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施工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浇螺旋桩采用特制的螺旋式桩机进行施工,通过螺纹式钻杆旋转挤压土体,钻杆提升过程中随即泵压混凝土而形成桩体。与打入式预制桩相比,螺旋桩具有施工噪音低、无振动,对已施工的桩无影响等特点;螺旋桩由于桩身周表面带螺纹、成孔时无泥皮,桩端无沉渣,因此施工过程中能有效防止塌孔、断桩、缩径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3.现有的螺旋桩由于素混凝土桩身长期埋设在地基中,受到周围地基的影响,在地基土层不均匀沉降,特别是在台风、洪水、地震等各种形式的自然外力作用下,混凝土螺旋桩受到各种复杂多变的载荷,容易出现开裂甚至断桩的问题。发明人认为现有的混凝土螺旋桩在抗开裂性能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升螺旋桩基础的抗裂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旋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旋桩基础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螺旋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打桩点,测量放线、标高;步骤2,制备混凝土拌合料;步骤3,在地基上对准打桩点采用螺杆钻杆钻孔;步骤4,当钻至预定设计深度后,停止钻孔;采用后退式注浆的方法,反向旋转提升螺杆钻杆,同时向螺杆钻杆内泵送混凝土拌合料,当钻杆提到螺纹部分顶面的设计高度时,螺杆钻杆再次正旋转或直接提升至设计桩定标高;螺旋桩灌注完成;步骤5,静置养护28-30d,得到混凝土螺旋桩;所述步骤2中,混凝土拌合料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水泥200-250份;中砂400-450份;碎石520-560份;水136-166份;粉煤灰50-70份;减水剂5-7份;缓凝剂2-3份;酚醛树脂20-30份;聚丙烯酰胺10-1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50-60份;所述改性聚丙烯纤维由纤维混合液制得,所述纤维混合液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
料:聚丙烯纤维10-15份;超短黄麻丝30-35份;木质纤维素8-10份;环氧树脂5-8份;水40-50份;所述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丙烯纤维、超短黄麻丝、木质纤维素、环氧树脂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纤维混合液;s2:将纤维混合液挤出至凝固浴中,得到凝胶状改性聚丙烯纤维;s3:将凝胶状改性聚丙烯纤维冲洗、干燥后,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中加入酚醛树脂、聚丙烯酰胺和改性聚丙烯纤维三种物
声明:
“螺旋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