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近年来凭借丰富的风光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新能源装机总量达6437万千瓦,新增装机1258万千瓦,装机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二。甘肃在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等五大核心领域持续发力,建成多个大型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同时,甘肃积极推动新能源外送与消纳,绿电外送范围不断扩大,弃风弃光率显著下降。此外,甘肃还完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布局多个产业园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近日,必和必拓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铜产量报告。该季度其铜产量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智利部分铜矿矿石品位与回收率提升。不过,秘鲁及南澳大利亚部分铜矿产量下滑。在全球铜需求增长背景下,必和必拓需加大投入保障供应 。
在21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过去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从万辆级增长到千万辆级,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比重超六成,2024年新车销量占比达40.9%,连续十年全球第一。下一步,工信部将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产业发展,包括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落实优惠政策,扩大消费,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探索汽车碳排放管理等,以保持产业良好发展势头。
1月23日,成都青白江举行氢能车辆交付暨首发仪式,首批30辆氢能重卡在成都青白江区与重庆九龙坡区之间往返对开,为成渝地区氢能商用车商业化运营树立新样板。此次合作由重庆渝鸿创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市国运宏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的物流优势,探索低碳货运模式,推动氢能源货车在铁路货运与公路运输的无缝衔接。未来两年,双方计划投放200辆氢能重卡,预计氢能物流运输产值达1.2亿元,氢交易额达1.5亿元。
21 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新闻发布会透露,2024 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提升,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增加,主要产品产量突出,投资与利润总额增长。成绩源于内外因素,未来有望贡献更多力量。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一项名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储能电源以及可读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由龚聪等四位发明人提出,针对并联电池包的控制方法,通过系统总线实现高效管理。当电池包亏电时,系统自动断开放电开关,闭合补电开关,并向电量充足电池包请求补电,确保亏电电池包控制板及时供电。这项技术提升了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标志着公司在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未来能源管理提供了新方案。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第五届欧洲氢能周上,氢能产业的创新应用、监管政策及增强产业竞争力等议题成为焦点。欧盟计划到2050年让可再生氢全面融入能源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目前,欧盟多国正持续投入资金扩大氢能项目建设。德国计划到2030年成为全球氢能领域的重要力量,荷兰在氢能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丹麦则计划建设人造制氢岛用于绿氢生产。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制氢成本高、储存运输难度大、加氢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挑战。
1月22日,洛阳钼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与2025年产量指引。2024年因产品产量提升、价格上升及降本增效,业绩亮眼。2025年多金属产量预计稳定增长,还在推进勘探工作,展现其在矿业市场的实力与发展决心。
近日,国富氢能与杭州能巨签署合作协议,引进Linde在液氢加氢站领域的先进技术,推动液氢全产业链发展。国富氢能在氢能领域一直积极布局,打通了液氢“制、储、运、加、用”环节。此次合作将提升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助力打造高效、安全、智能的加氢站。同时,合作也为公司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带来机遇,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国富氢能此举将为国内液氢加氢站建设提供借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绿色转型。
紫金矿业发布业绩公告,2024年度净利润大增。主要源于主营金属矿产品量价齐升、成本有效控制及境外权属企业运营能力提升。同时,公司公布2025矿产生产计划,目标宏大,凸显其在金属矿产领域的实力与进取决心。
2024年,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被强调要高质量发展,发挥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中信建投认为储能是电新行业增长快、投资性价比高的板块,随着独立储能崛起,其增长曲线超预期。欧洲电价上涨,亚非拉市场出货恢复,节后户储板块有望回暖。东吴证券指出,2024年国内新增装机超70GWh,同比增长近65%。2025年,尽管光伏降速,但储能对电站收益率贡献提升,配储比例和时长将继续增加,预计维持30%增长。
洛阳钼业发布 2024 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显著增长。主要因铜钴产销量大增、铜价上升,且降本增效成果突出。同时,公司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环保与创新投入,在金属行业发展中展现强大实力与责任担当。
国家能源局修订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适应行业新形势。截至2024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达3.7亿千瓦,占光伏装机42%,发电量占41%,已成为能源转型重要力量。但随着装机快速增长,接网消纳成制约问题,且部分项目存在不规范现象,如企业以自然人名义备案、侵害农民利益等。此次修订旨在支持与规范并重,解决接网消纳问题,纠正不合理现象,维护农户权益,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
