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控能源在乐东莺歌海的数智示范电站正式启动,这可是全国首个结合电流电压检测、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识别技术的智能化光伏电站。这个电站不仅技术先进,而且运行稳定,故障率极低,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面对沿海恶劣环境和运维挑战,海控能源用数智化技术提升了发电效率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实现了高效管理。这个项目的启用,不仅提升了光伏发电的智能化水平,也为新能源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成功案例。
湖南省发改委近日批复核准了牛头岭风电场、桂阳县和平风电场和沅陵县清浪风电场三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242MW。这些项目的核准将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据同花顺财经报道,12月9日,有投资者向常铝股份提出疑问,近期由于市场炒作导致氧化铝价格异常飙升,部分电解铝企业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被迫停产。投资者关心的是,这种情况是否对常铝股份的电解铝产能产生了影响,是否有电解铝产能停产或正在进行检修?
12月5日消息,键邦股份披露信息,其主要产品有赛克、钛酸酯等多种。产品作为功能助剂用于PVC等多领域。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推广开发,已成为国内最大赛克厂商。未来将从多方面进行技术储备创新,钛酸酯还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
正泰新能源最近在土耳其完成了一个6MWp的光伏项目,为当地知名食品企业Aytaç Gıda提供了绿色能源解决方案。这个项目不仅充分利用了Aytaç Gıda的75000平米空闲土地,而且全部采用了正泰的产品和技术,确保了项目的高标准和高质量。预计每年将产生852万度的绿色电力,完全由Aytaç Gıda消纳,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加深了正泰新能源与Yıldız Holding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下,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积极响应,深入贯彻云锡“三年强攻关”战略,致力于原创技术研发,为锡行业的转型升级与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在“2024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旗舰峰会”上,众多行业专家聚焦了新能源产业的最新动态。峰会强调了新疆在新能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应对电网挑战方面的新机遇。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周建军提到,新疆正面临能源产业变革,华为将通过技术创新全面支持新疆的能源产业发展,包括电网储能、电站数字化等。同时,华润电力技术研究院技术总监石光介绍了华润在新疆的构网型储能项目,显示了新疆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潜力。总的来说,峰会展示了新疆在新能源产业中的新突破和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12月5日讯,光智科技在互动平台称,其为全球锗材料重要参与者,业务涵盖锗提纯、深加工与废料回收,锗产品多样。此外,它还是锑化镓和锑化铟生产商。关联公司先导集团供应镓、锑等稀散金属材料,展现其在金属材料领域的多元布局。
哈尔滨方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方正县的大尺寸异质结光伏组件制造项目最近取得了施工许可,这是方正县城乡规划局批准的。这个项目从签约到动工进展迅速,预计10月就能建成试生产。项目占地6.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7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21亿元,年纳税1.1亿元,并将为当地提供约400个就业岗位。
12月2日消息,金正大在互动平台称,除肥料产销外,正积极拓展磷化工产业上下游。构建从磷矿到新能源材料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且积极布局下游,向现代农业服务转型,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其在磷化工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12月6日讯,英思特在互动平台称,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专注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研发、产销。公司致力于磁性器件终端应用技术开发,提供多种综合性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其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拓展了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范围。
南非光伏产业协会(SAPVIA)数据显示,2024年前十个月南非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961MW,较2023年同期的2430MW有所下降。尽管如此,SAPVIA预测,由于私营项目和REIPPPP计划的推动,未来两年南非小型工商业和公用事业规模市场的季度增长率将达到8%至15%。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最近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们承建的菲律宾阿美尼亚34.37兆瓦光伏项目已经全容量并网发电了。这个项目位于吕宋岛中部,占地36公顷,预计每年能发电8154.2万千瓦时,对当地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电力供应稳定性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能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2月6日,在成都举行的峰会上,天齐锂业董事长称,2023年中国锂盐供给占全球68%。中国虽为主要锂盐生产基地,但锂资源禀赋不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开采难度大,开发慢,导致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提升自给率利于锂电产业链发展。
