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采矿区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0):收集糖泥、牛粪,并使糖泥牛粪室温堆放一个月发酵得有机肥;S1200):将步骤S1100所得发酵有机肥与草籽混合,并将混合物料均匀撒播在恢复地块表面形成保水隔热层,使得在恢复地块表面长出草芽。本发明采用适当的肥料及草种,能够在稀土采矿区地面生长草被,草根扎根在地面下,成功实现了稀土采矿区地面的草被恢复。相比于其他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成本低,草生长及繁衍良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结构,包括两分层以上的缓倾斜采矿服务区、采矿服务区下端端头设置有3个以上的电耙硐室,电耙硐室外侧设置人行天井,电耙硐室与人行天井之间贯通连接;缓倾斜采矿服务区最下层设置有切割上山;电耙硐室底端和切割上山最下端之间部位设置有切割平巷;切割平巷处的矿体上设置有钢筋护顶。通过此种布置多层电耙硐室进行矿房回采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缓倾斜中厚矿体多分层回采的难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向分层“品”字型进路布置的充填采矿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待采矿体回采区域在竖向上依次划分为水平层状且层高相等的进路,每层分为若干个待采进路,上分层采用进路式回采并完成充填,下分层进路布置方向与上分层进路一致,且布置于上分层两条进路之间,最终形成上分层每一条进路同时布置于下分层两条进路上,下分层的每一条进路同时在上分层两条进路下,采场内自上而下,逐层回采矿体;本发明摆脱矿体厚度限制,回采进路在空间上沿着单一方向平行布置,能消除进路平行布置时多分层假顶重叠现象,提高采矿作业的安全性。
一种稀土采矿区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0):进行采矿区地表土壤的改良,使得在采矿区地表适合生长草被;S1200):按照3米ⅹ3米的距离均匀打塘,先行填入混合土,在混合土上再填入生红土,在红土上种植白花油茶;S1300):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底前进行深翻,将长出的草翻压,形成腐殖质,并在地表未种植白花油茶的地面撒播草籽,使在地表重新长出草芽;S1400):重复翻压和生长草被3‑5年,至在采矿区地面形成0.3米厚的土壤层。本发明的稀土采矿区土壤改良方法比起其他方法,具有成本低,土壤改良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急倾斜矿体房柱采矿方法,它沿矿体走向掘进运输巷道,在运输巷道内间隔掘进落矿槽,并以该落矿槽为交叉点,向上山方向掘进两条斜井至采场顶部后,自上往下依次开采斜井之间形成的菱形矿块,并间隔在菱形矿块内留下矿柱,掘进过程中采出的矿石靠自重沿斜井溜入落矿槽内,再由落矿槽放入运输巷道的矿车中送出,掘进的网络式交叉分布的斜井,既可作为采矿人员上下的通道和溜矿井,又可作为通风井及凿岩、落矿、避炮的工作场所,通风效果好,安全可靠,成本低,施工作业简单,矿石回采率高,贫化率低。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倾斜矿体中厚矿体侧向预裂爆破采矿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所述的采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盘区、回采单元;(2)布置采准系统;(3)切割;(4)凿岩爆破;(5)崩矿;(6)出矿。本发明在凿岩堑沟沿堑沟方向按照矿石自然安息角进行布置预裂炮孔,降低了向上扇形孔的钻凿量,提高了下向大直径深孔崩矿量,有效的形成爆破预裂缝,降低矿石场内损失,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矿石直接采矿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采矿出矿系统,属于矿石地下开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动放矿槽装置、矿石运搬装置、卸矿设施部分、斗穿;斗穿口设置有活动放矿槽装置,活动放矿槽装置包括放矿槽面板、放矿槽电动液压推杆、支撑座、放矿槽侧板、出矿槽内侧挡板、出矿槽固定槽钢、铰链、放矿槽底部铰接支架、转动副;矿石运搬装置包括矿车、钢轨、供电电缆、钢绞线、矿车驱动电机、矿车驱动轮、供电电缆推拉杆固定座、滑动电缆夹持器、供电电缆推拉杆、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漏斗(堑沟)底部结构采矿方法的出矿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尤其是在有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中,可以较低的设备成本有效控制采场出矿过程中产生的矿石贫化损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矿产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矿山工程有色金属开采的地下中段采矿机构,包括采矿机构本体、加热管、第一电机、水泵和第二电机,所述采矿机构本体安装于安装座上,且安装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板,所述安装架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表面套有集水薄膜,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采矿机构在地下采矿过程中受潮湿影响使得表面粘附大量水汽容易影响零件使用寿命和大量水汽粘附在设备表面后容易粘附大量灰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深井采矿过程中的开放式充填隔墙,属于充填隔墙技术领域,所述的深井采矿开放式填充隔墙包括填体、上分层未回采矿体、膏体充填管、混凝土充填隔墙、出矿道、隔墙顶挑最高点、半圆木、倒锲锚杆、木板、隔墙最高处、螺纹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深井采矿过程中的开放式充填隔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高膏体充填接顶率,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提高充填隔墙质量,杜绝由于顶板垮落和膏体泄露带来的安全威胁,保证采矿作业安全。