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斯瑞新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性能金属铬粉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涵盖高端高温合金、电工合金触头、高纯靶材、热喷涂、硬质合金、燃料电池极板和增材制造等多个领域。这些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斯瑞新材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体现了公司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5年3月21日,金川集团镍钴股份有限公司在贵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开发了一种羰化合金中铑、铱回收率的测定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处理和试验条件,显著提高了铑、铱的回收率。这一创新技术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因脱铜处理导致贵金属损失的问题,为贵金属的高效回收和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3月24日,中金环境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开展套期保值的贵金属主要有金、银、铂、钯。通过套期保值,中金环境能够有效管理贵金属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也展示了其在贵金属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2025年3月24日,云南锗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子公司生产的光伏级锗产品主要为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片,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锗电池的生产。太阳能锗电池以其高光电转换效率和性能稳定性,多用于空间飞行器等领域。云南锗业通过生产高质量的光伏级锗产品,为高端应用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锗材料行业的市场地位。
2025年3月24日,南通晶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锆铪分离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锆铪分离离心萃取设备,这一创新技术显著提高了锆与铪的分离效率和纯度,为高端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锆和铪作为重要的战略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其分离技术的突破对提升我国在高端材料领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3月26日,云天化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2024年度磷矿石成品矿产量达到1150万吨,设计产能为1450万吨/年。公司通过持续优化磷矿采矿和浮选工艺,提升磷矿资源利用率,确保磷矿全面自给。此外,云天化在昆阳磷矿实施的洞采项目和450万吨/年浮选项目将进一步提升磷矿资源保障和矿石利用率,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025年3月25日,英思特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凭借多年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深耕,已成为众多国际知名终端品牌的稀土永磁元器件供应商。目前,公司与这些品牌的合作稳定,且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持续加深。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英思特在稀土永磁元器件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彰显了公司在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2025年3月27日,英思特在互动平台表示,钕铁硼磁铁作为高性能磁性材料,在深海科技电子与探测设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深海设备中的传感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深海探测的“神经系统”。钕铁硼磁铁的高性能特性使其在这些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具体是否使用还需根据传感器的具体类型和设计来确定。
2025年3月24日,湖南省国银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光伏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公司研发的高分散性复合型银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望显著提升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公司在光伏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3月26日,大全能源披露其后续资本开支计划,主要集中在包头二期10万吨多晶硅和1000吨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的尾项工程。公司正在稳步推进碳足迹认证工作,以应对市场对绿色能源的需求。尽管多晶硅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大全能源基于谨慎性原则对老装置产线等长期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但公司对未来的市场动态保持关注,并将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排产计划。
2025年3月24日,株冶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铋、锑金属回收主要采用火法工艺,涉及设备包括侧吹炉、合金铸铁锅等;铟金属回收则采用萃取工艺,涉及设备包括浸出罐、电解槽等。这一工艺布局体现了公司在有价金属综合回收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战略布局,为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3月27日,中瓷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完成重组后,已成为拥有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与器件、碳化硅功率模块及其应用、电子陶瓷等核心业务能力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业务按上下游分为两大方面: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电子陶瓷材料及元件。中瓷电子凭借其在第三代半导体和电子陶瓷领域的技术优势,有望在通信、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推动产业升级。
2025年3月27日,西藏矿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改扩建项目投入生产后将显著增加铬铁矿的产能。尽管具体产能数据尚未披露,但市场普遍预期这一项目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巩固其在铬铁矿市场的地位。项目预计建设期为2年,届时铬铁矿的产量和销售有望大幅提升,为公司营收带来新的增长点。
百杰瑞新材料在荆门投建的锂电材料生产基地近日完成首根钢柱吊装,项目正式进入钢结构主体施工阶段。该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6万吨锂电材料的生产能力,助力华中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哈焊华通自主研发的镍基合金焊材已获得7个国家船级社认证,并在全球最大9%Ni钢LNG燃料舱制造中实现应用。该公司的碳钢及铝合金焊材产品也在海工装备、豪华游艇等领域取得突破。
百杰瑞新材料在荆门投建的3.6万吨锂电材料项目近日完成首根钢柱吊装,标志着这一重要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正式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华中地区锂电池原料供应能力。
印尼矿业企业MBMA与华友钴业达成合作,将在中苏拉威西岛建设一座高压酸浸(HPAL)技术工厂,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关键原材料。该项目预计年产9万吨镍中间产品,总投资达29.6万亿印尼卢比。
全球铁矿石巨头力拓集团近期完成对阿卡迪姆锂业的收购,正式跻身全球锂资源供应商前列。这一战略调整反映出传统矿业企业正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市场变化。
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回暖态势,晶硅组件及多晶硅等产品价格普遍回升。业内人士分析,市场需求复苏与行业自律共同推动了本轮价格反弹。
刚果(金)政府自2月22日起实施为期4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国内钴生产企业腾远钴业表示已采取库存调配及回收利用等措施,短期内生产不受影响。
辽宁省计划2025年实现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超过370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将达53%以上。该省正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和电网升级,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天齐锂业在经历2024年业绩低谷后,预计2025年一季度经营状况将有所改善。公司管理层完成新老交替,正积极应对锂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
受政策调整影响,中国光伏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抢装潮,预计二季度产业链价格将整体上涨。分布式光伏项目需求激增,组件价格已攀升至0.7元/瓦以上。
Core Lithium公司近日宣布其Finniss锂矿项目重启研究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公司已完成撤场工作,获得基础设施完全控制权,为项目重启做好准备。
新疆察布查尔县近日启动10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总投资约3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规模化的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同时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银星能源2024年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共获得18个项目立项批复,总装机容量达21万千瓦。目前已有15个项目开工建设,3个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法国埃赫曼集团最新生产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镍铁产量同比下降17.65%至1.68万金属吨。其中新喀里多尼亚SLN项目仍面临严峻运营挑战,而印尼Weda Bay项目通过优化矿石品质维持生产。
福田汽车在3月27日的中关村论坛成就展上,展示了全球首款工程化落地的液氢重卡——Beacon氢燃料重卡。这款车集成了23项首创技术,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填补了国内液氢燃料电池高端重卡的空白。作为商用车行业领军企业,福田积极响应“双碳”战略,将新能源作为首要发展战略,尤其在氢能领域成果显著。其早在2006年就发力氢能,如今在整车和零部件技术方面都布局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并构建了完整的氢能生态闭环。目前,福田的氢能源产品已在多种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累计推广车辆超3000辆,运营里程突破一亿公里,稳固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海南行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阿根廷、加拿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锂资源开发、储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同时加快海南本土碳酸锂生产基地建设。
3月28日,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提升铝产品高端化供给水平,通过加强上下游对接、打造样板工程等方式,扩大铝产品在市政设施、汽车、光伏、家具家居等领域的应用规模及层次。同时,推动“以铝节铜”“以铝代木”“以铝代钢”“以铝代塑”,涵盖民用建筑、电力电气、通信、汽车、家电、建筑装饰、包装等多个应用场景,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