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2.磷矿浆在管道输送时,矿浆会粘附在管道内壁,时间久了后,污垢会越积越厚,影响管道输送效率,现有清水冲洗方式不仅清理效率不高,而且冲洗不够彻底,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能够高效清理粘附在管道内壁的污垢。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包括中心轴,在中心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顶板和支撑板,在中心轴上外套有顶套和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靠顶套和顶板上,在中心轴四周设有多块支撑条,支撑条通过多根连杆与中心轴铰接,顶套通过多根顶杆与连杆铰接,在各块支撑条一端均可拆卸式连接有铲刀,在支撑板上设置有气囊。
6.在支撑条上安装有多个滚轮,铲刀顶部低于滚轮上端。
7.在所述气囊外设有多圈弧形凸棱。
8.在气囊一端连通进气管,在进气管上安装有阀门。
9.铲刀截面为l形,铲刀通过螺丝连接在支撑条一端。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囊对管道进行密封,同时向密封管道内送入压缩空气推动除垢装置进给,使其能够去除粘附在管壁的污垢,不仅去除效果好,而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4.图中:管道1、顶板2、弹簧3、铲刀4、支撑条5、滚轮6、连杆7、中心轴8、气囊9、阀门10、进气管11、盲板12、凸棱13、支撑板14、顶杆15、顶套16。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和2所示,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包括中心轴8,在中心轴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顶板2和支撑板14,在中心轴8上外套有顶套16和弹簧3,弹簧3两端分别抵靠顶套16和顶板2上,在中心轴8四周设有多块支撑条5,支撑条5通过多根连杆7与中心轴8铰接,顶套16通过多根顶杆15与连杆7铰接,在各块支撑条5一端均可拆卸式连接有铲刀4,在支撑板14上设置有气囊9。
1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在将本除垢装置塞入到管道中后,对气囊9稍稍进行充气,使其能够贴紧管道内壁,同时由弹簧3推动各块铲刀4靠近管道内壁,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之后使用盲板对管道一端进行封闭,而后将压缩空气送入到管道,推动除垢装置进给,利用进给的铲刀4去除粘附在管壁内壁上的污垢。
17.在支撑条5上安装有多个滚轮6,铲刀4顶部低于滚轮6上端。在滚轮6抵靠在管道内壁上后,由多个滚轮6对除垢装置进行支撑,使铲刀4尖部距离管道内壁有2~3mm间隙,以保护管道内壁的防腐层。
18.在所述气囊9外设有多圈弧形凸棱13。凸棱13能够保证气囊9与管道内壁之间密封的同时,减小凸棱13与管道内壁的接触面积,削弱摩擦,延长气囊9使用寿命,使装置进给更加容易。
19.在气囊9一端连通进气管11,在进气管上安装有阀门10。方便对气囊9进行充放气。
20.铲刀4截面为l形,铲刀4通过螺丝连接在支撑条5一端。方便对铲刀4进行替换。
技术特征:
1.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包括中心轴(8),其特征在于:在中心轴(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顶板(2)和支撑板(14),在中心轴(8)上外套有顶套(16)和弹簧(3),弹簧(3)两端分别抵靠顶套(16)和顶板(2)上,在中心轴(8)四周设有多块支撑条(5),支撑条(5)通过多根连杆(7)与中心轴(8)铰接,顶套(16)通过多根顶杆(15)与连杆(7)铰接,在各块支撑条(5)一端均可拆卸式连接有铲刀(4),在支撑板(14)上设置有气囊(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条(5)上安装有多个滚轮(6),铲刀(4)顶部低于滚轮(6)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9)外设有多圈弧形凸棱(1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气囊(9)一端连通进气管(11),在进气管(11)上安装有阀门(1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铲刀(4)截面为l形,铲刀(4)通过螺丝连接在支撑条(5)一端。
技术总结
一种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包括中心轴,在中心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顶板和支撑板,在中心轴上外套有顶套和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靠顶套和顶板上,在中心轴四周设有多块支撑条,支撑条通过多根连杆与中心轴铰接,顶套通过多根顶杆与连杆铰接,在各块支撑条一端均可拆卸式连接有铲刀,在支撑板上设置有气囊。本实用新型要能够高效清理粘附在管道内壁的污垢。垢。垢。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杨秦心 艾余光峻 余坤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龙洞湾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8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声明:
“磷矿浆输送管道除垢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