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领域,涉及一种提高下向式膏体充填采矿方法充填接顶率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挡墙、充填管、观察管、排气管、闸阀;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用下向式膏体充填采矿方法的矿山,能很好的提高膏体充填接顶率,改善充填接顶效果,有效控制围岩崩落,为采矿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顶板条件,特别是为今后深井开采的矿山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管采矿充填泄水装置,包括采矿空区和开在采矿空区内的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壁固定安装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汇聚管,所述汇聚管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延伸至填充空间内部的集水管,所述汇聚管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泄水管,所述集水管包括外管。该倒管采矿充填泄水装置,将若干个集水管装在汇聚管,然后将集水管伸入填充空间,通过在每个集水管上开设若干渗水孔,用以吸收引入大量积水,能够大幅度提升集水速度,同时,由于在每个渗水孔内壁均安装了过滤器,因此能够有效拦截积水中的污垢,防止杂质堵塞渗水孔,从而保证了集水的稳定性,另外,整个泄水装置仅需对接集水管和汇聚管,组装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本发明公开了大直径深孔不拉底采矿法,为一种不拉底的大直径深孔侧向崩矿采法,该法主要适用于缓倾斜极厚大矿体和急倾斜厚矿体。对缓倾斜极厚大矿体而言,将矿体划分为盘区,然后在倾斜方向将盘区划分为矿段,以矿段为单元进行回采。先在矿段的顶部切顶形成凿岩硐室,尔后以一定的炮孔布置参数向下钻大直径深孔。由于不拉底,为避免底部留残根,深孔要求超深1~2米。大量崩矿前,用深孔爆破形成切割槽。矿段采完后需先充填,再回采下一个矿段。该法的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采矿法。由于生产成本低,方法优异,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一种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面层充填体强度和厚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对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面层充填体的力学作用分析,将满载无轨设备荷载分解为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采用弹性力学方法分析面层充填体应力及位移分布状态,以满足满载无轨设备运行为前提条件,建立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面层充填体的强度和厚度模型。本发明所述模型可科学合理的设计充填体抗压强度和厚度,满足满载无轨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充填成本更加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几种房柱联合采矿方法,其特征 是将房柱结构用于采场的顶、底部,并将房柱结构与 空场法、留矿法或崩落法联合应用,以获得六种地下 联合采矿方法:即走向分段房柱切底空场联合法,房 柱切底全面空场联合法、房柱切底全面留矿空场联 合法、房柱切底全面崩落联合法、房柱切顶全面空场 联合法以及房柱切顶全面留矿空场联合法。上述方 法适用于矿体倾角为0~35°,矿体厚度在5~20米的 地下缓倾斜矿床的开采。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向式采矿膏体假底防脱落防护结构,所述的下向式采矿膏体假底防脱落防护结构包括缓冲层、膏体层及假底支护,缓冲层铺设在矿房底面,缓冲层上侧铺设有固定于矿房四周围岩上的假底支护,缓冲层和假底支护上侧空间充注为膏体层,假底支护包括带环挂桩、穿筋、主筋、辅筋、钩筋,带环挂桩打设在矿房四周围岩上,锚环端外露,各个带环挂桩的锚环之间采用穿筋联接,主筋与辅筋交错搭编成网状,穿筋与主筋及辅筋之间通过钩筋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下向式采矿中填充膏体易冒落、脱落、开裂等现象,确保假底结构质量稳固,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可靠作业环境,且工艺技术操作简易,适用性强,易于推广。