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碳酸锂价格在本周内降价趋势显著,下降幅度高达850元/吨。尽管加工费自上次上调后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碳酸锂折扣签订方面却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部分材料厂与下游电芯厂签订的长协折扣延续了2024年低折扣的情况。
据报告显示,雅保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了12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尽管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的24亿美元有所下降,降幅达到了48%。公司方面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储能业务的价格和销量出现下滑,但这一负面影响被特种化学品业务3%的销量增长所部分抵消。
据悉,新时代中能早在2023年初便启动了年产3万吨碳酸锂、15万吨磷酸铁动力电池新材料项目的一期建设,并在短短一年内便完成了建设并投产。该项目一期不仅建设速度惊人,投产后的效益也极为可观,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创造了近10亿元的产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长篙新材首次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早在2023年9月,公司就已经成功完成了A轮融资,当时的投资方为浙江华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A轮融资的成功为长篙新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此次A+轮融资的完成,则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根据项目规划,容大新能源将分阶段建设4条年产5000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而此次投产的正是其中的首条生产线。该生产线的成功投产不仅为容大新能源带来了可观的生产能力,更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Waaree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实现营收354.5亿印度卢比(约合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EBITDA达到81亿印度卢比(约合9350万美元),同比增长高达257%。
2月15日,华润电力公布了2.363GW光伏组件采购的中标候选人,包括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其中,协鑫集成在华南大区和华中大区标段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而常州华耀光电则在华东大区标段中拔得头筹。
根据蓝图规划,至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将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在此期间,将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企业崛起,形成强大的企业梯队。同时,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实现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转型。
此次座谈不仅加深了双方对彼此的了解,更为双方在金属镁产业及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思路。双方均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双方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参加此次座谈的还有平凉市及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的多位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际铜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出上扬的趋势,特别是在年中时期,电铜价格更是一度攀升至历史高位。据统计,年内电铜价格的波动率高达28%,这为铜出口及交割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此次招标项目被精心划分为两个标段,总规模达到了140兆瓦(MW)。具体而言,第一标段主要聚焦于400瓦峰值(Wp)及以上规格的N型TOPCon光伏组件,招标容量高达400MWp。而第二标段则针对新型高效光伏组件,包括BC或异质结技术,招标容量为100MWp。
2025年2月14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奔驰集团董事长康林松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及中欧汽车产业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视频通话。双方一致认为,妥善解决该反补贴案符合中欧双方利益,并期待通过对话磋商达成建设性解决方案。此次交流凸显了中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中的广阔前景和共同利益,为未来双方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根据太阳能项目跟踪网站Wiki-Solar的统计,2024年全球公用事业级光伏装机新增182.7GW(交流电,AC),累计装机容量接近800GW(AC)/1000GW(直流电,DC)。全球33个主要市场的公用事业级光伏累计装机达756GW(AC),占全球总量的93%。这一数据表明,全球光伏产业在2024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5年2月10日,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ESDM)批准了东南苏拉威西省63家镍矿公司提交的工作计划和预算(RKAB)申请。这些公司分布在东南苏拉威西省的多个县,包括Konut、Konsel、Konkep、科纳韦、科拉卡、Kolut、博姆巴纳、Buteng和布顿。此次批准标志着印尼在镍矿产业管理上的重要进展,为未来三年的镍矿开采和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2025年2月12日,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中色股份印尼阿曼铜冶炼项目顺利产出第一批阳极铜板,标志着项目火法铜冶炼工艺全线贯通。这一成就不仅为后续电解车间通电试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有色集团在海外的铜冶炼业务开启了良好开端。
2025年2月13日,文灿股份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回应称,公司目前暂未直接向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供货,但部分产品终端已应用于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这一回应表明,尽管文灿股份尚未与上汽集团建立直接的供应关系,但其产品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间接应用,未来合作潜力巨大。
