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噪型隔膜泵。
背景技术:
2.隔膜泵实际上就是栓塞泵,隔膜泵是借助薄膜将被输液体与活柱和泵缸隔开,从而保护活柱和泵缸,隔膜泵隔膜左侧与液体接触的部分均由耐腐蚀材料制造或涂一层耐腐蚀物质,隔膜右侧充满水或油,隔膜泵是容积泵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形式,它是依靠一个隔膜片的来回鼓动改变工作室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液体的。
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中国实用新型] cn214577638u一种降噪型隔膜泵中,上隔音罩与下隔音罩之间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在需要拆卸时较为麻烦,费时费力,因此,现在提出一种降噪型隔膜泵。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改善现有一些隔膜泵,上隔音罩与下隔音罩之间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在需要拆卸时较为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型隔膜泵。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噪型隔膜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包括罩体和设置在罩体内部的隔膜泵,所述罩体包括下隔音罩和设置在下隔音罩上的上隔音罩,所述上隔音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可插入至下隔音罩的内部;
[0007]
所述下隔音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固定穿设有限位杆,所述插杆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槽。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下隔音罩和上隔音罩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限位杆,限位杆可与插杆上的插槽相互分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将下隔音罩和上隔音罩进行拆卸。
[0009]
可选的,所述下隔音罩和上隔音罩的内部均设置有板状吸音棉。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状吸音棉可以对隔膜泵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从而减小隔膜泵工作时噪音的散发,加强对隔膜泵的降噪效果,减小了噪音污染。
[0011]
可选的,所述限位杆贯穿至下隔音罩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可方便工作人员拉动限位杆移动。
[0013]
可选的,所述下隔音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和卡块可在使用过程中抵紧限位杆,减少在使用时出现非人为主观意识拉动限位杆移动的情况。
[0015]
可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拉环的一侧开设有斜面槽。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槽可方便插杆插入到下隔音罩的内部。
[0017]
可选的,所述下隔音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可以增加本装置的整体质量,改变装置的共振频率,从而减小装置发出共振噪音的可能。
[0019]
可选的,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下隔音罩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推板贯穿至滑动槽的外部。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可方便工作人员推动卡块移动。
[0021]
可选的,所述移动块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下隔音罩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和滑槽可限制移动块的移动范围,使移动块移动的更加平稳。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
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需要将下隔音罩和上隔音罩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限位杆,限位杆可与插杆上的插槽相互分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将下隔音罩和上隔音罩进行拆卸;
[0025]
2.本实用新型第二弹簧和卡块可在使用过程中抵紧限位杆,减少在使用时出现非人为主观意识拉动限位杆移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0029]
1、罩体;101、下隔音罩;102、上隔音罩;2、隔膜泵;3、插杆;4、第一弹簧;5、移动块;6、限位杆;7、板状吸音棉;8、拉环;9、第二弹簧;10、卡块;11、连接杆;12、配重块;13、推板;14、滑块;1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请参照图1,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包括罩体1和设置在罩体1内部的隔膜泵2,罩体1包括下隔音罩101和设置在下隔音罩101上的上隔音罩102,其中,在下隔音罩101和上隔音罩102的内部均设置有板状吸音棉7,板状吸音棉7可以对隔膜泵2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从而减小隔膜泵2工作时噪音的散发,加强对隔膜泵2的降噪效果,减小了噪音污染。
[0032]
请参照图1和图2,上隔音罩1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杆3,插杆3可插入至下隔音罩101的内部,下隔音罩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5,移动块5的内部固定穿设有限位杆6,插杆3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杆6相适配的限位槽。
[0033]
请参照图1,下隔音罩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12,配重块12可以增加本装置的整体质量,改变装置的共振频率,从而减小装置发出共振噪音的可能。
[0034]
请参照图1和图2,移动块5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4,下隔音罩101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14相适配的滑槽15,滑块14和滑槽15可限制移动块5的移动范围,使移动块5移动得更加平稳。
[0035]
请参照图1和图2,限位杆6贯穿至下隔音罩10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环8,拉环8可方便工作人员拉动限位杆6移动。限位杆6远离拉环8的一侧开设有斜面槽,斜面槽可方便插杆3插入到下隔音罩101的内部。
[0036]
请参照图1和图2,下隔音罩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块10,限位杆6的内部开设有与卡块10相适配的卡槽,第二弹簧9和卡块10可在使用过程中抵紧限位杆6,减少在使用时出现非人为主观意识拉动限位杆6移动的情况。
[0037]
请参照图1和图2,卡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板13,下隔音罩101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推板13贯穿至滑动槽的外部,推板13可方便工作人员推动卡块10移动。
[003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将下隔音罩101和上隔音罩102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可推动推板13移动,推板13可带动卡块10移动,卡块10可挤压第二弹簧9并与限位杆6上的卡槽相互分离;之后,工作人员只需拉动拉环8,拉环8可带动限位杆6移动,限位杆6可带动移动块5挤压第一弹簧4并与插杆3上的插槽相互分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将下隔音罩101和上隔音罩102进行拆卸。
[0039]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
1.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包括罩体(1)和设置在罩体(1)内部的隔膜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包括下隔音罩(101)和设置在下隔音罩(101)上的上隔音罩(102),所述上隔音罩(1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杆(3),所述插杆(3)可插入至下隔音罩(101)的内部;所述下隔音罩(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的内部固定穿设有限位杆(6),所述插杆(3)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6)相适配的限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音罩(101)和上隔音罩(102)的内部均设置有板状吸音棉(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贯穿至下隔音罩(10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环(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音罩(1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块(10),所述限位杆(6)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卡块(10)相适配的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远离拉环(8)的一侧开设有斜面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音罩(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1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板(13),所述下隔音罩(101)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推板(13)贯穿至滑动槽的外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型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5)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4),所述下隔音罩(101)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滑块(14)相适配的滑槽(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噪型隔膜泵,涉及隔膜泵技术领域,改善现有一些隔膜泵,上隔音罩与下隔音罩之间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在需要拆卸时较为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罩体和设置在罩体内部的隔膜泵,所述罩体包括下隔音罩和设置在下隔音罩上的上隔音罩,所述上隔音罩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可插入至下隔音罩的内部;所述下隔音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固定穿设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将下隔音罩和上隔音罩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限位杆,限位杆可与插杆上的插槽相互分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将下隔音罩和上隔音罩进行拆卸。隔音罩和上隔音罩进行拆卸。隔音罩和上隔音罩进行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 曹生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品成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5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声明:
“降噪型隔膜泵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