具有测试简便快速、节省昂贵化学品的用量和便于多次平行毒性测试等优点,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西有色金属化学分析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