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直线振动给料机的制作方法

直线振动给料机的制作方法

522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四川磊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023-10-27 13:24:20
一种直线振动给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线振动给料机

背景技术:

振动给料机在生产流程中,可把块状、颗粒状物料从贮料仓中均匀定时连续地给到受料装置中去。在砂石破碎生产线中,可以为破碎机械连续均匀地喂料,并对物料进行粗筛分。振动给料机广泛用于冶金、煤矿、选矿、建材、化工、磨料等行业的破碎,筛分联合设备中。振动给料机利用振动装置产生的离心力,物料随筛箱在倾斜的筛面上作连续的抛掷运动,并连续均匀地将物料送至受料口内。

现有的振动给料机通常采用偏心轴式和偏心块式这两种,偏心轴式的振动给料机通过偏心轴的转动为装置提供激振力,偏心轴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对其激振效率存在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振动给料机的工作效率,对偏心轴的传动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传动稳定、具有良好可靠性的直线振动给料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线振动给料机,包括筛箱和设置在筛箱下部的激振机构;

所述激振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传动轴和偏心轴,所述传动轴和偏心轴在两端与筛箱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偏心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与偏心轴之间均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传动轴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上,第二主动齿轮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胀紧套,第二主动齿轮通过胀紧套固定连接在传动轴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轴承之间设置有定位套。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筛箱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分别设置在轴承座内,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对应设置在齿轮箱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一端伸出到齿轮箱外,所述传动轴和齿轮箱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一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皮带轮和传动轴之间设置有锥形套,所述皮带轮上设置有与锥形套配合的锥形截面安装孔,所述锥形套设置在安装孔内与皮带轮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锥形套套设在传动轴上与传动轴之间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在传动轴和偏心轴之间采用双齿轮副传动,可有效解决现有单齿轮副传动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导致的运动不稳定及齿轮副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给料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线振动给料机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激振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筛箱,2、传动轴,3、偏心轴,4、轴承,5、第一主动齿轮,6、第二主动齿轮,7、第一从动齿轮,8、第二从动齿轮,9、齿轮箱,10、轴承座,11、胀紧套,12、定位套,13、锥形套,14、密封组件,15、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本实施例中的直线振动给料机,包括筛箱1和设置在筛箱下部的激振机构。筛箱1通常设置在底座上,在底座和筛箱1之间设置弹性件,激振机构工作时为筛箱提供激振力,使筛箱在底座上振动,实现振动给料机的给料和筛分操作。

如图2所示,激振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传动轴2和偏心轴3,所述传动轴2和偏心轴3在两端与筛箱之间分别通过轴承4连接,所述传动轴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5和第二主动齿轮6,所述偏心轴3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7和第二从动齿轮8,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与第一从动齿轮7、第二主动齿轮6与第二从动齿轮8之间均相互啮合连接。

在筛箱1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箱9,所述齿轮箱9内设置有轴承座10,所述轴承4分别设置在轴承座10内,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第二主动齿轮6、第一从动齿轮7和第二从动齿轮8分别对应设置在齿轮箱9内。

传动轴2一端伸出到齿轮箱9外,所述传动轴2和齿轮箱9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14。传动轴2伸出齿轮箱外的一端上设置有皮带轮15,通过皮带轮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在转动时,通过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同时驱动偏心轴转动,为筛箱提供稳定的激振力。

如图3所示,第一从动齿轮7和第二从动齿轮8与偏心轴3之间均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与传动轴2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6套设在传动轴2上,第二主动齿轮6与传动轴2之间设置有胀紧套13,第二主动齿轮6通过胀紧套固定连接在传动轴2上。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采用规格、参数相同的齿轮副;第二主动齿轮与传动轴之间采用胀紧套进行连接,可方便激振机构中双齿轮副的装配,减小装配难度,提高双齿轮副之间的装配配合精度。这里的胀紧套为现有零部件,是一种在轮和轴的联接中通过拧紧高强度螺栓使包容面间产生的压力和摩擦力实现负载传送的一种无键联接装置,可方便地实现齿轮与轴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在第二主动齿轮6与对应的轴承4之间设置有定位套12,通过定位套对第二主动齿轮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保证齿轮副之间的安装配合精度。

如图3所示,皮带轮15在传动轴上的安装通过设置锥形套进行连接,具体地,皮带轮15套设在传动轴2上,在皮带轮15和传动轴2之间设置有锥形套13,所述皮带轮15上设置有与锥形套配合的锥形截面安装孔,所述锥形套13设置在安装孔内与皮带轮1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锥形套13套设在传动轴2上与传动轴2之间键连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安装拆卸方便,而且能够很好地保证皮带轮的安装精度,以及方便对皮带轮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皮带轮与转动轴之间通过锥形套进行连接,可减小皮带轮的损坏,设备维护时只需要更换锥形套即可,提高了给料机中主要传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直线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筛箱和设置在筛箱下部的激振机构;

所述激振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传动轴和偏心轴,所述传动轴和偏心轴在两端与筛箱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偏心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与偏心轴之间均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传动轴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上,第二主动齿轮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胀紧套,第二主动齿轮通过胀紧套固定连接在传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轴承之间设置有定位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箱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分别设置在轴承座内,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对应设置在齿轮箱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一端伸出到齿轮箱外,所述传动轴和齿轮箱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直线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一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皮带轮和传动轴之间设置有锥形套,所述皮带轮上设置有与锥形套配合的锥形截面安装孔,所述锥形套设置在安装孔内与皮带轮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锥形套套设在传动轴上与传动轴之间键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直线振动给料机,包括筛箱和设置在筛箱下部的激振机构;激振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传动轴和偏心轴,所述传动轴和偏心轴在两端与筛箱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偏心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连接。在传动轴和偏心轴之间采用双齿轮副进行传动,可有效解决现有单齿轮副传动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导致的运动不稳定及齿轮副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给料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磊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声明:
“直线振动给料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