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高层代表团到访BGI,双方围绕石墨烯材料的最新研发进展、产业应用潜力及潜在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交流加深了双方对彼此业务领域的理解,为BGI在石墨烯产业应用版图上开辟了新方向,拓展了新领域。
该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09.25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600亩,总建筑面积预计达到36万平方米。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整体工程被精心规划为两个阶段:一期工程将投入建设6GW高效电池生产线及2GW光伏组件生产线,其中设备投资约为16.5亿元,土建及机电安装工程费用约为12亿元,流动资金需求为27亿元,整个建设周期预计为8个月。
光因科技在钙钛矿电池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突破了26%的效率大关。而此次,光因科技更是连续第四次刷新了钙钛矿电池的世界纪录,这一连串的突破不仅是对光因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全球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的又一里程碑。
此次合作不仅仅是两家企业之间的联姻,更是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度碰撞。华彩光能以其在光能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而上海青昀则在材料科技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为双方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两家企业的强强联合,无疑将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Anker项目选址于桑德市,这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不仅毗邻德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中心威廉港,还位于德国氢核心网络的规划节点上,为未来氢气的运输和分销提供了便利。项目将分阶段实施,初期电解能力设定为400兆瓦,并预留了后期扩建的空间。
此次融资由德国商业银行主导,其他参与银行包括法国兴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和德累斯顿东萨克森储蓄银行等。其中,80%的贷款金额由德国联邦政府和萨克森自由州提供担保,剩余20%由银行自行承担,这一安排为Sunfire的工业扩张提供了坚实的财务保障。
内蒙古将一手推进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链条推进煤炭、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增电源、优电网、扩消纳、强储能的综合措施,全力推动与国家电网的合作,加快“沙戈荒”大基地和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努力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的高地。
陕西省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陕西白扬绿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6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节能报告,标志着该项目已获得了官方的原则性同意。该项目由陕西白扬绿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总投资额高达18亿元,选址于渭南市白水县,旨在分两期建设年产6GW的高效光伏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
项目总体规划包括建设一座240MW的光伏发电站及一个电解水制氢项目综合产业园。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达1.07万亩,安装容量311.6MWp,额定容量为240MWac,由77个3.125Mwac光伏方阵组成,采用472128块峰值功率为660Wp的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预计电站系统总效率为84.12%,组件功率衰减首年为1%,之后每年衰减0.4%。
英克瑞斯,这家专注于多孔炭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及其原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已在中试阶段取得了电极用多孔炭的显著成果。英克瑞斯此次签约的项目,更是巧妙地利用了椰壳等天然原料,不仅确保了原料来源的可靠性和可控性,还在产品性能上展现了独特的技术优势。
2025年1月15日,昱辉光能盐城生产基地的建设取得了关键性进展。该基地一期5GW光伏电池组件项目的首批生产设备正式进场,标志着项目进入了实质性的生产准备阶段。此次设备进场是昱辉光能盐城基地自2024年3月正式动工以来,经过一系列精心规划与高效施工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亿晶光电合计拥有12.5GW的电池产能,其中包括常州基地早期的5GW P型电池产能和滁州基地在2024年陆续投产的7.5GW N型TOPCon电池产能。然而,受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这些电池产能已经全面停产。这一消息无疑给光伏行业和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英克瑞斯电池负极用多孔炭材料项目投资签约仪式在广东韶关举行。该项目利用椰壳等天然材料为原料,具备优异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产品性能和技术优势显著。英克瑞斯新能源炭材料有限公司已完成中试,具备量产条件,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5000万元,将推动韶关新能源产业发展。
据悉,此次发现的稀土矿主要以中重稀土元素为主,包括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超过47万吨,占据了总资源量的相当比例。与轻稀土相比,中重稀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稀缺,但其在电动汽车、新能源、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却至关重要,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金属。
中色正元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生产的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以及半导体和光电产业。
云南能投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6.50亿元至7.20亿元,同比增长34.78%至49.30%。公司锚定绿色能源战略,新能源总装机增至194.64万千瓦。尽管第四季度受来风不佳影响,但装机规模扩大及“三精管理”推动全年发电量、售电量大幅增长,助力业绩提升。