墨西哥集团(Grupo México)在2024年四季度生产了6994吨钼,同比下降2.6%。然而,2024年全年钼产量达到28998吨,同比增长8%。这一增长反映了墨西哥集团在钼生产领域的持续努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尽管四季度产量略有下降,但全年产量仍实现了显著增长。
赢科数能凭借前沿技术和优质产品成功进入塞浦路斯市场,助力其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塞浦路斯政府通过“全民光伏”计划和“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系统结合赞助计划”,大力推动光伏和储能发展。赢科数能的STAR 192 PRO和STAR 258 PRO储能系统已在当地农场落地,凭借高效、灵活、防腐等特点,为农场提供稳定能源供应,降低对传统能源依赖。此次布局不仅是商业拓展,更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力量。
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锌溴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发,致力于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安储能源集团全资子公司,恒安储能实现了锌溴液流电池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全产业链覆盖。其产品凭借本质安全、成本低、寿命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等领域。公司计划到2025年实现5GWh产能,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助力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
加拿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mp Energy在南澳大利亚的250MW/500MWh Bungama电池储能项目和339MW太阳能发电场项目完成第一阶段融资。该项目第一阶段规模为150MW/300MWh,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营。项目由多家金融机构支持,包括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和加拿大出口发展公司。Amp Energy将与Enerven合作部署储能系统,并计划在南澳中北部打造大型可再生能源中心。该中心还包括多个太阳能电站和氢气生产设施Spencer Gulf Hydrogen Energy Ecoplex。此外,瓦锡兰公司将为项目提供Gridsolv Quantum High Energy储能解决方案。
2024年,西藏在构网型储能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建成储能容量608MW/2522MWh,形成全国首个大规模应用示范。该技术在拉萨、那曲、阿里等地广泛应用,为电网安全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提供支撑,开启省级电网规模化应用新篇章。西藏通过“新能源+构网型储能+SVG”一体化项目,突破电力技术瓶颈,为新能源接入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未来,西藏将继续深化构网型技术研究,拓展其在薄弱县域和偏远地区的应用,提升供电可靠性,助力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
国网江西经研院积极抢抓新型储能发展机遇,深耕储能产业研究,助力江西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该院牵头完成多项省部级重大项目,发表多篇SCI、EI论文,出版《江西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报告》,并为江西省发改委政策编制提供重要参考。通过与科陆电子、赣锋锂业等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促进省内储能产业协同发展,为江西省打造新经济增长点贡献智库力量。
宿迁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领域的创新突破,成为行业标杆。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电池研发,电堆直流侧能效达85%,电池综合能效70%,并实现20000次深度放电循环。通过自主研发阴离子交换膜,建成国内首条大宽幅生产线,年产能达100万平方米。宿迁时代储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助力宿豫区成为创新驱动的典范区域。
天津容百斯科兰德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东疆首家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新材料总部企业。公司依托数十项专利,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在东疆“人才强企”支持下,企业组建超百人团队,享受政策与金融赋能。东疆正加速建设新质生产力产业园区,推动新兴产业良性发展。
申昊科技宣布拓展电网侧、工商业及户用储能市场,并拟研发虚拟电厂技术,助力能源聚合与优化。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储能市场需求爆发,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221.2GW。政策支持推动储能产业化发展,申昊科技的布局将为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贵州遵义综合保税区钒液流储能全产业链项目奠基,总投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规划打造1GWh至8GWh全钒液流储能设备生产基地,涵盖电堆、离子膜生产线及储能研究院。一期预计2025年投产,全部项目五年内完成,建成后年产能超100亿元,出口额达20亿元,助力新蒲新区打造“钒储能之都”。
南都电源与埃及某公司签订合同,为其希腊储能项目提供50MW/123MWh的储能系统,包括交直流储能设备、SCADA及EMS系统。项目采用南都自研的液冷储能系统,搭载高性能电池,并提供十年运维服务。该项目是希腊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电网稳定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助力碳中和目标。
2月11日,开平市高质新能源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开平市新能源产业迈上新台阶。该公司由开平市公用事业集团与星星充电合资组建,将围绕智慧充电站、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等领域推进“工商业光伏储能”与“智慧停车充电网”项目,创新民生工程模式,解决居民充电难题,构建智慧能源生态闭环,助力开平市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