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色采矿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地质条件、矿区周边工业基础、矿区周边能源产业分布情况,进行选址;然后进行蓝色矿山设计工作接着根据矿区周边能源产业分布、产业结构布局对开采结束后的矿山进行设计,并结合矿山生产期采矿方法、采空区分布空间特征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矿山生产期结束后,按照确定的最佳的设计方式和施工方案进行建设;首先是对井下开采后产生的巨大地下空间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否能够达到设计利用要求,若达到要求,则对巨大地下空间进行加固、改造;最后按照最佳的设计方式和施工方案进行相应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施工完成后,通过对施工建筑物的利用,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高效的采矿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实时监测装置,所述实时监测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摄像头,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人员定位卡,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采矿系统不能保证安全高效采矿的进行,监测的数据准确性低,容易受到外接环境的影响,如出现强磁场和音波等情况,对监测的电子元器件会产生影响,造成监测准确度降低,存在风险,造成不能安全高效采矿,同时不能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快速对比,无法及时发现是否有异常情况和危险状况出现,并且矿山管理人员不能实时查看采矿安全监控状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矿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螺旋溜槽采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左右侧底部固定装配有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底部右侧固定装配有液压杆,两组所述液压杆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固定钉,所述装置本体内腔的顶部左侧固定装配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输出端固定装配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底部通过轴承和装置本体内腔的底部左侧活动装配,使旋转体穿过通道进行采矿工作,达到在采矿的时候,可以及时把采取的矿从矿洞里面拿出去,不需要再使用提取装置操作取出,提高了采矿的速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了采矿装置的使用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支柱支撑顶板、采场分区、阶梯式回采采矿方法,采用矿房矿柱两步骤上向水平分层水砂充填回采方法,用木支柱与胶结充填体形成的联合支柱支撑顶板,沿矿体走向按一定间距布置联合支柱,将矿体沿走向在平面上分成多个采场,阶梯形向上推进。具有采矿效率高、采矿损失率及贫化率低、作业安全、技术经济指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于主采区矿柱下盘矿体的高效采矿结构,包括主进路(1)、加密进路(2)和下盘矿体(3),所述的主进路(1)贯穿整个矿体,所述的主进路(1)通过联道连接,所述的下盘矿体(3)上设置加密进路(2),所述的加密进路(2)设置于两条相邻的主进路(1)之间的下盘矿体(3)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加密进路的设置,有效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矿石损失率,降低矿石贫化率,提高铁矿资源利用率降低采矿成本,采矿工艺简单易行,提高采矿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简便,综合利用采矿空间,调配资源,提高了采矿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矿方法,该采矿法的回采顺序为从上向下翻层,每个回采层为2-2.2m,回采层底部用物料进行充填,回采过程中随采随充填,该充填层作为下一个回采层的顶板,工作面推进方向由顶板向底板推进;生产过程中回采工作面保持最大控顶距离3.2米,最小控顶距2.2米,在每个回采层设置一至两层钢筋混凝土隔水层,隔水层向一侧倾斜,在下一个分层将水排到水仓,经矿井排水系统排出井外。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采矿工艺,采用下向分层的充填采矿法,回采效率提高,做到随采随充填,使采矿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了占用土地资源,基本杜绝了冒顶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可固定采矿升降支架,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该可移动可固定采矿升降支架,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移动装置、液压缸升降装置和采矿部件放置装置,液压缸升降装置中升降液压缸连接采矿部件,升降液压缸两侧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与支撑结构顶板的滑动槽配合安装,支撑结构上的左支架或右支架上设有能放置采矿部件的停放板。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只能升降采矿机的高度,不方便控制采矿机进行升降运动,支架较重,移动不方便,并且支架不够稳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小矿体探矿—浅孔留矿采矿方法,包括探矿、采准切割、回采步骤,具体包括:A、探矿:在预定标高,于矿体内部沿矿体走向掘进探矿平巷,间隔一定距离掘进探矿联络道,直至击穿矿体;B、采准切割:以A步骤形成的探矿平巷或探矿联络道作为运输巷道或拉底巷道,在预定标高的矿体沿脉方向设置沿脉运输主巷道,所述运输巷道或拉底后矿房与沿脉运输主巷道连通;C、回采:以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矿房中的矿体。本发明以探矿平巷和联络道为基础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矿房中的矿体,可有效减少倾斜小矿体的探采工程量、提高控制程度,从而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矿石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提高矿物资源利用率和探采安全性,降低采矿成本。
