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急倾斜矿体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急倾斜脉状矿体的空场采矿方法。
背景技术:
2.急倾斜薄矿体是指倾角大于55
°
,厚度在0.8~4m之间的矿体。这类矿床在黑色、有色、化工、黄金等矿山均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其中又以钨、锡及黄金矿山居多。目前,浅孔留矿法是国内开采这类矿脉主要采矿方法之一。据统计,在钨矿山和黄金矿山的开采方法使用中浅孔留矿法所占比高达70%以上,有色金属地下矿山所占比达38%。
3.浅孔留矿法的回采工艺如下:
4.采场沿矿体走向方向布置,长40~60m,间柱宽2~6m,顶柱厚2~3m,底柱高4~6m。
5.采准工作主要是掘进阶段运输巷道、先行天井、拉底巷道和漏斗颈等;
6.切割工作比较简单,以拉底巷道为自由面,形成拉底空间和辟漏。
7.矿房回采工作主要包括:凿岩、爆破、通风、局部放矿、撬顶平场、大量放矿等。
8.采用浅孔留矿法,由于整个回采过程中,凿岩、装药、破碎机械化程度低,导致人工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人直接在爆破后的矿岩暴露面下作业,矿体和顶板围岩片帮冒落,作业安全系数较低;另外,受采幅、倾角和作业空间的限制,采矿方法的生产能力常取决于凿岩设备和出矿设备的能力,浅孔留矿法一般采用手持式凿岩机凿岩,自重或电耙出矿,单个采场的生产能力有限,一般仅为40~60t/d。
9.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急倾斜薄矿体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作业安全系数低以及采场生产能力低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倾斜脉状矿体的空场采矿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和作业安全系数。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急倾斜脉状矿体的空场采矿方法,沿矿体走向布置采场,开设若干个凿岩巷道,若干所述凿岩巷道于所述采场的垂高方向上等距平行沿脉设置,于所述采场的中部开设采准井,所述凿岩巷道和所述采准井的宽度均与所述采场的采幅宽度相一致,所述采场留设顶柱和间柱;利用所述凿岩巷道和所述采准井作为爆破自由面,对矿体进行爆破,矿房区域内矿岩整体一次崩落。
12.优选地,所述的急倾斜脉状矿体的空场采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一、沿矿体走向开设脉外运输平巷;
14.步骤二、沿垂直于所述脉外运输平巷的方向开设若干条装矿机道;沿矿体走向,在所
声明:
“急倾斜脉状矿体的空场采矿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