双方还就非洲及南美区域的潜在合作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一致同意按照集团的总体部署,共同制定合作方案,明确业务需求和技术支持清单,确保合作能够切实落地。
2025年1月15日,浙江烯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成功举办了“石墨烯特种功能助剂产线”投产启动盛典。该产线设计年产能高达200吨,是国内首条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的石墨烯特种功能助剂产线。它专注于制造适用于民用、医用等多个领域的六类石墨烯特种功能助剂。
中科电气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28780万元至32534万元,同比增长590%至680%。业绩增长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充车型渗透率提高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销量显著增长。此外,降本增效措施提升了盈利能力。中科电气与多家知名锂电池厂商保持稳定合作,市场地位稳固。
宝鸡市凤翔高新区西交大低温液氢试验基地传来喜讯,国内首架吨级液氢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试飞成功,这是陕西在液氢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液氢商业化应用和低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此次试飞由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牵头,联合多家公司研发,旨在验证相关系统的可行性并获取重要实验数据,为后续液氢动力飞行器发展奠定基础。西安交通大学低温氢能应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依托学科优势,聚焦关键技术研究,助推氢气低温液化储运产业发展,自2022年投运后成果丰硕。
庄信万丰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生产工厂改扩建项目位于安亭镇泰众路,占地超2.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7亿元,采用政府定建、企业承租模式。该项目是产业重点项目,今年下半年有望竣工投产,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5万平方米精密催化剂涂覆膜。膜电极是燃料电池核心组件,其制备技术对燃料电池性能及成本等至关重要。庄信万丰作为国内领先企业,深耕该领域,在国内有6家顶尖技术制造工厂。新工厂投产后,将助力嘉定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布局,提升氢能产业影响力。
金风绿能化工在兴安盟的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于2024年启动,总投资30亿元,创新应用风-氢-储-生物质多能协同耦合技术。目前,土建基础工程基本完成,山东信蓝建设有限公司中标土建工程标段七。项目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建成后将依托200万kW风电制氢及生物质秸秆碳源,年合成绿色甲醇50万吨。其气化装置采用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的先进技术,是全球首套压力最高、处理量最大的气流床水冷壁半废锅生物质气化炉工艺技术。
三峡集团的三峡能源在湖南道县洪塘营三期建了个67.5兆瓦的山地风电项目,最近成功并网发电了。这个项目施工难度大,因为那地方沟壑纵横、地貌起伏,风速变化快且湍流大,气候还多变。不过他们选型合适的风机机组,还配备了储能系统。建成后,每年能提供1.52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省了6.09万吨标准煤,少排15.18万吨二氧化碳。
阿尔及利亚与意大利MapsEnergy公司签订了1.5亿欧元合同,购买太阳能生产设备,这是其2020-2030年能源计划的关键一步。该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生产3000兆瓦清洁电力,目前正推进Solar 2000和Solar 1000项目,在南部沙漠建大型太阳能发电厂,还计划在廷杜夫建200兆瓦发电厂。阿希望满足本国清洁能源需求,成北非和欧洲市场清洁能源主供应国,与MapsEnergy合作也体现了阿意经济和战略合作关系。阿80%以上国土为沙漠,日照时间长,太阳能发展条件优越,其希望吸引更多投资和技术,实现能源多元化,减少对石油天然气依赖,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1月16日,三晶电气与爱尔兰太阳能产品经销商Failte Solar及印度企业家Vinod Kumar Baid先生和Dilip Raj Singhvi先生合作,开启Helios在印度市场的新篇章。三晶电气和Failte Solar合作六载,前者有光伏储能前沿技术,后者在欧洲市场根基深厚。此次合作整合各方优势,扎根印度市场,提供专业能源解决方案,助力三晶电气出海3.0战略。签约仪式上,Failte Solar创始人Abhilash Borana先生到场,他将公司打造成欧洲太阳能市场领军者。Vinod Kumar Baid先生和Dilip Raj Singhvi先生的加入,为合作注入动力,保障印度市场落地。
吉利控股集团向哈尔滨交通集团交付1500台第四代醇氢电混汽车,创下史上最大规模甲醇网约车交付纪录。该车型耐低温、可再生、经济环保,百公里醇耗仅9.2L,每公里成本不到3毛,碳排放降低42%。此次交付助力哈尔滨绿色交通转型,展现吉利在甲醇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突破。
唐山市新能源集团承建的海港经济开发区海保路加氢站顺利通过验收,这是唐山市加氢量和储气量最大的加氢站。项目占地8617.72平方米,储氢量约2290千克,属三级加氢站。自2023年底启动,团队克服诸多挑战,确保工程推进。投用后将为京津冀氢能车辆提供服务,促进区域氢能产业链发展。
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打入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链,与比亚迪达成合作,成为其纯碱供应商,签订首批1500吨供货合同。此前,双环科技已是宁德时代供应商。此次合作助力双环科技拓展新能源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稳定原材料供应。
天合光能的至尊N型2000V高压组件,凭借高功率输出、高系统电压和卓越可靠性等优势,通过UL Solutions认证,获全球首张210系列组件UL 61730 2000V认证证书。这标志着其应用场景拓宽,能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该组件采用i-TOPCon技术和210技术平台,功率可达630W,效率达23.1%。从设计到材料全面升级,突破高电压技术瓶颈,提升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电弧击穿风险,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易事特江苏启东150MW/300MWh储能电站正式竣工验收,项目占地58亩,配套220千伏升压站等设施。该电站采用组串式液冷户外柜储能系统,安全性高、充电效率高、扩展性强,电芯温差控制在3℃以内,适应恶劣环境。易事特储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多场景,装机规模近6.5GWh,助力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