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对高能量密度、快充性能的需求不断增加,高压实磷酸铁锂(LFP)产品正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龙蟠科技、宁德时代、欣旺达和比亚迪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推出高性能 LFP 电池产品,推动技术迭代与市场发展。其中,龙蟠科技最新推出的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S526,压实密度大于 2.6g/cm³,采用一次烧结工艺,满足下游电池厂家需求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展现了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趋势。
2025 年 3 月,韩国锂电池巨头 LG 新能源宣布引入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以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第一批约 20 位前捷威动力员工已入职 LG 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工作。LG 新能源计划继续引入更多前捷威动力员工,总规模约 200 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职能。这一举措旨在提升 LG 新能源在磷酸铁锂方形电池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应对市场份额下降和技术路线选择带来的挑战。
3月24日,株洲升华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超高压实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的专利,公开号CN 119660704 A,申请日期为2025年2月。该专利涉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技术领域,采用溶剂热法,以七水硫酸亚铁和磷酸锂中空微球为模板,合成中空磷酸铁锂微球,并在反应中生成纳米级磷酸铁锂颗粒,同时原位复合石墨烯,再利用蔗糖进行表面碳包覆修饰,构建了石墨烯掺杂和碳包覆协同作用的高效导电网络,有效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磷酸铁锂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不同,锂离子电池可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两大类。主要包括钴酸锂电池、镍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其中磷酸铁锂在生产大功率锂电池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其原料铁源、锂源、磷源均为常规化工材料,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国内制作磷酸铁锂有三种:高温固相法、碳热还原法、液相共沉淀法。
自去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众多车企纷纷与电池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锁定未来几年的稳定供应。同时,电池厂商也加大了对磷酸铁锂材料的采购力度,未来市场需求有望继续攀升。在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已达81.5%,创历史新高,且海外市场也对其青睐有加。凭借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势,磷酸铁锂电池未来15年仍将是市场主流选择。中国厂商积极扩大产能,加速全球化布局,技术不断迭代升级,进一步巩固了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未来其在电动汽车中的装车量占比还将持续提升。
根据最新行业数据,2月份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4.4GWh,同比增长95%。其中,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26.06GWh,同比增长144%,市场份额达到75.8%,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Model Y、Model 3、小米SU7铁锂版及比亚迪系列车型的销量增长。
2025年龙蟠科技全球新技术发布会(LOPAL DAY)上,锂源科技作为龙蟠科技旗下正极材料业务的核心运营主体,隆重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这款产品的问世,不仅标志着锂源科技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该项目总投资高达2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0万吨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1万吨钴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以及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和相关配套设施。其中,二期项目主要为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包括1号厂房、废水处理站、水泵房等。
该项目由贵州锦晟天奈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地址选定在贵州省息烽县小寨坝镇高家坝村洞口山5-A号地块XF(23)006。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为11个月,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8331亿元人民币。
锂电池是新一代高能电池的首选,其中磷酸铁锂在成本,安全性能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应用广阔,但电池回收率不足;
1. Targeted Li Recovery Compared to other LIBs, LFP contains primarily lithium as the valuable component. The recovery value of other components is low, making selective Li leaching a more reasonable and focused approach for recycling. 2. Integrated Process Selective leaching only extracts lithium, inherently separating it from other elements. This dual-purpose process simplifies production by combining leaching and separation, leading to shorter production cycles, reduced reagent and energy co
开发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指标要求:1、零下四十摄氏度放电容量≥80%,产品能量密度≥160wh/kg磷酸铁锂) 2、锂电池循环次数不小于6000次(充电、放电倍率0.5C/0.25C,DOD=100%,25℃,E0L=80%)。
1、为什么微孔有利于分散? 2、为什么微孔能促进催化剂前驱体中CuO的还原,提高催化剂中活性Cu2O物种的含量? 3、为什么微孔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本征活性?