安徽省能源局发布通知,决定扩大分布式光伏参与2024年绿色电力交易试点。省内全额上网或“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平价分布式光伏企业可自愿参与绿电交易。省电力交易中心将负责宣传培训、市场准入、交易组织、结算考核等工作,以促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和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广东公司广州分公司在新疆五师双河市的100兆瓦光伏项目已经全容量并网了,这是国家电投集团“十四五”期间的一个重点能源保供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规模大,占地约3280亩,还预计每年能为电网提供1.73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省了5.3万吨标准煤,减少了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地的电力供应压力,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能源开发商和零售商EnergyAustralia公司获得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批准,将在悉尼西北部Mount Piper燃煤发电厂附近部署一个500MW/2000MWh的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预计耗资约10亿澳元,将助力该州逐步淘汰燃煤发电,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并降低碳排放。
12月6日消息,神火股份于互动平台发布,其电解铝板块生产经营正常。这一消息表明神火股份在电解铝业务方面稳定发展,未出现异常状况,对稳定电解铝市场供应以及相关产业链的正常运转有着积极意义。
12月6日消息,久日新材在互动平台称,其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可用于锂电池、钠电池领域,属内蒙古久日电解液添加剂项目。该项目一期正试生产,主要产品DTD可用于锂电池,产能为年产1000吨固体DTD、5000吨液体DTD。
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公司最近有两个大动作,阜康的100万千瓦多能互补项目和尼勒克的40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的二期都成功并网了。这两个项目不仅能为当地提供大量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改善能源结构。特别是阜康项目,它结合了光伏和治沙,对改善新疆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尼勒克项目并网后,年发电量能达到46亿千瓦时,满足几百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同时对草原生态保护也有积极影响。这两个项目对新疆的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来说,意义重大。
12月5日消息,博云新材称控股子公司博云东方从事硬质合金研发等工作。其产品包括棒材、模具材料等多种,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多领域。博云东方相关产品曾出口美国,现在出口欧洲部分国家,展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范围。
12月5日,先导科技集团旗下事业部牵头的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项目“氮化镓蓝光装备全链条国产化开发及应用”启动。这是集团从全球视角提升科技创新之举。项目瞄准产业需求,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省及全国激光器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南宁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动作频频,吸引了国潮铝业、南南铝加工等龙头企业,带动了对铝锭需求的增长。隆安和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在隆安县投资62亿,新建年产120万吨氧化铝和30万吨铝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这将为南宁市的新能源车、电子信息等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平陆运河的建设也为南宁的临港产业带来了新机遇,未来南宁将重点发展动力电池、高端机床等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
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海达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订单稳定。未来将聚焦中高端市场,发挥技术融合优势,巩固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业务,并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机遇,提前布局研发,以获得市场先发优势。
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在新疆和静县阿帕勒德矿区勘查有新成果。在南天山成矿带虎拉山 - 霍拉山地区首次发现斑岩型铜金矿床,资源量或达大型以上。项目组经近半年野外工作,圈定两个矿化带,Ⅱ号矿化带预估铜资源量超50万吨。
斯泰拉资源公司在澳大利亚海姆斯基克锡矿项目钻探有新进展。塞文和女王山矿床钻探旨在升级资源量。塞文矿床见高品位矿体,女王山矿体向北延伸。此次钻探共拟24孔,总进尺9500米。公司认为这是大型锡矿,项目邻近雷尼森地下锡矿。
安徽省最近出台了《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千百亿”企业培育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7年培育出2家千亿级领军企业、20家百亿级重点企业,以及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这个方案旨在推动光伏和储能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简而言之,安徽省正大力推进光伏和储能产业的发展,以期在几年内实现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
汇顶科技拟收购云英谷科技100%股份。云英谷为独角兽,估值85亿,背后众多资方。其在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成绩佳。云英谷曾冲刺IPO后无消息,如今被收购。此次收购股东众多,收购价格未确定,背后原因复杂。
超威动力宣布与浙江兜兰续签电池生产设备购买协议,有效期为2025年至2027年,确保未来三年内稳定供应电池智能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协议规定超威动力将以实际成本加20%至25%毛利率购买设备,且年度交易上限为4000万元。此次交易被视为持续关联交易,符合上市规则,董事会认为协议条款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
中国华能集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最近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清洁能源、数字化转型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对华为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了双方在能源电力行业转型中的合作潜力。华为的孟晚舟也表达了对进一步合作的期待,希望通过技术优势推进产品升级,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发展做出贡献。这次合作标志着两家公司将共同致力于能源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