本发明涉及基于膏体‑多介质协同充填的高地应力环境低成本采矿方法,属于矿业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矿体水平划分为若干个中段,将每个中段水平划分为若干个分段,将每个分段水平划分为若干个分层;采用上向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进行矿体回采,由每中段底部分层向中段顶部逐层开采,由分段巷道掘进分层联络道至矿体,在矿体内掘进进路式采矿巷道,进路式采矿巷道截面为六边形,上下相邻分层进路式采矿巷道交错设置形成蜂窝状结构断面;充填阶段,将六角形断面沿水平中线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的倒梯形断面中采用多介质充填,上部梯形断面中采用膏体充填。本发明可有效适应高应力环境的低充填成本采矿。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锌矿体开采用垂直交叉矩形进路式盘区下向胶结充填采矿工艺,属于采矿技术领域;所述的垂直交叉矩形进路式下向胶结充填采矿工艺将矿体划分为中段、分段和分层和盘区,其中,一个中段负责2‑6个分段,一个分段负责2‑4个分层,一个分段沿矿体走向又划分为多个盘区;回采过程中,一个盘区作为一个回采单元,盘区内按照先上分层,后下分层,在分层平面内,按照先里后外、先难后易、先中间后两端的间隔式矩形进路回采顺序进行回采,且盘区内相邻上下两分层的回采矩形进路采用垂直交叉布置;该采矿工艺易于管理、易于操作和推广、采矿安全高效、资源回采率高、贫化率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固体钾盐矿采矿巷道防护处理的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可溶性固体钾盐矿采矿巷道防护处理工艺为:将氯化镁母液、凝结剂和防水剂搅拌混合成料浆,作为防护处理材料喷涂在采矿巷道表面上,在钾盐矿表面上形成均匀防护层,并与采矿巷道混凝土支护结构接触良好,其防护处理工艺可防止钾盐矿采矿巷道表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溶解垮塌,有利于采矿巷道混凝土支护工程的施工建设,其工艺方法是保证地下埋藏可溶性固体钾盐矿采矿巷道施工建设和安全生产最具规模化推广应用的生产技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倾斜角度采矿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左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横向贯穿开设有升降槽口,所述安装板右侧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有上防护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防护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方便对开采位置进行改变,同时可对矿石进行格挡,解决了现有的缓倾斜角度采矿结构在使用时,因不能对开采位置进行改变,当矿脉的位置发生变化时,不能进行及时调整,容易开采出大量废矿,不能对矿石进行格挡,使得大量矿石会铺满整个缓倾斜角度采矿结构,给缓倾斜角度采矿结构带来较大负担,从而导致缓倾斜角度采矿结构出现开采矿石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采矿岩中等以上稳固的急倾斜厚矿体的采矿方法;在矿房内沿矿体厚度方向布置一个倒阶梯状开采面,自下而上推进开采,靠上盘的开采面超前靠下盘开采面一定高度,利用靠上盘开采面的超前开采高度提供作业空间,在作业空间向上打浅孔及向下盘方向打水平平行中深孔爆破落矿,在作业空间用锚杆锚固上盘局部不稳固岩石,采下的矿石一部分暂时留在矿房内作为保护底柱及上盘的缓冲层、提供向上作业的站立平台以及临时支承上盘岩石,矿房开采完成后再大量出矿;本发明的采矿方法,有利于降低急倾斜厚矿体开采的废石混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矿石块度较均匀,采准工程量少,凿岩、爆破施工组织简单。
本发明涉及适宜采用自然崩落开采的矿山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自然崩落采矿的底部受矿结构及采矿方法,包括在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将矿体划分为拉底水平和出矿水平,拉底水平和出矿水平间设置有矿柱,矿柱中开凿出矿穿脉,拉底水平高于出矿水平一定距离布置两条平行拉底巷道,拉底巷道设置扇形炮孔;平行出矿穿脉一定距离开凿连续受矿堑沟巷道,出矿穿脉与堑沟巷道间为出矿联道联通,出矿联道等距非对称交错布置,堑沟巷道随着生产的需要,进行扇形炮孔爆破后形成连续“V”型聚矿沟,本发明直接取消了相邻出矿联道间的矿柱形成贯通沟,加大出矿穿脉上部的主矿柱高度和倾斜度,最后形成条带连续“V”字型受矿聚矿沟,达到增大受矿口径,避免大矿石堵塞。
一种极薄铜矿体高分段多分层采矿法,本发明在在矿体层厚为0.4~1米、矿体倾角在25°以上的矿体中段高差50米的高分段基础上,开拓集矿道连接上下两个中段,把中段间矿块细分为50米见方的回采矿块;又在集矿道与集矿道之间开拓高差13~17米较小规格的分层联络道,把集矿道与集矿道之间的回采矿块分为3个回采单元;各回采单元采出的矿石统一集中到集矿道中,再将矿石运至运输道后送出坑道。本发明具有能够有效提高铜矿资源开采回收率,低成本、安全、节约土地、实现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显著优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云南有色金属采矿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