马来西亚智库区域策略研究所署理主席陈家兴表示,中国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凭借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为全球经济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迅速,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等占比不断提升,技术和设备制造处于全球领先。马来西亚与中国在绿色低碳产业、数字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有望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东盟与中国在新能源、环保技术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也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河南讯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出高精度铝板带加工分切机。该设备通过独特结构设计,能精准调节分切刀位置,保障分切精度。作为专注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的企业,此次成果体现其在金属加工领域的创新与技术实力。
广西投资集团来宾城厢风电场项目首批机组于1月21日成功并网发电,实现来宾地区陆上风电“零突破”。该项目位于兴宾区城厢镇,计划安装27台5.56兆瓦混塔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50兆瓦,总投资约10亿元。其叶轮直径200米,轮毂中心高度140米,是桂中地区轮毂高度最高的风电机组,采用混塔结构,提升设计施工灵活性,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项目预计2025年全容量投产,年上网电量超3亿千瓦时,满足20万户家庭用电,每年可节约标煤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助力桂中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
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研发出解决异形悬边铝型材辊弯起皱的专用模具。该模具通过独特设计,在型材半开口截面填充填充块,避免辊弯缺陷,提升型材加工质量,展现其在金属铝型材加工领域的技术实力。
永福股份在电力能源领域持续发力,近期成果显著。公司与中国能建西北电力设计院联合中标浙江洞头2号海上风电EPC项目,中标额达17.84亿元,再次凸显其在海上风电领域的竞争力。作为行业领先的零碳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永福股份深耕电力能源,业务涵盖综合解决方案、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电站以及数字能源产品,市场覆盖国内及“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上风电领域,公司助力多项世界级标杆项目建设,并加速技术“出海”。同时,公司还在全球新能源、储能市场取得突破,如中标印尼最大光储项目。
最近,中车山东风电中标了两个风电项目。一个是粤能平泉风电项目,在河北承德平泉市,装机容量100MW,包括16台风机和220kV升压站等设施,还配了储能系统。另一个是山东能源“陇电入鲁”配套的景泰岗东梁西200MW风电场,位于景泰县,总装机200MW,包含风电场和110kV升压站。两个项目加起来共300MW,都是新能源领域的重点工程。
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中储国能的“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及两项示范工程入选,位列“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分类第一,是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唯一入选技术。该技术先进适用、成熟可靠且经济性好,能助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目标,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目录从工艺技术、参数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优势和现状,以及两项示范工程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生态效益。
京州铝业(南阳)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成果,研发出一种新型生产线吊接装置。该装置通过独特设计,可实现对起吊物品快速定位,避免起吊物品摆动问题,有效提升了生产线的组装效率,展现了公司在金属加工生产领域的技术实力。
近日,贵州贵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1100G合金高性能电池箔研发。此次研发经前期精心规划,在公司领导部署、多部门协作下完成。产品性能优良,填补技术空白,丰富产品类别,未来将继续提升性能,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助力。
1月22日晚间华锋股份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10亿至10.5亿元,归母净利润7000万至9000万元,成功扭亏。主营业务中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电极箔业务收入增长,非经常性损益也有积极贡献,展现良好发展态势。
明泰铝业1月22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1月20日接受3家机构调研。交流涉及2024年经营、外贸定价、2025年产销及再生铝应用等多方面。公司在产品、市场、采购等方面积极布局,探索高端产品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
近日,山西省科技厅公布相关通知,山西华兴“几内亚铝土矿高效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入选2024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填补公司空白。此项目对氧化铝生产及赤泥利用意义重大,将助推产业绿色转型。
美铝公布2024年四季报,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收入与净利润有不同程度增长。期间氧化铝和原铝产量有增有减,受部分工厂停产或重启影响。展望2025年,美铝对氧化铝和原铝产量做出预估,产量变化与此前工厂动态相关。
索通发展发布公告,其投资建设的铝用预焙阳极项目有新进展。经设计优化,项目设计产能从 30 万吨提升至 32 万吨。公司与合作方签署补充协议,对项目相关内容进行变更,涵盖预焙阳极产量及设备、合同权利义务等方面。
1月21日,中车株洲所与鹏辉能源联合开发的风鹏电芯688Ah正式下线,标志着储能行业迈入“双六时代”。在能源电力行业加速变革的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电芯作为核心部件向600Ah+容量快速升级。中车株洲所凭借敏锐市场洞察力,与鹏辉能源深度合作,自定义600Ah+电芯封装尺寸,优化系统配置。鹏辉能源依托成熟技术攻克性能瓶颈,使风鹏电芯循环寿命超10000次,能效超96%,并实现极致安全。
鄂尔多斯实验室成功建成MWh级长时高效高温工业热储能中试装置,这标志着其在高温工业热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装置集成先进电热转化技术、创新储热材料及高效热能管理系统,可高效存储并释放高品质热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它具备高热电转化效率、大储能密度、高热能品位、安全性强、环境友好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零碳工业蒸汽生产、电厂调峰、区域供暖及高温工业替代化石能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得到了自治区科技厅及鄂尔多斯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24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93.53万辆,超越传统汽车强市,成为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此前,广州、上海、长春等凭借燃油车产业优势长期领先。但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传统燃油车城市逐渐落寞,深圳、重庆、西安、合肥等城市凭借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成为新一代“汽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