张东东,女,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2 年 9 月毕业于Chulalongkorn University,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 11 月入职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水系锌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方向。
三一吊车215,个人一手车出售,有意电联。
1.研究背景及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3.技术路线;4.研究内容及目的;5.结论
陈凯,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矿山三维空间形态获取技术及产品化、矿山安全监测技术与应用、智能矿山规划与应用、地下矿山无GPS环境下自主定位和建图技术、地下矿山无人机飞行控制理论和技术。先后研制出国内首台BLSS-PE矿用固定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国内首台面向地下矿山的BLSS-FL无人机载三维激光扫描仪,主持开展及骨干参与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863”课题等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锂电池是新一代高能电池的首选,其中磷酸铁锂在成本,安全性能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应用广阔,但电池回收率不足;
王键敏,湖州霍里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任金泰集团(温州)技术部主任期间,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主持开发的新产品有:FOR640型热复合膜生产线、大单室及双室平板式真空包装机等。
工程开工急需求购徐工,中联,三一12吨,25吨,30吨,35吨,50吨,65吨,70吨,80吨,100吨国三国四国五吊车,欢迎中介参与,茶水钱已备好.
1.采用液相结晶法,以纳米二氧化硅为模板,利用低浓度氢氟酸刻蚀,制备高纯微孔球状磷酸铁前驱体。2.利用表面活性剂SDS调控磷酸铁前驱体的微观形貌,成功制备出分散性良好,颗粒均匀的纳米圆盘状磷酸铁前驱体。 。
潘从元,本硕博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工作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大学,2018年加盟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研究方向为工业在线光谱检测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设备。主导研发国内首台套冶金物料在线成分检测设备;参与科技部和中科院重大仪器项目3项,主持省市级科技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获授权发明6项,授权实用新型14项;参与国内首个LIBS技术国家推荐性标准制定。
公司在云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牵头联合行业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了云南省首个新能源材料创新联合体,首批研究项目涵盖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关键技术、应用性能、电解质以及相关废弃物资源化回收技术等方面。 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团队现有项目成员40多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20人;博士5人,硕士3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过8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兴滇英才2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人。
张加波,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机电产品事业部部长,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杰出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数控、智能制造、可移动机器人、机构装配集成领域的相关工作,参与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多个国家重大专项的卫星、飞船及空间站型号研制。近年来先后承担或参与装发可靠性、装发先进制造、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大型空间机械臂地面低应力装配和多维零重力试验的机理及关键技术”、科技部智能机器人专项“混联机构加工机器人关键技术与装备”、工信部04专项等20多项国家课题的技术攻关。
多功能高效研磨/微纳研磨/机械合金化/机械力化学的装置和工艺研发:高能研磨在粉体材料制备与合金化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效果,现有授权专利20余项。通过“高能碰撞效应”,高动能的冲击 (主要是研磨介质的碰撞),可使具有延展性的金属基合金粉体的成型效率比传统的加工途径效率提高几十倍(一般球磨:主要是研磨介质的剪切和摩擦作用)。利用高效研磨工艺技术,研发了许多纳米结构、机械力化学、非晶结构、高熵合金结构等新材料。
黄金堤,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理工大学-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冶金过程数模开发及优化控制、多物理场数值仿真研究工作;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2项;在JOM、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登记软件著作权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
锂电池是新一代高能电池的首选,其中磷酸铁锂在成本,安全性能方面具有优势。目前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应用广阔,但电池回收率不足; 废旧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再资源化在完善产业链、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关键意义,但价格成本、系统安全、残值评估、仓储运输等方面需要国家政策、技术发展更多关注; 厦钨新能源在废旧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再资源化方面,包括电池梯次利用、废旧电池磷酸铁锂材料再生及贵金属提取,进行了一些布局。愿与高校院所专家、上下游同行企业共同为该领域技术及产业发展做出努力!
李孔斋,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云岭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云南省杰青获得者,享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围绕冶金过程碳氢气体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