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涉及多级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级泵用首级双吸叶轮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中石化、中石油、电站(包括核电站)、钢铁企业等领域中装置不断的提升和扩容各种装置中的工艺流程中对离心泵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大,对于泵的性能成本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要泵运行必须稳定,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快捷,使用寿命高,其中影响泵寿命最大的因素为泵叶轮吸入口处容易发生汽蚀。
3.泵在运转中,若其过流部分的局部区域(通常是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产生大量蒸汽,形成气泡,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间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严重时会将壁厚击穿。由于多级离心泵往往流量过大,导致叶轮吸入口处汽蚀更大,水泵产生汽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外,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
[0004] 为了减低泵汽蚀(1)在叶轮前增加诱导轮(2)增加水泵入口压力。
[0005]
现有技术的缺点
[0006]
1)在叶轮前增加诱导轮:诱导轮精度高,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0007]
2)增加水泵入口压力:在入口处设置增压泵,成本过高;或提高入口处除氧器高度,此方法受限于安装环境影响。
[0008]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泵汽蚀,提高叶轮的使用寿命,降低泵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多级泵用首级双吸叶轮结构。
[0010]
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的实现的:所述吸入段与驱动段密封函体、吸入函体焊接在一起组成驱动段总成,驱动段总成与泵壳固定连接,驱动密封函体内装有挡水板,驱动密封函体的顶端设置有分流口,分流口与导流板焊接在一起,导流板下方设置有叶轮,叶轮后方设置有一级导叶,一级导叶通过花键固定在轴上;二级导叶通过花键固定在轴上,一级导叶与二级导叶之间设置有叶轮。
[0011]
本申请的优点是:
[0012]
降低泵汽蚀,提高叶轮的使用寿命,降低泵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见图1,所述吸入段1与驱动段密封函体8、吸入函体6焊接在一起组成驱动段总成,驱动段总成与泵壳9固定连接,驱动密封函体内装有挡水板2,驱动密封函体的顶端设置有分流口,分流口与导流板3焊接在一起,导流板下方设置有叶轮4,叶轮后方设置有一级导叶5,一级导叶通过花键固定在轴8上;二级导叶7通过花键固定在轴上,一级导叶与二级导叶之间设置有叶轮。由原来的单个首级叶轮改为首级两个叶轮,使过大的流量均布通过a,b双流道进入叶轮(a,b处面积一样),a流道为液体通过导流板
???
第一个叶轮
???
一级导叶
???
吸入函体
???
c处,b流道为液体通过吸入函体
???
第二个叶轮
???
二级导叶
???
c处。汇聚后的液体二级导叶背叶片进入下一级。相对于单个叶轮,此结构会使进入叶轮处的流量减小,流速变慢。降低了泵叶轮吸入口处汽蚀。
技术特征:
1.多级泵用首级双吸叶轮结构,它包括:吸入段、挡水板、导流板、叶轮、一级导叶、吸入函体、二级导叶、驱动端密封函体,其特征是:所述吸入段与驱动段密封函体、吸入函体焊接在一起组成驱动段总成,驱动段总成与泵壳固定连接,驱动密封函体内装有挡水板,驱动密封函体的顶端设置有分流口,分流口与导流板焊接在一起,导流板下方设置有叶轮,叶轮后方设置有一级导叶,一级导叶通过花键固定在轴上;二级导叶通过花键固定在轴上,一级导叶与二级导叶之间设置有叶轮。
技术总结
多级泵用首级双吸叶轮结构,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泵汽蚀,提高叶轮的使用寿命,降低泵的维修成本,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吸入段与驱动段密封函体、吸入函体焊接在一起组成驱动段总成,驱动段总成与泵壳固定连接,驱动密封函体内装有挡水板,驱动密封函体的顶端设置有分流口,分流口与导流板焊接在一起,导流板下方设置有叶轮,叶轮后方设置有一级导叶,一级导叶通过花键固定在轴上;二级导叶通过花键固定在轴上,一级导叶与二级导叶之间设置有叶轮。本申请的优点是:降低泵汽蚀,提高叶轮的使用寿命,降低泵的维修成本。降低泵的维修成本。降低泵的维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学 赖建国 魏立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市工业泵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8
技术公布日:2022/7/4
声明:
“多级泵用首级双吸叶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